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二十四章多事之秋啊

第二十四章多事之秋啊

    第三种就是商绅了。

    重农抑商,这个观念一直贯穿华夏封建王朝历史的始末,即使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唐宋也一样存在,所以在闭关锁国的明朝更是深入人心。

    当然这是对外贸易的政策,不代表国内,因此在明朝国内的商品经济还是有不错的发展,不然也不会诞生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在乡绅这一阶层里又多一批商绅。

    而且所谓商绅不一定是一开始就做商人,也有是因为其它身份之后转做商人的,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少数,毕竟社会固化的观念在那,例如读书人恐怕很少会转做商人。

    那商绅在重农抑商的封建背景下,又何以拥有做乡绅来的威望?其实很简单,首先因为有钱,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

    其次很多商人都是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能带给百姓不一样的感觉;其三,商绅在家乡定居,肯定会做一些慈善活动,收拢人心。所以商绅一样有足够的威信去做好乡绅这一个角色。

    这一块在明朝,尤其是明末做的尤为明显,像晋商,徽商,浙商这些,直接搞官商结合,直接在一开始就靠着自己庞大的财力,对读书人进行投资,当他们进入朝廷以后,这些被支持的人就是这些商人的利益代言人。

    这些乡绅虽然没有官职,但对社会的影响特别的大,首先,具有非官但能办官事的特点。乡绅的确不是在职官员、也不是世家大族的豪门子弟,但是他们具有左右一个地方的重要影响力。

    所以朝廷中枢和地方官府都会利用他们的这一点,让乡绅协助官府做好具体的官方工作,让官府的事情有序地完成。

    例如明朝在全国各地推行了“一条鞭法”的政策,为了配合这一制度完全的落地实施,就会号召各乡里的乡绅出面,一起推动这个制度让老百姓执行到位。

    其次,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乡绅这一个阶层是在明朝国内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只有明朝才有的。

    早在秦汉时期的基层就已经有了这个角色,只是到明朝因为统治者的推动,让这个阶层发展得特别迅速,从而在基层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所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是指乡绅这一阶层并没有因为千百年来的王朝更替而消亡,反而在基层发展得很稳定。

    所以这个阶层的人对于自己的宗族的概念比王朝的概念更看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时背叛王朝,但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宗族,因此他们不台受大明朝廷的影响,反而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自己的威望和想法。

    这些乡绅对明朝底层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第一,积极的影响。首先官绅的出现,有利于帮助地方官员稳定社会秩序,给百姓营造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

    其次学绅的出现,有利于帮助想识文断字的人实现梦想,推动乡间教育的发展,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

    其三商绅经常走南闯北地经商,甚至偷偷出海经商,把自己的见识带回乡里,传递给乡间邻里,在百姓心中撒下一颗经商的种子,等到生根发芽时,也许会促使更多的人去创业经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的影响。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乡绅这个群体也不例外,既有好的促进作用,也有不好的阻碍作用。

    看很多古装影视作品里经常有一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土霸王,像这样的存在并不是电视里演的。

    在明朝时期是存在这样的人,这类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素质低下、毫无道德的乡绅。因此乡绅心态摆正了,一心为民,那么对于百姓是幸事,若是只想着搜刮民脂民膏,危害百姓,那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拦路虎。

    就这帮乡绅的威力,沈怀昌别看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命官,但是他还真不敢得罪这帮人,所以说话是很客气的。

    “县尊既然给我们下了拜贴,我们能不来吗?不知有何要事相商啊?大家看看谁还没来?”

    一个七老八十,身穿皮裘,头戴暖帽,留着花白胡须,但人老心不老的当地富商领头羊的文先本一边摸着身边的俏姐,享受着那份柔软,一边问沈怀昌。

    “县城里该来的都来了。”

    有人看了一下,喊了一嗓子。

    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都竖着耳朵,听敬爱的县尊大人有什么指示。

    “大家都是县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本县能在这里上任,取得了一番成绩,上面仰仗的皇上的信任,下面依仗的是各位乡贤,今天把各位召集过来是因为我们县发生了一件大事,这或许是个偶然,但也不得不防啊。

    前些日子我们县衙的一个衙役家被一帮匪徒给杀了,一家老小啊,除了一个家丁逃了出来外,全部送命,所有家财也没保住。

    现在陕西那边的刁民可是闹得厉害,我怕咱们这边如果不及早剿灭,要是闹得跟陕西那边一样,那还了得,要是打进县城里,咱们这群人可是活不下来,这事咱们不得不早作打算啊,唉,多事之秋啊,多事之秋。

    但是县里的库里已经穷的都能跑老鼠了,哪有钱粮来剿灭这帮匪徒啊,这不,我也只能厚颜来跟各位化缘了,还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了咱们自己,多多帮忙。”

    沈怀昌唉声叹气,满怀忧国忧民的样子给在座的人做了个团团揖。

    就他那样子,要是不了解他的为人的话,还以为是多么清廉的一个官呢,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人面兽心,笑面虎吗?

    他那个样子骗得了下面的普通老百姓还可以,但是想骗他们这些乡绅,还是差点意思,一撅屁股,乡绅们就知道他想拉什么屎。

    “县尊啊,不是我们不想出钱出粮啊,但现在世道艰难,经商不似从前了,人吃马嚼的,老夫家里还有一大堆人要养,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钱粮来,这样吧,我们文家出100两纹银,再多就拿不出来了。”

    肆无忌惮的抚摸着怀里女人的文老头说了一大通,最后咬了咬牙,拿出了一百两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