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心理纪 » 遭遇

遭遇

    01•心态与病症

    第一次遭遇关于心态与病症的区分,是从父母那里。想必很多青少年朋友们的父母也是一样,认为短暂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就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父母多交流就能改善。这样的论述在普罗大众眼中是最合理的解释,然而,显然这是大错特错!

    普通的心态问题只是短时情绪造成的,而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的青少年,一旦无法排解这种长期积压的情绪,那么就拥有极大可能将其转化为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所感受到的焦虑情绪以及所表达出来的一些措辞,很多时候是无法受自己控制的。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之下,长期的封闭以及眼花缭乱的大数据新闻,倏地扑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身上,这何尝不是在造孽?

    但这就是信息时代,没有办法。人类用科技手段去摧残生态环境,然后出现了疫情;人类又用科技手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了更加便捷的通讯工具与沟通方式,但是没有等到专家与智者的说法,我们这些俗人早已沉沦在这可怖的新时代里了。

    又有谁能在一个月之内连续读完一本书呢?刷抖音、刷快手,疫情之下,人仿佛只有这一点点的娱乐修身项目可以做了。面对庞大的,丰富的书籍以及知识体系,现在的人们更习惯用“短暂潦草”去覆盖自己的智慧。这种心态仍然是错误的。

    心态与时代病是互制的。本着人性的复杂,我们人,似乎更希望自己去患有这样的时代病,因为这样不用努力就看似崇高的事情,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感了。我们的良好应世心态终究是被虚伪吞噬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完全从众,放弃了间歇性地与世争辩。有人说,间歇地与世争辩又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我们这里要否认长期与世争辩。这必然会让你感受到自我的磨损甚至把你拉向崩溃的地步。然而,间歇地与世争辩,其实是在培养我们的智慧。最起码,我们短时间内贯彻了不再从众这个道理。这样的心态往往会带来病症,但你会感到这种病症是对自己的一种犒劳。我认为,这种方式是使我们获得所谓的通透感的最佳途径。一时的通透感,也许会换来一世的无病症。

    混沌的“智能人”啊,你们什么时候能用更多的人文思想去湮没对科技无条件的信赖呢?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南极的大陆冰川已经开始有化的表现了,是不是世界末日离我们就不远了呢?2025年不去上海的措辞也许是真的?这一切我们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因果,我似乎也没有评判的权利。但等到我们知道自己有权利与义务去行使,去改变的那一刻,一切为时已晚。

    我们现在的人往往不应该用一种自私的态度去评判一个人的心态与病症。我们应当秉持一种博爱的观念,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之下,有改变自己能力的情况之下,再去尝试着与他人碰撞,了解他人的人生。这样,才能达到孔老夫子所说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02•孝道、信仰与心理疾病

    很多人认为心理疾病极好发于小心眼的人,尤其是男人。作为一个男人,就不应该想不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解决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想一想:父母是如何养育你的,你这样的焦躁有什么样的意义?又会不会加剧父母的焦躁?!

    诚然,父母养育我们是我们必须要报答的;我们也不会否认中国孝道的存在。我同时认为,我们必须要在任何时候都好好想想,哪怕是得了心理疾病的时候,都要想如何去尽孝。但是,用孝道的方法去解决心理疾病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行不通的。

    现在我们讲孝道,就是不给父母添麻烦,然后用良好的物质回馈来表达我们的孝心。但是,作为一个尚处于学习压力极大阶段的青少年,“物质回馈”的说法难免是有纰漏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帮助,不应该把啃老族这个定义过度地小年龄化。

    同时,为什么说孝道不是解决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好方法呢?现在我们广义上讲的心理疾病,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前沿,有一些思想和行为的问题,都是成人无法理解的。当然,这一切都不是虚无的,是有背后的成因的。

    比如说焦虑、抑郁,这就是一个时代病。在新时代、新青年的眼中,就是我们要抗争的主要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抗争的东西越来越变得看起来模糊了。一个有孝心的人,不代表他就不会得心理疾病。如果只是按照“自己想不通就应该想一想父母是怎么培育你”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当下的心理困难,会雪上加霜。

    当一个人已经处于焦虑的状态时,应该在短时期内得到他人的关照与顺从,无论是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还是采用认知行为的方法。

    与此同时,我们在焦虑的时候就不要再去过度追求信仰了。因为追求信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执着的过程,你还没有执着于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那么,又怎么可能去执着于其他事情呢?

    例如,在焦虑的时候,你过度地学了所谓的哲学,也是被人们称为玄学的东西。甚至你在焦虑的时候还过度把宗教当为自己的唯一归宿,这只会让你走火入魔。

    我们可以用宗教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心态。例如,佛讲“百因必有果”,我们可以从思想上实现转变。再比如,当心魔在你的眼前浮现时,我们用慈悲之心将它压下去。甚至,我们可以用佛教的学说来惩戒自己心中的肮脏的物质。例如,佛教讲轮回,包括天堂与地狱这样的一些概念。再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吧!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轻生,那么按佛学所讲,下地狱以后会把轻生这段回忆每天重复上亿遍,所以还不如好好活着呢。

    换个话题,我们继续来讲孝道。如果你在焦虑或抑郁的时候,还想着要向父母尽孝,未免有一些缺乏的能力没有来到。本来你就处于一个人生的低谷期,你还要想着做什么宏伟的事情,这不仅会加剧你的压力;同时,你还会深入文化黑暗的泥潭中。

    任何一种文化或节日、宗教、习俗的存在,都是人们因为需要才设立的。我们不应该去明目张胆地排斥某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现在的能力大小,来决定自己应该干什么。只有决定好现在你所应该干的事儿,那么你才有几率调整好对未来的某一种心态。这样,你才能阔步地走向未来的美好人生,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尽你应该尽的孝。

    03•恰遇陌生人

    2022年的4月22日,我一如既往地在小区里来回游荡,依旧十分高兴。这时忽然我碰掉了一个陌生人的手机,他的手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连忙向他道歉,并且自认为情商较高的我主动提出要赔偿。

    这个陌生人首先是一阵厌恶的态度,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当看到他对手机的怜惜神色后,我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逃避现实。这也是我好久以来没有闯过的祸。一瞬间,我似乎脱离了虚无的梦幻,开始饱尝现实的恶果。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发现只是膜碎了。我知道自己没有多少零花钱,于是只能打着主动赔偿的旗号,向他表示最诚挚的歉意。这位大哥哥没有让我赔偿,只是微笑着告诫我:“算了,下次注意点就行。”我只能喃喃:“实在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要知道,在新出台的《民法典》中,早已规定了:责任完全在我。

    但正是大哥哥的大度,甚至让我想要与他交个朋友。一看他就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心理疾病。

    我就这样扭头走了,带着自责与无助。我甚至一度想要把在网上买的东西退过去,以攒够钱重新找他赔偿。

    后来,自然而然,患有心理疾病的我带着长久的自责,久久无法入睡。但似乎正是这件事让我把注意力带到了正路上,我思考的是利他的事情,也是我应该纠结一段时间的事。

    我们今生都应向着成为超人的目标而绵延地活着。超人,有大海的心胸,闪电的犀利,更有大地的富足。瞧呀!我多么希望把自责囊入绳索之上。我们这些“桥梁”终究要在对现实的反思中增加自己的重量,使现实沉沦。自责是快乐的,它让我回归了现实,从现实出发。

    终有一天,我能毁灭现实,救赎过去,面向未来,怒吼出“人的本心”吧!

    04•与老兵畅聊

    5月1日劳动节这天,我一如既往去伊通河公园里的跑道上,练习倒功。这个时候转头一看,看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叫我过来。我一脸茫然地听从他对我的训导。

    他告诉我,这样练是不对的。于是我和他好像瞬间撇去了隔阂,开始畅谈。

    我这才知道他是一名武警退役老兵,他问我是不是也想去当兵,我当然回答:“是。”从他对当兵这件事的神色我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好班长。

    他又和我讲了:现在这个时代,在地方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父母挣钱不易。他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当兵。这时,我感觉他点醒了我。原来的我,在心里一直认为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别人无法走进我的心,他们的观点始终和我的观点保持对立。这和我的人格层次与对周围一切的认知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我一直认为,当兵是一件很崇高的事,事实也如此。但是我的心却一味地这样想:别人对当兵怀有的态度,还和从前一样——吃不起的苦,别人也没有几个人想要去真正成为军人。但事实证明我错了,看到老兵的格局,我发现是我太自负了。

    他耐心地教导我:参军以后要好好表现自己,但是不能坏别人的事,不能贿赂领导。当我们谈到这里,我忽然醒悟,从前那些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不过是一场玩笑罢了。然而,我却固执地把自己对标到开玩笑的那个人。是我错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兵,第一次与陌生人畅谈,第一次放下了心中的焦躁,认真聆听他人的鼓励与期许。疫情当下,我们没有办法摘下口罩;但是我能分明地下定决心,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善良的人,永远缺的是对善良的默许。人们常对正义拷问,这种拷问现在在我眼中,显得执拗、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