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医崛起之路 » 第一百零七章 双喜临门

第一百零七章 双喜临门

    手术完毕,刘栋就离开了这个手术间。在旁边的手术间看了看腹腔镜手术,吃了个午饭,他就更换衣服,回到了病房。

    之前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已经把之前所有的病历资料都带了过来,并且交给了刘栋。而且,病人这次住院的检查结果也基本上齐全了,超声和CT都看到了甲状旁腺占位,其他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也都回报。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进行手术后,等待病理结果的确证,这个疑难病例的故事就算是完整了。

    不过,对于写作论文而言,现在已经可以着手写作,只把欠缺的手术和病理部分用框架代替写上就可以,是可以出来初稿的。

    今天下午,刘栋不继续看手术、学习手术,回到病房,就是这个原因,这是他今天下午的主要工作——写论文,查文献,把初稿完成。

    完成后,还需要考虑作者排名的问题。这个病人是王健主任医师在门诊收的,而且他也是即将手术的主刀。写作后的一作是刘栋,通讯作者是王健,其他人的署名看贡献。

    写论文这个事,刘栋没有在医生办公室,那里人来人往,很多的琐碎事情都可能打断他的创作,而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在下午的查房时解决的。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在办公室没看到他的时候,值班护士或者他负责的床位的责任护士会简单判断后,直接打电话过来,所以,这方面没有担心。

    刘栋和赵刚说了声,借用了他的办公室工位。那里,在白天基本上是很安静的,其他人,要么在门诊,要么在手术室,要么在会诊,要么在值班室等。

    “小刘,忙呢?”偶有回到办公室的,可能和刘栋打个招呼后,就会自顾自的看书、看文献或者看手术视频等类事情,各自忙碌,各自安静。

    刘栋则抬起头,回应医生,“X老师,您来了。”然后,继续写作。

    他之前已经写过了大纲,也把相关的资料拍照片存在了手机上,这次上传到电脑后,根据原有资料,适当的编纂、放在应在的位置。

    办公室里面非常干净,只剩下间断性的敲打键盘的声音。

    刘栋边思考,边写作,增增减减,约莫用了一个半小时,在框架的基础上,完善后的初稿就成形了。他保存好后,拷贝一份存在U盘内。

    日常的查房,询问并了解病人的检查结果、异常症状或者体征,对于病人的问题进行答疑。

    是的,一般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医生会早、晚各查房一次。

    目的有二,一个目的是在调整医嘱之前,先看看病人的一般状况和身体不适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下医嘱是相对完善的,下午则一般会有检查结果的更新,异常的检查结果,例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其他科的会诊等需要调整医嘱,也可以查房的时候和病人、家属适当说明,免得他们有疑问。

    第二个目的是集中回答病人、家属的疑问,上午的查房可能因为之后有手术或者门诊,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下午的查房,多数医生的时间是相对充裕的,而集中的在查房的时候完成日常疑问的沟通,也可以减少病人、家属频繁去办公室找自己的困扰,谁不希望能够集中时间、专注的完成一件事情呢!医患双方都适应了各自的时间安排,就会相处和谐、相得益彰。

    在刘栋的用心之下,在病人刚入院的时候,他就针对时间做了说明,所以基本上时间管理的技能是够用的。而病人们,在疑问得到了满足,加上刘栋态度和善,没有攻击性的言语的i情况下,也是对他赞誉有加。

    “叮咚,”刘栋的手机响了一下,他没有直接拿起手机,而是完成查房后,进行了手部清洁,才从裤子口袋掏出手机。

    “肾癌的那篇综述收到回复了,小修,我转发给你邮箱一份,你可以看看。这些我会直接修改,修改后也会发你邮箱,有问题晚上的时候告诉我。”消息来自李潇,真是“双喜临门”!

    “收到,辛苦你了,么么哒~”刘栋迅速的编辑了一条消息,发送过去,心情越发的美丽了,把社交平台的状态都改成了“美滋滋。”

    他以前还奇怪,有个院领导的儿子的社交平台状态,常年都是“美滋滋”,他看了后还觉得这人咋回事?原来,确实可以心情“美滋滋。”

    当看到投稿论文的修改意见是小修(minorrevision)时,代表要修改的问题不大,小范围做修改就能达标了。李潇在投稿之处,就和刘栋说过论文投稿后的几种意见的涵义,当时的情景刘栋还记忆犹新,小修意味着在论文编辑眼里这篇论文几乎不会回到最初的同行评审那里进行进一步评论。修改后重新提交的论文,由期刊编辑根据所做的更改做出最终的决定即可。

    当然,小修后被拒稿的概率也是存在的,仍然需要作者认真按照审稿意见进行逐条修改。

    刘栋打开电脑,登录邮箱,认真的看着那些意见,方向就是有些文字方面的建议,小范围的语法表达错误以及几个参考文献的问题。他知道,这类的修改,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更正和优化语言表达即可。因为数量不多,即使里面提及了建议找专业论文润色机构进行润色和提供证书,但也提到仅仅是建议而不是必须,所以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尽管李潇提到可以自己搞定,不需要刘栋的帮忙。但因为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正好落在刘栋的优势范围内,所以,他打开投稿论文的文档,按照建议,在审阅模式可以留下修改痕迹的情况下,逐字开始进行修改。

    “嗯,可能是英式和美式英语的区别这个估计是杂志格式方面的要求”

    花费了十几分钟,刘栋就完成了修改。他再次确认每一条意见都进行了回应,然后在意见下方,编纂自己的修改情况,这也是对于编辑问题的一个回应。

    然后,检查没有拼写错误这类低级问题,格式方面也没有发生变化,就按照日期和修改的版本,进行了保存。

    邮箱发送给李潇,看看她对于这些修改有其他的意见没。

    “嗨,我看了下,都是些文字方面的问题,正好今天下午有时间,就修改了。已发你邮箱,你审阅下(奋斗表情)。”同时,编辑了一条信息发给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