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九章 贤人来投

第九章 贤人来投

    听这农人发问,刘封笑道:“说起来道理也简单,孙乾、糜竺,皆是有大才之人。建安五年,我家主公为曹操所败,皇叔只身脱困,家眷被俘,关羽降操,张飞消失不见。在此情形之下,我家主公万般无奈投靠袁绍,而当时的袁本初已经坐拥四州之地,兵马钱粮甲于天下,就连曹操都畏之如虎,便在这种情形下,我家主公身边无兵无将,可袁绍却兴高采烈的出城二百里迎接他。”

    刘封叹了口气,幽幽的道:“而这一切,都是公佑先生所为,在那般不利之情况下,公佑先生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说的袁绍欣然接纳我主,可见其能。昔年苏秦投强齐、张仪辅霸秦,方能施展其才,而公佑先生佐无地无人之我主便可做到如此境地,论其才干,虽苏秦张仪不及也,就连郦食其、陈平也难望其项背,只有保郑的烛之武和复楚的申包胥可与之相较,岂能视为白面书生?”

    在地上随意的捡了一根落枝,刘封敲打着地面道:“而糜竺更非等闲之辈,昔日主公落魄之时,糜竺便是徐州别驾,河北甄家、徐州糜家、江东鲁家、荆州马家、西川秦家,天下谁人不知?糜家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钱粮过亿。天下诸侯谁不争相结交?”

    刘封长叹一声道:“但糜竺并未待价而沽,反选择了当时势单力孤的我家主公,散尽巨额家私,同时把家族的私兵两千人补充到主公军中,主公方才得以占据徐州,成为天下诸侯,以一己之力让一无名之辈成为大郡之主,此等人物不是英才,敢问何人敢称英才?”

    说到这里,刘封冷笑不止:“想那孔明无非有些虚名,与糜竺、孙乾岂能相比,若为此等人而寒了老臣之心,君子不为也。”

    那农人眼神闪烁道:“既然皇叔麾下英才如此之多,又为何徐州得而复失,更先败于吕布后败于曹操,弃徐州、丢下邳、困小沛、失汝南,颠沛流离,以至于今日寄居新野?”

    刘封仰天大笑道:“此非战之罪,实乃我主仁义所致也。”

    他的面色陡然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昔日吕布被曹操所败,我家主公好心收留,孰料其贼性难改,在我主攻打袁术之时忽行反叛之事,故此才会令徐州得而复失。即便如此,在我主尽失其地后,曹操依然视我主为心腹大患,追杀至今,可我主非但没被其所灭,还在绝对劣势之下,有复夺徐州,兵占汝南之举,虽张良复生、韩信再世也不过如此。”

    将树枝在地上猛地一划,刘封起身大笑道:“如今我主在新野修养多年,虽实力未复,但区区曹贼有何足道哉?日前不过得一徐庶,尚且让曹贼如此惧怕,还要靠掠其母而挟之,我主仁义,放徐庶而去。但曹贼目光短浅,岂能明白樊城大战之胜关键并不在于一人,而在我主君臣上下一心所致。”

    他看了一眼农人,笑道:“至于似诸葛孔明那等沽名钓誉趋炎附势之徒,待等我主裂土封疆之事,自然会来投靠,又何必此时让我主纡尊降贵前往隆中自取其辱?更何况,主公已经接受本公子的谏言,将孙乾、糜竺置于袋中,相信不久后,这些曾被司马徽称为白面书生之人便会如毛遂一般脱颖而出。”

    说着话,刘封走到马前翻身上马,对农人道:“今日虽乘兴而来,但得遇阁下,也算不得败兴而归,荆州果然人才济济,阁下得这等见解不过做一农人,当真让本公子大开眼界,果然是贤才在野,可笑那司马徽和诸葛亮也有面目自称隐士,当真让人可笑。”

    农人道:“攀谈许久,还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刘封笑道:“在下刘封,字公烈。”说罢对农人拱手一礼,带着楚离返回新野。

    那农人目送着刘封二人得背影消失不见,方才缓缓得叹了一口气,伸手擦了擦额角,喃喃道:“只觉那刘玄德仁义满天下,未曾想居然有此等公子,怎得从未听说过?是了,听闻这个刘公烈一向体弱多病,甚至于日前垂危待亡,只是近日方才痊愈。此人见识当真非同凡响,我自认识人之术天下无双,但和此人相比当真是固步自封贻笑大方了。”

    刘封带着楚离回到新野后,将他安排住在了自己的别院,这个院子虽然不大,但也有数间卧房,之前只有自己和寇封居住显得也空旷,现在有了楚离也人脑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刘封每日泡在校场里面演练新军,史书之中虽然并没有书写刘邦的用兵之能,但是曾经一直独抗项羽,立国后御驾亲征硬碰硬的正面硬刚,一战大败楚汉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可见其军事实力,刘备所用的顾应剑法天下闻名,却也是从刘邦所留的剑法中领悟而来,由此也能感知这位芒荡斩蛇的汉太祖武功之高。

    单纯论军事能力,在这个时代,还当真没人能干得过刘封。

    在刘邦的精心训练下,他这五百校刀手的战斗力当真是直线飙升。

    这日,刘封正在校场练兵,忽然小校来报,刘备有请。

    等刘封回到县衙的时候,见到满面红光的刘备眉飞色舞的正在和水镜先生谈话,见到刘封来了,刘备笑道:“公烈,你来的正好,水镜先生已经答应为父出山辅佐,待等你几位叔叔到了,我便公布此事。”

    刘封一听见“为父”两字心里就有气,不过还是拱手笑道:“如此,文烈便恭喜主公了。”

    却见司马徽对着自己微笑道:“若不是公子当日的一番宏论,在下也断不会有此一想,说起来,却是在下应该感谢公子才是。”

    这话说的不但刘备面上大惊,连刘封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封有些疑惑道:“司马先生,此言何解?”

    司马徽抚髯笑道:“公子莫非忘了那与你对谈的农人了么?”

    刘封又仔细的看了看,忽然大笑道:“原来先生便是那农人,这倒是在下失礼了,居然当着水镜骂司马。”

    PS:如果可以,还请广大读友推荐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是逆旅更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