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谢谢老板 » 第三十一章 迫不得已

第三十一章 迫不得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诗人有那么高的觉悟,赵影没有。于她来说,生命最重要,生存最重要,有尊严的活着,是最重要中的更重要。

    为了有尊严的活着,为了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赵影不断地与人抗争,周旋。有时,真的是用尽全力,费尽心机的筹谋。

    赵影知道自己长得漂亮…许多人都这样子讲。从男男女女,不同的人看她的眼神的不同,侵略,占有,嫉妒,羡慕…赵影就知道美貌也是一柄双刃剑。

    漂亮带给她的除了一丝自得,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惧。

    赵影最初进的那个安和制衣厂的裁剪师傅,就总是用男人看女人的眼光看她,带点别样的意味。

    他常说:赵影可以嫁给本地当老板的人了,或者有才华的人。恰恰的,他就是本地人,也自诩有才华。他设计的服装款式销量最好,他的工资最高。

    不论他的话说得真心与否,赵影还是从女性工友们又羡慕又嫉妒的眼神中知道自己长得很好看,也知道自己又陷入危险之中。

    赵影小心行事,谨慎而又带点谦卑地待人。不敢得罪一个人,哪怕他很不起眼。

    男人露骨的欲望,色迷迷的眼神,让赵影又似惊弓之鸟。

    在老家,在她有了十四五岁以后,赵影就见过许多那样让人恶心的目光和有意无意挑逗或调戏的言语。

    实在是让人很讨厌,讨厌之余,她又不免有几分自得于自己的美貌。

    赵影知道那个师傅有老婆孩子的,工友们都知道。

    她不大理他,不管他说什么调戏的话,赵影都装听不懂。

    有个好上进的工友,想学裁剪,学设计,怂恿赵影用美人计,从那个设计师傅那里偷师。

    工友说:“反正你我的脸也没法藏起来,都要给人看,那么,就让看的人付出点代价。

    咱俩都想学设计,找人教,出钱不多,别人不肯,钱多了,咱们出不起。只有偷师一途了,我不如你漂亮,但也都算不差。

    咱们用美人计,让想入非非的人,付出了代价,也永远只能想着…”

    赵影被说动了,就偶尔与工友们一起去前面的裁剪工作室,借那个设计师傅的书看看,夸一夸他有才华,以后一定名誉全国或者国际,问一些如何裁剪的问题。

    有时也以好奇又不懂的样子,按女子的审美提出一点半点建议。他接受了,设计出的款式更好看,销量更好。

    他试探地说:“你们很有天赋,来学设计吧,以后当设计师。”

    赵影和工友总是笑着摇头,“我们没有这份才华,干不了这个。这设计师都是有才华的男人才当的。”

    见他怀疑了,两个偷师的人又收敛一些,隔好几天都不去前面。空闲时,在宿舍里用铅笔画一些线条,像衣服又不像,慢慢的,越来越像,然后,欣赏一会儿,又擦掉。在边上写几句情诗,作少女怀春的样子。

    打消了男人的怀疑,他反倒更热心的讲各种衣服的款式该怎么样怎么样?两个女人竖着耳朵听,偶尔还要聊一二句别的,比如,深圳怎么样了?比如,哪个工友有男朋友了。

    扯两句别的话,男人又会拉回到他的专业上来,这时,两个女人就星星眼地看着他。让他更有兴趣,更有激情,似演讲一般地讲解。

    男人总是在漂亮而又崇拜欣赏他的女人面前好为人师。他讲解裁剪很用心,很仔细,可能也很是懂得讲解。

    反正,赵影是一听就明白了。工友有没有听明白,她不知道。因为,工友总是反反复复地问许多的问题。不知道她是听不懂,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反正,没有几年,设计师跟家乡的妻子离婚了,与工友结成了夫妻。

    赵影前后看完了借的几本裁剪书,弄懂衣服的基本款式的设计,就不再和工友上前面工作室去了,让工友自己一个人去。

    衣服的款式,都是万变不离其踪。变化的地方就是领子,袖口,胸襟,腰线,衣脚…

    她找老板娘借一些《大众电影》,《大众电视》,还有,香港的时尚周刊来看,来研究。不仅研究明星的着装,还研究明星的妆容。

    赵影与老板娘混熟了,有空时指导指导她的两个孩子的功课,让老板娘看到她的价值,她的品性,她也不是只会占小便宜的人。

    老板娘也看到了赵影美貌的价值,后来,老板娘和老板经过与赵影商量,赵影不车衣服了,改去门市部卖衣服。

    她根据研究明星们的着妆,妆容,分析出什么脸型,穿什么款式更好看,以及化什么妆,如何化妆,可以修饰脸型。

    赵影根据这些知识,介绍客人买衣服。她介绍的衣服款式,大概客人买回家穿了也觉得好看(那时的客人买衣服只能对着镜子比比,不能试穿,还没有试穿这一服务。)所以,渐渐的有了许多回头客。

    赵影与老板娘谈工钱时就不要死工资,她要按分成来算。便宜的衣服,卖一件,她赚二元钱,贵的,五元、十元、二十不等。

    第一个月,赵影就赚了八百多。当然,老板娘赚得更多。后面,赵影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如果过节时,会超二千,三千。

    老板娘见她赚得多了,认为她没费力就赚了钱,心里不大舒服。

    刚好,厂里还有几个工友,人长得也还算漂亮,见本来一起车衣服,工资难超六百的赵影,出去卖衣服,穿的漂亮,而且工资一下子就比她们还高了,也起了去卖衣服的心思。

    有了人竞争,老板就打起了歪主意。他明确提出让赵影陪他睡一晚,付二千元给赵影,而且一直让她卖衣服,不让人挤掉她。

    赵影拒绝了老板,她卖衣服又不是卖身。凭本事挣钱,为什么要干那么恶心的事情。

    这时候,其中一个工友趁老板娘出差上广州交货时,勾搭上了老板。赵影亲眼看见她从老板的房间出来……

    她见了赵影有点慌乱,但可能又想起赵影不是多话的人,而且赵影更加的漂亮,如果老板娘怀疑也是怀疑赵影。她回头娇娇地瞪了一眼老板,还跺了下脚,下楼去了。

    赵影当没看见他们一样,打算错身而过,回宿舍。老板拦着赵影,轻声而又笑嘻嘻地说:“刚刚的阿碧,来说她想去门市卖衣服,我还没答应她,如果…”

    赵影明白了他没说完的话,如果她不愿意卖身,那么,她就会失去这份卖衣服的工作,或者回来车衣服,或者卷铺盖走人。

    赵影也知道了,老板是故意让她看见阿碧那个样子的。

    后来,从老板娘处知道,阿碧希望他们调她去守门市,与赵影交换工作。阿碧说她不要那么高的工资,卖多卖少,她只要八百元一个月。

    老板尝了甜头,满口答应了阿碧。后又与老板娘假意商量,老板娘思考了一阵子,也赞同了。两口子都觉得可行。

    反正,他们觉得销路有了,回头客也有了。都是年轻貌美的姑娘,谁在那卖衣服,别个要买的都会买。

    老板娘在换人前还是与赵影协商了一回,说,另有一个工人想来卖衣服,她没应承。不过,那个工人,一个月只要八百元工资。意思是,赵影要的工资太多,是不是减少一部分。

    老板娘说,不说八百元钱一个月,这对于卖衣服已经熟悉的赵影来说,低了点。她每月付给赵影一千二百元,不能更高了。如果赵影同意呢,就继续干下去,如果不同意,就走人。

    老板娘以为她已经很厚道了,又以为赵影肯定会答应下来。毕竟,卖衣服这个工作干净许多,又穿的体面。

    比起在工厂里车衣服是强得太多了。在工厂里,天天加班,还长了一点工钱,一个熟练工,一个月也就八九百。

    赵影对于老板娘的出尔反尔很是反感。他们赚那么多,她凭本事卖衣服,多卖多得,多赚了这么一丁点汗水钱,他们都眼红。

    卖衣服就好赚了?想得倒是挺好。

    赵影为了让客人买她的衣服,也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她是一天到晚都在笑着。练习如何笑得温柔大方,对着镜子也不知练多少回。

    客人来了,她还要想尽好话,优美的词汇来夸奖别人,夸得还要真诚,还得在点子上,不浮夸,让人信服。还要帮着客人出出主意,教别人如何搭配,如何化妆。

    她那么辛苦…没人看到,一个月领二三千元工资就多的是人看到了。没劲透了。

    好吧。既然有人愿意干,那就来呗。赵影还就不信,不卖衣服,她的日子就不过了。

    赵影拒绝了老板娘改变工资的意见,并当场辞职不干了。这样子的老板,跟着干没什么前途。

    老板娘同意了赵影辞工,但不准她在大涌或者沙溪帮人卖衣服,甚至自己也不能干卖衣服这个生意。不然,就要赵影好看。

    赵影听了老板娘的话,看着她狠厉的眼神,气得说不出话,为了安全离开,赵影点头答应了那个无理的要求。但是,那种对于弱势的自己,无力抗争不公的悲愤侵蚀着她的心和理智。

    找一个靠山,找一个本地人嫁出去,这个念头在赵影的心里成形并疯狂加强。

    她当时却只能如阿q一般进行自我安慰。

    “我本身也没打算一直帮人卖衣服,帮别人打工,不过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块跳板。摸清了制衣服,销售衣服的门路,我也打算换一份工作了。”

    辞职出来的赵影去了一间美容婚纱店应聘。

    老板娘叫阿衡,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当时未婚。

    她亲自面试赵影,让赵影看一遍美容师如何为客人洗脸,按摩,去黑头粉刺,又如何修饰眉毛…如何补水,敷面膜,除面膜…最后,收紧皮肤,擦保养霜。如果客人有要求化妆…那么还要为客人化妆。

    赵影看了一遍,记了个七七八八。然后,为老板娘作一次美容,从洗脸开始…一套下来。老板娘说她的手生的细腻柔和,动作力度也适中,适合做这一行。

    赵影就改行学美容、化妆,出租出售婚纱,装饰花车…

    因为长得漂亮,手也白晰柔和,赵影学美容化妆很快上手。再加上同事少,带上老板娘才五个人,没有什么勾心斗角。

    赵影也嘴甜,会说话,手腕也够,很快,她在这间HenXin美容店站稳了脚,而且,与老板娘和几个同事都成了好朋友。

    在这间美容店,赵影干得很开心,也认识了许多有素质的本地女人和男人。

    二年后,经由这位老板娘介绍,赵影认识了林森,半年后就决定嫁给了他。

    决定下得是比较苍促,这点,赵影清楚。可是,不得不下。

    因为,当时,养母来信催赵影回去嫁人。嫁给养母哥哥的儿子,养母的侄子。

    养母的这个嫂嫂,在赵影还是个小姑娘时,就要养母将她给她当儿媳妇。她的儿子多,五个儿子。虽然个个都不是好吃懒做的人,但也没有多读书,总是,十五六岁,就去学门手艺,为成家养家做准备了。

    别说这个舅娘的性格比养母更加是个混不吝…那是个面子也不要的女人。就是她贤惠得很,赵影也不愿意窝在那个小山村。

    如果她从养母手里逃出来了又要回去落在她们姑嫂的手里,赵影觉得她宁愿死一死了。

    不管他们说的多么好听,养母的那个侄子有多么成材,学了多少门手艺,能够挣多少钱一个月。赵影都绝不会嫁过去。所以,为了不被养母糊里糊涂地卖了,她要迅速地将自己嫁了。

    赵影成功地将自己嫁了出去,而且,聘礼也没有落到养母的手里。与养母斗了十几年,有胜有负,大事上,赵影都胜了。那么足够了。

    赵影现在想起,还有一丝胜利的喜悦感充盈心中。与人斗,真是其乐无穷。

    赵影回忆过去,悲喜皆有。不过,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几年,好像,美容店里的几个同事都嫁在了大涌和沙溪。她们的婚姻生活幸福不幸福,外人不知道,但工作事业的发展,都算挺好。

    老板娘后来更是嫁去了澳洲,也移民去了那边。

    那间美容店就从那时转让给了阿秀。现在,好像还开着,还扩营了。后来,还搬到了市区,开成了高档美容会所。

    婚后,赵影有了靠山,与人合作开了制衣厂。赚了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赵影时常会觉得,她当初决定嫁人,还是太草率了,但是,这是人的通病。也是人所要经历的,总结人生,总结经验教训,以此获得成长。

    赵影认为都是年轻的错,其实,也都是人性爱贪便宜的错。

    如果她不图林森的经济条件相对别人更好一些,如果她不想着他有房子有车子有店子,结婚后不用那么艰苦,那么,找一个年轻的,未婚的,穷一点的,两个人一起打拼,苦虽然会苦些,可也未必不会发家。

    有时候,身体上的劳累根本算不得什么,心灵上,精神上的累,才真的是折磨人。

    赵影迫不及待地脱离了幼时的那个折磨她肉体和精神的牢笼,可是,一个大意,她又钻进了婚姻这个折磨人精神的牢笼。

    一个人得了某方面的利,总要吃某方面的亏。

    得与失,谁又能计算清楚呢?得失之间,还似乎总是有那么一些的迫不得已。

    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总是按照人的预想而发展。

    虽然有点迫不得已,但是,丈夫是赵影自己选的,结婚的决定也是她自己下的…她一直追求的“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一点,赵影总算是达到了。

    那么,还有什么不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