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06章 中国第一高楼

第306章 中国第一高楼

    对于后世所建造的超级工程,历朝历代的古人无不深深的折服。

    尤其是对各朝的帝王来说,这种感觉来得更加强烈。

    唯有他们最是清楚,每一次的大兴土木有多么的艰难。

    可后人却干得异常出色,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

    让他们钦佩的同时,也深感羡慕。

    李世民深知,每一项超级工程都是利国利民的,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在大唐土地上建造超级工程。

    不过他也清楚,以大唐目前的能力,短时间怕是无法办到。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后世的繁华昌盛,顿时觉得后人能建造如此多的超级工程也是情理之中的。

    毕竟就他从之前天幕视频中了解到的,或是通过主播直播看到的。

    后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其高的程度,能建造超级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世民:主播,朕看到后世有很多高楼大厦,不知道最高的大厦有多高?

    相比于其他的超级工程,他觉得还是后世的高楼大厦带给自己的冲击更大。

    尤其是到了夜晚,那些灯红酒绿的高楼大厦来得更加绚丽,给他的印象极深。

    和其他的超级工程相比,高楼大厦的建造难度无疑是最小的。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唐的土地上也能建造高楼大厦。

    经过李世民这么一提醒,苏晨立马反应过来。

    在中国规模庞大的基建工程中,全国各地的摩天大厦无疑是最亮眼的成绩。

    “上海中心大厦,是我国最高的摩天大楼。”

    “它以632米的高度矗立在上海陆家嘴,是中国第一高楼。”

    “其建筑面积为57万平方米,拥有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投资为150亿。”

    “大厦的外形为螺旋上升的龙塔造型,据说是因为环球中心而特意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城市最高天际线,也是我国第一座超600米摩天大楼,更是我国最后一座6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

    “早在1993年,浦东新区对于陆家嘴新地标规划就已经开始。”

    “随后420米的金茂大厦和490米的上海环球中心大厦分别于1999年和2010年竣工,最后的上海中心大厦也于2008年动土开工。”

    “上海中心大厦的目标并不是中国第一高楼,东边的环球中心比金贸大厦高70米,上海中心大厦再比环球中心高140米。”

    “其内在的数学逻辑以及完美的天际线,才是确定大厦高632米的真正原因。”

    “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高度居然会被永久定格。”

    “大厦由美国建筑公司负责设计,从高空俯瞰其截面就像一个圆润的三角形。”

    “也有人说大厦像吉他拨片,更为形象的比喻则是打蛋器。”

    “大厦从下而上以顺时针方向向上旋转,其形态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与江面龙形倒影形成双龙意境。”

    “大厦的外墙首次采用大规模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玻璃间每隔十多层做一次隔断,形成24个高挑通透的空中阁楼。”

    “单从外形设计上来讲,上海中心大厦龙塔造型绝对堪称史诗巨作。”

    随着苏晨一边介绍上海中心大厦,一边寻找相关视频播放给大家观看。

    各朝各代的古人无不被视频中的摩天大楼所震撼,那高耸入云的高楼极为壮观,光是看画面就有一种自身渺小的感觉。

    632米的高度,光是想一想就令人窒息。

    他们也知道后世有很多摩天大厦,可现在才明白大厦高到了一种何等惊人的程度。

    在视频画面中,从上海中心大厦最顶端往下眺望,根本就看不到地上。

    要说最震撼的,当属各朝的松江府老百姓。

    他们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上海这个地方就在他们松江府。

    平时看着平平无奇的小渔村,到了后世却建造了摩天大厦,这种冲击所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震撼的同时,他们不禁有些失落。

    看看如今的松江府,再看看后世的上海,这种落差感令他们沮丧。

    “2008年上海中心大厦开始建成,但是大厦632米的高度重达80万吨,相当于70个埃菲尔铁塔。”

    “由于距离黄浦江畔不到一公里,并且上海特有的松软地质,加上地基靠近江边,超高的楼层和惊人的重量会带来地质下沉和高楼倾斜的风险。”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修建一块稳固的地基来支撑,而这块地基的强度将是史无前例的。”

    “如何在松软的地质上打造一块可以承重的地基,是建设工程中最困难的地方。”

    “上海是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形成的平原,属于软土地基,并且地下水丰富土质湿软。”

    “要想在这种特性的土质上建造一栋超高超重的摩天大楼,首要问题是解决大楼的基础。”

    “首先在地基下打入955根长86米的工程桩,并且在每根桩基半干后,往预埋的注浆管进行高压注浆。”

    “浆液可以从侧面挤出孔底的沉渣,填充桩基的缝隙让承受力大大提高。”

    “为了确保大厦的绝对安全,还开挖了一个直径121米,深33米的超大身基坑,并计划浇筑一块一万多平方厚六米的大底板。”

    “但是如果分层分块浇筑,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底板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才能满足其强度和使用年限的标椎。”

    “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在浇筑时会出现水化热的反应。”

    “它会引起混凝土局部产生高温,最终会导致局部膨胀开裂,这样就会使底板的稳定性不达标。”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减水剂。”

    “这样对混凝土运输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人要在60多个小时内完成整块底板的浇筑。”

    李治:我大唐最高的建筑大雁塔还不到70米,和上海中心大厦有着天壤之别。

    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和佛像,特意修建了一座石塔,也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虽说是大唐第一高建筑,但完全比不上后世的第一高楼,连一个零头都没有。

    上海中心大厦给了他灵感,是不是可以在长安建造比大雁塔更高的建筑。

    因为他意识到,修建最高的建筑不单单看着壮观,也同样是国力强盛的体现。

    如今的大唐,在他的统治下,疆域面积达到一个顶峰。

    而且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繁荣昌盛。

    有了如此功绩,他觉得可以修建一座高楼来表彰一下。

    如此一来,不仅能彰显他的功绩,也能作为大唐强盛的象征,更能极大的增强大唐子民的民族自豪感。

    “2010年3月26日,全上海80%的搅拌车从全市各处的搅拌站将混凝土运送到工地。”

    “经过连续63个小时的浇筑工作,大厦底板一次性浇筑成功。”

    “至此,大厦地基最大的问题被解决,工人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这个稳固的平台上开始下一阶段的施工。”

    “在施工两年后,大厦工程突破正负零。”

    “终于在地面上冒出了头,并且以三天一层的速度向上崛起。”

    “但随着高度的增加,建筑工人的危险越来越大。”

    “几百米的高度,正常人只是站着都会腿软,更别说工作。”

    “此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钢平台和两米高的护栏给工人提供了安全平稳的施工场地。”

    “并且在一层楼的施工完成后,工程师利用牛角支架充当钢平台的两手两脚,借助修好的外墙着力上升。”

    “在大厦快速爬升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

    “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施工也愈发紧张。”

    “其中最为困难的则是架在楼顶的起重机,在接近700米的高空时。”

    “地面的汽车在司机眼里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光点,在起吊钢材时必须要地面指挥配合才能完成。”

    “但是在碰到大雾天气,则需要司机进行盲吊。”

    “高度上的恐惧和施工难度的增加,以及长时间孤独的工作,都彰显着我国基建工人伟大的付出。”

    “除了施工上的困难,风流对大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螺旋上升的造型,和每层扭曲一度的设计,体现了它的高明之处。”

    苏轼:西湖边雷峰塔的建造颇为不易,就更不用说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有多么艰难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建造地基就用了两年时间,可想而知有多困难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困难下,后人最终还是成功了,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

    而杭州的雷峰塔,在五代十国时期,是吴越王妃子得子为祈求平安所建造。

    据说,当时为了建造雷峰塔,整整花费了六年时间,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想象。

    最终,建造而成的雷峰塔成了杭州一大名胜景观。

    他就有去雷峰塔游玩过,作为全国第一高塔,当时看着确实震撼人心。

    但如今有了上海中心大厦的强烈对比,他突然觉得雷峰塔也就一般般,没什么大不了的。

    “螺旋上升的造型能很好的延缓风力环绕建筑时,产生的漩涡脱落。”

    “而漩涡脱落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在风吹过大楼时,会在背部两边产生漩涡。”

    “当它的频率和大楼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引起大楼的剧烈摆动。”

    “而漩涡脱落的大小和频率,则和大楼的形状有关。”

    “上海中心大厦螺旋扭曲上升的设计,使每个高度上的漩涡脱落频率都不一样,这样就很难产生共振现象。”

    “不仅如此,大楼的126层还安装了一个我国自主研发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上海慧眼,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阻尼器。”

    “在大楼受到风流作用时,阻力器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让大楼在台风来临时保持稳定。”

    “为使大楼成为绿色环保的经典之作,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墙采用的双层幕墙系统,就像热水壶内胆一样。”

    “双层幕墙之间的距离,有效的避免了室内与外界温度的直接交换,比单层幕墙节约50%的能源消耗。”

    “除此之外,大楼的塔冠被设计成雨水收集器,收集的雨水可为大楼提供用水。”

    “并且在大楼的顶部风洞处,还安装了三组风力发电机。”

    “利用600米高空的风力,为大厦提供了照明用电。”

    “上海中心大厦一共设计了19种节能技术,每年能节省25%的能源消耗。”

    “2015年,这座集办公、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终于正式完工。”

    “它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能以每秒18米的速度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将客人送到119层的上海之巅。”

    “为记录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和单位,上海中心大厦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了500家单位和4021名建设者的名字。”

    原本各朝各代的古人还在为上海中心大厦的雄伟而震撼,可听到主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时。

    一个个愣住了,表情有些复杂,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上海中心大厦专门立一个荣誉墙,把所有建筑工人的名字刻在墙上,这种做法令他们为之动容。

    在他们看来,上海中心大厦可是第一高楼,说是国家的象征都不为过。

    而建筑工人不过是普通人而已,自然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荣誉墙上面的。

    就好比他们朝代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这种荣誉是不属于那些工匠的。

    可后世人却不忘普通工人的付出,并把这些工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上海中心大厦荣誉墙上面,这一做法大大超出他们的意料。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仿佛明白了之前困扰他们的一点。

    后人建造一个又一个的超级工程,他们还很疑惑后人是怎么创造如此奇迹的。

    现在看到后人对待建筑工人的态度,他们觉得找到了答案。

    连普通的建筑工人都如此尊重,也难怪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