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六十七章 务实

第六十七章 务实

    滨海电信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里有三个学生食堂,但是因为就餐时间比较集中,常常会排起长队。

    在第1食堂的二楼,是学校里的教师餐厅,尽管大多时候也需要排队,但是整体环境相比学生那边还是要好一些的。

    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几个老师围坐一桌,不限话题的边吃边聊,也是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吧。徐正永常和高平等几个年轻的老师坐在一起,听他们海阔天空的畅谈。

    这一天饭后,回办公室的路上,高平对徐正永说:“刚才和咱们坐一桌的那个罗老师,你还不认识吧?”

    “嗯,不认识,以前好像也在学校里见过。”

    “他可是名人,很多新来的即使不认识他这个人,一般也都听过他的传说。”

    既然徐正永不知道,高平就开始讲起了罗老师的故事。

    这个罗老师名叫罗光辉,现在是管理系的专任教师,以前曾经是教务处的副处长。据说,在他刚当上副处长的时候,还不到40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他也是一心想要做出点业绩,于是就牵头做了一些事情,包括课题申报、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考核等各方面。因为做事勤恳,也不计较名利,颇受领导的认可,常在大会小会上表扬他。

    这样一来,更多工作也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只不过干来干去,罗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杂七杂八的各种活干了不少,他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几乎都没被认可。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五花八门的口号喊了不少,创新方法也学习了不少,培训讲座也参加了不少,就是没有一点落到实处的。这让他逐渐的对学校的管理层产生了意见。

    高平说着,问徐正永说:“据传罗老师有一句经典的话,你还没听说过吧?”

    徐正永确实没有听说过。

    “他那句经典的话是说‘一张大饼吃八年’。”见徐正永显然是不明白之中的意思,高平解释说:“据说以前的一位校领导,靠着一份报告从副处升到了正处,又从正处升到了副校,八年时间没做出其他的业绩,拿着他那个报告反复的修改,反复的完善补充。其中最出彩的就是报告里的一张饼状数据图,几乎他所有的场合都要用。于是就被罗老师概括成‘一张大饼吃八年’。”

    “哈哈,这样啊,总结的还挺到位。”徐正永听高平说的有意思,笑了起来。

    “到位是到位了,罗老师这不也被优化下来了吗?”

    “就因为这句话吗?”

    “具体啥原因我也不清楚了,据说是直接原因是因为一次报材料吧。罗老师带着教务处的几位老师加了几天班了,提出了一个什么方案,到这个校领导这直接给全盘推翻,要求还是在他从前的那个方案上去完善修改。罗老师一怒之下,跟校领导拍了桌子,然后就被停职反省,之后就回到系里做老师了。”

    “是个正值的的人,可惜了。”徐正永评价说,其实他知道在企业里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对他个人来说算得上是生不逢时吧,要是放现在,罗老师这样愿意干实事的肯定会受重用。不过要说可惜,更可惜的我觉得是学校,据说他前几年的思路就是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实践技能锻炼这些内容,结果学校没太重视,好像是说那时候有一种倾向是想升格为普通本科吧,结果升本没成功,把这些也都给耽误了。要不然,现在各方面都有了良好的基础或者取得了成绩了,成了双高建设学校也说不准。”

    “以前有一个著名的武汉大学校长,叫刘道玉,他好像就是因为过于前卫的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而被免职了。不过他曾经引用王安石的一句名言表达过自己的态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嗯,这位刘校长的故事我也曾经看过,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也许,咱们现在的教育改革也需要有这样用于探索的人。”

    或许,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虽然也是一个行业,但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行业,它可以说是其他一切行业的源头,正因如此,教育领域格外的需要自由。如果连教育领域都死气沉沉或者过度的被束缚,那其他行业也一定会更加的缺乏创新与创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