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洪武十二年 » 第十四章 大宴仪(下)(2)

第十四章 大宴仪(下)(2)

    入秋后的金陵城夜晚终归是有些冷,很快寒气便从袖口领口灌注到了朱元璋的全身上下,他的双手不停地拽着衣襟,想把身上仅有的一层冕服裹紧一点。刚刚逃跑得太过仓猝,来不及骑马,更别提坐玉辇了,在内三卫十二名军士的护卫下,他惶惶如同丧家之犬般跑出了紫禁城,这也是自打他搬进来以后第一次被人赶出去。

    夜色未深,十几个禁军,一个穿着精制冕服的中年男子,以及跟在后面的几个老头——从朝服上可以看出这几个老头都是一二品的朝堂重臣,这么一支队伍在街上行走,很难说不会被人注意到,所幸此时的坊间街头摆出了一副与中秋之夜格格不入的寂静冷清。原来不少城里的百姓听到了不久前那声震耳欲聋的爆炸,谨慎一些的人家便纷纷决定不再出门赏月观灯。

    作为队伍核心的朱元璋,此时的神色有些恍惚。半个时辰前的情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似乎是他打心底不敢相信刚刚发生的事儿:

    爆炸声将整座谨身殿震得晃了几晃,而满朝的文武大臣中,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君臣面面相觑了足足有一刻钟,直到一个满身血迹的金吾小旗官惶急地跑进殿内,当着群臣的面,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有人闯进紫禁城的消息。

    小旗官身上的血污本就惹人注目,再听到这个消息,整个大殿上一片哗然,就连一向镇定的朱元璋听完小旗官的消息后也不由得嘴角抽动起来。这皇城内外两道墙,墙上强弓硬弩、望楼堡垒自不必说,又有御河将紫禁城与外面隔开,而今晚在宫里值守的金吾、虎贲足有千人之众,更别提驻扎在宫城北面御河对岸的羽林军左、右两大营。这阵仗,就算插了翅膀恐怕也难以飞进来。所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朱元璋问出这些心中的疑惑,小旗官早已迫不及待地开了口:“攻入玄武门的是一群头戴红巾的暴民。他们不知道从哪搞到了一批官军的武器,弓矢,火铳,刀枪,一应俱全。”

    “头戴红巾”四个字一说出口,几个老臣都是闻之色变——这是大逆不道的妖贼弥勒宗的标志。从元末至正十一年到如今,这个纵横江南淮北二十多年的邪教,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羽林军呢?虎贲军呢?还有你们金吾军的这么多人,连几个暴民都解决不了吗?”朱元璋的声音逐渐变得暴躁起来。

    “回圣上,驻扎在北安门里的羽林左右二卫不知道去哪了,自始至终就没有出现;金吾卫徐千户率部下在玄武门至乾清宫一线力敌群贼,所率五军七、八、九三个营的将士全都历战殉国,就连徐千户他也......也在乾清宫的后门牺牲了!”小旗官越说越激动,整个大殿上便只回荡着他响亮的声音,“这群逆贼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官军的兵器,弓矢、火铳、刀枪,竟是样样俱全,加上人数比我们多上数倍,金吾卫这才败下阵来......”

    皇后的寝宫——坤宁宫恰恰就在乾清宫北侧,贼人要是拿下了乾清宫,自然也早已拿下坤宁宫。想到皇后的安危,朱元璋霎时间心急如焚,也顾不得为君者的仪态,大吼一声打断了小旗官:“皇后呢,皇后怎么样了!”

    “属下无能......没能护着皇后娘娘......现在怕是......凶多吉少......”

    这个消息对于朱元璋仿佛晴天霹雳般,只见他先是呆坐了半晌,然后猛地站起,朝身旁的云奇大声说道:“去取朕的长槊来!”

    见此情景,为首的几个老臣心里都清楚地很:他们眼前这个圣上起于草莽,多历战阵,论起武勇和胆识,绝不输于历朝历代的开国雄主。眼下马皇后安危未知,圣上命人把长槊取来,这摆明了是要亲自和这群逆贼对阵。然而,真龙天子的性命绝不可能被当成儿戏,更何况此刻紫禁城里的情势万分危急,务必要尽快转移圣驾。为此,李善长、汤和、冯胜等几个老臣纷纷开始了对朱元璋的劝谏,刚刚禀报战况的那个小旗官也忍不住插了句嘴:“此时此刻,全靠一百多个金吾将士死死守住乾清门;若是乾清门破,贼人便会畅通无阻地进入谨身殿,帝国的皇帝和所有的高官勋贵将会被一网打尽。”

    就在群臣劝谏的这当口,一发发火炮爆炸的声音愈发逼近谨身殿。最终,朱元璋同意转移圣驾,他决定将众人分成两路:大殿上一半的禁军护送着他和几位老臣,向南出承天门,过外五龙桥,向西走长安街出皇城,然后沿着淮水一路向西南,最终到乌衣巷,到时候便有李善长和汤和的家丁护卫;另一半禁军则护卫着世子和众皇子,从西安门出皇城,过了竹桥,来到淮水边上,坐船顺流而下,到乌衣巷与圣驾汇合。其他参与大宴的朝臣则分散转移,自寻出路。等圣驾转危为安,便敕令京营各卫勠力剿贼,夺回紫禁城。

    就在群臣手忙脚乱逃离紫禁城的时候,曹国公李文忠径直走到御座前,拿起了朱元璋常用的那支长槊。这支陪着朱元璋转战南北的长槊以铁木和精钢打造,通体漆黑,足有两丈长。二人目光相对,朱元璋马上明白了他心里在想什么:保儿是自己的亲外甥加养子,也是所有朝臣中最得自己信任之人,率领残存的金吾卫断后杀贼,为自己逃离紫禁城争取时间,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只不过,自己着实舍不得保儿如此冒险犯难。

    “保儿......”朱元璋动了动嘴唇,刚要说些什么,只见李文忠朝自己一拱手,便挟着长槊头也不回地朝激战正酣的乾清门走去。

    “父皇——”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了起来,朱元璋低头一看,一张年轻俊秀的脸庞正对自己,“让孩儿和文忠兄一道去吧。”

    说话的是四皇子朱棣。此时朱棣年方十九,虽然尚有些稚嫩,但眉宇和声音中无不透着一股坚韧与执着。原来,虽说世子朱标各方面都很优秀,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个可靠的守成之主。但是朱元璋心里知道,自己最偏爱的皇子还是这个临危不惧、有勇有谋的老四。在这个孩子身上,朱元璋看到了太多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去吧,去吧!”朱元璋轻叹一声,仿佛在对朱棣说,又仿佛在自言自语,“我的养子去得,我的亲儿子也该去得。”

    就这样,目送着最可靠的养子和最心爱的儿子走向乾清门前的战场以后,在十几个军士和几位老臣的护送下,朱元璋终于抵达了城东南的乌衣巷。月色洒入深巷,照出一片安宁,巷子里的高大宅邸仿佛一座座猛兽般立在青石板铺就的路边。前面左转便是韩国公府,终于安全了。

    朱元璋正暗自松了口气,忽然听得前头不远处一声哨响,紧接着,前头的巷口中,两边的高墙上,一刹那间多出几十个黑影。细看时,站在墙头的这些人要么紧拉弓弦,要么手持弩机,居高临下瞄准了朱元璋的这一队人。

    与此同时,前头的巷子深处传来一个女人的冷笑声:“瞧瞧,这一网逮到了多少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