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封神歪传 » 第十章 穆王赦免尤其 建宁缠着提亲

第十章 穆王赦免尤其 建宁缠着提亲

    再说岐山守山大神海牛败于造父之手。

    妲已,青青脱逃。

    海牛惶恐不已。

    急急腾云驾雾,赶往不周山向女娲禀报。

    女娲见海牛神色紧张,灰头土脸,一身狼狈。

    情知不妙。

    “怎么了?海牛大神?如此惊慌失措?”

    “禀告女娲娘娘,小神有罪,望娘娘责罚。”

    “海牛大神起来说话,出什么事了?”

    “禀娘娘,海牛无能,没能守住王屋山,让那两妖精逃脱了。”

    “啊,什么,两妖精逃脱了,有这样的事?”

    “休要慌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速速道来。”

    海牛道:“昨日,两男一女一行三人来到王屋山。一个年纪稍长,生得高大魁伟,相貌堂堂。一个年轻少年,长得俊朗挺拔,风流倜傥。还有一个女子,容颜娇媚,俏丽俊美。小神见三人长得憨实,不像奸猾之辈,听其话语,为一家人。他们说前往西岐,路过王屋山,身体疲乏,要讨水喝。见天色将晚,小神便让他们留宿。岂料二更时分,那父子二人不知使出什么法器,竟然打开王屋山封印。小神与他们大打出手,极力阻止。然而,那两人法力甚是高强,非同凡人,小神不是敌手,被他们打败受伤,眼睁睁看着二妖逃脱。小神看管不力,严重失职,有负娘娘重托,特来请罪,自请责罚。”

    女娲大惊:“有这样的事?王屋山乃开天辟地于混沌中形成,夲有灵气,又经夲尊亲自封印,非一般妖魔、邪神、大仙不能开启封印,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高强法力?”

    “小神见他他们肉眼凡胎,也不像邪魔歪道,这才让他们留宿,不想铸成大错。娘娘降罪处罚,小神不敢有丝毫怨言。”

    “查清楚他们来历了吗?”

    “已经查清,在打斗中,那少年自报家门,说是截教门人,原殷商国师孙公豹,现北海正神,分水将军之的徒弟,名号造父。”

    女娲娘娘听得禀报,喃喃念道:“孙公豹,孙公豹,没想到八百年了,这因果轮回还真来了。”

    女娲想了想,道:“海牛大神起来吧,这不关你的事,大神暂且先回王屋山,待本尊仔细思虑,再行理会。”

    “是,小神告退。”

    海牛说完,离开不周山,各自回到王屋山不提。

    女娲掐指一算,暗暗心惊。

    原来姜子牙给西周八百年气数,几经西周王朝折腾,气数已尽。

    新朝天子已然转世。

    翻天覆地已在眼前。

    女娲放开慧眼。

    见山川错落,异象环生。

    三界之内,群魔乱舞。鬼怪横行。

    刀兵不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堆积如山。

    百姓怨气升天,三五成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沿街乞讨。饿殍处处,哀嚎声声,不绝于耳。

    女娲见这人间悲苦,悲怜之心由然而生。

    心道:难怪二妖能够逃脱。

    原来一切都是天命注定。

    看来这西周也要步入那商汤后尘,离灭亡之日已不远矣。

    既然如此,夲尊还管她作基,且顺天行事,随她去吧。

    书接上回。

    经过精心准备,造父备足粮草,点齐三军将士。

    一切准备停当,造父来到筵禧宫,觐见穆王,请旨兵发陈塘关。

    稷王接到造父出征表章。

    见造父一身甲胄,威风凛凛,果有将帅之风,龙心大悦。

    赞道:“爱卿果真帅才,在这短暂时日已准备停当,不负众望,孤甚欣慰。”

    “陛下谬赞,臣下愧不敢当。”

    “臣下奉陛下旨意出征,已然准备停当,何时出征,特来请旨定夺。”

    “这样吧,前方战事紧急,明日午时准时点将发兵,驰援陈塘关。”

    “是,臣下遵命。”

    “臣下还有一事请求陛下,万望陛下应允。”

    穆王问道:“骠骑将军还有什么请求,一并说来,孤一律照准。”

    “多谢陛下,臣下想向陛下讨要一人,一同随军前往陈塘关。”

    “要人?”

    “是的,陛下。”

    “卿准备向孤要何人?”

    “是你父亲,武英殿殿前都尉,飞廉?”

    “非也,都尉飞廉乃皇宫禁卫统领,护卫皇宫禁卫安全,臣下断然不会要他出征。”

    “大司马闻天?”

    “也不是,大司马掌管大周军政,且年事已高,实不敢劳动大驾。”

    “哦,孤知道了,准是左大夫王守云,好,孤准他随爱卿一道出征,免得他整天象蜜蜂样在孤耳边嗡嗡嗡的,说孤的不是,正好把他打发走,孤也落得个耳根清静。”

    “陛下,臣要的也不是左大夫。”

    “既不是大司马,又不是都尉,也不是左大夫?朝廷上下,孤能够拿得出手的重臣就这几个,没什么人了啊。爱卿到底所要何人。”

    “禀陛下,臣要的人不在朝内。”

    “不在朝内?哦,卿原来要举荐世外高人呀,早说嘛,害得孤绞尽脑汁,猜了半天。”

    “快给孤说说,究竟何方高人,能得爱卿如此推崇?”

    “这个人陛下认识,还十分熟悉。”

    “孤认识,还十分熟悉?孤怎么不记得有这样的高人呀。”

    穆王云里雾里,越发摸不着头脑。

    “他就是,夲朝臣相,尤其。尤臣相。”

    “爱卿要的是他呀。这可不行。他可是戴罪之身,被孤赶出宫去的人。”

    “臣问陛下,为什么不行?”

    “尤其目无君上,妖言惑众,孤已经将其革职查办,贬为庶民。孤曾说过,永不叙用。”

    “难道你要孤出尔反尔不成?”

    “陛下,请听臣下一言,当前我大周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尤臣相雄才大略,有经天纬地之才,陛下如将其革职查办,岂不自断臂膀?不如重新启用,着其军前效命,戴罪立功。望陛下三思。”

    穆王想:孤曾经答应太子,放过尤其。现造父又为其求情,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一来给了造父面子,让其死心踏地为国效命。二来又算是允诺了太子,妲已,青青之事也好早日有个结果。

    穆王想到这里,勉为其难道:“好吧,看在爱卿面上,饶过尤其这次。重新启用,到你军前听令。”

    “臣下多谢陛下,也替臣相谢过陛下。”

    “爱卿不必言谢,孤知道爱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大周天下,毫无私心,爱卿忠心报国,孤心甚慰。”

    “费五何在?”

    值班黄门小玄子应声而出:“奴才在此,陛下有何吩咐?”

    “你是谁?费公公呢?”

    “禀陛下,奴才小玄子,费公公在武英殿听差,不在延禧宫。”

    “不在延禧宫?”

    “是的,陛下,奴才这就去武英殿将他宣来。”

    “算了,你叫什么来着?”

    “回禀陛下,奴才小玄子。”

    “好吧,就你了,小玄子,快取笔墨,拟旨。”

    穆王拟好圣旨,盖上玉玺,交给小玄子。

    “快去丞相府宣旨吧。”

    “是,奴才这就去。”

    小玄子手捧圣旨离去。

    穆王问造父道:“爱卿还有什么请求吗?”

    “禀陛下,没有了。”

    “好,明日午时,孤定会亲自前往德胜门为爱卿和出征将士壮行。”

    “臣替三军将士谢陛下隆恩。臣告退。”

    单说。

    公子根见穆王答应尤其之事再行斟酌,知道事情有缓。

    高兴离开筵禧宫,径直来到长乐宫向皇后报信。

    皇后见公子根来了。焦急问道:“怎么样,你父王答应放过臣相了吗?”

    “母后不要着急,儿臣已经说通父王,父王答应儿臣请求,重新考虑臣相之事。”

    皇后听了,喜出望外:“真的吗,这下臣相有救了。”

    皇后担心问道“你父皇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不会反悔吧。”

    “不会把,父王当面答应的儿臣,不会有假。母后放心,父王乃一国之君,金口已开,断然不会返悔。”

    “只是母后答应父皇之事,也断然不许反悔,否则,儿臣无颜面对父王。”

    皇后愕然:“夲宫答应你父皇什么了?”

    公子根急道:“难道母后忘了,如果父王答应放过臣相,母后定然同意父王纳妲己,青青二人为妃之事吗?”

    “哦,太子说的这件事呀。太子放心,母后说出的话,一定照做。”

    “我们得早点将这个喜讯告诉臣相。”

    “嗯,是得早点告诉他,免得他担惊受怕,胡思乱想。”

    “这样,夲宫不便出宫,还是你去把这个喜讯告诉臣相吧。”

    “好,儿臣这就前去相府告诉臣相。”

    公子根出了长乐宫,正好在路上遇到前往相府传旨的小玄子。

    小玄子见着太子,施礼道:“奴才小玄子给太子请安,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小玄子,你这是哪里去呀。”

    “禀太子,奴才奉陛下之命,前往相府宣旨。”

    “相府宣旨?”

    “是的,奴才不敢说谎,诺,圣旨在这儿呢。”

    小玄子于怀中拿出圣旨。

    “且把圣旨拿来本宫看看。”

    小玄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太子饶命,私拆圣旨是大逆不道之罪,奴才可担当不起,万望太子放过奴才。”

    “怕什么,一切自有本太子担着,还不快快拿来。”

    小玄子无可奈何,战战兢兢,递上圣旨,低声道:“太子殿下,正好此处四下无人,太子快看了还给奴才。如让人知道,奴才这条小命可就没了。”

    “看你那熊样,不就圣旨吗,看把你吓的。”

    公子根打开圣旨,发现竟然是赦免臣相尤其罪责的诏书。脸色大变,立即装好,正要交还给小玄子。

    “哈哈,别装了,我都看见了。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私拆圣旨。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哟。”

    说话间,从旁边花丛中蹦出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十六七岁,花团锦簇,生的肤白貌美。

    一幅调皮捣蛋,淘气天真的模样。

    小玄子大惊,赶忙跪下:“奴才小玄子见过建宁公主,奴才给公主请安。”

    “呵呵,小玄子公公啊,你真够但大的,竟然敢私拆圣旨,还给外人查看,你说,该当何罪?”

    “公主饶命,奴才再也不敢了。”

    “建宁休要淘气,没看到本太子在办正事吗,捣什么乱。”

    “呵呵,我道谁呢,原来是太子哥哥呀,你在办正事?办什么正事?私拆圣旨?”

    “哎呦,我的祖宗,好妹妹,小声点,不怕别人听见呀。”

    “怎么样,太子哥哥怕了?本公主从小就大嗓门,就不怕别人听见,本公主不但要说,还要大声喊呢?”

    “太子私拆........”

    公子根见此,吓出一声冷汗,立即上前捂住建宁小嘴。

    “小祖宗,你这是干嘛,非要本太子的命啊。”

    “唔唔唔......”

    建宁被公子根捂住口鼻,胡乱挣扎。

    “说,还喊不喊......”

    “唔唔唔.......”

    建宁被憋得小脸通红,点点头。

    “啊,你还要喊呀。快说,不喊了,否则,本太子定然不会松手。”

    “唔唔唔......”

    建宁大概被憋得实在不行了,头摇得像拨浪鼓。

    公子根这才放开建宁。

    建宁生气道:“太子哥哥,你真坏,你想捂死妹妹我呀。”

    “谁叫你那么淘气,叫你不要叫非要叫,不给你点厉害,你收不了风,死性不改。”

    “我从小到大都这样的啊,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下这么重的手。”

    “不喜欢妹妹就明说,下这么重的死手。”

    建宁一脸委屈。满眼含泪。

    “好了,好了,不要生气了,是哥哥不对,哥哥给你认错好不好?”

    建宁撅着小嘴。

    “不好,除非你答应我两件事,否则我就把这事儿告父王去。”

    “好好好,你说,哪两件事?你说吧。”

    “这第一件事嘛,就是,就是.......”

    建宁扭扭捏捏,吞吞吐吐,很是难为情。

    “啊呀,小祖宗,好妹妹,有什么事快说,我们还有正事等着去办呢。”

    建宁被逼急了,红着脸说:“说就说,我想让太子哥哥给我去将军府提亲。”

    “什么,提亲?”

    “你要本宫去将军府给你提亲?”

    “向谁提亲?”

    建宁羞红了脸:“将军府还有谁,不就是骠骑将军么。”

    公子根惊得跳了起来。

    “你,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提亲?居然能说出口。”

    建宁辩驳道:“我一个姑娘家怎么啦,不能成婚吗?”

    “本太子给你说不清楚,不是你成不成婚的问题。而是按照我朝礼法,哪有女方向男方提亲的道理?”

    “更何况,我们身在帝王之家,哪有皇家向下臣家提亲的,这,这成何体统。”

    “不成,不成,万万不成。”

    “不答应是不是?”

    “本太子断然不答应。”

    “那好,别怪本公主不给你机会了。”

    说罢,建宁又扯起嗓子:“太子私.......”

    太子连忙上前捂住建宁嘴巴。

    “好了,好了,我的小祖宗,本太子怕了你了,好不好,答应你了,这下好了吗?”

    “哈哈哈,太好了,太子哥哥答应了,来,拉钩。”

    “这么大了,拉什么钩?”

    “不,一定要的,免得太子哥哥中途耍赖。”

    公子根从小就宠着这个妹妹,拿她实在没办法。

    “好好好,就依你,来吧,拉钩。”

    两兄妹伸出小手指,钩在一起,念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小狗儿。”

    随后,用大拇指在对方额头上相互盖了手印。这才算完。

    “这下好了吧,可以让我们走了吧。”

    “不行,我刚才说的是两件事,刚才才说了一件事,还有一件事没说。”

    “好好好,我的小祖宗,快说,第二件事是什么?不要耽搁我们,我们真有正事。”

    “第二件事简单多了,我想让你背着我走,象小时候一样。”

    “你,都这么大了,让我一个太子背着你在宫中走,太不像话了吧。”

    “不背是不是?我又喊了哟。”

    公子根知道建宁说到做到,无可奈何,只得照办。

    “好好好,背,背,背。来吧,我的祖宗。”

    公子根弯下腰,说道:“来吧。我背你,真拿你个小祖宗没办法。”

    建宁一下跃起,骑到公子根的背上。

    哈哈哈哈,建宁挥舞着双手。

    三人说笑着,这才向臣相府走去。

    尤其是否奉诏?太子是否真去将军府提亲?陈塘关之危是否能够得解?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