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十九章 盘根错节的荆州各方势力(二)

第十九章 盘根错节的荆州各方势力(二)

    因为只要一去荆州,很有可能,他在赴任的途中,就被这些豪强势力干掉。

    年近五旬的刘表,一点不“徒有虚表”,他拿出了惊人的勇气,乔装化名,单人匹马,一路潜行,突然出现在襄阳附近的宜城,奇迹般地上任了。

    上任只是第一步,让官印发挥效用,他才是真正的荆州主人,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宜城这里,刘表并没有躲起来,而是分析了荆州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计划如何将荆州这个复杂之地臣服于自己的领导之下。

    首先刘表开始联系愿意与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的豪强,此时的刘表空有一块官印,并没有属于自己的部队。

    刘表深知要想在荆州站稳脚跟,首先要拥有自己的军队,这才是有力的保障。

    其实刘表治乱的手段很简单,就四个字——以“贼”制贼!

    初到荆州,刘表没有自己的亲信,连牵线搭桥的朋友都没有,刘表各处托关系寻人,这时出现了柳暗花明的转机,刘表联系到了自己以前同为何进幕僚的蒯越。

    两人相见洽谈甚好,由于刘表属皇室的身份,蒯越一直对刘表是保持尊敬的态度,这次也是对刘表的上任强烈支持。

    蒯越了解了情况之后,就和其兄蒯良商量对策,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支持刘表。

    毕竟刘表身份高贵,这次又是朝廷授权的荆州牧,两人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就归顺了刘表。

    刘表觉得这还远远不够,荆州大地有四五十家宗族势力,靠他们这点力量还是不足以立足。

    这时蒯氏兄弟就推荐了襄阳势力蔡瑁,经过一番交流之后,蔡瑁还是选择归顺朝廷,为了自己的家业可以得到稳定的保障。

    接下来刘表将这两大家族联合起来制定平定荆州之法,蔡瑁借助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开始为刘表招兵买马,蒯氏兄弟则是为其出谋划策。

    蒯良认为掌控荆州需要宣扬仁义之道来感化这些黑恶势力。

    通过对民心的笼络,来抵抗这些黑恶势力,让敌人失去民心的支持,也将失去对荆州的话语权。

    刘表听完以后觉得不妥,采纳了蒯越的建议。蒯越认为要想在荆州立足,就要采取主动出击,向这些当地的宗贼豪强实行镇压,这样才能更直接地打击到这些宗贼的实力,让其无法与之抗衡。

    刘表同意蒯越的想法,但也没有否认蒯良的观点,他认为这两种模式可以在不同时期加以修改都可以为己所用。

    刘表认为在这个动荡时期,荆州还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来震慑这些宗贼,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他所以看重蒯良、蒯越和蔡瑁,就是要借助这三人背后的蒯氏和蔡氏,两家的宗族势力为自己所用。

    这仨人都是荆州豪门士族集团成员,刘表找他们求计问策是幌子,其实就想告诉他们一句话,我刘表治下的荆州,你们的家族将是利益核心成员,签约不?

    这就是刘表的聪明之处,他一眼看清了荆州乱局的根——豪强势力太大,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但有一点,“占郡(县)为王”的豪强们只是少部分势力,还有一大批看着流口水,虎视眈眈等着上位的豪强,比如蒯氏、蔡氏。刘表只要拉拢他们,笃定让他们替他打头阵,干掉山大王们。

    所以,抛开文绉绉的说法,刘表的这一招就叫“以贼治贼”,都是豪强,只不过刘表要建立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贼窝”。获得身份认可的“宗贼”就不是贼了,就是豪门士族了,体面呐,谁不愿意干?

    刘表想通过武力镇压宗族,但是他手里没有多少军队,蔡氏和蒯氏虽然很强,但也不具备这种实力,无法一举将宗贼们拿下,结果刘表灵机一动,想到了项羽为刘邦设的鸿门宴。

    他立即派蒯越将荆州大大小小的55位宗贼都请来,和他们商讨荆州管理的方式。

    可是连激进的蒯越都没有想到,在酒宴上,这些宗贼头目酒过三巡后,刘表下令已经埋伏好的杀手,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顿时原本和谐的宴会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场面,蒯氏兄弟和蔡瑁都没有想到一介书生竟然有这么勇猛的魄力。

    一夜之间荆州各地的宗贼变得群龙无首,刘表立即派出蒯氏家族等亲信将各地的军队招募到自己麾下。

    失去了领头的部队也都认了刘表这个新的领导者,除了江夏宗贼和襄阳贼陈生两人没有归顺,荆州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在刘表的管理体制范围内了。

    刘表为了统一荆州全境,就派蒯氏兄弟和庞季去说服占据襄阳的张虎、陈生(《三国演义》里面称为陈孙),让出荆州治所,这个时候在荆州已经建立起一支规模化管理的军队,无奈之下二人都乖乖献上了自己的属地,从此刘表才正大光明地到襄阳办公。

    等刘备投靠的时候,刘表又利用刘备剿灭了张虎和陈生,张虎的坐骑的卢也被刘备老实不客气的收了。

    蒯越、蒯良和蔡瑁怎么这么牛?他们怎么就把那些拥有武装的“宗贼”干掉了?

    原因有两个。

    其一,你以为蒯氏和蔡氏就是小绵羊?前面说过,本质上他们也是“宗贼”,他们的家族也有武装,只不过没有搞割据,或者没闹得那么出格而已。要论实力,蒯氏和蔡氏家族的实力,远远不是苏代、贝羽这些无名家族能比的。

    其二,刘表拉拢蒯氏和蔡氏,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两大家族,而是这两大家族背后的庞大势力。我说一组荆州各大家族的姻缘关系,估计读友都会瞠目结舌:

    蔡瑁的姑姑嫁给了当朝太尉张温;蔡瑁的大姐嫁给了黄承彦,黄承彦即诸葛亮的岳父;蔡瑁的二姐嫁给了刘表,这是刘表本地化的重要棋子;蒯越有位族兄弟叫蒯祺,他就是诸葛亮的大姐夫;诸葛亮还有个二姐夫叫庞山民,而庞山民就是名闻遐迩的庞德公之子。

    PS:各位读友,如果觉得本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