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六十八章 期望

第六十八章 期望

    李青山推着他那辆三轮摩托车总算是挪到了修理铺,这里正是赵强和刘丽芬夫妻俩的那家店。

    本来在镇上开修车店赵强和一直在村里种地的李青山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赵强家的老院子和李青山家在同一个村,他们家搬到镇上楼房之前,一直在那里住着。而且,那时候赵天阳也在村里上小学,和李振华是同学,高中时候又是同班同学,于是,对于这个家里几个孩子都很有出息的李青山家,赵强两口子是知道的。

    李青山家自然也是知道赵强的,并且在李青山家买了三轮车之后,对于镇上有名的修车赵师傅就更是熟悉起来。

    “赵师傅,帮我瞅瞅这车,又打不着火了。”李青山在外面吆喝着。

    “哎,来了。”刘丽芬答应着走出来,见是李青山,赶紧热情的招呼说:“李大哥啊,赵强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先上屋坐会吧。”

    “不上屋了,地里还有活儿等着呢。那我先把车留这,过晌儿再来,。”李青山本打算开三轮车去田地里往回家拉玉米秸秆,发动车的时候才发现车又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就赶紧推过来修理,正是农忙的季节,很多活都指望着用这车呢。现在修不上,他也不想在这空等着,打算先去地里干点其他的活。

    “地里还没忙完啊?”刘丽芬顺口问到。

    “可不是呗。每年都有老三在家帮忙,这两年少了帮手,我这岁数也大了,干点活儿也费劲。”

    “振华在外边上学,也不咋回来吧?”

    “暑假时候回来待了几天,净在外边实习了。”

    “平时也不咋回来呗。”

    “平时不回来。净在学校里头说是学点啥,也不回来。”

    “这孩子们一转眼就都长大了,就都不在家了。我们家阳阳,自打去年当兵走了,一趟都没回来呢。”

    “是呢,听说是去当兵了。在哪呢?”

    “在山东那边呢。平时好几天连个电话也不打,我这一整天惦记着。”

    “在部队呢,挺好的,甭惦记。”

    “嗨,说是甭惦记,这当妈的跟你们当爹的可不一样。”

    “那有啥不一样的,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们老大不也是吗?这也都两年多没回来了,个把月的才打一次电话,有啥法啊。孩子们都长大了,咋也得有自己的事,要是整天就拴在身边,啥都不干,你更愁得慌。”

    “唉,有时候想想真不如哪都别去,就在家找点营业干干得了。咋不是一辈子。一想啊,觉得你们家振华这孩子,可真是个好孩子。你说看他哥哥姐姐都上学在外边了,他也不争不吵的,就是在家门口这念个书,要不然的话,你们老两口更是没着没落的。”

    “老三这孩子从小就这样,啥事都先想着别人,宁可自己吃亏。现在好歹是要供出来了,我这也就尽到责任了。其他的事情,就由着他们自己了。”

    两个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一会儿。李青山见赵强还没回来,就把车留下等着修理,自己先回家里干活儿去了。

    李青山是个地道的农民,大半辈子过去了,几乎没离开过家乡的这个小镇。他对于孩子没有什么期盼,没想过让哪个孩子去欧洲,没想过让哪个孩子去上海,也没想过让哪个孩子留在身边。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因为听说读书有用,就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但他甚至不知道学习好了能干啥。

    他就是任劳任怨的干活,觉得辛勤劳动就是生活的来源,想着等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到了需要成家的时候,能够给他们盖上房子,攒下嫁妆。像是李青山这样的人,在全中国有不计其数,他们以甘于自我奉献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以微小却难以忽视的个人力量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让民族的希望之光代代相传。

    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数千年领先于世界,让我们能在逆境中绝处逢生,让我们能够再次实现伟大的复兴。尽管,他们自己从没有过伟大的想法,却在最朴素的行动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