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邦重生在三国成了刘备之子 » 第二十五章 蒯良蒯子柔

第二十五章 蒯良蒯子柔

    听了蔡瑁得话,冷笑了一声,蒯越目中寒芒闪烁道:“倘若当真如此,倒是一桩美事,襄阳乃是我两家的天下,景升若在还可支撑,倘若景升不在了,刘琦一个孤家寡人能有何作为?就算是他和刘备结盟,新野虽近,又如何奈何的了襄阳?介时的刘琦便是我两家掌中之物,任囚任杀随意摆布。”

    说到这里,蒯越面上闪过一丝潮红,微微叹了口气道:“反是如今,他去了江夏,多年来江夏历经和孙吴的战争,我世家之力已经荡然无存,想再控制刘琦已不可能。更何况,又有刘备派重将保护左右,从此刘琦已经是破笼之鸟,离网之鱼,再若捕杀可就难了。”

    蒯良不好说蔡瑁什么,转头对蒯越道:“到时候,我们一纸书信,仲玉便可返回襄阳接任州牧,又有何妨?异度,你莫非如今还不知错么?”

    蒯越听的面红耳赤,躬身道:“大兄,异度知错了。”

    为了不使蔡瑁难看,蒯良面色一变,微笑道:“知错就好,不过此时也无伤大雅,虽然刘备棋胜一招,但也不过就这一招罢了,让他占据一个点,并不影响这个棋局。”

    蔡瑁得面色一下子放松下来,笑道:“子柔兄,还请为小弟解惑。”

    蒯良笑道:“德珪,景升归天之后,你当如何?”

    刘表是如今得荆州之主,他的生死大事在蒯良口中说的轻描淡写,似乎和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没什么区别,也只有蒯良有这个胆色和实力说出这样的话。

    蔡瑁面色一变,眼珠转个不停,又偷眼看了看蒯越,陪笑道:“子柔兄乃是我两家之长,德珪自然唯子柔兄马首是瞻。”

    蒯良笑道:“德珪莫要如此,愚兄面前无需这般谨慎。”

    蒯良虽然面上都是笑容,可是蔡瑁心底却冒出来一股寒气,他太了解蒯良了,这家伙看起来人畜无害永远是一张波澜不惊的笑脸,可绝对是心狠手黑,不说之前替刘表策划剿灭数十家宗贼。

    就连那江东猛虎孙坚也是死在了他的手上,从此以后,江东孙家就和荆州结下了血海深仇,而且当日他还力主用黄家家主黄祖的脑袋换江东的地盘,好在刘表没听他的建议,否则如今的荆州世家只怕早就没有黄家了。

    蒯良心如沟壑胸如城府,自己的那点儿小九九只怕早就被他洞若观火了,自己如果想偷奸耍滑,肯定是躲不过去了。

    蔡瑁咬了咬牙,躬身道:“子柔兄,如今袁家败亡,曹丞相扫平中原只在顷刻之间,介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在曹手中,更何况其有大义在身,景升若亡,只怕唯有献城与曹丞相,方可保我两家平安。”

    偷眼看了看蒯良,蔡瑁干笑道:“德珪妄言,如有不是之处,还望子柔兄见谅,兄长如有异议,德珪必以兄长马首是瞻。”

    蒯良含笑点头道:“德珪所言虽不顺耳,但不无道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景升虽对荆州有大功,但荆州毕竟不是景升的荆州,而是大汉的荆州,理应归朝廷统辖,曹孟德乃是汉相,名正言顺,我等归顺朝廷也是正理。”

    轻咳了一声,蒯良继续道:“既然德珪有此心,则当早做谋划,刘琦如今远去江夏,赞不足虑,唯一可虑者,乃是新野刘备。”

    蔡瑁闻言面现不屑道:“那大耳贼如今将不过关张赵云,兵不过数千,新野小城更无险可守,如累卵一般。其所以能在我荆州招摇过市,无非因景升对其另眼相看,让其狐假虎威,若景升有变,扫除刘大耳儿只在顷刻之间。大兄对其无需过于担忧。”

    蒯良笑容一敛,肃然道:“德珪不可小觑刘玄德,此人乃当世英豪,连曹孟德都对其忌惮不已,足见其能,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蒯良目中闪过一丝忌惮:“此人虽是宗室,但并非世家出身,起于市井之中,但近二十年来南征北战,和天下诸侯多有交通,甚至于两次占据大郡,如今也有着左将军的头衔,英雄之资绝无半分虚假。哼哼,若不是刘景升外惧曹操内忧我等世家,只怕早就将此人除掉了,断不会养虎为患,即便如此,他也始终对刘备提防有加,否则德珪上次准备要在酒宴前除掉刘备之事,他也不会装聋作哑。”

    蔡瑁惊道;“兄长,当日酒宴刘表清楚小弟要除去刘大耳?”

    蒯良道:“如果此事他当真不知,他就不是孤身入襄阳掌控荆州的刘景升了。”

    说到这里,蒯良看了一眼蔡瑁道:“德珪,刘玄德虽是我们的对头,但此人无愧为一个英雄,莫要私下徒逞口舌之快,什么刘大耳刘大耳,如此轻佻之语,在我等口中说出,一旦被人所闻,只会遭人轻视。”

    蔡瑁面上一红,诺诺称是,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蒯良是什么人,蔡瑁的那点儿小心思他岂能看不出来?咳嗽了一声道:“德珪,你文武双全,又出身豪门,有些自矝在所难免,但行事之时万不可孟浪,若非你昔日在驿馆画蛇添足,那刘玄德只怕如今早已身首异处了。”

    蔡瑁一愣,慌忙问道:“兄长,此言何解?”

    蒯良微微叹了口气道:“当日刘备和景升密谈立储之事,景升对其已经起了杀心,只是碍于内外交困才对其股息,在那种情形下,你如想在宴会上刺杀刘备,景升虽依然会佯装不知,可是在私下也会对你帮衬一二,如此一来,刘备必死无疑。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自作聪明的在驿馆墙壁上题写反诗,那刘表何许人也?绝顶聪明之人,当即便会明白你想借刀杀人,对你我世家的猜忌顿时便超过了刘备,这才有酒席宴前小人通风报信之事,让那刘备逃过一劫。”

    说到这里,蒯良目光如刀看向蔡瑁:“这般说来,德珪,你还不知错么?”

    PS:各位读友,如果觉得本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你的支持是逆旅继续更新下去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