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谢谢老板 » 第七十六章 种瓜得瓜

第七十六章 种瓜得瓜

    “刘三春病人,请预交手术费,用药费五万元。

    以便你的手术能够尽快地安排好时间!”

    看着这个通知信息,刘三春的脸色,可以用黯沉来形容。

    进院的时候,已经交了一万的保证金。

    现在,又要交五万,到底做这个手术需要多少钱?

    刘三春在网上查过,好像是说二_三万元钱就够的。

    如果,要这么多钱,她银行卡的钱还不够医院的开销,后期的调养又咋个办?

    刘三春没有办法,只能够将消息告诉了大哥。

    她还希望大哥帮忙替她给刘照影说说好话。

    相信,刘照影不看她的面子,应该会看在大哥的面子上,借点钱吧!

    不说多,三五万的,总行,如果,三五万不行,一二万,总行了吧?

    想着期望值是越降越低,刘三春又在心里长叹:没有钱的人,就是这么可怜!

    刘建军收到了妹妹的信息,心里是五味杂陈。

    动不动就喊他帮忙开口给兄弟姐妹借钱,借了钱,谁还?

    医院喊交钱,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先交了再说吧。

    总是想着别人替她先交,哪个肯干。

    其实,如果保险报销了一部分,她自己应该也出不了多少钱。

    不管怎么说,先期的钱,总得自己出吧!

    只想着指望别人,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借,说得好听。有借无还!哪个愿意借!谁也不是大老板!

    刘建军在家里吃午饭,看了信息,又放下了手机!

    吃过午饭,去了医院看看情况再说。

    他在这二天尽跑医院,都跑得烦燥了。

    怪不得,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唉…刘建军又叹口气,陈俊拿着东西上了儿子家去照顾孙女。

    家里,饭,都没有人弄。他还是自己弄饭来吃。

    想到吃饭,他又才想起妹妹还等着他提饭过去。

    可是,只有点白米饭和凉拌的莴笋叶,咋个提过去?

    于是,刘建军发信息,喊妹妹自己买医院的饭吃。

    刘三春接到大哥的信息,心情更郁闷。

    医院的饭菜那么难吃,大哥居然…

    大嫂,已经不愿意弄饭给她吃了吗?

    真是,人情薄如纸。

    ~~~

    刘建军的儿子家里,阵俊正与儿媳妇谈话。

    “妈,你说,小姑当真的没得钱医病吗?

    她咋个说,都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外面打工,工资都应该是蛮高的。

    啷么多年,咋子会没有存到钱了?不说有百百万,几十万应该有噻!”

    陈俊的这个儿媳妇,地道的成都人,说话的口音蛮好听。

    陈俊在心里撇嘴,想着刘三春打工是打半年,耍半年的。

    好在,开始嫁的二个男人挺有钱,离了婚,还得了一些补偿。

    不然,早去要饭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那些补偿,说不定,她认真地工作,如今的下场未必不好。

    假设,没有用。人生,没有如果。

    “管她的,刘三春实在是没有钱的话,可以卖房子。

    她还有一套三居室,卖了医病也够了。

    以后,她尽管回老家去住!老家的空气好,还适合养病。”

    “呵呵呵…老家,小姑怕是住不惯。

    彤彤爸爸说,老家没有装天燃气,自来水。

    当初,彤彤她太婆不让装,说浪费钱。

    反正,农村,多柴禾,又打了有水井。

    用习惯了天燃气,哪个还用得惯柴灶。

    弄柴禾,好麻烦的哟!”

    “呵呵呵…是有点麻烦,但是,没有房子住,又没有多少钱的话,回老家,也是一条退路!”

    都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能够有个老家做为退路,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大学,我们回长宁去住一段时间,要不要得?”

    赵影,坐在茶几边上的小凳子上削苹果。

    边削边东想西想,她有点想回长宁了。

    于是,抬头看了一眼靠沙发上,在看报纸的张学,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好啊!你想住哪儿,咱们就住哪儿!

    长宁的空气,似乎是要好很多!”

    张学满口答应,他对于住哪儿,完全没有意见。退休了,可以满世界地乱跑!

    “真的,那削完这个果子,我就去收拾东西!”

    赵影非常高兴,她始终还是更喜欢在长宁生活!

    “慢慢来,不用着急!别削到了手。”

    张学见赵影削皮削得飞快,而且是又快又好。

    苹果皮像一张薄纸,均匀地一圈又一圈,到最后,才完全地掉下来,中途没有断。

    “呐,哥,你吃苹果。我去洗过手,然后,收拾东西!

    咱们,今天晚上就能够睡在长宁的大床上!”

    赵影对张学眨眨眼睛,抛个媚眼过去。

    “宝贝,你可别逗我…不然,嗯啍…”

    “咯咯咯…”

    赵影清脆地笑着,进了厨房,洗干净水果刀,又洗干净手。

    张学边啃苹果,边去看赵影放在水里盘上的苹果皮。

    “薄薄的,如纸一般。啧啧啧…宝贝,你的刀工很好嘛!

    比我的好得哪里去了!咋个,你还夸我的刀工好?”

    张学不解,这段时间,尽得妻子的夸奖。

    他还以为,赵影的刀工不好,才会惊叹他的刀工。

    “你的刀工,真的很好呀!我可没有忽悠你。

    你才开始进厨房多长时间,就有那一手刀工,非常难得!

    我这手,可是已经练了有三十年,才这么个样!

    如果,你再有三十年,你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我当初刚开始学切萝卜丝的时候,常常是:

    粗的有筷头那么粗,细的,又很细。切得一点都不均匀。

    好长的时间,都没有改善那个状况。所以,我才佩服你得紧!”

    张学想想,又点点头,“这样子来看,我是算有天赋的人。”

    “那是!其实,大多数的世界名厨,都是男性!

    就好比,顶级的服装设计师,也大多数是男性!

    男性在事业,艺术的追求上,总是要求达到极致。

    你们男性在工作上,艺术上,比女人更容易投入全部的激情!

    而女人,容易被外在事情影响在事业上或者是艺术上的追求!”

    赵影边说话,边洗完手出来,又进去卧室收拾东西。

    张学啃着苹果,跟着妻子的身影打转。

    来了成都才买的衣服什么的,都不用带多回去。

    只是,今天洗了没有干的,带回去长宁再晾。

    半个小时过后,赵影与张学已经提着东西下楼了。

    将垃圾扔进了垃圾桶,赵影又站定,回想一下,有没有遗漏下的事情没有办。

    “大学,你想一想,阳台门,三个房间的窗户,天燃气总闸,水闸,电闸,关好没有?”

    “放心。全部都关好了,我检查过的!我办事,你放心!”

    赵影见张学又确定了一番,终于,放心地继续往前走!

    在她的心里,在水电气的使用方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安全最为重要!

    ~~~

    黄荆沟镇上,刘二哥(建刚)正在问刘二嫂,“咱们当真的不去成都看看三春?”

    刘二嫂在清理一些五金垃圾,闻言,忙中偷闲地抬头看了一眼丈夫,眼睛微眯,就要发火。

    刘二哥一见这架势,赶紧举手投降,“好吧!不去不去,听你的,都听你的。”

    “啍,不听我的!不听我的,你能行吗?

    你有钱,你就去啰!别说成都,北京,你都可以去!”

    刘二嫂又低头干活,边干边埋怨丈夫,道:

    “你惦记着她,她可没有惦记着你。

    那年子,你得阑尾炎动手术,她可是一分钱没有给。

    别说给二个钱,帮帮忙,问候都没有一句。

    人家照影还只是个堂妹,都又是寄钱,又是寄东西的回来。

    咋子对伤口好,别个还在电话里嘱咐又嘱咐。

    还有那年子,我生筠筠的那年子的事情。

    这些事情,她忘记了,我可没有忘记!

    生不生二胎,是我们的事情,罚款也是我们出,又没有让她出一分钱,关她屁事。

    她回家来楞是念了大半天,生怕谁跟她借了二个钱!

    说啥子,孩子生得多没得用。有没得用,又关她啥子事情!

    再说,我们也只是生了二个,又不是生七八个。

    读了那么多书,一点人情道理都没有!

    每次回来,跟着我们吃饭,又不干活,又不出一分钱的生活费。

    回来的时候,也从来不说捏几颗糖,几个水果回来。

    咋个说,你我都还是她的哥哥嫂子!没点礼貌!

    去看她?还让我去伺候她,想得倒是很美!”

    ~~~

    海南,三亚,某疗养院。

    “爸,您这段时间的感觉怎么样。

    老寒腿在这边是不是就会好了很多?”

    刘国庆的二儿子,刘建华捏捏父亲的腿,边捏边关心!

    “嗯,是要好很多!年年冬天,这腿,都难过!

    都要到这边来,才会好过一些。好是好,就是太花钱!”

    刘国庆想着住到这个疗养院的费用,那是真贵。

    “钱,您不用担心。这么些费用,我们三兄弟还能够出得起。

    再说,会花钱,就会赚钱。会赚钱,也要会花钱。

    您为我们辛苦了大半生,我们报答您不过才十分之一。

    您和妈好好的享受几年,看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后,抱第四代,第五代孙,可够您们乐呵的!”

    刘建华逗得老爷子“呵呵呵”的直笑!

    “那敢情好!我是巴不得多活几年!”

    “爸,前段时间,老家,三房的大伯娘死了。

    大哥打电话过来通知的时候,我接到的电话。

    不过,当时有人找我,一时之间,忙得很,就忘记了告诉您们这件事情!

    刚刚,才又想起来!”

    刘建华是故意迟一些,挑老爷子心情好的时候说。

    “没得事情!她跟我的岁数差不多,死也死得了。

    过了八十岁的人,已经算是长寿啦!”

    “建华,你说的是刘家沟三房的大伯娘,柳淑芬?”

    “是。柳淑芬。今年国庆,我们还回去过老家。

    也见过她,那个时候,她还精神爽爽的。

    看起来,她的病应该是起得很急,死得还挺快。

    不过,死快点,更好。免得受罪!她也免得受罪,儿孙也免得受罪!”

    刘国庆代替儿子回答了老妻的问题。

    他的头脑都还很是清醒,看来,只要保养得好,还有好多年的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