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舞锋令 » 第十九章 少年觉醒(上)

第十九章 少年觉醒(上)

    乍暖还寒一队人马正浩浩荡荡的沿着官道向北一路急行,军将们骑着的马不断呼着热气显得已经疲累不堪,跟在后边的士兵疲累的喘气声如同老旧的破风箱般喘个不停,前进的每一步都挑战着士兵们的极限。

    被十余骑护卫在中间的马车不断咯吱咯吱响着,在急行中就好似那波涛中摇曳的一叶扁舟摇摆不定。

    突然急行中的部队停了下来,但马车发出的响动却未停息仍是颤动不止,其中还隐约夹杂着女人娇嗔的声音。

    此时队伍前方的斥候快马飞奔而回,在与领队的将军禀报过前方情况之后便打马回到队中。

    为首的将军则驾马来到被护卫在中间的马车旁,下马行礼道:“启禀王爷末将有要事相商。”

    马车终于停止了颤动里边传来窸窸窣窣好似穿衣的声响。

    车旁的将军依旧单膝跪着,低头正好看到车轮上翘起的铁钉。不由的心里苦笑,这可是上路以来换的第三辆马车了,真不知咱们这是逃命还是巡狩。

    郭威那司咬的如此之紧若是被追上肯定来个马革裹尸,都这时候了车中这位居然还是这么兴致高昂,果然大人物非同凡响。

    车帘被一只玉手拨开传出粗重的男声“将军请起有何要事。”

    闻言起身的将军面色如常但不由的心里腹诽,有何要事?您心可真够大,脑袋都可能快被人拿走了这事真就不够您操心的?若不是自己也想当当那人人艳羡的从龙功臣老子何必来此受罪,但眼下看来这个从龙功臣怕是真不好当。

    面色如常的将军上前一步低头不敢望向车内道:“郭威那厮穷追不舍若是咱们依旧沿着官道赶路怕是迟早会被追上,以末将之见可翻山而行。

    队伍之中本就骑兵不多若是翻山而行一来可以舍远求近早日抵达汉地,二来也可甩掉郭威所率骑兵。”

    车中人闻言不悦道:“那岂不是要王爷我步行?吾乃大汉储君这和乡野村夫上山刨食有何区别?”

    车外的将军忙道:“王爷息怒,末将已为王爷想好了,刚才斥候来报前方有个村子,虽说有些防御但在王爷麾下兵马面前如同螳臂当车,末将带兵杀入抓些壮丁可助王爷翻山。王爷只需那些奴才们用轿抬着便是,还可补充赶路所需粮草。”

    车中的人听罢沉默了片刻伴着淫笑道:“办法倒是不错,听说穷山出才子,恶水养佳人也顺便给王爷我寻寻村中伊人,不过小孩子甚是讨厌。”

    听车中之人这么一说车外的将军心中大定,这样一来便可摆脱追兵。嘴上连忙回道:“小孩本就无用到时杀了便是。”

    这时车帘便被放下,里边传出男子不耐烦的声音:“去吧,别忘了给本王寻觅佳人。”

    言罢又有透着媚意的女声从车里传出:“王爷,人家脚力弱可受不得累。”

    “我看你是在欺骗本王,来让本王看看小脚脚力如何?”

    “哎呀,王爷坏死了。”

    “莫要担心,若是上山没人抬,你就坐在本王身上如何啊?哈哈哈哈。”

    得令的将军面色如常好似并未听到车中的声音,翻身上马来到后方的步兵队伍前边站定。

    看着因急行军已经混乱不堪的队列微微摇了摇头,心中叹息“什么从龙功臣,现在能活着到汉地都是个问题。”

    骑马站在步兵前的将军发号施令整列队形开拔向群山围拢的山村行去。

    此时穆阳辰正坐在山腰学堂里的最后一排认真听着夫子讲学,虽说是最后一排但相比之前在门外旁听也好得多,最起码能够避开那刺骨的寒风。

    能够得到进屋学习的机会穆阳辰甚是珍惜,两个耳朵恨不得竖起来生怕漏了夫子的只言片语。

    对于穆阳辰能够进屋学习最不爽的当属前排坐着的李常丰,此时他正用那双一只被拳头打的乌黑眼睛,扭着肥胖身子恶狠狠的盯着穆阳辰。

    李家遭受契丹人洗掠,李家少爷李常丰却把这笔账记在了穆阳辰父亲的头上,在他眼里若是穆阳辰的父亲早些跑来李府救人,自己的母亲就不会死。

    或许更早些,若是穆阳辰的父亲不来府上闹事一脚踹坏了李家宅门,说不定那些契丹人便会冲入李书文家抢掠一番,总归不会落的如此凄惨。

    但他不会去想,若是李家护院听令早些出来布防,而不是在院中聚众喝酒穆阳辰的父亲便不会找上门来一脚踹飞了李家大门。

    也不会去想,当时若是李家护院不会站着地利优势懈怠防备,契丹人便打不进村。更不会去想,当时推他母亲出去送死的正是他们李家的护院。

    牧阳辰他爹现在被村里人当成大英雄李常丰不敢去招惹,只能将怨恨撒在穆阳辰身上,可偏偏他是李书文的走狗,前些天揍了这条狗一顿昨天可就被李书文找来讨场子。

    想到此处的李常丰摸了摸肿起来的下巴,舌头舔了舔那个因为少了颗牙而留下的缺口,心中更是恼怒不已。

    听夫子讲学的穆阳辰偶尔抬头能看到李常丰投来的目光,但有好友李书文在他不敢拿自己怎样,所以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认真的听着夫子讲学。

    突然银铃般的女声传来“李书文,李少爷,家中有急事,老爷命您快些回家。”

    正在低着头讲课的夫子突然被打断,学生们纷纷转头向外张望,都想知道如此悦耳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穆阳辰却低了低头,好似看不清书本上的字迹一般想将头埋进去。

    这声音对于穆阳辰再熟悉不过,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小时候围着自己叽叽喳喳不停,也是这声音说出了“阳辰哥,等长大了我做你婆娘可好?”

    可现在那声音的主人却成了好友家的丫鬟,说不定长大了便会成了他的妻子。

    低着头的穆阳辰感觉有目光投来,抬头看见李书文正夸上书包用探寻的目光看着自己。似在询问自己若是先走能否应付的过来。

    穆阳辰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应付得来不必担心。

    李书文看到牧阳辰点头便笑了笑,转脸又用警告的目光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李常丰。

    挨过李书文一顿揍的李常丰不敢与之对视,低着头装作认真的看着书。

    见李常丰这般乖巧李书文便与夫子行礼,夫子点头示意,李书文这才告退出门而去。

    夫子拿起手边的戒尺在桌上拍了拍,向外张望的众人便纷纷转过头继续盯着书本。老夫子则继续讲学。

    假装看书的李常丰抬起头看向夫子,夫子正在低着头看书讲学,这便转过身来恶狠狠的看着穆阳辰。

    目送李书文出门的穆阳辰余光看到李常丰转身,便转眼看了过去。四目相对之下李常丰举起肥胖的拳头晃了晃。

    穆阳辰不敢与之对视连忙低下头看书。

    低头看书的穆阳辰面色如常,但桌下的两只手则不安的揉搓着显得心里焦躁不安。

    心想若是放学被李常丰逮着暴揍一顿其实也不要紧,到时候抱着脑袋便是,脸上只要没伤回家便不会惹得母亲心疼。

    但今日穿着母亲新做的衣服来上学,若是被扯破了该如何是好。若真是被扯破了自己也可以缝补缝补免得娘看见担心。

    但这可是娘这两年给自己做的第一件棉衣,自己吃饭都小心翼翼生怕粘上半点饭渣,破了得是多让人心疼。

    此时的牧阳辰就想起身告退早些回去,但转念一想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若是此时打搅了夫子的讲学,是否会惹得夫子不喜,不知会不会还准许自己在屋内听讲。

    念及此处便抬眼偷偷观察正在讲学的夫子,正好又对上李常丰的目光。

    只见李常丰带着那种猫捉老鼠般的嘲笑还在盯着自己,牧阳辰便赶忙低下头假装看书。

    牧阳辰思来想去打定了主意,等下学后便将衣服脱了,受些冻不怕,可不能让李常丰把自己的新棉衣给扯破,挨顿揍而已到溪边洗把脸就好,再穿上棉衣回家便是。

    突然外边又传来一男子的喊声“李常丰,李少爷,老爷命小的叫你回去。”

    正在低头讲学的夫子又被人打断显得很是不悦,顺手拿起桌边的戒尺朝桌上拍了一下道:“还有谁家中有事的现在一并走了便是。”

    众人被戒尺拍在桌上的响动吓的都是一个机灵,牧阳辰却只听到了外边的男子所说的话,这真是救了命了呀,好在李常丰要回家下学总算不会被抓住暴揍一顿了。

    牧阳辰看着气急败坏的李常丰收拾书包,心中正在暗喜,不料跨上书包的李常丰恶狠狠的瞪了过来。

    眼看李常丰就要走,牧阳辰心中便稍稍有了些许底气与之对视着,只见李常丰开口但未发出声音,从嘴型上大概能猜出像是在说“你等着”。

    打过哑谜的李常丰嘴角扯了扯漏出一丝嘲讽的微笑便行礼走出了学堂。

    或许是因为这次来喊人的是沙哑男子的声音,在坐的学生们并未产生什么骚动,待李常丰走后就纷纷低头继续看自己的书本。

    谁都能看出刚才两次打断夫子讲学,这种行为已经触怒了他老人家,若是这时候还不表现的乖乖的定会被夫子训诫。毕竟谁都怕桌上那把戒尺下次打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