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二十四章 见招拆招

第二十四章 见招拆招

    刘备虽然心中疑惑,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他也知道刘封多智,这么说必然有其道理。

    顶下了大方向,刘备又和刘表谈论了一些细节,随即告辞退出回了驿馆。

    回到住处后,刘备迫不及待的将刘封拉到卧房道:“封儿,为何刚刚你如此说?莫非你不知道如此一来,那几千人马不但无法为我所用,反而还会造成各种掣肘?”

    刘封笑道:“主公,刚刚如果我不出言,蒯越也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刘景升调兵,而且就算是迫于无奈调兵给我们,也必然是老弱病残孕、鳏寡孤独废,那等人给我几千,唯一可以派上用场的就是消耗粮食,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自找麻烦。既可以调来精兵,还可以降低刘表的防范之心,同时麻痹蒯良、蔡瑁。这个话主公说,他们势必起疑,但封年幼,而且从未再人前露面,他们只会认为我少不更事胡言乱语,也不会怀疑主公别有所图。”

    刘备这才了然,皱眉道:“既然如此,你为何提前不与我商量一二?”

    刘封摇头道:“主公,并非封不愿与你商议,实在是临时起意,刚刚我注意到蒯良的神色已然不对,才想到此事,这等事情如何提前预知?莫说是封,便是德操先生在此,也断然无法提前预知。”

    刘备笑道:“见机行事,公烈,你比为父要强啊。”随即又是苦笑一声道,“只不过如此一来,这些部众也就无法当真为我所用了。”

    刘封笑道:“无妨,或许如此一来,主公更易于招揽这支部队的军心。”

    刘备道:“这是何意?”

    刘封道:“主公,所谓见招拆招,一切都要看我们如何去做,荆州世家一向轻慢士卒,而刘景升主事荆州以来,也只顾着和世家联姻拉拢,无论对百姓还是军汉,体恤甚少。只要我们善待这些官兵,这支部队自然会成为一支奇兵。”

    谋定了大事后,刘备和刘封便带着五千兵马返回新野。

    回到县衙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人,谁适合前往江夏辅助刘琦?

    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决定,还是派关羽和孙乾到江夏去,关羽是刘备手下目前唯一懂水战的武人,又是头号大将,镇得住场子,孙乾则是刘备麾下最出色的外交家,帮助关羽打好和刘琦手下的荆州军的关系对合作有相当的积极作用,也能为日后收编荆州军打下基础。

    关羽自然不能和孙乾孤身前往,荆州兵刚刚借来也不能带,便带着本部五百亲兵赶赴江夏。

    就在刘备离开襄阳的当日,蒯越和蔡瑁也放心的离开襄阳城赶奔蒯家庄园。

    荆州世家,以蒯家为首,虽然现在表面上是蒯越做主,但是蒯家真正的当家人还是蒯越的大哥蒯良。

    蒯良素来多智,也是荆州世家的灵魂人物,蔡瑁虽然飞扬跋扈,但是在蒯良面前也是老老实实的。毕竟,如果没有蒯良的各种策略,自己想执掌荆州军权,也是难如登天。

    刘表一直致力于打压荆州的世家力量,当年蒯良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向,佐其成业,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

    后来刘表消灭了无数宗贼,但是那些宗贼的势力被蒯良用各种的手段掌握在手中,成为了荆州势力最大的世家,迫使刘表最终也不得不向几大世家妥协,这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可以说,荆州的世家不能没有蒯良,没有了蒯良,这些大族绝对难以招架刘表的进攻,早就被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了。

    只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蒯良虽然文武双全智谋过人,但有一个致命的嗜好,就是吸食五石散,导致身体羸弱,如今重病在身,这才让自己的老弟蒯越出来主持大局。

    五石散又称寒食散,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求仙药之事,起于秦始皇。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物为石药。

    关于五石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寒食散与成仙无关,服之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为济其色欲。西汉时名医淳于意诊籍(病历记录)中,曾提到医治因服五色散而发疽之事。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是寒食散的提倡者。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见到蒯越后,蒯良连忙向大哥逐一汇报此番襄阳会议的内容与结果,蔡瑁也在一旁进行补充。

    蒯越捻须闭目仔细的听着两人的每一个字,面上古井无波,只是眉头间或跳动一下。

    等蒯越两人说完后,蒯良过了半晌才缓缓睁开双眼道:“异度、德珪,汝二人着了那刘备的道了。”

    抬手止住需要开口的两人,蒯良淡淡的道:“刘备显然是在以退为进,他其实早就想好了让刘琦那小儿镇守江夏,汝二人如果当即同意让仲玉(刘综的表字无处可查,故此逆旅只好现编。)前往江夏,刘备此计自当落空。”

    蔡瑁强辩道:“子柔兄算无遗策,此番我和异度却是失了计较。但当真如此,刘备的奸计虽然落空,可仲玉去了江夏亦非美事,那刘景升本就宠爱刘琦,只是迫于我蒯蔡两家之势才厚待仲玉,如今景升身体抱恙,倘若有个闪失,仲玉远在江夏,这州牧......”

    PS:各位读友,如果觉得本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你的支持是逆旅继续更新下去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