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三章 抉择

第三章 抉择

    第二天一早,两口子让老爷子帮忙去修车店开门,有人来了就告诉下午再来,收拾好需要带的东西就开车直奔县城去了。

    到了县城,在学校附近的早市上给孩子买了点水果,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给班主任孙老师打电话,说是到县城办事,想顺便看一下孩子,需要进学校。老师爽快的答应了。

    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刘丽芬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强拎着的手包,确认他没有把包留在车上。

    进了办公室,刘丽芬把手里的两包水果放在班主任孙老师的桌子上,说明一包是给老师的,另一包让老师转给孩子。老师当然是不肯收,说是两包都会给赵天阳。

    寒暄了几句之后,这才进入了正题:“老师,想跟您问一下,最近天阳的成绩咋样啊?”

    “天阳妈妈,还有天阳爸爸”班主任分别看了两个人一眼,最后又把目光落在刘丽芬脸上,“天阳这孩子,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以前的一些小问题我也都跟你们聊过。自打上了高三以来,基本上没有任何违纪的问题,学习也抓的很紧,明显能看出来是在努力的学习。”

    刘丽芬看了一眼赵强,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东西送出去。嘴里说着:“这都是老师们管教的好,真是谢谢老师们。”

    “老师们付出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孩子自己知道学习。”班主任缓了一下,又说“说实话,尽管天阳的成绩比以前有了一些进步,不过要是想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恐怕还是有些差距,因为以前的基础实在是差的有点多。”

    “嗯嗯,孩子的情况我们也知道,所以还是想请老师们多多费心。”刘丽芬说着拉了一下侧后方的赵强,想要示意他把东西拿出来。赵强可能是在用心的听老师说的话,没有反应过来拿东西,倒是接着茬说了一句话:

    “没关系,老师。只要是大学就行,啥大学,对我们来说都是梦想的。”

    “哈哈,天阳爸爸还是挺乐观的,孩子就是需要有你这样的全力支持的家长。”

    “嗯嗯,全力支持。”刘丽芬听到这觉得时机到了,回手拿过赵强手里的拎包,往前凑了一步,离班主任老师更近了一些,正想要把拎包打开,班主任老师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侧了一下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并且还做了个手势,示意两位家长也坐下,嘴里说着:

    “别光站着,您二位也快请坐,既然来了,就把孩子的情况仔细聊一聊。”

    刘丽芬停下了打开拎包的动作,因为现在她跟班主任老师中间隔了半张桌子,实在是不方便把东西硬送过去。于是她嘴里应承着坐到了班主任对面的椅子上,顺势还瞪了赵强一眼,心想说不定刚才自己示意赵强,而赵强无动于衷的情况让老师发现了,恐怕是老师不高兴了。

    班主任老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们二人的什么变化,继续说:“其实,是不是理想的大学,也确实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说着看了一眼赵强,“如果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确实比较客观的话,那天阳现在的成绩还是有几种选择可以考虑的。其中最值得考虑的一个选择就是走单招。”

    听到“单招”这两个字,两口子的心里都是一颤,不约而同的看了对方一眼。刘丽芬心想,看来还是有机会的,老师并没有生气。她紧接着说:“对对,没问题,我觉得在您办公室可能不太方便,关于单招的问题,您中午是否有时间,咱们一起找个地方坐一坐,好好聊聊?”

    “不不不不,这可不行,我现在太忙,需要带班级,一会儿也还有课。而且完全没那个必要,您二位要是不着急的话,咱们现在就在这说,我先把单招的情况给你们介绍一下……”

    ……

    走出老师的办公室,赵强和刘丽芬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各自在心里思考着自己的问题。

    看着赵天阳父母离去的背影,班主任老师轻轻的摇了摇头,她见过了太多这种努力挣钱想满足孩子一切需要的家长,也理解他们的做法,也更加知道自己能够努力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孩子,而无法改变他们,因为他们不是自己的学生。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的思想就不该更新一下吗?难道只有学生才需要学习吗?成年人的不学习,是知足,还是放弃,是无奈,还是甘愿呢?

    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开的不是很快,似乎是他们俩沉重的心情压的车也提不起来速度。

    正走着,刘丽芬像是忽然惊醒了一样,说了一句:“不行,还是不能考单招。”

    “咋?”赵强正在开车,也不知道心里在想着什么,听她这么说,简单的回问到。

    “老师不是说了嘛,考单招就只能去高职高专学校,只能学技术。”

    “学技术咋了?”他似乎还是没有捕捉到媳妇说的重点。

    “这不是学不学技术的问题,是学了技术能干啥?难道上了这么多年学,最后念完了大学还是要去车间里当工人?”刘丽芬似乎是不耐烦了,她反问着赵强。

    “那你说干啥?”

    “至少也得干个办公室里的工作,轻松、干净、不冷不热的。”对于孩子将来到底干什么,她也没有明确的想法或者要求,只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希望孩子能有一个舒适一些的工作环境。

    “整天在屋里憋着,也没啥意思。”

    “你说啥有意思?就你这样有意思。”

    “我,……”赵强刚要接着说点什么,争辩几句。抬眼看见前面路边有个人在招手拦车,仔细看出来是邻居家三叔郭老汉,于是减速刹住车,停到了三叔的近前。

    郭老汉上了车,赵强问:“三叔,这是从哪回来?”

    “在老二家回来,一路上也没遇见个车,到这才碰着你们。你们这是干啥去啦?”

    “我们到县里办点事。”刘丽芬接过话题,她不想把儿子需要考单招学校的事情说出去,仿佛一旦说出去,就没法改变了,儿子的命运也就随着注定了。于是,她换了个话题,“三叔,今年还打算种地不?”

    “种。哪能不种呢?不种那地不就扔荒了嘛。”

    “是呗,打算种点啥?”

    “……”

    “嗯,我们家老爷子也是这么说。”刘丽芬有意回避了阳阳爷爷的习惯说法,生怕说起孩子的话题,一不小心说漏嘴。

    “……”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至于三叔说的啥,她根本就没往耳朵里听。

    很快,车开到了修车店。老爷子在屋里看见车回来了,惦记着问孙子的事情,赶忙迎了出来。三个人下了车,刘丽芬先说话了:“爸,我们回来了,这也没啥事了,你正好跟三叔一块回吧。”

    老爷子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明白了儿媳的意思,必然是现在不想说关于阳阳的事,而且事情一定不是很顺利。如果事情办好了,依她的性格,肯定是乐于说出来让大家知道的。

    于是,老爷子把钥匙给了刘丽芬,又跟赵强简单的说了一下上午都有谁来过,就跟三叔一起往回家走了。

    刘丽芬直接进了修车店里面用于休息的小隔间,一头躺在简易的板床上。行李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机油的气味不知道要比平时明显多少倍,她似乎能感觉到一个个小油珠直接钻进鼻孔,又散发到全身各处。

    这种感觉越发的让她觉得心里堵的厉害,却丝毫没有疏通的办法。她在心里想:不行,绝对不能让这种生活传递到孩子身上。她一个翻身坐了起来,大喊道:“赵强,你过来。”

    赵强没有吱声,径直走了过来。此时,他心里也没有个准主意。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说法,走单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看刘丽芬的态度,八成是不打算接受。

    “你说这事儿到底咋决定?”

    “我看要不就听老师的,要不就听阳阳的,咋也不能听我的吧?我可是啥也不懂。”

    “这有啥懂不懂的,当然是要尽量的上个好学校啊。”

    “我觉得好歹都是大学,咋也比咱们初中都没毕业强。如果确实考不上本科,那就按老师说的上个单招的学校呗。”

    “上不了本科,就是上个职校学点技术,难道将来也还是跟你一样去修车?整天油渍麻花的?”刘丽芬对于赵强毫无建设性的意见很是不满,提高了声音反问着。

    “你不要说话就针对我好吗?我又愿意这样啦?再说我修车怎么了,不也一样凭本事吃饭?”

    “呵呵,你也好意思说这叫本事?你自己看看你这本事,家里有点啥事的时候能有作用……”眼看着两个人的谈话就要升级了,似乎是又要进入从前不知道循环了多少次的无解模式,忽然听见前面有声音,有人进来了。刘丽芬立刻止住了后面没说完的话。

    赵强也转头从小隔间的门口向前看,见是赵老爷子又回来了,就问:“爸,咋又返回来了?还有啥事嘛?”

    “嗨,没啥事。刚才忘了跟你们说了,有个镇上的姓左的,说是过来还钱,看你们没在,说是啥时候有空再过来。”赵老爷子也没往后面的小隔间这边走,就站在前面店里跟赵强说。

    “他哪是来还钱啊,真想还直接转过来就行了。他八成还是想让我收他那些假机油。”赵强说着,转头看了刘丽芬一眼,继续说:“也不知道他从哪倒腾来的,一看就是冒牌的,便宜是便宜,但咱也不能用啊。”

    “你可少跟这种人掺和。”刘丽芬说。

    “行了,没事了,我走了。”赵老爷子也不了解这些事,他也从来不对儿子儿媳的生意多说啥,说完了,转身要走。

    “爸,这也快中午了,在这吃完饭再回吧。”刘丽芬在小屋里说。

    “不了,不磨蹭了。”赵老爷子说着话,往门口走了,没走几步,似乎又想起来点什么事情,停住脚步,转身问到:“那个阳阳的事情,咋着了?”

    爷爷终究还是惦记着孙子的事情。刘丽芬站起身从小隔间里走出来,把去学校的情况简要的跟老爷子说了一下。

    “奥,是这么回事啊。”赵老爷子听完,略微琢磨了一下说:“这你们可得商量一下,这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不过,再大的事也都有个限度。要说选大学,都是得好还好,没有知足的时候。但是,不管念什么学校,都是为了学本事,只要能有本事,啥大学都一样,甚至是不上学也一样。”

    “话是这么说,可以肯定是越好的学校,越能学到真本事啊。而且现在这大学都这么普及了,要是孩子就是上个职校,我出门都没法跟人打招呼了,都觉得抬不起头了。”说这话的时候,刘丽芬又转头看向了还坐在小隔间门口的赵强,“你说我这拼死拼活的半辈子,不就是为了能让孩子轻松点吗?要是以后也跟我们一样,那上不上学的还有个啥盼头啊。”

    看这样子,恐怕是一时间难以拿定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