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职路广阔 » 第七十三章 动起来

第七十三章 动起来

    对于公司的第一项业务,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迅速开会进行了商议。讨论之后,公司上下达成了共识:这是一项具有巨大商机的业务。因为快递包装盒在现在的生活中十分的普遍了,特别是在校园里,学生们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快递包裹,包装盒的高效处理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好的突破点,还将具有复制推广的价值。

    为此,公司制定了业务开展的大概思路:一方面从回收包装盒入手,根据回收的包装盒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包装盒大小分类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查阅资料,找到可供参考的处理方法,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同时,学生们还发现,可以通过包装盒的回收,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包装盒攒多了可以拿去卖废品,得来的钱能够让公司进一步发展。

    公司里的学生们,现在也不分领导还是员工了,也不管属于什么部门了,统统走到一线,做起了包装盒猎手,他们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去翻垃圾桶。

    刚一开始做这样的事情,有的学生还有点难为情,以堂堂大学生的身份去翻垃圾桶,不免担心惹人笑话,于是他们就打算等黑天之后再行动。另一些脸皮厚一点的学生,则是无所谓的态度,不偷不抢的怕什么,直接选择在白天就干。大家一看,这样也好,每天可以把各处的垃圾桶翻两边,估计所有的包装盒都不会漏网了。

    结果,还没等到黑天一组行动,白天一组就传来了忧喜参半的消息:忧的是大多数的垃圾桶都太脏了,几乎没有办法捡回来一个干净的包装盒,喜的自然就是晚上一组可行不用去尝试了。

    第一个方案就这样被迫取消了。商议之后,同学们决定采用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在宿舍楼里挨个宿舍去回收。说是回收,其实就是讨要。基本的做法就是从班级所在的宿舍楼开始,逐个宿舍去敲门,询问是否有没用的包装盒,如果有就帮忙收走,回报是可以顺便帮他们扔掉宿舍里的其他垃圾。

    这样的行动,也仅仅只进行了两天就面临执行不下去的状况了。因为他们发现,每天转完一个宿舍楼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光是回收的包装盒数量有限,重要的是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帮别人扔垃圾上,完全没有办法按之前设想的,很快扩展到全校的各个宿舍楼。

    而且坏消息不止如此,尚在他们寻找新的思路的时候,新的打击接踵而至:上午下课回来发现本来放在宿舍门口的几堆摆放好的包装盒全都不翼而飞了。

    毫无疑问,是被管理宿舍的阿姨给收走了。尽管事业才刚开展几天,但是已经多次收到了宿管阿姨的警告,表达了她对于这种垃圾的逆向流动行为的坚决抵制。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尝试之后,这一次实践似乎走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思路:干脆我们走出校门,到周围的社区里去进行回收吧,说不定能找到什么思路呢。

    可是这样已经脱离了开始的初衷,我们的目的是解决校园内的快递包装盒问题,而不是为了回收垃圾,有人提出了质疑。

    “校园内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哪里的包装盒都是包装盒,我们只要积攒多了拿它们卖钱,同时能够找到一个更加高效的处理方案就好了。”提出这一建议的同学从根本上表达了他的思路。

    不知道是出于对宿管阿姨的回击,还是学生们现在已经陷入到回收包装盒的事业中无法自拔,最终多数同学支持了这一意见。又或许,就像是组织行为学里面说的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会自然而然地把组织成员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

    事实上,这样的方案也几乎没有可以执行的空间,周围社区中的垃圾箱也并不比校园里的干净,去社区里挨家挨户敲门的难度更大,而且把社区里的包装盒运回学校也是一件麻烦事。

    当第一批被派出去的学生们回来的时候,他们都是两手空空——准确的说并不是两手空空,因为他们拿着自己花钱买的零食。不过,他们终究走出去了第一步,这些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有的说看见了在路边理发的师傅,价格十分的便宜;有的说看到快递员把一些快递放在了客户的家门口或者管道井里面,讨论了丢失的可能性;还有的说看到了楼道里各种开锁的小广告,挂在墙上废弃的送牛奶的箱子等等;也有同学说还在墙上挂着另一种箱子,上面写的是“儿童阅读”之类的字样,还看到有送书的人员把书放进去……

    关于快递包装盒的回收大概是注定此路不通了,好在这也并不彻底的影响他们提出校园里解决方案。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案:只要有人把包装盒在入口处投放进去,设备就能对包装盒进行拆解,并且完成堆放,同时给投放人相应的账户加分,积分可以变现,也可以换成寄快递或者超市购物的优惠券。

    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公司责成技术人员进行了方案的细化,财务人员做了成本的计算,销售人员进行了市场分析。最终,像模像样的形成了一本方案说明书,并派总经理作为代表去交给了高平。

    高平翻看着一本厚厚的说明书,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但是至少有一种是欣慰,他没料想到学生们在这件事上认真的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同时也对内容的仔细程度感到满意。尽管这些本就是他期望着发生的,但真的发生的时候,反到让他出乎意料了。

    对于第一项任务的失败,高平看到的更多的是成功,学生们有了一个方向,然后带着思考去行动,这样的行动积累多了自然就是进步。

    在高平的鼓励下,公司又开始了第二项业务,为毕业二十年的校友策划一场聚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