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之:要中兴,先杀满朝文武 » 第二十四章 吴三桂

第二十四章 吴三桂

    在大明朝堂上,身为首辅的周延儒把持着朝政,无论地位还是附庸都要比温体仁和齐楚浙党强大。

    面对温体仁的弹劾,所有人都以为周延儒的反扑会来的很猛,但意外的是周延儒每日朝会照上,公务照办,对于所有的弹劾都视而不见。

    这样一来,就连原本周延儒的亲信也颇有微词,甚至隐隐有倒向温体仁的趋势。

    周延儒却一点都不着急,晚上吃了一些餐食后去了书房,保持着多年的习惯,在灯下翻看着一本书。

    “老爷,赵大人来了。”

    “我不是跟你说了,今晚我这里有贵客,谁也不见闭门谢客。”

    “可是….”

    “近来习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周延儒老神自在,哪怕自己在朝堂上的党羽被一根根拔掉也并不在意,能让他在朝堂上稳如泰山的人并不在京城,何况落马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人。

    未久,周延儒所说的贵客就已经到了,一个看起来十八九岁年轻人。

    “吴三桂见过阁老。”

    年轻人双手抱拳行礼,周延儒放下了手中的书然后端详了一下来人。

    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长相上看有着江南才子的温润,可坚毅的目光宽阔的肩膀同样融合了塞北的长风,周延儒即便阅人无数见到吴三桂也暗赞了一句奇男子。

    “素存,我早就跟你说了不要见外,在家就称呼世伯。”

    “周世伯。”

    “一晃十几年,上次见你的时候你才半人高,现在真是一表人才了。”周延儒笑道。

    周延儒将满朝大臣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单独见见吴三桂,自然别有用意。

    “此次返京父亲和舅舅都托我向您问好。”

    吴三桂说完便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两个头,而周延儒则起身离开书案,亲自将其搀扶起来。

    “都跟你说了不要见外。”

    “我爹和我舅舅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不给您问安回去可是要挨马鞭的。”吴三桂腼腆的笑了笑。

    “他们敢!”周延儒佯怒道。

    “半个月前你爹就来过信了,让我在皇上面前为你谋个差事,但这个口我不能开。”

    周延儒说完就一只看着吴三桂,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许变化,吴三桂始终表现的都很平静,这让周延儒不由得点了点头。

    “遇变不变,你爹三十岁的时候才有你这样的定力和心性,你比你爹强。”

    “世伯不能开口,自然是有不能开口的原因。”吴三桂回答道。

    “你若是早些时间来到京城,无论是要在朝还是外放一切都很顺理成章,但从周奎一死开始这朝堂多了些变数。”

    “素存也听说了,温体仁觊觎您的位置,但一个小小的温体仁怎么可能斗得过世伯,谁人不知道大明的权柄大半都掌握在您的手里。”

    吴三桂从他的父亲哪里听说过,这位首辅大人外表宽厚忠良,实则心机深不可测,不善治国却长于权斗。

    “你啊还是太年轻,在外面切勿不可胡说,小心祸从口出。

    我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君王庸弱,尤其是神宗与光宗更是一月失两帝以至于朝廷局势动荡不安。

    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定皇权不得不下放,这才导致了如今内阁在很多时候能制衡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老夫也是不得已才担起了重担为国分忧。”

    周延儒历经四朝见过了太多大风大浪,当年万历皇帝想要易储被内阁屡次驳回,身为皇帝居然想要私下贿赂内阁,简直是旷世奇谈。

    周延儒摸着胡须,浑浊的眼神中透着精明。

    “当今皇上上位之后虽想要一展宏图,可从听信温体仁杀袁崇焕一事上老夫就知道他可志大才疏,且易信谗言反复无常。

    在这样的天子手下当差需要万分小心,所以我在乎的不是温体仁,而是皇上的态度。”

    吴三桂眉头紧皱,他自幼在锦州长大,加上父亲舅舅都是边关大将,因此在袁崇焕任蓟辽总督期间没少相见。

    当年关宁铁骑内乱杀钦差杀巡抚,眼看着就要失控时,袁大都督独自一人入军营平息了叛乱,可以说是匹马镇辽东,在边防大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包括吴三桂自己都视其为偶像。

    袁崇焕被处死时,边军缟素,就连他也哭了一整夜。

    “难不成想对付您的不是温体仁,而是皇上?”

    吴三桂的心咯噔了一下。

    “老夫迟迟不出手也是因为拿不准,皇上态度暧昧,老夫怀疑恐怕又是听信了谁的谗言。”

    在周奎一事上,周延儒总感觉事有蹊跷。可按照他对皇帝的了解,朱由检决不可能有这样的手段。

    周延儒的想法没错,换做以前确实不可能。

    只不过如今的朱由检有了国运系统加持,又非常清楚未来十年大明发生了什么,一切早就超出了周延儒的掌控,朝着无法预料的方向进行。

    “难道您准备坐以待毙,任由温体仁取而代之?”

    吴三桂有些担心,袁崇焕被关押下狱的时候,连带着极力举荐的钱龙锡也受到了牵连。

    同样,周延儒若是垮台,他的父亲和舅舅也很难独善其身。

    周延儒打开自己刚才读过的书,里面夹着一封书信。

    “这封信你送到锦州,有了你父亲和你舅舅的配合,老夫的反击才能有雷霆之力。”

    “我这就就派可靠的侍卫星夜兼程返回锦州。”

    “都知道京官是肥差,但眼下局势不明若贸然举荐你,你一举一动都容易惹来麻烦,很有可能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依世伯之见小侄现该如何是好?”吴三桂也没了注意。

    “小子,你武艺如何?”周延儒突然问道。

    “兵法韬略倒背如流,双臂能开三石之弓。“

    吴三桂虽生于江南水乡,但父亲与舅舅都是蓟辽大将,也算是自幼在军中长大,武艺超群也在预料之中。

    “好男儿志在四方,老夫推荐你去一个可以快速建功立业的地方。”

    “世伯明示。”

    “陕西、山西一代最近不太平,下面的人来报共有三十六伙反贼,朝廷一直都将这些人视卫流寇,可老夫感觉这些流寇终将成为心腹大患。

    负责剿灭反贼的主要有三人,陕西巡抚孙传庭、郧阳抚治卢象升、还有四省总督洪承畴。

    你可持老夫信件去找孙传庭在他账下效力,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天。”

    吴三桂听明白了周延儒的意思,孙传庭如今是皇上宠将,若能在他身边建功立业未来也定会受到重用,可他还是小看了周延儒的算计。

    “你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一些战功,这样将来老夫才好助你取而代之。”

    “多谢世伯栽培。”

    相比呆在京城,吴三桂更愿意驰骋疆场。

    “你爹是我的门生,你舅舅也算是我一手提拔的,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

    “我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些锦州特产…..”

    周延儒与吴三桂又闲谈了好久,周延儒还考究了一下他的学问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