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秦汉大混子 » 第八回 出游

第八回 出游

    两日后,张非将名称为张良的符牌,放在了床下的暗格里,随后收拾好了行囊和包裹,手握一把防身短剑,走出房屋,门口站着张下、贾氏等一干人等。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算得上是张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孩子大了,总要学会自己一个人走。

    “阿娘,小叔...你们回去吧!”张非笑着说道。

    “儿啊!”张良的母亲贾氏脸上的泪水已经喷涌而出。

    “大嫂啊,子房已经都成人了,您就放心好了!是吧,子房!”张下急忙招呼道。

    张非赶紧上前一步说道:“阿娘,您放心好了,我会定时回来的!”

    “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是一点盘缠,你拿着吧!”

    “好...”

    张非爬上了五峰山,手上拿着一张比较崭新的帛制秦国地图,地图的正中间写着的是秦国标准的文字,小篆体。

    虽然字形有些奇怪,但是他对这些字体字形也能认一个大概。

    秦国的咸阳宫,距离河东郡数百公里,张非并未选择进入秦国都城的方向,而是选择沿着河东郡以北方向,向东出行,随后一直南下,进行游历,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关于红衣女子的线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奈何求而不得。”张非自言自语说道。

    迈着轻盈的步子,张非走了约莫数十里,来到河东郡蒲州城里。

    蒲州城门前的守城卫士,正在盘查着进城和出城的人。

    张非一脸淡定的朝门内走。

    “等等!”守城的其中一个胡子拉碴的秦兵大声说道,并用手中的弯刀挡在了张非的面前。

    “怎么了,官爷!”张非回过头,看向守城秦兵。

    “你的符牌!”秦兵说道。

    “哦!”张非回过神道。

    然后快速的从胸脯前的口袋里掏出小叔张下请求王会赐予的新的符牌,并递给胡子拉碴的秦兵。

    “给,官爷!”张非说完,递给秦兵符牌。

    官兵看了看张非,又看了看手中的符牌,说道:“即使你是本地人,下次记得要提前拿出来给我们看,不然我们还以为你是外地来的人呢!最近查的可紧了,你自己多注意点!”

    “是,谢谢官爷!”张非客气回道。

    “进去吧!”秦兵放下手中的弯刀,递给张非符牌,然后盘查下一个入城的人。

    张非接过符牌以后,放回胸前的口袋,大踏步的朝城里走去。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在秦国下辖的城里闲逛。

    河东郡蒲州城里,石头堆砌的道路,还略显平整,两旁都是一些低矮的木质房屋,路上的行人,大多数都穿着灰色、青色和黑色的布衣,黑色的布鞋,不管男女,都是将头发直接利用发簪给束在一起。

    张非所穿着的衣物,和路上的行人,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有些另类,那明显就是周围的人群重点关注的对象。

    行走在石板路上,时不时的可以看到一些巡逻的秦兵,穿着盔甲,手握长戈,在街道上进行穿梭,气势明显有些凌人。

    毕竟秦国统一六国,靠的就是这些秦兵。

    秦国统一六国时,采取的国策便是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大力发展生产和农耕,而对于军队,则采用的是军功爵制。不管是农耕,还是军功爵制,它的本质就是为了战争胜利,提高战斗力,奖励秦兵,做好后勤补给。

    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的是战争。

    战争过后,胜利的果实,自然而然由这些为秦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来享受。

    秦兵,在整个秦国,成了最重要的力量,也成了最为光辉的职业。

    张非看着蒲州城街道上的男女老少,他突然发现,街道上的人,大多是一些佝偻的老人,以及体态瘦弱的男子,除此之外全是女人和孩童。

    张非来到一家有些破败的茶楼,茶楼里此时,只坐了少部分茶客正在相互攀谈。

    “客官,想喝点什么!?”店小二凑到张非的跟前招呼道。

    “给我随便来杯就好!”

    “好嘞!”

    店小二回应完,就快速跑到柜台旁,取出一壶茶,然后小跑至张非的面前,道:“客官,请用茶。”

    “小二,怎么整个城里没看到壮丁呢,都是一些佝偻的老人和女人?”

    “哎,客官,你有所不知,最近这些年,秦王灭掉六国以后,算是基本稳定下来,可是内乱平息,外乱不止,北方匈奴常常侵犯边境,这不,秦王政下了命令,举国上下,凡是身强力壮者,壮丁皆去修筑长城,也不知道被抓去的人,要多久才能回来。”店小二轻声说道。

    “长城!可是万里长城?”张非重复道。

    “多少里不知道,只听说是要修起码万里。”店小二回道。

    “那老百姓的耕种呢!?”

    “就留给妇孺老人了呗!客官我去招呼其他人了,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吩咐小的!”店小二说完便撤了出去。

    张非很好奇,为什么没偶抓他呢,也许是因为他还不算是壮丁吧。

    张非决定,有机会到长城上去看一看。

    张非忽然想到,他和小叔张下等人去刺杀秦王的事,也不知道现在的风头如何,便趁着这个机会,想要问上一问。

    “小二!”张非大声吆喝道。

    “客官,小的马上来!”店小二回道。

    “有个事向你打听打听!”

    “客官请讲!”

    “最近我听说有人行刺秦王,凶手抓到了吗!?”张非试探性的问道。

    “客官,您可别乱讲,现在整个秦国上下,都查的严的很,我也是听说,但凡是符牌上有良字的,都要进行彻查!”店小二小心翼翼的说道。

    张非眼睛一转,笑着问道:“还有呢!?那人抓到了吗?”

    “要是抓到了,哪儿还会这样呢,对吧,说明刺客现在逃之夭夭了,只不过,秦王好面子,现在交给丞相李斯察办,总得有个交代吧,可就苦了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了。“店小二感慨道。

    是啊,如果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倒还好。可秦国的律法却是一人做事,还有连坐的后果。不是诛九族,就是诛三族。

    张非想想,都觉得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