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和长乐公主签订婚书 » 第48章 一场突如其来的谈话

第48章 一场突如其来的谈话

    牛师友的日子过的很充实,每天早起锻炼武艺,上午教李丽质兵法,其实就是给她讲历史小故事。

    下午则是拉着李泰恶补文学知识,这是他的短板。

    李泰虽然年幼,但身边尽是名师,他自己也有天赋,基本功相当扎实。

    通过交流牛师友发现,这个年代的人对荀子的重视仅在孔子之下,还要在孟子之上。

    细细打听惊奇的发现,就算是之前的朝代,大家对荀子的重视也要在孟子之上。

    这让他很是惊讶。

    前世大家总是说孔孟之道,他以为孟子一直是亚圣,没想到并非如此。

    可是为何后来孟子后来居上,而荀子被贬到看不到的角落了呢?

    他不知道,但猜测应该是宋朝时期发生的改变。

    荀子号称法儒,他的思想更注重实用性,且主张性本恶。

    这和至圣先师的思想相违背,也不符合当时的读书人和统治阶级的需求,估计在那个时候被请下了神坛吧。

    孟子思想核心的‘义’和孔子的‘仁’相辅相成,故而被统治阶级所喜欢,抬上了神坛。

    但这些都是他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他是没有机会知道了。

    在他跟着李泰学习的时候,顺便教了李丽质练习书法。

    她年龄还小,教复杂的笔法也没什么意义,牛师友就让她练习最基础的永字八法。

    说她写的多好那是夸张,仅仅是能做到横平竖直罢了。

    但这对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以说她还是有点天分在身上的。

    除了这些,他还会和李承乾碰碰面,就某些问题交流一些看法。

    两人的关系也迅速变好,成为了朋友。

    眨眼又是两天过去,这天下午他和李泰闲聊谈起了法家,中途李承乾也参与了进来。

    一开始聊的都还正常,说的是乱世当用重典,治世当废除一些残忍的刑罚,推行仁政之类的。

    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齐法派和秦晋法派,这是法家最主要的两大派系。

    齐法派的代表就是管仲等,秦晋法派的代表是商鞅、韩非子等。

    齐法派主张富民强国,秦晋法派主张强国弱民。

    管仲靠着这种思想,使齐国称霸天下。

    而商鞅也靠着他的思想,整合了秦国的力量,为后来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李承乾认为富民强国方为仁政,是符合先贤大同之治教诲的。

    李泰则认为必须强干弱枝,减少暴民叛乱。国家也能拥有更充足的粮草,更强大的军队争霸四方。

    两兄弟就在这方面产生了争执,最后谁都说服不了谁,就将球踢给了牛师友。

    “小四,你说哪种思想是对的?”

    牛师友一个头两个大,推脱道:“这个课题实在太大了,一时间说不清楚。”

    “而且很多问题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不能一味的认可或者否定。”

    李泰不乐意的道:“你别模棱两可,必须说出个所以然来才行。”

    李承乾也严肃的道:“对,你不是说要辩证的看待吗,那说明你想过这个问题,就将你的想法说出来吧。”

    牛师友斟酌了许久才说道:“想解释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民,国与民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两兄弟面面相觑,我们在问你,怎么你反过来问我们了?

    国和民书上都已经说了啊,还需要我们解释吗?

    这时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国与民先贤早已有解,你如此问,莫非是有不同见解不成?”

    听到这个声音,一旁正无聊的李丽质眼睛一亮,噔噔噔跑过去:

    “耶耶,您来啦。”

    牛师友三人也连忙起身见礼。

    李世民脸色依然有些苍白,不过精神头看上去还不错,应该是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他俯身捏了捏李丽质的脸蛋,宠溺的道:“丽质有没有想耶耶呀。”

    李丽质本来要说想的,话到嘴边似乎想到了,一跺小脚生气的道:

    “不想,您饮酒不知节制,我才不想您。”

    李世民知道大家都在瞒着她中毒的事情,就赔笑道歉:

    “耶耶知道错了好不好,以后再也不饮那么多酒了。”

    李丽质将信将疑的道:“真的,您不骗我?”

    李世民故作伤心的道:“哎呀,我好伤心,丽质竟然不相信耶耶。”

    李丽质连忙拉住他的手:“好啦好啦我信了,耶耶以后不能饮酒了呦。”

    李世民一边附和一边牵着她来到凉亭,找了石凳坐下:

    “坐吧。”

    等三人坐下,他目光看向牛师友:“继续啊,我倒想听听你……嗯,你那位师父有何高见。”

    李丽质也用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他,等着牛哥哥说出什么高见,震惊一下自家耶耶。

    牛师友真的麻了,本来只是想随便扯几句打发一下两兄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在偷听。

    想打发他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是要怎么来解释这两个问题呢?总不能将前世政治书上的概念说给他听吧?

    要真这么做了,估计自己也活不了几天了。

    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前世看过的一个故事,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在脑海里快速将故事回忆了一遍,又整理了一下语言,才说道:

    “我给陛下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吧。”

    李世民有些疑惑,不是要讲国与民吗?你讲大禹做什么?

    况且大禹治水的故事谁不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吗,有什么好讲的。

    不过随即他就猜到,牛师友应该是想借这个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念。

    于是就说道:“你说。”

    牛师友深吸口气说道:“在大禹治水之前,天下万民以部落的方式居住在九州各地。”

    “这些部落就是事实上的国,它们相互结盟成为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就是部落联盟的领袖。”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就是宗主国与藩属国吗?不对,更像是草原诸部的关系。”

    牛师友摇摇头说道:“比草原诸部的联习更加松散,联盟的盟主是诸部推选出来的。”

    “盟主没有命令其他部落的权利,其他部落也无需向盟主进贡缴纳赋税……”

    “就算部落内部也是一样的,部民无需向首领缴纳赋税,甚至他们都没有税赋这个概念。”

    “也没有专门的军队,遇到敌人就抽取青壮为兵,战事结束各回各家。”

    “遇到比如开挖沟渠这样的大工事,就大家一起出力去做。”

    李承乾很是不以为然,不收税不组建军队,官吏的俸禄哪里来?遇到外敌了怎么办?

    想要开口反驳,却被李世民用眼神给制止了。

    这让他很是不解,这么不靠谱的故事,有什么可听的?

    但他也不敢违逆父亲的意思,只能闭上嘴巴静静地听着。

    牛师友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什么都没说,而是继续讲着自己的故事:

    “这种情况不知道持续了多久,直到传说中的那场大洪水到来。”

    “这场洪水非常的巨大,浪头有数十米高,横推整片大地。”

    “生活在低洼处的人,几乎全部葬身在这场大洪水里,只有生活在高处的人才幸免于难逃过一劫。”

    李丽质听到这么详细的描述,震惊的小嘴都张开了。

    “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联盟迫切需要一个人来领导大家治理水灾,于是大禹就被推举了出来。”

    “可是治水需要钱粮,这些钱从哪里出?于是就有了赋税。”

    “大禹等人收了钱也不是为了享福,更不是为了压榨百姓。”

    “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是天下之主,收税是应该的。”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赋税是百姓给予他们的信任和寄托。”

    李世民沉默了,虽然话题逐渐偏离了原本的方向,可这个故事却依然引起了他的思考。

    现在收税是为了什么?

    答案有很多种,但牛师友说的这一种绝对不在其中。

    贱民而已,交税供养我们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甚至官吏会说,他们在为天子牧民。

    什么叫牧?

    牲畜才需要放牧,说白了就是把百姓视为牲畜。

    这是对苍生黎民最大的侮辱和歧视。

    可是现在这种认识已经深入人心,就连被奴役的百姓都认为天经地义。

    反而是牛师友的这种说法,显得太过另类。

    李承乾和李泰兄弟比李世民更加的震惊,这个观点堪称大逆不道。

    换个场合听别人这么说,他们肯定会站起来训斥对方是歪理邪说。

    可现在自己的父亲都默然不语,让他们不敢轻易出声反驳。

    李世民一开始也眉头大皱,这话简直大逆不道,就是对皇权最大的挑战。

    不过随即他就兴奋起来,越大逆不道越好。

    马上他就要发动一场政变,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

    只有听到这种独特的想法,才能给他提供灵感,让他制定出不同于前朝的国家政策。

    至于牛师友会不会把这种想法说出去……

    根本就无所谓,说出去又能如何?

    谁会相信?

    天下大势已成,就算说出去就能改变形式?

    但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却能从这里面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应用到统治里面,会让大唐的国祚更加稳固绵长。

    牛师友顿了一会儿,给李世民反应的时间。

    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不是什么伟光正的圣人。

    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要是一点为国为民的想法都没有,那才是整个现代教育体系的失败。

    今天这个故事就是专门讲给李世民听的,目的是希望能影响到他,制定一些与民有利的政策。

    哪怕老百姓因此受到一点点好处,那都是功德无量,也无愧于前世受到的教育。

    “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不配合的部落,遇到猛兽袭击,甚至遇到敌人的袭击。”

    “这就需要有一批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护卫工作,于是军队诞生了。”

    “军队诞生之初,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某一个人,也不是为了维护某一个群体,而是为了守护整个华夏族群。”

    “他们从华夏族群中来,拿着族人缴纳的赋税,职责就是保护族群。”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等人慢慢的就拥有了声望、财富、地位、权势等等一切。”

    “等他率众疏通天下河道,把大洪水治理好,其声望更是一时无两。”

    “关键是,他还拥有一支忠于他的军队。”

    “此时他要声望有声望,要钱粮有钱粮,要军队有军队……”

    “于是他改变了原本的部落联盟制度,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夏朝。”

    李承乾终于忍不住插嘴道:“夏朝不是他的儿子启建立的吗?”

    牛师友并没有争辩,而是说道:“这些都是远古历史,已经找不到太多文字记载,只能靠口口相传流传下来。”

    “每个地方流传的版本是不一样的,有些史学家采用了第一种,有些采用第二种。”

    “夏朝是不是大禹建立的并不重要,关键之处在于,根基是他打下的。”

    “若没有他留下的这一切,启就不会拥有改变天下的实力。”

    李承乾一时间无法反驳,但也没有就此认同。

    毕竟他接受的教育,就是启不服从禅让制,在大禹死后造反,把禅让制变成了继承制建立了夏朝。

    牛师友也没有打算说服他,正如方才他所说的那样,夏朝是大禹建立的还是启建立的,并不影响今天的话题。

    所以他接着往下说道:“大禹建立了夏朝定鼎九州,等他死后夏朝按照之前的规矩,准备推举一位新的君主。”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新君主上位,必然会提拔重用自己人。”

    “那些跟随大禹治水成为权贵的人,又岂肯放弃手中的财富和权势?”

    “于是他们就拥立了大禹的儿子启继位,将禅让制变成了继承制。”

    李世民情不自禁的点头,这个说法虽然大逆不道,可确实发人深省。

    牛师友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大禹及其部下筚路蓝缕方有今日之地位,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一切是怎么来的。”

    “所以统治初期非常的谦虚,处事也算公道,因此天下大治。”

    “但等到创业者相继故去,新一代的继任者们生享富贵,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

    “于是一切都变了,他们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将供养他们的黎民苍生视为牲畜。”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们还编造各种理论,从思想上奴化百姓……”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忘记了国与民最初的模样,忘记了为什么要征收赋税组建军队的真正目的。”

    “然而那些人却忘了,赋税本就是民与国的一场交易罢了。”

    听到这里,连李承乾都有些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了,以至于不敢再出声反驳。

    李泰挠了挠头,问道:“可是这和齐法派、秦晋法派有什么关系吗?”

    牛师友被噎了一下,没好气的道:“好,现在我告诉你两者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