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伴唱大唐 » 第十三章 确实好喜欢

第十三章 确实好喜欢

    话说苏木这边,却是眉头紧皱,镇北军董刀,这是唯一的线索了,到底是谁卖了自己的,让刘盈遭难的。

    问问赵全吧,老小子的回答和当初董刀的回答一致,井水不犯河水。

    再问别的就不说了,看来,在这太原城里查镇北军不容易,只能另想办法。

    苏木根本不知道钵兰街那边,自己拉虎皮扯大旗这招带来这么大动静,如果知道,他肯定得解释解释。

    我现在也算赵文清的半个门客,有个通行腰牌很正常吧。

    李子桥那货喝醉送个马鞭,我有啥办法。

    说柴邵是夯货,读过历史的都知道,他就配不上平阳公主好吧。

    至于公主的杂鸡铺子,老子就是在门口等小满,你说这捕风捉影的大旗扯的,我跟谁说理去。

    拉虎皮扯大旗,有啥道理可讲。

    整个太原府有头有脸的人物,精心打探,都得出一个结果,就五个字,靠山村,苏木。再就没有下文了。

    越是没下文,越是神秘,靠山村,苏木,一夜之间成了太原府最神秘,最恐怖的词。

    谁都想见见这个苏木,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谁都害怕见苏木,他神不知鬼不觉忽然登门了,你也得关堂口,大病一场。

    那些做不见人营生的主,更是害怕,苏木找上门,恐怕不单单是大病一场的问题了。

    苏木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可以当资本了。

    想想自己一没靠山二没资源,想再接触董刀,那就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掰掰手指头算算自己这点资源,数来数去,还是得先从赵全下手。

    “全哥,小弟提一个小小的困难。”

    “兄弟你这说的什么话,有话请讲,咱俩还说什么客气话。”

    赵全这老小子这几天意气风发,春风满面。

    按照苏木的规划,神不知鬼不觉,一个默默无名的酸秀才杜小白,被他捧上神坛。苏木卖茶杯游戏的启发,让赵全赚的盆满钵盈。

    没想到自己捡回来个宝贝,这样的细作,多多益善。

    “兄弟我跟你说哈,你教我那招,灵验了,杜小白的画作,已经炒到一百两一幅了,再过一段时间咱就全抛了。你的那份我都给你留着呢。”

    “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小弟在月红楼备下薄酒,再与全哥通宵达旦。”

    “哎呀,这该我来,这该我来。话说给你的钱花完了吧,赶明再去账房支一百两,先凑合着用。”

    ......

    又一晚上,十五两银子。

    大饼画的赵全像饿狼似的,两眼冒绿光,都不用小桃红出面,赵全就迫不及待的等天亮回去见老爷。

    想想苏木的计划,一身冷汗。

    苏木啊苏木,你这心里装的啥,真他娘的心黑,不过,我好喜欢。

    想着苏木的计划,觉得自己亲手捧起来的杜小白,文坛新秀,瞬间不香了。

    待赵全见了赵文清,把苏木的计划跟赵文清一说,赵文清更是两眼绿光,简直就是一头饿虎。

    心急火燎的吼着外边的小斯,“快快请苏木贤侄。”

    苏木早拟好腹稿了,就等赵文清喊呢。

    来到后堂,赵文清眼神炙热,“来,大侄子,说道说道,有些细节老夫还不是很明白。”

    称呼都变了,急切的渴望。

    赵文清这几天也没闲着,摸清苏木的底了。其实也就是与小王爷有过一面之缘,这家伙整的,自己害怕好几天。

    既然和长安那边没啥大关系,也就没关注,只是听说这几天这小子和赵全形影不离的。赵全还挺佩服这小子。

    正打算闲暇问一下呢,天降大喜就送来了,好小子,必须拉拢,这小子脑子里有货。

    苏木也顺坡下驴。

    “叔,其实这个很简单,就是发展下线,下线越多,咱赚的越多。具体的操作方法,那多了去了,只要人多,咋玩都能玩出花来。”

    大唐有多少人,大唐的勋贵有多少人,大唐的商贩有多少人,赵文清不敢想,听着苏木那金字塔拉人头的计划,好激动,好害怕。

    十万,百万,千万人,拿着钱来填自己家的小金库,这是一个什么感觉,好激动,好害怕。

    不过,确实好喜欢。

    ......

    这几天,发生了一件事儿,大街小巷议论纷纷。

    市面上出了个“民乐金”的东西,据说投资少回报高,投点本钱进去,利润几十翻,马上赚的盆满钵盈。

    起初,人们也不当回事,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情。直到赚钱的人越来越多,传的沸沸扬扬了,手里存钱的人就都坐不住了。

    春香楼里传出来消息。

    一个醉酒的军汉,进门就赏给姑娘一个大银饼子,趾高气扬的喊,这算啥?老子买了民乐金,半个月,大漠的草原上,老子就买下一千只羊。

    福临门也传出来消息。

    一个肥头大耳,绫罗绸缎的胖子,进去就扔下两腚银坨子,今天爷我高兴,在座的有一桌算一桌,再上一坛三勒浆,都算本大爷的。

    小二殷勤着附和,大爷,这正是饭折子上,本店客官可不少。

    肥头大耳的胖子嗤之以鼻,一桌再来一个蹄膀。这算啥,买了民乐金半个月,老子挣的钱买你这酒楼都绰绰有余。

    本地最大的瓷器商行钱老板,突然间就拿出来五千两银子,跑去府衙,要捐给府库。

    加入民乐金几天,钱挣得让人害怕,捐点出来换个心安理得。

    认识钱老板的人都知道,这老头啥性格,扣扣搜搜一辈子,那年修城墙这货才捐了一百两,这一出手就是五千两,除非钱多的放不下了。

    这下人们都疯了,都找这个叫“民乐金”的东西,怎么个买法,怎么个加入章程。

    钵兰街又传出来消息了,生病好久的大板牙,病好了。

    这厮病好第一件事就是把典当行盘出去了,这几天想着法兑现银。

    大板牙这厮肯定知道买民乐金的渠道了。

    大板牙窝在自己的后厅,洋洋得意,那是,不看爷我是谁,渠道爷当然知道。

    最近市面上的诡异,这么大的动作,除了那位,谁能有这么大手笔,赵文清也没这么多钱。

    他更信苏木是通天的人物了。

    看那言谈举止,看那做派,他是谁?大板牙一个机灵,实在不敢往上想了,吓死个人。

    再仔细想想苏木那天给他的糖葫芦。

    我擦,我怎么早没想到,吃到嘴里才是有情趣。老子终于想通了,苏木答应给自己的重酬,就是这个。

    二话不说,大板牙拿出所有积蓄,准备抱大腿。

    娘啊,做了一辈子坏人,可能,从今以后,老子就要堂堂正正的做一个富家翁了。

    民乐金越传越神,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己的渠道,找着民乐金的接引人。

    艳阳高照,秋风气爽。正是逛街的好时候,东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位于东市最繁华地段的福临门,早已是宾客满堂。二楼的如意雅间里,几个穿金戴银油头粉面的人,正在围着赵全推杯换盏。

    如果你是本地人,你绝对会认识这几个人。本地最大的绸缎商行,本地最大的车马商行,本地最大的米粮商行。这几人正是本地商家的代表,有头有脸的几个。

    送菜的店小二都纳闷儿,这几个腰缠万贯的主,几人聚在这里,这是要干什么?再瞅瞅主座上坐着的赵全。小二十分笃定,这肯定是和民乐金的传闻有关。

    肯定有大事发生。也不敢多看,也不敢多问,上完菜,赶紧的退出来。

    我得赶快通知掌柜的去。

    绸缎商行的宁老板,端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向赵全敬了敬。

    “赵管家,老朽托大,想跟赵管家打听点事。这几天市面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民乐金,究竟是怎么个章程,赵管家看在咱这交情的份上,你得给我透个实底。”

    旁边的米店老板也跟着插话,“赵管家,小老儿就想参一股。我都打听清楚了,民乐金出自赵府。”

    赵全不紧不慢,拿手绢儿抹抹嘴。

    “我说老哥几个,我家老爷,也只是个常商。民乐金出自赵府,却是上边还有人。你们要是买股买的多,也是个常商,和我家老爷平起平坐。”

    唰唰唰,几人都站起来了。

    “赵管家,折煞小人了,咱一介商贾,哪敢与赵大人平起平坐。”

    “你们呢,也不要害怕,赚钱一道,我家老爷哪有你们精明,就事论事,理事你们来当,理所当然。”

    说罢,站起身来要走。

    “这可是个大买卖,日进斗金,想做更高,找我家老爷没用。谢谢各位的款待了,老夫先告辞。”

    宁掌柜追问道,“找谁管用?”

    赵全没有接话,只是神秘兮兮的用手指了指天。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呐。”说罢,向门口晃去。

    等赵全走后,几人神秘兮兮的议论着。赵大人都做不了主,天外有天,这是真的要有大动作了。再接着最近市面上的传言一分析。

    “老哥几个,靠着大树乘凉的机会来了。”

    说罢几人也起身。

    “走,赶紧回家准备银两,要干就干一票大的,太原府最大理事,咱得拿下来。”

    最终,全民搜索下,民乐金的章程还是曝光了。人们这回不用打听了,这回章程详详细细,明明白白了。

    入门费一百两,你就是民乐金的“薪种”,“薪种”生根发芽,发展下线“环名”。

    每拉一个“环名”,你就能得白银十两。而新进来的“环名”,一样的模式,成为“薪种”后,继续找自己的“环名”。

    等到积累到一定的级别,“薪种”就会升级成为“九大常商”,“九大常商”不用自己找“环名”,你名下的“环名”找到的下级“环名”,每成一个“薪种”,你也会有五两白银的提成,以此类推,下级,下下级,都会有提成。

    ““九大常商”再升级,就会升级成为“八大常察”,“八大常察”再升级,就会升级成为“七大常务”,“七大常务”再往上,还有“理事”,上边还有“领航人”,这一级一级,每级都会有银子拿。

    人们不敢算了,这要是成了“领航人”,下边成千上万的的“薪种”给你赚钱,数都数不过来了。

    这等事情,越早越好,越早入会了,积攒的“环名”才会越多。

    当然,这其中要是有财大气粗,没有耐性的“环名”,想一步登天也不是不可能。

    西市大板牙大板牙花光积蓄,做了个“九大常商”,迅速的开始发展下线拉人头。

    绸缎商行的宁老板,花光积蓄,做了个“八大常察”,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