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 第五十五章互市上也不忘拉人头

第五十五章互市上也不忘拉人头

    闻风而来的蒙古人越来越多,市场里牛鸣马嘶,羊儿乱窜,还有牧羊犬的狂吠,热闹非凡。反倒是过来交易的汉人很少,没办法,陕西连年干旱,越发的贫困,老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物品可供交换。

    焦恩俊带来的货物一车车的卖出去,而他们身后的皮毛宝石也越积越多,牲畜群越来越庞大。粗粗一算,仅仅是一天的交易,就换到了一百五十匹上等的战马,九十头牛,五百多只山羊,收获丰厚啊。他笑得嘴都酸了,蒙古人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几十斤盐就能换一头牛,几匹布就能换一匹马,羊?只值一口锅!简直就是暴利啊,贩冰粒都没这么赚钱!

    蒙古人也笑得嘴都酸了,他们还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汉族客商,不以次充好不往茶叶粮食里掺沙子也就算了,还特别好说话,以往两只羊才能换一口锅的在这里一只羊就能换到一口了,交货还非常痛快,说了是给你的就是给你的,哪怕别人出再高的价钱也不给,这样的客商上哪里找?

    一团和谐中,双方都觉得对方是傻子,自己这一边全都是大聪明!

    当天晚上,一天的互市结束,大家开心的搞起了把酒言欢,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开怀畅饮,蒙古的姑娘换上了漂亮的衣服,在篝火旁翩翩起舞,舞姿美妙,热情奔放,看得在场的小伙子心痒痒的。

    总之怎么热闹怎么来,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还以为这是后世在大草原旅游呢,呵呵,不过平静也就平静这几天,互市结束以后,大家都觉得自己又行了,还是会操起刀子来继续干对方,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一种。

    第二天,继续交易。今天过来交易的汉人也多了起来,都是带着一匹布几斗盐或者一石杂粮打老远赶过来,也有人带来了一点针头线脑之类的杂物,看能不能换点什么。最吓人的是市场里还出现了边军的身影,这帮家伙穿着破得跟鱼网一样的军服,在市场里摆卖刀剑弓弩。

    王丰下巴差点就脱臼了,你妹的你们不是边军吗?明朝不是禁止向蒙古人出售刀剑弓弩盔甲的吗?你们应该大力打击这种走私活动才对的,怎么自己反倒成了走私份子了?他用心留意,发现这帮家伙的生意还不错,不少蒙古人都爱找他们交易,用山羊和战马去换他们的刀剑。王丰跑过去拿起一把刀拔出来一看,好家伙,刀身雪亮,锋利无比,是上好的战刀啊!可是为毛边军的装备那么垃圾?

    唉,怪不得人家后金是越打越强,大明的部队是越打越弱呢,就这,你把自己吃饭的家伙都给卖了,你拿什么跟人家打,除了秦军,戚家军几家厉害外,整个大明的国防体系算是烂透了,烂的不能再烂了,王丰都不忍得摇了摇头。

    但蒙古人看不上边军的弓和弩。边军的弓在蒙古人看来太长了,在马背上施展不开,而且也太软了,杀伤力不够。弩的杀伤力够强了,可射速太慢,一分钟能射三箭就谢天谢地了,蒙古人打仗讲究的是来去如风,锐箭如雨,这种武器并不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无视之。倒是杨王丰挺喜欢强弩,从焦恩俊手里弄了了五十石粮食过去跟边军作交易,半石粮食换一具强弩和弩箭若干,顺便还问问这些弩是谁做的,愿不愿意跟自己混,总之要把拉人头做到最大化,只要人家有一点想要走的苗头,那绝对待遇没得说,哪怕你是军籍,他都不怕,带着你老婆孩子一块跑呗,哪怕你们一个队伍中的战友也可以带着,别在这里混了,没前途。

    还别说,这互市上拉人头还真好拉,那些过不下去的边军还真有敢跟他走的,反正自己也活不下去了,自己在这累死累活的整天跟外族拼命,老婆孩子却饿肚子,天下那里有这种事情啊,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既然如此,赶紧跑,当逃兵也跑。

    忙活到下午,王丰拉人头拉的可不少,光答应跟他走的人就少说有个千把人,可见这边军实在是没办法了,王丰也大方,只要跟我走,嘿,二话不说,现场给银子,每个人五两,别说什么拿了银子跑路了不会来怎么办,闹呢,就边境这破样,跑哪里去啊,银子都不好使,还要看有没有吃的,当然了,也突出了王丰的一个真诚,看看咱多大方,这叫千金买马骨,银子没了是小事。

    焦恩俊的粮食、茶叶也卖光了,还有一些瓷器和丝绸,这东西不是一般的部落头人享用得起的,想将这么贵重的东西出手,他恐怕还得继续深入草原,寻找更有购买能力的客人,或者干脆把价格降一降,便宜点卖给倒爷,让他们倒腾到草原去。换到大批粮食茶叶的蒙古人也很满意,这个冬天终于可以过得轻松一点了,来晚了的看着已经快被扫空了的摊子大失所望,差点没哭出来,像布尔津部则眉开眼笑,将各种货物一袋袋的驮到骡马骆驼的背上,打道回府了。

    察伦脸上的皱纹也少了一些,那双深深的陷下去的眼睛焕发出光彩,目送着长长的驮队走向草原,不无感概的对焦恩俊说道:“焦老板,你可算是救了我们部落这上千人哪,如果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这个冬天怎么过了!”

    焦恩俊笑呵呵的说:“别那么客气嘛,我们各取所需,公平交易,你这样说倒显得自己欠了我们很大一份人情似的!”

    察伦哈哈大笑:“焦老板真是快人快语!”

    一个部落头人哀求:“焦老板,你们能不能再想办法贩一批粮食茶叶过来?我们来晚了,什么都没换到,没有粮食和茶叶,我们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

    焦恩俊有些为难:“这些货物是我们从中原运过来的,走了一个月的路才来到这里呢,我们再回去贩运货物过来,一来一回又是两个月,那时候都大雪封山了。”

    另一个部落头人说:“你们中原不是很富庶的吗?南方远,为什么不从就近秦地购置货物运过来?”

    焦恩俊摇了摇头,说:“陕西连年大旱,流民蜂起,想在陕西境内置办大宗货物,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