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鸿烈 » 第七十八章 外事不决问周瑜

第七十八章 外事不决问周瑜

    “张公,还是您来吧。”张昭带着一众江东文臣,在听说孙权准备发兵抗曹,便一同来孙权面前相劝,只不过一众江东文臣都不愿作此出头之鸟,便皆推张昭带头。

    张昭也不推辞,上前道:“主公,主公中了孔明之计也!”

    身后众人也纷纷出言附和,孙权昨夜醉酒,如今尚还有些头痛,听闻张昭此言,便从榻上半躺坐了起来。

    张昭继续言道:“主公自思比袁绍如何?当年曹操兵微将寡之时,尚能一鼓作气灭掉袁绍,何况今日挥兵百万南征,岂可轻敌呀!”

    众人又是一顿附和,张昭又继续劝道:“主公若是听信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无异于背负柴草而去救火也!”

    “是啊,是啊。”

    张昭听着身后再次传来了附和声,心中百般无奈,这群家伙欲要投降,又不肯背着劝主投降的骂名,哀叹一声,又劝道:“还请主公三思啊!”

    孙权头疼的不行,又被张昭等人这么一劝,心乱如麻,便站起身来哀叹,张昭身后又出来一人,乃正是顾雍,顾雍也劝道:“主公,刘备败逃,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曹军,主公何苦受其利用啊!”

    “你等且去,容我三思。”

    张昭无奈,便只能带着身后众人行礼,而后出了此处偏殿,张昭临走时回头看了看满脸忧愁的孙权,有心想上前劝慰,可又发觉自己如今和孙权关系愈发生分,便摇摇头也离开了。

    张昭等人离开后,在殿外等候的鲁肃又进殿中,站在孙权身旁劝道:“主公英才明断,切莫被那些苟且偷生之辈动摇了决心,主公若是迟疑,必为众人所误。”

    孙权见众人一走,鲁肃便进了殿中,便安心入座,以手撑住额头,又听见鲁肃也是来相劝道:“卿且暂退,容我三思。”

    鲁肃见此,便也不在坚持,便也退出殿中,待出了府,便和在府外等候自己的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一行四人回鲁肃府上商议。

    直到玉兔高悬,孙权依旧心乱如麻,不能定下决断,在廊下徘徊,一侍女上前来禀报道:“主公,国太驾到。”

    孙权一听是国太驾到,便立即往府门出去,一到府门处,便见一老妇人进了府孙权上前扶住道:“母亲,且慢些。”

    孙权扶着吴国太一路往后堂而来,又扶着吴国太坐下道:“母亲,孩儿一切平安,不必挂念。”

    “今日我在府中听说你不思茶饭,夜不能寐,不知有何心事?”

    “唉,曹兵压境,欲吞并我江东,文武大臣欲降欲战议论纷纷,儿本想一战,可又恐寡不敌众,待要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儿犹豫不决。”

    吴国太听得此言,又想到自家姐姐临终前所说之言道:“可记得太夫人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呀,今何不请公瑾问之?”

    孙权一听,便立即明白了,既然你张昭次次劝我投降,这次我就找一个能压制住你的人,如此一想,便眉开眼笑道:“哎呀,多亏母亲提醒,近日事多,已忘却此言。”

    “仲谋,不管有何等大事,身体要紧啊,儿若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能对得起那过世的姐姐。”

    “母亲放心,我这就派人去彭蠡泽,将公瑾请回就是了。”

    “好,我儿自行决断便是。”吴国太也不干涉孙权决定,而是从身旁侍女手上接过今日自己做的羹汤,递给孙权道;“昨夜我儿饮酒,今日便头痛不已,我便做了这解酒汤送来,你且尝尝。”

    孙权接过吴国太手中羹汤,便一饮而尽。

    深夜之中,有数百人自彭蠡泽匆忙赶回丹徒,为首者白马银甲,正是江东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周瑜带着麾下人马一路急行,回到了孙权迁都丹徒为自己营造的府院外,此时府门打开,周瑜急着进府,便一心前行,却见自家夫人桥氏上前见礼道:“夫君。”

    周瑜抬头望去,正是自家夫人,便伸手扶起自家夫人,顺势拥着自家夫人进府,路上桥氏道:“夫君,主公刚刚差人去彭蠡泽,调夫君速归,不想夫君却先自回来了。”

    周瑜搂着桥式为其解释道:“夫人,曹操大军压境,主公战和未定,我实在放心不下。”

    “夫君一路辛苦了。”

    “贤妻,我星夜赶回,一路上都在思念夫人。”

    桥式为周瑜卸下盔甲,又为周瑜整理好衣袍道:“为妻,岂不知夫君的秉性,为了国事和军务,可以废寝忘食,哪里顾得上儿女情长啊。”

    “张昭大人到!”

    外面传来的通报声,打断了周瑜和桥式夫妻之间的交谈,周瑜一脸失望,桥式虽然失望,但又不能不强留周瑜在此便道:“刚回来,就不能叫我们安静一刻。”

    周瑜闻言笑着揽过桥式道:“那好,叫他们回去,今晚陪夫人。谢客?”

    桥式听见周瑜的言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夫君,去吧。”

    说完,送周瑜出门。

    周府大堂内,张昭等人见周瑜出现,便拱手见礼道;“都督。”

    周瑜坐下之后,便请张昭等人入座。

    顾雍劝身旁的张昭道:“子布,还是由你来说吧。”

    张昭点点头,便向周瑜说道:“都督。”

    周瑜见众人推张昭出来说话,便面上一松道:“子布,有话请讲。”

    “都督可知江东之利害否?”

    “未知也?”

    “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屯于大江之上,昨日传檄文至此,约请主公会猎于江夏,虽有吞并之意,尚未露形啊,故而昭劝主公,暂且降之,以免江东之祸,不想鲁子敬从江夏带刘备军师诸葛亮到此,他想雪恨报仇,特下说词,以激主公,子敬却执迷不悟,望都督速下决心啊!”

    周瑜面有笑意的看了看今夜到访的一众文臣问道:“公等皆主降吗?”

    “我等之意皆于子布相同。”

    周瑜听到一众文臣异口同声的回答说自己的意思汇合子布的相同,便笑了起来,“我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先回,明晨见了主公,我自有定论。”

    “好好好,大都督不必相送,我等这便回府了。”

    周瑜看着离去的几人,面露不屑道:“胆小之徒,明明是心中所思所想,却不愿背此骂名。”

    周瑜等张昭等人走后,便又回了寝室之中,桥式迎了上来问道:“夫君,文臣是主战还是主降?”

    “以夫人之见,是战还是降?”

    “我主雄踞江东已历三世,北有大江,南有阔土,上有贤君,下有名将,岂能向汉贼屈膝称臣。”

    桥式这番话可谓是说到周瑜心里去了,又揽过桥式,准备夫妻夜话,又听见外面通报:“程普将军到!”

    周瑜与桥式互相对视一眼,桥式便又将周瑜送出门外。

    又是周府大堂内,程普等人见周瑜出现,便拱手见礼道;“都督。”

    周瑜也是一一见礼道:“黄老将军,程老将军,韩老将军。”

    周瑜行礼之后,便请程普等人入座。

    几人并未入座,黄盖先言道:“都督可知江东早晚要属于他人否?”

    “哈哈。”周瑜听着和张昭所说的高度相似的问话笑着道:“未知也?”

    程普拱手言道“都督,我等随孙将军开基创业,经历大小数百战,方有今日之江东六郡,如今一班谋士竟劝主公降曹,实在是可耻、可恨!我等宁死不降!望都督劝主公决计兴兵,我等愿效死命!”

    “公请坐”周瑜又看了看今夜到访的到访自己的几位武将问道:“各位将军,所见是否皆同?”

    “我等皆愿不降!”

    “黄盖头可断,誓不屈膝投降!”

    “好!我正要与曹操决一雌雄,安肯屈膝投降将军等请回,待我明日见过主公,我自有定论!”

    “大都督告辞了。”

    说罢,周瑜又送诸将出门。

    周瑜将诸将送出府门,却被一人拉住道:“大都督,舍弟诸葛亮自江夏来,言刘豫州欲结江东,共伐曹操,文武商议未定,因舍弟为使,瑾不敢多言,专候都督来决此事。”

    来人正是诸葛亮大兄—诸葛瑾,诸葛瑾字子瑜,建安五年,诸葛瑾因徐州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待中,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周瑜见来人是诸葛瑾便明白这是孙权派来询问自己意见的,整个江东谁不知道孙权和诸葛瑾的关系犹如当年伯符与自己,“以公之见若何?”

    “降者易安,战者难保啊!”

    “哈哈哈哈,瑜自有主张,明日到主公府上再议。”周瑜向围在府门处的江东文臣武将拱手道:“诸位大人,诸位将军,是战是和,我决心已定,明日见过主公再议。”

    “告辞了,大都督。”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建安三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建安十三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实奇才也”,他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小乔(生卒年不详),本姓桥(小乔为后世误传),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东汉末年国色美女,桥公次女,名将周瑜的夫人。

    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乔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中赞美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激发想象,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小乔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而令“二乔”闻名于世。

    大都督,为古代军事统帅。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但三国时东吴大都督与曹魏不同,遇征伐之事时才设置,又可称为中部督、中军督、前部督,为临时军事统帅。南宋时亦偶有用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为执政官出任临时统帅之称。

    东吴大都督又可称为中部督、中军督、前部督,为临时军职。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

    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后,出任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赤乌四年(241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由吴郡迁徙治所到丹徒,号称京城(今江苏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