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九章 表姐

第九章 表姐

    杜明哲的这位表姐名叫沈雪,某著名高校研究生毕业,现在BJ的一家出版社工作。

    沈雪的母亲和杜明哲的母亲是堂姐妹,也就是说两个人的姥爷是亲兄弟。在姥爷那一辈,除了这兄弟两个,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四个孩子的阵容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劳动能力弱,尽管大哥已经早早的加入了劳动队伍,但是整个家庭的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一家六口人的物质生活勉强维持。直到后来,家里的二哥,也就是杜明哲的姥爷,进了当地的工厂当了工人,能挣上一点工资了,日子才过的宽裕一些了。

    很快,大哥已经到了成家的年龄。但是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哪个人家愿意把女儿送来当苦力呢。正当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的时候,总算机缘巧合,有个邻村的姑娘甘愿来帮着操持这个家。

    于是,一家人马不停蹄的把婚事给张罗起来。婚算是结了,却也欠下了半个村的饥荒,而且也实在是没有一点余力能给新人建起一座新房了,只能所有人都挤在三间土房里。好在又多了一个劳动力,所以全家人也满是希望。

    转年,大哥又新添了个女儿——也就是沈雪的母亲——不但多了一张需要重点照顾的嘴,还少了一个全职的劳动力,使得挤在三间土房里的八口之家愈发的压抑了。

    于是,二哥就长时间的住在了厂里的临时宿舍,只是定期的把工资送回来,亦或是不定期的把厂里发的一些福利送回来。他住的地方说是宿舍,其实只是以生产加班的名义,在生产机器旁边搭了个临时的床位。

    这个二哥俨然成了家里希望。

    或许正是因为长时间在厂里吃住,时间更加的充裕,这位二哥的技术不断进步,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再后来,作为厂里的青年技术能手被派到岭北县支援当地建设。一段苦日子熬过之后,随着援建工厂的效益提升,这位技术骨干的待遇也日益好了起来,并且在当地娶妻生子,扎下根来,其中的一个孩子就是杜明哲的母亲。

    自己的生活好了,老家的父母亲人们就成了心里的牵挂。这位已经实现自给自足的二哥就经常想方设法的接济一下家里。不必说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就连弟弟妹妹上学的大部分开销,甚至是后来大哥修建新房的很多费用都承担起来了。

    于是,虽然在距离上离的远了,但是关系一直十分亲密,两个弟弟妹妹自不必说,向来是满心感念二哥的好,就连嫂子也对这位弟弟十分敬重。人嘛,总是要有一份感恩的心的。所以,孩子们也一直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从感谢自己的二叔二婶,到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自然养成了一种好的品格。

    除此之外,沈雪的母亲自从记事起,就对那位远方的二叔一家印象深刻且颇有好感。尽管后来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普通家庭之间的差距也不那么明显了,可是这份感情却融进了浓浓的血脉亲情之中。每当二叔二婶一家回来探亲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十分热情的招待。

    后来,老人去世后,二叔回去家乡的次数逐渐的少了。再后来,随着他自己的年龄的增大,已经好几年没有再回去了,但是,沈雪却仍能听到母亲时常念起这位二姥爷一家。这或许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一个原因吧。

    沈雪的老公名叫徐正永,和沈雪是研究生时期的同校同学,现在在BJ一家汽车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两个人参加工作已经三年了,一毕业的时候就领了结婚证,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到去年才办了婚礼。在中国的传统风俗或者思想里,男女青年的结合一定是通过一种仪式来见证的。在徐正永家乡,这种仪式就是最常见的婚礼,在一个喜庆的日子,男女双方邀请亲朋好友聚到一起,见证这对新人的海誓山盟。如果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领了结婚证是得到了法律的认可,那么在一场婚礼之后,也就会得到了亲朋好友们的认可。

    巧合的是,徐正永的老家就在岭北县,所以当婚礼的日期定下来之后,沈雪母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联系了三叔和老姑家的几个兄妹,约定好到时候一定要去参加沈雪的婚礼,顺便一起去看望二叔二婶一家。

    同时,她还联系了杜明哲的母亲。两个堂姐妹尽管多年未见,但是逢年过节的问候还是有的。尽管老话说“姨表亲,不算亲,没了姨娘断了亲”,好在两家的姨娘才刚人到中年,身体健康,更何况是两个情深义重的家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