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锡白锡黑锡红 » 大数据来了(三)

大数据来了(三)

    “几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一位看上去50多岁女工程师笑着对范娇说。“当年建澳炉时,她妈还带着来过我们科呢。”她转过身,对着一个年轻的女工程师说。“美丽小姐,你们这里有澳炉的结构图吗?”陈平问那位50多岁的女工程师。“你带着范博士去给她看看,她要哪些,你打给她带走。”陈平说完,转身对范娇说:“这个孃孃叫刘美丽,你就叫她美丽孃孃好了。名字倒是美丽,人可一点都不美丽。”陈平说完,看着刘美丽邪恶地笑笑。“去你的!”刘美丽笑骂着狠狠地在陈平背上擂了一拳,陈平笑着边揉着背边走出门。到了门口,转身过来对范娇说:“我去办公室拿点东西,你在这里等我。”“赶紧滚!”刘美丽抛了个笑脸给陈平,带着范娇去了设能科档案室。拿到了想要的图纸,范娇在科里与各位说笑。原来刘美丽与范娇母亲是同学,只是她学的是机械,母亲学的是冶金。她是设能科长,马上也要内退了。“我妈也要内退了。”范娇听到刘美丽说她要退了,也随口说道。“我家儿子马上升阶级了,我退了正好给他带孩子,这边退休那边上班,两不误。你也赶快结婚吧,不然你妈闲不住的。”刘美丽知道范娇还没结婚,笑着催促她。“哦,不急。”范娇口是心非地回答。其实,她也想结,只是那个娃娃博士老不开口,她作为一个女孩,不能总主动。“走,今天晚上我们请客,食堂里已经准备好了,你爹一会也来。”陈平走进办公室,对着范娇说道。“哎,美丽,你也打电话回家请假,你也要去做陪的。”陈平看着正在收拾东西要下班的刘美丽说。“我就不去了,我儿子媳妇在家呢,准妈妈,我要去伺候她。”刘美丽推辞道。“又不是我要你去,人家范总亲自点名让你做陪,还说娇娇妈也要来呢。”陈平一边拉着范娇准备出门,一边说道。“真不去了,有事呢。娇娇,你以后要我们做什么,就尽管的来找我啊,Byby。”刘美丽收拾好东西,随着陈平和范娇的脚步出了门。“真不去?”陈平有点遗憾地说。“真不去,媳妇快生了,就在这两天。”刘美丽说完,急匆匆地骑上自行车,和陈平、范娇招招手,出了厂区大门。

    “给,这是我多年记录收集的澳炉检修、维护、大修的资料。”陈平把手中的装满笔记本的红色塑料袋递给范娇。范娇一听,赶忙接过来,忙不迭地拿出一本翻看了起来。笔记里从维护、修理、备品配件使用周期,订制备品的价格,大修发生的金额,几乎就是一个澳炉维护的百科全书。“陈叔,太感谢您了!”范娇激动地双手握住陈平的手,说:“我们就是缺这个方面的资料呀,有了你的这些本子,我就有十成把握搞好澳炉智能化了。”“晚上回家,问你老子要要,他也有这些东西。”陈平笑着对范娇说。“唉,他离开现场管理多年了,即使有,也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东西了,用处不大。”范娇低头数着塑料袋里的笔记本,头也不抬地说。“也是,他的那些现场记录,有点老了。”陈平笑了笑,接着范娇的话说。“明天你再向你美丽孃孃问问,她也应有的。”陈平提醒道。“好的,太谢谢陈叔了。”范娇翻完塑料袋里的笔记本,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望着陈平说。“你们还需要些什么?”两人向食堂走去,陈平问范娇。“我看了现场情况,想建一个迷你澳炉,来计算要监测的点位有多少。所以得向你们要个地方。”范娇说。“这个好办,兔山腰上有座闲置的厂房,那是我们原来搞硫酸铜用的,你们就去那里吧。”陈平说。“这段时间我们可能会经常到现场,希望你们做好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的思想工作,别烦我们呀。”范娇有点担心地说。“放心,我们会很好地配合你们的。”陈平笑着安慰范娇。“那合作协议什么时候签?”范娇有点不放心地问。“你老爹刚才问过我了。他们上面的意思是,只要我绿灯,他就就签。”“那范叔您的意思?”范娇有点着急地看着陈平。“我,肯定是想在退休之前,为公司再创一回辉煌呀!”陈平看着范娇,慢慢转过身去,看着不远处的鹰山,缓缓地说。

    人的肉眼无法观测到高炉里的生产情况。炉长就炉子的保健医生,是给炉看病的。看看高炉里的颜色就知道产品状况,偏差仅有5%。这是现代炼锡里最难的技术,几千人中仅有那么几位。以前的炼锡,只能是大家猜着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现在得用人工大智慧,大数据来解决。在范娇的要求下,冶炼分公司专门召开了澳炉维护经验座谈会。要想精准摸清生产情况,就必须让把有生产经验的师傅们的经验输入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通过自身学习,精准地判断,做出决策。通过多次的现场调研走访,范娇已经对燠炉情况了然于胸。她和龙飞博士一起,把陈平给的笔记本上的内容和老师傅们的经验,认真整理,建立起澳炉诊断模型。接下来就是要对澳炉进行数字化改造。

    公司闲置的厂房里。一场模拟实验正在进行。一座迷你的澳氏炉,相当于真正澳氏炉的1/10。要想真正对炉子进行数字化改造,除了老师傅们的经验之外,还需要高科技的加持。传感器是获得炉子数据的核心部件。这款耐高温传感器,它是通过获得炉壁温度数据,来观测高炉内温度变化。范娇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这座迷你高炉,来计算出澳炉需要安装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先把澳炉的装上,还要将应装传感器的部位都要安装上传感器,装全,才能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经过科学计算,范娇计算出,澳炉本体外部不同的地方应安装2500个传感器来收集数据,才能满足收集数据的需要。每个传感器每班需要收集600兆以上的数据,通过对水温、压力来反应澳炉的运行情况。2500个传感器位置的选择非常关键,误差率必须控制在5%以内。如果传感器安装的位置不够精确,获取的数据就会发生误差,就有可能发生澳炉被烧穿的事故。炉体一旦被烧穿,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