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十三章 当众责罚

第十三章 当众责罚

    张飞当真动了感情,边哭便道:“可恨我犯了如此大罪,却毫无心肝,吕布辕门射戟,刚刚缓和与我们的局势,我却无事生非,去劫夺吕布的马匹,故意给大哥找麻烦,致使哥哥不得不去寄居于曹操手下,险些丢了性命。哥哥因为我,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更是多次导致家眷离散。哥哥待我情深意重,但我心中却毫无哥哥,无数次的坑害哥哥,小弟才是今日置哥哥于危境的罪魁祸首!”

    刘备闻言心中更是伤心,连连自称是自己这个大哥没当好,见到兄弟有错也不知道指正,只是一味的护短。

    这三兄弟虽然不是亲生骨肉,但却比骨肉至亲更亲,如今虽然身在公堂,但也都是自己人,不禁哭作一团。

    不得不说,这三个人都是性情中人,也只有真正的性情中人,才会留下万古传扬的义气千秋。

    但也正因为这三个人都是性情中人,所以做事只是随心所欲,几乎不会考虑其他,说好听点儿是率性而为,说不好听了就是不负责任,说是实际点儿就是顾头不顾腚。

    刘封在一旁看的又好气又好笑,这三个活宝也当真难得,都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葩。

    本来有刘备和关羽这么样两个人,做出来的事已经够叫人瞧老半天的了,怎么能再加上个张飞。

    张飞一个人做出来的事,已经比别人叁百个加起来都要精彩,又怎么能再加上关云长?再加上刘备?

    但老天偏偏要叫他们叁个人凑在一起,你说这怎么得了?

    其结果就是,无论是最早追随刘备的简雍、孙乾和糜竺兄弟,还是后来投奔的马良、庞统、黄忠,甚至包括后起之秀的傅彤、冯习、张南,都被桃园三坑给坑死了。

    好在这一世来了刘封,自然不允许让这种情形再次发生。

    三人哭罢多时,终于止住悲声。

    关羽再次大拜而下道:“末将自从追随主公以来,一向自大成狂,主公待我等如同兄弟,而我和翼德却恃宠而骄,数年来,未曾为主公夺得方寸之地,反而因己错而将主公辛苦所得之地丧失殆尽。翼德无非是小节有误,而末将则是操守有污,主公求贤若渴人尽皆知,而末将却自恃本领慢待士人,此乃末将之恶。更何况,翼德有错,末将却不加以规劝,反而和翼德遥相呼应以至于养痈成患,让主公至今尚无立锥之地。”

    关羽凤目垂泪,泣不成声道:“今日幸得公烈教诲,让末将如梦方醒,若不自请惩处,末将有何面目继续立于天地之间?还望主公成全我等。”

    关羽自请处罚,这比之前张飞之事更让人惊诧,毕竟张飞虽然轻士卒,但是相当敬重士大夫,虽然在士兵里面口碑不咋地,但是对刘备手下这些心腹,张飞还是比较尊重的,故此大家对张飞印象还好。

    而关羽则是有了名的重士卒而轻士大夫,在座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被关羽给冷嘲热讽过,特别是糜芳,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恨关羽入骨,一直巴望着有机会阴关云长一把。

    两个时辰后,当在众人的目视下,鲜血淋漓的关张二人被四个士兵抬了下去,看着校场上的士兵欢声雷动,高呼刘备“执法严明”,所有人的表情都极为凝重。

    刘备心中感慨,原来自己这两个兄弟在军中的民愤如此之大,特别是张飞,当他当众受责的时候,开始士兵只是用半信半疑的目光静静的看着,但当张飞皮破血溅的时候,有胆子大的士兵忍不住叫起好来,有了带头的,到最后的时候,整个校场已经好声一片,甚至于有的士兵跪在地上对着高台上刘备叩拜不止满面流泪。

    这让刘备心中大惊,他万没想到,自己一向以仁义待人,但是自家的士兵居然都对自己的兄弟这般仇恨,自然也会恨屋恨乌的对自己心怀不满,毕竟是自己让这两个兄弟治军的。

    军兵尚且如此,那么自己治下的百姓当真会和自己想的一样拥护自己么?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自己发现了问题,总有补救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看向一旁刘封的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同时对这个儿子之前和他说的话更多了几分信心。

    看着关张受罚,曾经对这两人特别是关羽有意见的人,心中的那份怒气也消了大半,糜芳甚至于还对着刘备施礼道:“主公当真执法严明,子方受教了。”

    他哥哥糜竺暗暗掐了他一把,他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对关羽已经厌恶到了极致,但现在关羽已经当众受刑,再有气也应该消了吧?

    糜芳略有不满的看了哥哥一眼,随即看向刘封的目光中则带有一丝期盼,自己这个便宜外甥(刘封是刘备前妻的孩子)可以啊,不像他老爹,看来自己和哥哥以后不至于无所依靠了,总要受那关羽的窝囊气。

    赵云、孙乾等人心里对刘封也是赞赏不已。

    但是司马徽看刘封的眼光却是截然不同,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司马徽不白给,论才华论眼光,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庞统,都要逊他一筹,虽然这和他比这两个人年长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天赋。

    他所以不想辅佐刘备,说到底就是不看好刘备,而这种不看好也不是因为刘备无兵无地,而是,因为刘备的个人缺陷。

    所谓秀才不出门便闻天下事,刘备两次夺得徐州又两次得而复失的事情,司马徽知之甚清,第二次丢徐州倒还罢了,毕竟那个时候的徐州实际上早已经被曹操实际控制了,刘备丢失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首次丢徐州,则完全是刘备自己搞出来的幺蛾子,张飞醉酒丢徐州那种垃圾事儿,天下诸侯绝对没有一个能做得出来的,就算是袁绍丢乌巢,也是因为许攸叛变,而丢失的也只有一个粮仓,而不是一州的土地,这种奇葩的事情都可以整出来,说明了什么?

    PS:如果可以,还请广大读友推荐收藏评论一下,你们的支持是逆旅继续更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