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十八章财政与后勤(下)

第十八章财政与后勤(下)

    对于这一点,明朝内部的那些大臣宦官们,从严嵩父子到魏忠贤,都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们很清楚该去哪些地方弄钱。只不过他们将这种对于历史准确的认知,用于了利己的方面。结果为了自己特殊集团的利益直接伤害了明朝的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遗憾的是,成长在皇宫里面的崇祯看不到这一点。在灭了魏忠贤之后,他不知道如何控制工商业。尤其严重的是,崇祯不知道如何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得财政收入。面对内忧外患,财政支出的压力极其沉重。

    崇祯却听从内部大臣们的建议,采用了增加农民税负的政策。搞到最后整个大明的农业税是10%,工业税3%,诺大的明王朝,一年下来的税收只有几百万两,甚至只有宋朝的领头,国家干什么都没有钱,那可不就要政权崩塌了。

    明朝一直强调自己“重农抑商”,但是没想到真正实现的层面是在税收上面,也确实够奇葩的。明王朝进一步沦为特殊利益集团残酷进行社会再分配的工具。结果是经济结构迅速失去平衡。明王朝在内外压力下土崩瓦解。崇祯的悲剧,对于其后的历代君王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提醒着后人,一定重视制度和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不但是崇祯,哪怕后来夺得了大明江山,把崇祯逼得在歪脖子树上吊死的李自成也是不懂得经济,后勤,财政这一些问题的。

    大明末年,闯王李自成携天下民意打入北京,成立了大顺朝,却仅仅存在了一个月,就消失在了历史之中。郭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将李自成的失败归咎于政治与军事决策失当。因为李自成进北京后,确实失误频频。有三件事最具有代表性:义军劫掠京城;激反吴三桂;错杀李岩。这些事件从直观的角度看,确实属于政治和军事范畴,但却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

    闯王真正的问题就是出自财政。“迎闯王,不纳粮”一句话就断绝了李自成的正规财政来源。起义军的财政来源竟是吃大户,这种劫掠型财政,必然演变成为进入北京后的“骄纵”。

    没有系统的财政建设,地方官吏无钱正常运作,只有反正或降清。部属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必然想到要造反,于是闯王就只能无奈地杀自己的部下。

    李自成由于不懂经济,疏忽了问题的本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财政,最终输掉了政治和军事。

    崇祯的财政政策,导致中小地主都要破产,农民赤贫,而财富迅速集中于极少数大户手中,朝廷渐渐沦为大户的工具,最终成为阶级对立的标靶,从这个角度看,大明灭亡是历史必然的结果。

    还有就是王丰的武器装备上也是压制军队服从的重要一点,现在包括大明最精锐的边防部队运用的是什么武器啊,三眼铳,火绳枪,刀剑等落后的武器,哪怕是大炮一般也用的就是一些什么红衣大炮啊,佛朗机,虎蹲炮这些落后的东西,这些造的话很简单,但是不实用,威力也很小。

    但是王丰呢,直接就是黑火药步枪和手枪的巅峰之作,夏普斯步枪和柯尔特M1851,就这两种步枪可是整整领先了明朝的制式装备200余年,就凭这一点,怎么可能有比较性,就是让他们仿造,随便仿造,又能怎么样,材料他们懂吗?加工能力他们有吗?统统都没有。

    所以王丰根本不惧怕手下们的反叛,离开了他的后勤,他们就是历史的尘埃。

    “刘大伯,身体好了吗?”

    来到后山开辟出的工业基地里,王丰见到了正在跟自己的乡亲们说话的刘老根。

    “早好了,现在就等着你来给咱们下命令呢,大家现在都吃的饱饱的,家人也安顿的明明白白,就等着用劲呢。”

    “那感情好,辛苦大家了。”

    王丰给大家作揖鞠躬。

    或许自己前世就是个工业人的原因吧,他对于能工巧匠们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这大概也是对于知识的尊重。

    “大当家说的哪里话,你给咱们饭吃,还让咱们的孩子有学上,咱们没有别的本事,就只能给你买卖力气了,刀山火海,你说啥,咱们就干啥,保证不掉链子。”

    对于王丰的礼贤下士,这些以前不被重视,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工匠们感觉到了尊重,特别的受用。

    “这是哪里话,一开始我就说过,这只是你们应得的,放心吧,以后日子还会越过越好的,这只是刚开始罢了,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想谈谈咱们目前的工作,那就是咱们自己炼钢,自己造枪,以后咱们人会越来越多的,没有武器可不行啊。”

    “炼钢?大当家,你这可是说到咱们的本事上了,要是其他的咱们不懂,但是要说到冶铁炼钢,造火铳,咱们可是专业的,因为咱们匠户村家家户户都会打铁,就算是苏钢咱们也会,只要有好材料都不是问题。”

    刘大宝一说到他的专业上来,立马信誓旦旦的表态,其他的匠户也是跟着连连点头。

    刘大宝说的苏钢,就是目前大明甚至全世界最好的钢材,这种冶炼方法因为是江苏人发明出来的,所以也叫苏钢法,说白了就是灌钢法的高级阶段罢了。

    他的具体冶炼方法,明朝的唐顺之在所著的《武编。前编,铁》一书中有简略的记载,他说:“以生铁与熟铁并铸,待其极熟,生铁欲留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也就是说,把生铁和熟铁放一块冶炼,等到生铁融化,铁汁将要流出的时候,则将生铁水擦入熟铁中,灌钢就炼成了。

    “不,不,这种办法太低效了,咱们需要的是大量的钢铁,虽然这种方法也不错,但是与我的想法还相差甚远,尤其是我们还要造大炮,苏钢的质地达不到我的要求,要使用铜的话,价格又太贵,还太重,所以我需要一种新的炼钢的办法,不但出钢快,还要钢的质量过硬,能造出大炮来。”

    王丰连连摇头,说出了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