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谢谢老板 » 第三十章 新婚时期

第三十章 新婚时期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适合办婚礼的季节。

    不知道有人等着看她下场的赵影,心情很不错。只因为,这个季节有太多人办婚礼了。看见别人得到幸福,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今天,赵影的楼下就有人接新娘。想想这一个多月来,她已经在街上看见过几轮的花车和喜车了。

    刚刚,赵影看资料看得眼睛累了,就出来站在阳台上,望望远方。

    收回视线时,就看见楼下停着的接新娘子的花车,喜车。

    好几辆,新辘辘的,锃光瓦亮,车身似乎都能清晰地照出人影子。

    小轿车的前盖放置着花盘,花盘中间心型造型上面,立着一对双手相握,情深意长的男女爱侣。

    车门处绑着如意结,车尾贴着大红的双喜…

    只是看一溜几辆花车喜车,那喜庆,幸福的粉红泡泡就似乎铺天盖地而来。

    赵影微笑着注视一阵,给予了祝福:祝福你们新婚快乐。愿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休息好了眼睛,赵影又回到了书房。她整理书籍,还有一些过去的笔记,帐薄一类的资料。

    赵影边做事,边想着外面的花车,又不由想起自己结婚时的情形。

    她结婚那时是国庆节,老公也有安排花车,好像是三辆,就在她上班的美容婚纱店定做的鲜花装饰…

    一辆接她,一辆接她的娘家送嫁的人,一辆接来祝福她的她曾经的工友,朋友。接工友的是十几座的小客车。

    结婚那会儿,叔叔婶婶和养父都到来参加了她的婚礼…有他们在…也就够了。那时的她,望着叔叔和父亲不舍的眼神,心痛的眼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心痛。

    当时,赵影是有一丝茫然,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和快乐的期盼。

    哪怕,结婚的第一个愿望都没有实现,但赵影依然相信自己会幸福,会快乐,至少,比从前的日子会更加好过。

    结婚的那时候,赵影想穿白色或者粉红色的婚纱办结婚庆典,但是,公公婆婆不同意。

    赵影和当时的未婚夫去与公公婆婆商量,公公严肃而又沉痛地说:“你们为什么认为外国的东西都好?

    中国人有自己的习俗,有自己的规矩,为什么要学洋鬼子的那一套。”

    婆婆也眼神带着遣责,尖刻的声音似刀片,刮的人不禁地觉得疼痛。

    她大声地对赵影说:“别教坏了阿森。一天到晚尽是想一些要不得的东西。

    大喜的日子,哪个穿白色?你是想进门就送走我和你公公两个老的,好霸占这个家?

    你敢穿白色的试试,我就敢让你进不了家门,丢人丢到所有人的面前。

    穿粉红色?嗯…?!阿森又不是娶姨太太,你也不是来当小房,穿什么粉红!

    你想当姨太太,去别家。我林家没有这个规矩。”

    一场说是谈话的场面,其实从头到尾,赵影都没说上一句话。只是低头听训了。

    赵影仔细思量了公婆的话,对于旧时规矩还算了解的她,居然还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

    最后,赵影放弃穿婚纱的念头,依照公公婆婆的意愿,穿大红的绣龙凤的中式喜服。

    穿上了,对着镜子一照,赵影当时还是觉得非常的好看,喜庆,吉祥。

    不过,背地里,她还是拉着未婚夫去多照了一套婚纱像,租了两套一粉红,一雪白的婚纱穿着。

    当然,这套婚纱像,赵影只能自己珍藏,偶尔翻出来欣赏一回。

    那一日,她在假日酒店出门。赵影的叔叔婶婶,养父,与来帮忙的同事都是提前住在了假日酒店。

    头天就做了美容,绞了汗毛,给皮肤补了水,做了面膜,方便第二天上新娘妆。

    一大早起床,叔叔和养父就叫了汤圆来让赵影吃。希望她今后的日子,圆圆满满,甜甜蜜蜜。

    中山人的庆典宴席,一般是吃在晚上。

    上午吃过早饭,就有同事帮忙为赵影画好了新娘妆。

    赵影端庄地坐在房间里,不敢多笑,不敢多说,更不敢多喝水,多吃东西,上洗手间不方便,也怕妆会花得一塌糊涂。

    接待一些来看她,送嫁的旧时同事,朋友的差事,也是婶婶帮忙。

    未婚夫还得在他自己的家里接待亲戚朋友。

    那一天,回想起来,都是带着忐忑的煎熬。其实,赵影对于她的选择是否正确,她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也不是很笃定。

    这煎熬一般等待新郎来接的时间,也预示了赵影以后的生活也是这般的煎熬。

    熬啊熬啊…熬得赵影都有了逃婚的冲动。但是,内心的责任感还是让她熬了下来。

    终于,他们大家吃过午饭了。终于,快到下午三点了,同事抓紧时间又为赵影补了一次妆。

    然后,新郎在一堆人的簇拥下进来了房间。他给叔叔婶婶,养父鞠了一躬,又向来帮忙的赵影的同事朋友道谢。

    接着,他冲赵影一笑,伸出了手,道:“我来接你了。”

    赵影紧张的很,抬眼看了一眼即将成为她丈夫的男人。

    他的嘴角扯着笑意,但眼睛里却是很平静,还带有一丝疲惫。

    疲惫,赵影能理解,她也觉得疲惫。她还觉得脸上烫得慌,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病了发着烧。

    她将她的手放进新郎的手掌心,被新郎牵着手,出房间,下楼…

    一路上,赵影看着路的同时也一直瞟着相牵的一大一小,一黄一白的两只手,那是属于一对男女的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想起这句诗,牵连的两只手,感动了赵影,眼泪盈上了眼眶。

    新婚之日,不能哭。她及时收敛情绪,对上了新郎看过来的眼睛,于是,对他微微一笑。

    就那样,新郎牵着新娘,上了按吉时来接新娘子的花车。花车载着二人,驶向崭新的生活。

    赵影在霹雳叭啦的炮竹声中,在烟雾袅袅的香烛气息里,与新郎一起拜了天地,祖宗,然后,拜高堂,再夫妻对拜。

    跟着,敬茶,改口。认三公六舅,七大姑,八大姨。各个平辈的兄弟、表兄弟,姐妹、表姐妹。

    一一端茶,敬茶,敬烟,点烟…一轮下来,腰腿酸软,浑身疼痛。

    当时,赵影的心里升起一个隐约的念头:这辈子,不要结第二次婚。太折腾人了。

    好不容易,赵影与新郎在宴席上敬完了酒,吃了点东西安慰了快造反的五脏六腑。

    夜深了,亲戚们终于散了,客人终于走了。赵影重新回到新房,准备休息时,才发现新房里居然有两张床。一张床上还睡着了一个六岁的男孩子。

    他是老公的次子,赵影认得他。长得虎头虎脑,圆圆滚滚…一笑就露出两个酒窝和二颗虎牙。很可爱。

    老公说:“这个孩子以前一直与我和他妈咪一起睡觉,睡惯了这间屋子,所以…

    今晚太夜了,就不要抱他出去了,怕惊吓到阿宏,咱们就这样将就睡…明晚再说…”

    赵影也累得很,没心思争辩。她看了一眼新房里的二张床。

    一旧一新。她睡在了新床上,让男人去与他的儿子一起睡他们的旧床。

    新郎也没有意见,他冲好凉,倒在床上,很快睡着了。

    等冲完冲出来的赵影一看,他已经打起了呼噜。

    赵影听着他的呼噜声,心想,原来他还打酣。

    那一晚,赵影觉得很累很累,累得都不想翻身,可是,她却睡不着。

    一个晚上,她都是似睡非睡…脑子里乱糟糟的,想了许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想通透…

    她的心里隐隐的明白到,老公并不是爱上了她而娶她,或许是,他跟她一样,只是觉得,这个人的条件还不错,适合结婚,成为自己的另一半。

    赵影期待有人可以为她遮风挡雨,那个男人期待有人为他打点家务,照顾孩子,老人,顺便让前妻看看他的本事,离了她,他一样可以娶回更年轻漂亮的黄花闺女。

    赵影想起了她的初衷,来到中山不久后就有的念头,在中山安居乐业,落户在中山,成为中山人。

    成为中山人,最快最便捷的无非就是嫁给当地人。

    她一心只想着落户中山,有个本地户口。别的,太多的现实问题,她根本没考虑到。

    人,还是太年轻。不曾知道,当人后妈,当人儿媳妇是很艰难的事情,本地人又对外地人有那么多的轻视…

    婚后的好几年,婆婆看她的目光都带着防备。

    结婚的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叫赵影起床煮早餐。

    本来也没有睡着的赵影撑着疲惫的身体,昏昏沉沉的脑袋,快速的起床煮早饭,一如在老家在养母的手下讨生活时的样子。

    那张床上被吵醒的两父子,都是迷糊着半睁开眼看了一下,又继续闭眼睡了。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

    赵影将就用冰箱里有的东西,皮蛋,瘦肉,和米桶里的小农粘米,煮了瘦肉皮蛋粥,蒸了些饺子,炒了个辣椒圈,凉拌了个紫甘蓝菜丝,一碟豆腐乳。

    早饭好了,大人孩子都起床了。对于早饭,婆婆倒是没有挑剔,孩子们也没有不满意。可能,第一天,给赵影一个面子。

    吃完早饭。赵影刚收拾好厨房里的一切。

    婆婆又叫她来到院子里,收拾昨天酒席后的碗碟筷子,分清各家各户的,借了好几家的亲戚的家伙什。理清楚了,要还给别人。

    丈夫也出来,挽袖子要帮忙,婆婆赶他,“去…去换衣服,上你的班,餐厅里不要人呢!这些都是女人的活。”

    丈夫没有分解一句,只是看了一眼赵影,看了一眼那一排几大筐的餐具,迟疑了三秒钟,撤退回去房间换衣服,然后,施施然的,开车出去上班了。

    赵影看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打开车门,看着他坐上去,发动车子,车子启动,离开,他没有回来看她一眼。

    赵影又忽然有了阿婆离世时的悲伤和酸涩,她又有被抛弃了的感觉,那种感觉涨满胸腔,涨得她的心口疼痛。

    眼泪夺眶而出,怎么也忍不住…她用手抹去了遮住视线的泪水,但很快,又看不清手里的碗的底部所印的名字了。

    婆婆盯了赵影几眼,见她还忍不住,还哭,她厉声吼,“收声…大喜的日子,讨骂呢。才一晚上,就这么离不开男人了。恨不得时时刻刻地粘上…”

    赵影一声不吭,机械地清理碗碟,一家的放一个筐子。

    公公出来喊了一声婆婆,婆婆进屋子里去了。

    赵影清理好了,与公公婆婆一起抬去还给各房叔佰亲戚。然后,又是打扫,冲洗院子,刷洗别家的和自家的桌椅板凳…等晾干了,又搬去还给亲戚。

    弄了午饭吃了,又收拾屋子里,楼上楼下,统统打扫,擦洗一遍。

    到做晚饭时,赵影一动也不想动了。她强撑着做饭,想起养母的一句话:“当姑娘时再是累,也没有当人儿媳妇累。”

    第三天,赵影和丈夫出去酒店见叔叔婶婶和养父,并一起喝早茶,吃午饭…算是回门。

    吃饭时,养父和叔叔不停地给赵影夹肉菜…他们张了几次口,可是,始终,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

    赵影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他们想说:“多吃点,这两天,你都瘦了。”可是,怕得罪(侄)女婿,怕(侄)女婿对(侄)女儿不好。

    他们离得远,好与坏,都照应不到。只希望那是个有良心的男人,对他们的孩子好一点点。

    回了门以后,叔叔婶婶和养父都要坐火车,各回各家了。尽管有许多的不舍,也要舍下。叔叔和养父上车前,长叹了一口气,眼里的担忧是那么的明显。

    赵影忍着心中澎湃的酸涩,强笑着对长辈们说:“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的过日子。”她自己是这样子不停地告诉自己的,要好好地过日子。

    送走了亲人,赵影重复起了千万个旧时当人儿媳妇的一样的日子。

    每天这样的日子,赵影很烦躁。一天,她与婆婆商量,“家婆,我想出去上班。”

    婆婆上下打量她一眼,“上什么班,好好调养身子,生个孩子才是正事,大事。”

    调养了几年,肚子没有动静。婆婆看赵影的眼神不仅有防备,还有了不屑,轻蔑…

    早上,赵影再要剥鸡蛋炖牛奶喝时,婆婆就将手里的碗或者筷子,或者茶杯,叭的一声,重重地扔在台上,满是讽刺地道:“吃那么营养有什么用…吃多多的蛋,也生不出一个蛋。”

    她那沙哑地声音似锯子锯木头,似切割一般,使得人肠胃翻绞一般难受,头也胀裂。

    后来,知道是她的儿子去结扎了的,不是赵影的错,她骂儿子,“你怎么那么蠢哟,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蛋哟。”

    哭两声骂两声儿子,骂完儿子又骂前儿媳妇:“都是那个死八婆,死千回也不够的狐狸精,迷得你神魂颠倒。你看看街坊邻里,哪个男人走那条路(结扎)。”

    骂到这里,又扬手打儿子两巴掌,“你这个死仔子,你还瞒着我和你老子。如果不是这个(赵影)…你要瞒我们到什么时候。

    人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小时候,你伤根手指头,阿娘也心痛的哭。如今…你割了那里…你怎么那么蠢…”

    如果不是公公喊她,让她注意影响。赵影估计婆婆要哭半天一天的。

    这以后,婆婆大概心虚,理亏,对赵影好了一些,然而,不讲理时仍然乱骂人:“都是你没福,就算阿森不那个,你也生不出孩子。

    生不出孩子了,你就少拉着阿森做那个…一滴精,十滴血。阿森结婚以后都瘦了…”

    赵影望婆婆一眼:“…”

    唉…这样的话听了不知多少。磕磕碰碰中,没用几年,赵影就成长了,就懂得了。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比户口要紧。户口暂时在哪里,有什么关系呢?

    事缓则圆。赵影对于落户中山,太过着急了。只是,真的能不用急吗?

    急不急的,已经结婚了,日子总是还要过下去。

    新婚之夜,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不会幸福的赵影,不肯服输。

    要强的她,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坚守自己的选择。

    她想,她努力地往好了过,总会好的。日子,总不会比在老家难。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动不动地就说赶她走,而她,也再也不会有走投无路的那一天。

    毕竟,他给的聘礼,赵影买成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虽然租出去了的,但终究是属于她的,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房子。

    有了它,她就有了底气。而这底气,是她用婚姻换来的。

    想来想去,赵影也没想明白她当初的决定是对是错。

    那个房子,它到底是底气,还是枷锁。锁住了她几十年的光阴,锁住了她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