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和长乐公主签订婚书 » 第49章 商人不可掌权

第49章 商人不可掌权

    牛师友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道:“富民富的是哪些民?弱民又弱的是哪一部分?”

    李世民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牛师友为何要讲那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了。

    国与民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齐国富的不是百姓,而是权贵商贾,所以他们只是虚假的强盛,最终为强秦所灭。

    秦国弱的是百姓,举全国之力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可他们不加节制的弱民,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所以一味的弱民是不可取的,将民逼到绝境的后果他再清楚不过了,前隋就是这么灭亡的。

    而富民也要落到实处方可,否则只会养出一群不受控制的门阀权贵。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不动声色的旁听着。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自己想明白这些道理,而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强塞给他们。

    李泰挠了挠头,有些不明白他为何会问出这个问题,民不就是民吗?

    富的肯定是天下万民啊。

    李承乾毕竟年长两岁,读过的书也更多,隐隐约约似有所悟:

    “《春秋》言天下有四民:曰士民,曰商民,曰农民,曰工民……”

    “商民重利轻仁义,不可使其掌握太多钱财,要弱他们。”

    “士乃国之砥柱,要让他们富起来,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越说他心思就越通透,说的也就越流畅:

    “农乃国之根本,也要让农民富起来,如此才能为国家缴纳更多的赋税。”

    “工民掌握百工技巧,亦有利于国家,也当使其富裕,才能更好的研究技巧……”

    说到这里,他激动的道:“我说的可对?”

    一旁的李世民高兴的差点大声叫好,答的好,答的实在太好了。

    关键这些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不是别人教的。

    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悟性和认知,怎么能不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开心。

    牛师友颔首赞道:“不错,虽不全对,然你能将四民分开考虑,已经很不容易了。”

    此时李承乾对他已经心服口服,听到他这样说并未生气,反而虚心问道:

    “还请四郎指教。”

    牛师友斟酌着说道:“你不足之处就是,对四民的认识存在误差。对国家,对税赋,对财政的了解不够清晰。”

    “撇开士不提,咱们只说农工商。”

    “我举个例子,甲地多平原适合开垦农田种植粮食,乙地多丘陵山地,适合采集、狩猎、种植果树。”

    “如果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甲地粮食大丰收,价格就会变得很便宜。”

    “百姓想卖点粮食给自家置办两身新衣,修缮一下房屋,却发现卖不成钱,这就是谷贱伤农。”

    “乙地产出的草药、皮毛、瓜果,自己用不完也卖不出去。”

    “而且乙地不产粮食,他们的一日三餐都要靠对外购粮。”

    “可是现在他们手里的货物卖不出去,手中没有钱买不起粮食,也只能挨饿。”

    “百姓没了钱,就不能去置办自己想要的东西,工匠制作出来的物品也卖不出去,于是百业凋敝。”

    “这叫什么?这就叫守着宝藏饿肚子。”

    “这时候如果来了一群商人,将甲地的粮食卖到乙地,再将乙地的货物卖到甲地。”

    “甲地的百姓有了钱,能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乙地的百姓也有了粮食吃,而工匠制作出来的器物也能卖得出去。”

    “商人没有从事任何生产,却将整个大局都盘活了。”

    “有人会说,商人低买高卖,没有任何付出……这其实是偏见,他们付出的也很多。”

    “比如他们要承担失败的风险,粮食半道被人截了怎么办?半路坏了怎么办?”

    “所以我师父常说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称赞道:“好一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万人往有治国之才也。”

    李承乾也连连点头,一番话听的他犹如醍醐灌顶。

    对四民,对刚才的那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丽质一脸崇拜,牛哥哥真是太厉害啦,连耶耶都夸奖他呢。

    牛师友却话锋一转,说道:“但你方才说弱商是对的。”

    李世民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会这么说,并没有觉得奇怪。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道:“可是因为商人逐利,而治国不能只看利益,所以要限制他们?”

    牛师友笑了笑道:“你说的这些都对,若让商人掌权,恐怕整个国家都会被他们当成牟利的工具。”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商人掌握着大量财富,若再让他们掌权,国家就要改姓了。”

    李承乾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之前的先生只告诉他,商人不事生产低买高卖,重利轻仁义等等。

    可从来没人告诉他,限制商人是怕他们颠覆国家。

    李世民却大笑起来:“好好好,果然不愧是万人往,总是能一针见血。”

    “承乾,现在你知道为何要打压商人了吗?”

    李承乾深吸口气,郑重的行了一礼:“谢四郎指点,谢阿耶教诲。”

    牛师友大大方方的受了这一礼,李世民对此也没有丝毫意见。

    李泰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这些问题对他来说还是有些深奥了。

    有些他听懂了,有些依然迷迷糊糊。

    但不妨碍他知道牛师友说的有道理,现在只需要将这些都记下,将来再慢慢领悟。

    李丽质激动的小脸通红,两只小手握成拳头,牛哥哥真的太厉害啦。

    李世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听完大禹治水的故事他只是觉得有趣。

    类似的故事太多了,提问题和观点谁都会,难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后续对四民的理解,就是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但这些还不够,刚才的解释严格说起来,依然没有超脱前人留下的窠臼,他想听到更多更新颖的思路。

    而且他知道牛师友有不一样的思路。

    至于他这么笃定的原因……刚才牛师友自己已经说了有。

    “接着说,士呢?国与民,赋税和财政呢?我想听听万人往对此有何见解。”

    见他将一切都归功于万人往,牛师友并没有觉得不舒服什么的。

    因为他说的这些东西,确实是‘万人往’教给他的。

    况且别管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别人教给他的。经由他的口告诉李世民,这个功劳就是他的。

    比起什么虚名,他更在乎实实在在的好处。

    至少对现在的他来说,金钱、权势……美女等等的吸引力更大。

    “再回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国与民之间可以看做是一种契约关系。”

    “民缴纳赋税给国家,是希望国家能保护自己,而国家也需要民缴纳的赋税来维持运转。”

    “而君主是国家意志的具现化,如果将国家比作一艘船,君主就是船长和舵手。”

    “君主在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要维护万民的利益,这是契约约定的义务。”

    “所以从另类意义上来说,君主和万民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两者可以说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如果有人违背了契约,后果我不说你们也知道,前隋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李世民不禁点头,还是那句话,他太清楚前隋是怎么灭亡的了。

    只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接受了那个故事,接受了契约论这个概念。

    至于李承乾,更是已经深信不疑。

    牛师友心中则吐槽不已,什么君主和万民利益一致,那才最大的笑话。

    剥削阶级的头子,和被剥削阶级,那是不共戴天的仇怨,怎么可能利益一致。

    不过身处这个时代,他只能这么去解释。

    希望君主能相信这个观点,对百姓稍微好一点,那他今天说这一番话就没有白费。

    “但是国土广阔国民众多,君主不可能亲自管理每一寸土地,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他需要有人来协助他治理天下,于是就有了士民。”

    “士的权力是君主赋予的,甚至可以直接说,士在代替君主行使部分权力。”

    “而君主也相应的要给他们地位、权势和财富,这也是一种契约。”

    “但人心不足欲壑难填,是人都有私心,士会借助手中的权势为自己家族谋利。”

    “那些门阀士族,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反过来说,他们以公肥私侵吞国家和万民的财产,就是国之蛀虫。”

    “朝廷应当恩养士民,好让他们去治理国家,但绝不能让其形成门阀。”

    李承乾听的心惊肉跳,门阀士族啊,那可是能改朝换代的力量,这么抨击他们太危险了。

    而李世民则不同,他更兴奋了,他对士族门阀可以说厌恶到了极点。

    现在听到牛师友从法理上否定这个群体,别提多开心了。

    牛师友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根本就注意到他们的变化。

    “有句俗话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人没钱不行,国家没钱问题只会更严重。”

    “大王看史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每到王朝末期都是天灾连绵不断。”

    李世民不禁颔首,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也一直很疑惑,为何会如此。

    于是就问出了一句话:“真的是天要亡其国乎?”

    牛师友摇头道:“非也,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先贤早已经说过,天不会因为‘刍狗’之事,改变自己的规则。”

    李世民问道:“那为何会如此?史书是做不了假的。”

    牛师友说道:“史书自然不会作假,然写书的是人难免会有偏向。”

    “大王不妨着人统计一下,王朝盛世时期的天灾次数,然后和王朝末期的天灾次数作对比。”

    “就会发现,实际上两个时期的差距并不大。”

    “只是王朝盛世时期国家强盛,朝廷手中有钱粮,每逢天灾都能及时救治,酿不成大祸。”

    “史官自然也就轻描淡写,甚至为了粉饰太平,刻意不去做记录。”

    “每到王朝末期,朝廷渐渐的失去对地方的掌控,税赋收不上来,国库没有钱粮。”

    “天灾得不到及时赈济,往往酿成巨大灾祸死人无数,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史学家自然不会美化前朝,所以每一场灾祸都会记录下来。”

    李世民惊讶的道:“你……万人往统计过此事?”

    牛师友点头道:“统计过,其实史书上有很多细节,只是并不为大家所重视罢了。”

    这牵扯到一个意识形态问题,现在人要构建民族意识,需要普及历史。

    古代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史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统治阶级看的。

    希望统治阶级能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治理好国家。

    受限于时代,古人读史书也大多都是观察某件事情、某个政策以及某个人的行为等等。

    试图从中找到经验教训。

    像牛师友所说的,对比盛世和王朝末期天灾数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之事。

    李世民不是偏听偏信的人,自然不会因为牛师友几句话就相信。

    但他也没有直接质疑,而是道:

    “我会着人去调查此事,待有结论后再说……继续说方才的话题。”

    牛师友这才继续说道:“不知大王可有留意过,汉武帝时期也是天灾不断。”

    李世民颔首道:“自然知晓,汉武帝穷兵黩武不恤民力,此乃上天……咳……”

    他本来想说上天降下灾祸警示,话说到一半才想到现在不是讲天命的时候,就干咳一声临时改口道:

    “他不顾天灾民怨屡次兴兵,还宠信方士大兴土木,实乃暴君也。”

    牛师友知道,在古代秦皇汉武都是残暴君主的代表,李世民多次表示过对两人的不屑。

    和他讲两人的贡献,就是浪费口舌而已。

    所以他没有争辩反驳,而是接着说道:“汉末也是连年天灾,最后酿成了黄巾之乱。”

    “那么请问大王,为何汉武帝在面临天灾的情况下,依然能打败匈奴扫平四夷。”

    “而汉末时期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却亡了国呢?”

    李承乾脱口而出道:“因为文景二帝为他留下了深厚的家底,可供他挥霍。”

    说完他目光看向李世民,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