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秦汉大混子 » 第七回 志气

第七回 志气

    张非回到房间里,看着手中的符牌,辗转反侧。

    现在他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至少可以保证他脑袋还能在身体上多保留些时候,不至于随时都不保。

    但是要去哪儿,干些什么,他一无所知。

    休憩一晚后,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张非就早早起床,来到庭院门口,此时,他的小叔张下正巧站在那里。

    “子房啊,你有没有想过,接下来该怎么办!?”张下回头说道。

    “不曾想过!”张非回应道。

    张下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侄子张良,他是他从小一直看着长大的孩子,也是整个家族中最有希望的苗子之一。张下不自觉的想起了河东郡太守王会对他说的那些话,他经过辗转反侧,还是决定,将王会的话转达给侄子张良,毕竟张良也已经是快十八岁的人了,也应该有他自己的主见和抉择,以及如何过好他自己的余生。

    “子房啊!昨日我在河东郡太守王会家里,请求他帮你制作一张符牌,他想也没想,直接就给了你一张新的符牌,那符牌昨日也已经给你了。”

    “十分感谢小叔,还有王会郡守!”

    “同时他还有些话,希望我转达给你。我想了想,还是觉得要把他说的话告诉你。在我看来,王会这个人,是你父亲曾经的宾客也算得上是他的学生,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他说的话,也都会比较中肯和受用。他说的有些话,你认真听一听吧!”

    张下说完,张非连忙点头示意。

    “他说,希望你未来能够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如今这天下,大秦已一统,过去的六国早已不复存在,韩国也已灭亡,那些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吧!把握好当下,才是真的!”张下语重心长的说道。

    “小叔,这个我早就想明白了。从现在起,过好当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生在世,生的坦然,死得其所,足矣!”张非轻描淡写的说道。

    张下听完张非的话,目瞪口呆。他本想试着开导一下这个侄子,却没想到,经过刺秦一事,他瞬间却顿悟了。

    张下连忙点点头,笑着说道:“叔父还怕你想不开,没想到几日不见,你竟然能够如此洒脱和豁达,看待这些成败得失!”

    张非哈哈大笑,他笑的是他所谓的小叔张下,根本不知道他根本就不是他的侄子张良,而是另外一个人,张非。

    “对了,小叔,有一件事,我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张非说道。

    “什么事!?直说吧!”

    “我想出去游历一番,增加一下自己的阅历。经此一事,我觉得,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

    “这个...”张下明显有些犹豫不决。

    在张下看来,刺杀秦王的事刚过去没多久,即使他换了新的名字和身份,以他的性格,正值血气方刚,到底会不会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他真不敢保证,毕竟他大哥去世的早,他这个侄子,他始终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整个张氏家族,男丁越来越少,他始终有些不放心。

    “您放心好了,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捅任何娄子!”张非一本正经的举起手起誓道。

    “别!我信你!”张下赶紧回应道。

    “太好了!”

    “不过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得问问你娘,这些我可做不了主!”张下想了想,还是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张良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大嫂贾氏。

    “好!谢谢小叔!”张非激动的说道。

    张下只是微微一笑。

    也许不经一事,就不会成长。

    至少眼前的张良,在他看来,比几日前的张良,明显稳重了许多。

    张非抖擞抖擞精神,随后,找到母亲贾氏。

    方圆只有五户的五户村,村外的鸡咕咕的叫个不停,一个老妇手中靠着一个簸箕,里面放着苞谷,时不时的向鸡窝附近甩上几把苞谷米。

    张良的母亲贾氏,曾经是前朝韩国相国夫人,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侍从丫鬟也有上百人,这么大的一个大家族,而今也开始为了柴米油盐低下高贵的头颅。

    原因无他,正是他这个儿子张良,继承其父遗志,要毕其功于一役,反秦复韩。

    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张良就是贾氏的心头肉,自从张良的父张平去世以后,她所有的希望和期望,就寄托在眼前的这个儿子身上。

    只要他想做的事,她都鼎力支持。

    她深信虎父无犬子,她的相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他的儿子,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阿娘,孩儿想远游一番!”张非找到鸡窝旁的母亲贾氏开口说道。

    “你要远游,去哪儿!?”母亲贾氏回过头来,看了看眼前的儿子。

    张非想了想,开口说道:“远离秦王咸阳宫,离得越远越好!如果有机会,学一些本事,以前是我年轻气盛,才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现在我想明白了,认清现实,有时候比盲目好的多!踏踏实实做个人吧,不再反秦复韩了!”

    张非说完,略显得意,可是贾氏的脸上,却并没有喜色,反而有些愠怒。

    贾氏痛骂道:“你这不孝子!你难道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了吗!?”

    张非一怔,他从来到这个世界,只是偶然听说,张良的父亲张平,因为韩国亡国以后,其父张平含恨而死,可其母贾氏的话让他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

    “你爹,曾经大韩国的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忠心耿耿,心系百姓。再看看咱们家现在,都是什么样子。你再看看这秦国统治下的国家,又是什么样子!?暴秦荒淫无道,百姓哀鸿遍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忘了,骨气不能丢,志气更不能丢!你是相国的儿子,以后的你,我不说你非得像你父亲一样有出息,你,还有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子子孙孙,都要牢记,你是张开地的孙子,张平的儿子,你这辈子都是相国的后代!你不仅仅要为了你自己,更是要为了这万万千千的百姓!这些心忧天下的志气,绝不能丢,你记住了吗!”贾氏的声音振聋发聩。

    “记住了!”张非回应到。

    张非如鲠在喉,他着实被眼前的老妇人给惊了一跳。

    他没有想到,纵使家族没落,身居深山老林,她也没有忘记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能够拯救苍生的家国情怀。

    也许,这就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