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十章 姐夫

第十章 姐夫

    母亲提前替杜明哲联系了沈雪,表姐自然是对这位表弟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

    两天后的周六,恰好赶在表姐和姐夫都休周末,杜明哲便带着几件自己的衣服和一大包母亲打理的带给表姐家的土特产登上了去往BJ的火车。

    表姐沈雪和姐夫徐正永一同来接站了。

    偌大的BJ南站,对杜明哲来说简直就是迷宫。他自己心里暗想:不要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又是独自一人,连个商量都没有,就算是下次再来,照样还是找不到北。

    经过三次电话联系确认位置之后,人总算是接到了。

    虽然去年曾经见过表姐和姐夫,但是因为当时也没有很留意,所以这次再见到的时候,杜明哲对于这个中等身高,寸头,戴眼镜的表姐夫完全没有熟悉的感觉。

    离开车站的路上,杜明哲还是忍不住的回头看了两次,心里感慨着伟大首都的不凡。仅仅一个火车站就让他如此的惊异,而这样的火车站BJ还有好几座,其他更为震撼的国贸建筑群、庞大的地铁网,各种主题的博物馆,还有故宫、颐和园这些名胜就更不必说了。

    BJ真好,杜明哲不由的在心里再次感叹。

    出租车在不同的路上穿梭之后,最终来到了一片居民区。这是一个颇有年代感的旧小区,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公用设施,到处停满了私家车,杂乱无序,如果不是亲身到此,很难相信这是在首都BJ,更难和刚刚所见的BJ联系在一起。

    表姐在前面引路,杜明哲紧跟着,姐夫提着那一大包土特产,三个人依次走进了一个单元门。楼里没有电梯,楼道也并不宽敞,这样的楼房在老家的县城都是不多见的,这时候他才感受到了BJ的闷热。

    进到家里,整个室内空间大概只有杜明哲家的一半,估计也就是四十平方左右,勉强做成了两室一厅的格局。杜明哲心想:不是说表姐和姐夫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吗,据说工作收入也不低,为啥只是住在这样的地方呢?

    他终究是个没有走入社会的孩子,对于有些事情即使有所耳闻,也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价值认知体系。于是他简单的认为:如果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还不能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是有点失败的。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甚至让他在心里对这位表姐和姐夫的学历崇拜也打了一些折扣,本来有的些许拘谨也随之消失了,随便的在沙发上坐下来。

    事实上,他们两个人共同打拼了三年多,已经攒了一些钱,再加上两个家庭的一些支持,已经具备了凑出一笔买房首付款条件。前段时间,也曾经看过几处房源,准备买下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看来看去,离公司近一点的价格贵的离谱,稍便宜一些的离公司很远,上班来回的路上要近三个小时,所以一直也还没有中意的。

    好在BJ这地方,外地来的租房的大有人在,互相一比较,也就不那么急着买房了。现在租住的这里,距离两个人的公司都不是很远,租金也便宜,所以就一直在这里住着,似乎很习惯了。人们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无论什么东西,在挑选的时候,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一旦成了属于自己的,更多的就会想着如何适应了。即使像这样一个只是具有临时使用权的房子,也会把自己当成主人去适应它,更何况里面一起住的是一个情投意合的人呢?

    沈雪洗了水果,热情的招待着杜明哲,她当然不知道这位表弟的心思变化。三个人随便聊了一会儿,到了将近晚饭时间,在表姐的提议下去了附近的一家特色餐馆。

    ……

    晚饭回来的路上,徐正永和杜明哲继续谈论着刚才的话题。他们二人在闲聊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杜明哲将要学习的是车辆工程专业,而这位姐夫目前就在一家汽车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

    杜明哲想知道姐夫所在的公司,像他这样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是否能进入,以及能从事什么岗位。徐正永告诉他公司里有数量不少的本科生,公司招聘本科生的岗位主要包括质量检测、研发助理、以及一些现场工程师等,另外还有一些行政部门也会招聘本科生。整体来说就是除了研发部门以研究生为主,生产一线操作人员以专科生为主以外,其他部门本科生都是可以应聘的。

    当听说专科生也可以进入这样的企业的时候,杜明哲发现原来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企业也没有那么遥远。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不招专科生去做这些一线的工作,难道让他们这样的本科生去干吗?肯定不行。

    随后,杜明哲针对专科生的问题又问了姐夫:研发部门的研究生和生产一线的工人有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和他们沟通交流会不会比较困难呢?

    他甚至在那一刻,脑子里浮现出了宿舍老大李振华和老二高建伟的样子。特别是高建伟那种憨憨而且略带固执的人显然就是标准的工人模样,跟他这样的人进行技术交流必然会很费劲,就像是一道物理题老师也很难让他明白一样。李振华就另当别论了,尽管他也有些固执,不过在某些科目上杜明哲还是不敢小看他的。现在他也去读了专科,想必以后车间的班长之类的非他这样的莫属了,甚至干的出色,当上个车间主任也是有可能的。

    对了,还要问问姐夫专科生能不能当上车间主任?

    徐正永对于这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问的问题并不奇怪,很多问题也是他曾经想过的。就拿和车间工人交流的事情来说,他清晰的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去车间是跟着师傅一起去看一个新设计零件的加工情况。师傅拿着设计图纸,把一些重点的细节问题向工人交代了几句,那个工人一边听着师傅说一边向图纸瞟了几眼,同时“嗯嗯”的回应着,然后就继续去干活了。当时他是有些担心的,担心工人只是在敷衍,因为他看见那张图纸的时候,觉得结构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后来并没有听说那个零件的加工有什么问题。随着后来他自己跟车间的工人们接触的多了之后,他发现这些同事要比他想象的高明的多。在涉及到一些零件的加工方面的问题,他们甚至常常能提一些十分有益的建议。当第一设计方案不能被很好执行的时候,对于设计人员有时候算得上是一种打击,从这个角度来说,跟他们沟通交流确实会有些困难。

    对此,徐正永告诉杜明哲车间工人在他们的专业技术方面还是很在行的,只要双方都互相熟悉了,就不存在交流困难的情况。

    这时候,杜明哲尚未意识到的是,能力上的真实差别并不是由学历决定的。特别是本科和专科之间本身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微弱,本科的优势更多的在于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很多时候,只是在简单的用学历来代替能力,也正因为全社会普遍有这样的认知,那些有能力的人也会愿意用学历来证明自己,所以,在没有一个新的标准能够代替学历来证明能力之前,学历仍然是重要的。同时,社会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变的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了,像是一些主播行业,职业网红,代购,职业电竞选手等等,完全没有学历的限制。

    至于能不能当上车间主任,徐正永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他曾听说基础加工车间之前有一位主任就是技校毕业,一步步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不过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离职了。现在倒是没有有哪个车间的主任是从一线工人做起了,大多是其他部门的人才到车间干两年副主任,熟悉一下情况之后,逐渐替补为主任的。毕竟车间主任又不要自己实际加工,只要能够管理就行了。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况且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在任何地方的任何部门都不少见,如果真的是让一个技术人员去做管理者,也会有人说他是管理方面的外行。难道,职业院校有必要开设一个车间主任专业吗?

    这些,都是当前社会的价值体系决定的,但是很多实例都一再的表明,价值体系并不完全具有历史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