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大明 » 第41章 龙江造船厂(二合一)

第41章 龙江造船厂(二合一)

    与前面说的各种厂不一样。

    像明快打字机这种零零碎碎的发明创造就不细说了。

    苏缘更多的只是将图纸一甩,让那些工匠们自己琢磨。

    尤其是明快打字机主要还是得依靠元世界的工业能力。

    虽然原理并不复杂,只是机械结构罢了,但问题就在于这些结构实在太精细了,大明这里想独自复现出来还是太困难。

    这远没有元世界便利,不过用来锻炼工匠们的手艺还是可以。

    政策方面。

    科举改革,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都在老朱的强硬手腕之下进行之中。

    毕竟目前六部有四部没有尚书,这些部门的权利便都掌握在了老朱的手里。

    与科举改革配套的,那就是各地课纲的调整,苏缘背靠元世界,课纲的准备不是什么麻烦事。

    只不过相关的还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知识点,就需要苏缘一个个的按照那些被征集起来的天才们的学习方向。

    挑选合适的人来当发现者。

    然后以他们的名义来发表相关的论文。

    虽然有人造天才的嫌疑,但总比突然冒出来的好。

    不然未来的那些史学家们不得一头雾水,这些知识点都谁发现的?咋都找不到人呢?

    至于说把这些东西都安在苏缘头上,那还是不要的好,因为这对于科学的发展非常不利。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样做将会诞生一个极为恐怖的科学权威!

    因为苏缘搬运的都是元世界久经考验的知识。

    所以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缘说的都是对的!

    这很容易让后继者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对于科学来说,权威不是褒义词,而是中性词!

    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领科学走向进步,同样也可以让科学走向停滞。

    科学,不能迷信权威!

    ......

    十一月。

    长江江边。

    龙江造船厂。

    这个在洪武初年便建立起来的造船厂,在洪武十八年七月份开始,突然变得忙碌起来。

    在历史上,它本应该在永乐年间才会变得如此忙碌。

    因为在那期间,这里便也承担了宝船的建造任务。

    在永乐元年,朱棣下令,让龙江造船厂及泉州当地的造船厂开始建造宝船以及相关配套船只。

    两年后,也就是永乐三年,郑和开始第一次远下西洋。

    相信大伙都看出来什么了。

    也就是说,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的工匠们,在两年的时间里,便打造出了由两百余艘大船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远洋船队!

    而永乐初年能做到的事情,洪武十八年同样能做到!

    毕竟在古代,三年时间,怎么可能从无到有的设计并建造出一百多艘海船。

    必然是因为在永乐之前,大明就有相关造船技术,以及一些老船的积累了。

    因为建文年间都在打仗,哪有什么心思造船,所以这些技术和老船的积累极大概率是在洪武时期就完成了的。

    而这技术的积累,便要向前追溯到老朱的劲敌陈友谅了。

    老朱当年可谓是吃尽了陈友谅占大船优势的苦头。

    要不是老天爷帮他老朱,刮了那一场大风,让老朱的火攻奏效,这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胜利之后的老朱对造船技术的重视自然不言而喻。

    要不是亲临现场,苏缘根本难以想象这成千上万名船工,在造船厂里造船的火热场景。

    不夸张的说,龙江造船厂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造船厂!

    没有之一!

    说实在的,有着这种领先世界百余年的造船技术,大明没有像西方那样征服世界,反而只是用来宣扬国威,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当然了,这也主要是因为我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嗯,是这样的,爱好和平。

    不过说郑和下西洋只是用来宣扬国威,这一点确实是有些偏颇。

    因为宣扬国威确实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全部!

    其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朱棣想要官方垄断大明的海外贸易!

    与人们印象中的,郑和下西洋的终止是因为劳民伤财,损耗国力的印象不同。

    郑和下西洋为大明朝廷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大宋的海上丝绸之路想必都清楚,一开始大宋对外的海外贸易就是官方垄断的。

    只不过生意越搞越火,一处广州港已经满足不了大宋的胃口了。

    所以后来便开放了多个对外贸易窗口,也不再官方垄断。

    大宋能赚钱的事情,到了大明怎么就转身一变,成了劳民伤财,损耗国力的事情呢?

    要不是海外贸易带来的天量财富,南宋在席卷了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攻势之下,能不能挺44年还要两说。

    再者,郑和带着一整支舰队的财物出发,回去就是空空如也?一点东西也不带回去?

    这是把三宝太监当傻子,还是把朱棣,或者监国的朱高炽当傻子。

    正所谓事不过三,这种亏本的买卖谁会干六次啊。

    既然如此,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由于明初厉行海禁,所谓“片板不得下海”。

    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人能出海,那他就占据了大明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进出口市场!

    而且是全部!

    这可以从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及停泊港口,太仓所属的刘家港说起。

    郑和下西洋开始之后,太仓便一跃升级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黄金口岸。

    可以说是“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财赋甲于天下”。

    即便是到了弘治年间,也就是1500年前后,太仓附近依旧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而且由于下西洋需要进行大量的物资采购,更加刺激了太仓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所谓是“遍地植棉”,纺织业极速发展。

    要是郑和没有从国外进口商品,如何实现“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

    要是没有出口,太仓遍地种植棉花,发展纺织业干什么?

    明代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里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

    也就是说永乐年间靠着郑和下西洋,国库充盈,贫穷百姓按照命令转卖货物,在此当中有许多人因此致富。

    永乐年间的朱棣闹得多欢啊。

    修建北京城、五次北征蒙古、南讨安南、疏浚大运河、修永乐大典,哪件事不需要大笔的钱财。

    这除了仁宗朱高炽的苦心经营外,在此期间的,郑和六下西洋所带来的丰厚海外利润就没有功劳吗?

    到了宣宗朱瞻基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停止了一段时间。

    但时任工部尚书的黄福却上书:“近年以来,无大营造、征讨之费,当有数年之积,而仓粮每岁仅足,设有水旱之灾,征调之用,将何以给之?”

    翻译过来就是说,此时国家没有什么大的费用,应该是有盈余的,但每年的财政收入却只是刚刚够用,要是有水旱等天灾,该怎么办?

    这下不就有对照组进行对比了?

    永乐年间朱棣大干特干,还六次进行了官员们口诛笔伐的劳民伤财的远下西洋,结果财政却能兜得住。

    到了朱瞻基这,把劳民伤财的下西洋停了,而且也没打什么战,财政收入按理来说应该是盈余的,结果财政却刚刚够用,这不符合常理啊。

    朱瞻基能被朱棣唤作好圣孙,自然不是什么糊涂蛋。

    所以在黄福上书后仅仅两个月后,朱瞻基就命令郑和筹备进行第七次远洋航行,而这也是最后一次。

    要是朱瞻基能活的久一点,郑和下西洋应该不至于只有七次。

    因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快要来了。

    在这一战后,文官集团占据上风,他们可以说是对这被朝廷垄断的海外贸易早就垂涎不已了。

    这可以从明朝中后期猖獗的私人海外贸易就可以看得出来。

    至于说朱棣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苏缘那是信都不信的。

    无非就是朱棣当初打的是“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结果最后国难靖了,君也没了。

    抢皇位这一点朱棣不得不受,但杀害亲侄子弑君的这个罪名就不要再来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了防止后来者有样学样。

    所以就假称朱允炆还活着,只是被奸臣挟持逃跑了而已,我朱棣可没杀他,看我还派上百艘船找他呢。

    当然,这只是苏缘自己的猜测,毕竟苏缘穿越的是老朱的洪武,又不是朱允炆的建文,或者朱棣的永乐。

    “苏先生,咱这船如何?”

    老朱一脸自豪的看着面前的船厂,当初自己靠着小渔船和陈友谅的艨艟巨舰对抗,要不是天时地利人和,还真不一定能打过他陈友谅。

    现在咱也有大船了!

    苏缘夸赞道:“可以说冠绝世界,目前世界上应当是没有哪个国家能造如此大的船了。”

    苏缘这话是发自真心的,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还得过几十年。

    老朱满意的收回看向造船的船坞,转头看向身边的太监。

    “李景隆和徐辉祖什么时候到?”

    “快到了,皇上。”

    李景隆被召唤的时候,他还在那逗鸟呢。

    不过对朱元璋的召唤,他还是很放在心上的。

    火急火燎的他在过来的路上还碰到了同样被朱元璋召来的徐辉祖。

    此时的徐辉祖应该叫徐允恭,改名是因为后面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需要避讳所以才改的名。

    不过为了不复杂,这里依旧叫他徐辉祖,允恭做他的字。

    见到徐辉祖,李景隆心想:“这闷头咋也来了。”

    虽然心中吐槽,不过表面上李景隆还是笑脸相迎,“允恭,你这是要去哪?”

    不过徐辉祖没有什么反应,面色不变的说道:“龙江造船厂。”

    “你也是被皇上召去的?”

    听到这话,徐辉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景隆。

    “你这么看我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有点意外。”

    李景隆顿时头冒黑线,“什么叫很意外,你说清楚来。”

    徐辉祖倒是对李景隆的反应有点奇怪,“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徐辉祖沉默了一会儿,“我们两个现在都在守孝,皇上突然召我们过去干什么?”

    “......”

    这回轮到李景隆沉默了。

    李文忠十七年逝世,徐达十八年逝世。

    他们俩确实都在守孝期间。

    为了摆脱尴尬,李景隆换了个话题。

    “没事,我们到时候面见皇上就知道了。”

    等两人到的时候,朱元璋身边已经站了好几个人了。

    工部尚书徐本正,舳舻侯朱寿,航海侯张赫,及相关人员。

    见到朱元璋的人,李景隆和徐辉祖快步上前行礼。

    “微臣李景隆、徐辉祖,参见皇上!”

    “起来吧。”

    朱元璋看着面前这两位自己看中的青年才俊,虽然有一个成为了苏先生口中的大明战神。

    但没事,大不了咱给他换个地方干事不就行了。

    “你们两个这个时候都守孝在家,按理来说咱本不应该召你们来做事,但你们身为武将,金戈无辟。”

    说完,老朱看了眼周围的人。

    “人都到齐了,你们听旨吧。”

    说完老朱身边的人都哗啦啦的跪了下来,不过苏缘没跪。

    虽然苏缘没当官,没爵位,当然这也是苏缘要求的,毕竟在老朱手下当官什么的太危险了,而且限制太多,不如他现在无官无职来的自由。

    也因此老朱给了他很多的特权。

    具体的安排就是未来李景隆跟着航海侯张赫及鸿胪寺卿学习航海技术,和东瀛相关的文化习俗。

    明年开春,他就出使东瀛。

    徐辉祖则跟着舳舻侯朱寿学习,因为朱寿有了之前前往南海挖鸟粪石的航海经验,洪武时期下西洋的任务暂时就交给朱寿了。

    等徐辉祖成长起来,就交给徐辉祖。

    不过鉴于徐达逝世不久,就先让徐辉祖在家中学习一段时间,第二年再酌情上船训练。

    工部尚书徐本正则被老朱督促在明年六月之前,将第一批次的船只完工。

    徐本正心中叫苦,但还是满口答应。

    等旨意下完,众人便都起身。

    不过李景隆站起身后,看到老朱身边那个年轻人依旧站在那笑吟吟的看着他们,李景隆不由的诧异万分。

    不过他看老朱和周围的人都没什么表示,他也就不多嘴了。

    在李景隆和徐辉祖来之前,其他人可都是看到过苏缘和朱元璋交谈的。

    老朱也粗浅的把苏缘介绍给了他们,所以他们都没啥表示。

    有反应也都在当时反应完了。

    不过心思灵活的李景隆在心中思索着苏缘到底是和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