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秘的克木人 » 第二十五章 春耕

第二十五章 春耕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天气良好,光照充足。这是村寨老人选择的良辰吉日。

    前期田野调查小组从诗晗同学的嘴里了解到,克木人大部分的生产场在山林里,这是一个处处充满了异己的神秘力量即鬼神的地方。因此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适时地与这些鬼神进行交流,以确保自己的行为正确进行,不致触犯神灵们的禁忌。

    克木人长期以农业为主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很多有人整理,于是大家决定,利用春耕的时候,在田间地头对鸟村长做一次真正的田野采访,顺便以当地人的身份,参与到春耕中。

    简单地吃过早饭后,大家在鸟村长的家里集合,大家与鸟村长一起去观看今天的春耕仪式。

    “我们走吧,大家慢点走,不要着急,离咱们不算太远。”鸟村长说道。

    在去田地的时候,郭老师对鸟村长说道:

    “我听诗晗同学说,您年轻的时候是种地能手。虽然现在是村长,但是依然保持下地种田的习惯。我们想对您开展一次田野采访,专门想您采访,您看可以不?”

    “田野采访?采访是我吗?还是在田间里,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访我呀。如果不嫌弃的话,咱们席地而坐,像唠家常似的采访和聊天我愿意接受的。”

    “可以,可以,我们求之不得,谢谢您的配合。”

    走着走着,聊着聊着,大家来到今天的田地旁。这是一块北靠森林,南临河水的,山河中间的大平原,向阳的山坡上还有些开垦的痕迹。这是村子之前休耕后的土地,要是没有人指点,根本没有人知道这是一块开垦又自然修复的土地。

    马老师,蹲在田间用手抓起土壤,并用手搓了搓,闻一闻,说道:

    “土地真的好呀,摸一摸手指上还有油水。”

    康老师模仿着马老师样子,有模有样地学到并说道:

    “还真是这样的。”

    鸟村长在一旁说道:你们还懂得种地,这是难得呀,现在的知识分子都不懂如何种地了,都不知道如何分辨人间五谷了。

    说着说着,村寨的很多村民,今天大家一起参与春耕举行的仪式。其实克木人很多的仪式,村寨的人都是一起参与的,这样能凸显出克木人的团结。

    村长是来的优点早,大家看到村长后纷纷跟着村长打招呼。今天有村寨的长辈主持种地仪式,这是传统,由村寨的最有资格的老人主持春耕更能体现,克木人是一个重视传承的族群。

    看到今天主持村寨仪式的老人到了,鸟村长上前问候用本民族的语言说道:

    “阿公您来了,今天仪式要靠您了,谢谢您了。”

    “客气了,客气了。”他满意地说道。

    诗晗同学也上前问候,学着父亲的样子。

    看到村长身旁有几张陌生的面孔,老热问道这是谁呀,咱们村寨没有这个人。

    鸟村长回答道:

    “这就是咱们村子来的外地大学教授,他们是来了解咱们克木人的,在咱们的村寨常住。”

    “哦,我知道他们,这就是村寨传来的几个陌生人,住在咱们村寨,今天我算是见到真人了。”

    说罢,三个人一一上前握手致敬,老人用紧握的双手回礼。

    其他人用挥手打招呼的方式,与三个人做“交流”,大家用同样的方式回礼,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

    鸟村长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才八点半,根据老人选择好时辰应该是上午10点,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有到好时辰,大家只能在那里耐心等待。

    郭老师很不解地问道:“明明10点开始,为什么大家来得怎么早,这是什么意思呢?”

    鸟村长回答道:“这是传统,大家来得早就是怕错过好时辰。以前没有表的时候,大家都靠看太阳,这凭感觉,感觉对了,就是好时辰,可是凭借感觉就需要等待。尽管现在已经有更精准的手表计算时间,但是呢,大家还是怕错过什么,就早早地来到选好的田地,等待着仪式。”

    “原来是这样,咱们克木人真的很重视耕地呀,这点点滴滴就是最好的体现。”马老师回答道。

    眼看着气氛都这里了,郭老师示意康老师准备好录音设备,随时准备录音。马老师明白后,和郭老师一起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此时此刻,大家顾不得什么颜面了,就在附近找了一棵大树,在大树底下,开始了别开生面的采访。

    老规矩,出于礼节大家向村长递上一支已经点燃的香烟,村长接过后,满意地笑了,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郭老师从包里拿出了之前准备好的资料说道:

    “这是学者之前收集整理好的有关克木人的刀耕火种农业的资料,我们这是对咱们克木人农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书中的东西也不能全信,也未必都准确。所以我们特意向您请教,征询您的意见。”

    鸟村长从郭老师手中接过资料后翻了一下,看了将近10分钟,他看得得很仔细,大家都静静地坐在身旁,不断说一句话。看完后,鸟村长回答道:

    “资料中很多细节不全,你们问,我来答,我来补充吧。”

    鸟村长在一旁说道:首先克木人的种植农作物是多样的,全面的,最起码有5种,但是资料中只提到3种,克木人种植什么农作物,我是门清的。

    诗晗同学在一旁提问道:“阿爸,咱们克木人到底种什么东西呀,我都不懂。”

    鸟村长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克木人根据山头的高度不同、地貌不同、坡向不同、土质以及土表植被不同,在不同类别的林地播种适于生长的旱稻品种或其他作物。

    在旱地轮歇地种植旱稻、玉米、棉花。套种、间种花生、黄豆等豆类,种植南瓜、冬瓜、黄瓜、香瓜、地瓜、芋头、红薯、木薯等瓜类和薯类。我们还种植芭蕉、香蕉等蕉类扥和水果多种作物。我们种植的旱稻种类很多,常见的就有白糯谷、红糯谷、紫糯谷、黑糯谷、香糯谷等数十个品种。

    我们在旱地里还种植黄姜、芝麻、胡椒、茄子、香叶、辣椒、柠檬草、薄荷、烟草等作物,在地边树桩的周围种些葫芦和攀缘豆,在附近的低洼潮湿处零零星星种些芋头。这些农作物既可以当作蔬菜吃,又可以当作香料使用。

    我们为了能适时收割,根据不同稻种生长和成熟的快慢分片播种,稻子相继成熟,相继收割,既便于安排劳力,又可避免粮食损失。

    我们现在学着傣族人开垦水田,我们现在还种植水稻,在水稻田里还养鱼,养螃蟹。水稻的花蕊可以成为鱼和螃蟹的养料,鱼和螃蟹的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成为稻田的肥料。我们还学会了种植橡胶,橡胶的利润很大,收割橡胶,我们能有好的收入。

    我们还在山林和自己的家里散养一些山羊、鸡、鹅和鸭子等。我们克木人现在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附带着种植其他的农作物。我们村寨也在尝试,种植土豆、黄瓜、西红柿等其他汉族人种植的东西,我们的农业种植方式是多样的,根本不像书中说的。

    郭老师三个人意识到自己收集的资料是过时的,但是没有办法,确实资料有限,回去以后要做好补充。

    郭老师问道:“克木人的农业种植经验还有什么呢,您能仔细地说说不”

    鸟村长又点了一根香烟,接着侃侃而谈道:

    “我们对树木的砍伐不是盲目进行的,以前在没有普及铁器使用的时候,我们不用犁、锄,而是用点播棍戳穴点播,目的就是不伤害树木的地下根系完好无损,你也知道,早期的我们在山林的空地里耕作,树木之间缝隙密集,我们爱惜树木,这样做有利于树木来年的生长;

    烧山时十分注意防火。我们不会放大火,在放火的时候一定要没有任何风的情况下,有一丝丝的风都不行,放火时,我们会有很多人一起看着,生怕出事。”

    “家家户户种植铁力木(又称铁栗木,俗称黑心树)和竹子,解决烧柴问题,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铁力木和竹子还是我们的建盖房子的原料,这样做有利于减少对山林中的原生木的砍伐。”

    马老师问道:“我们都听说克木人擅长利用土地,这是除了汉族以外最利用土地的族群,克木人在使用土地上有什么经验呢?”

    鸟村长回答道:“我们克木人早早就的土地规划观念和意识,把山地按地势的高低分为“贡西糯”“回燕”“回冷”三种类型,又按向阳、背阴的不同情况分为阳坡和阴坡。”

    贡西糯就是山中的高地、回燕就是山中的半山腰,回冷就是山中的低地了,根据土地不同,我们有选择性地种植东西,甚至根据情况今年也可以不种地,养地。

    说完后,鸟村长停下说话,他接着说道:

    “我先喝口水,歇一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