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鲸海传奇 » 61章节 回扣之外的故事

61章节 回扣之外的故事

    冬夜、凌晨,天上繁星点点,初冬的寒风吹的人些许发抖。

    在里昂**酒店的六楼阳台,露台没有窗户。马尾、衬衫、短裙、丝袜、高跟,米兰达夫人感觉有点冷。

    女人下午陪着艾飘渺去医院看望了他的孩子,帮他接了下账目。傍晚,俩人分手前,艾飘渺尝试性的邀请她去吃顿晚餐,没想到这个女人答应了。于是,俩人在一个宾馆的楼台上喝点了一点啤酒,老艾喝了一点,酒量太差,脸红的就像是一个猴屁股。

    夜景很美,气氛很好。他越坐越近,一下子搂住了女人,强吻了下这个性感尤物。米兰达夫人的已经守寡半年,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软在了他的怀里。

    果然机会是留给勇于尝试的人。

    艾飘渺这个不要脸的离婚男人,轻松地的把这个女人拿下来了!

    女人其实在那天下午,看到艾飘渺温柔的伺候自己的病床上的孩子,这个女人的心就融化了。从对这个假公济私客户刻意的迎逢变成一种理解、欣赏,下意识的甚至有点代入母亲的情绪,尝试着对这个孩子好点。

    未生完孩子的成熟女人的身体是最美的,一头金色的秀发散落在白皙的锁骨前,挡住了女人的双眼。老艾轻轻的搂住这个害羞的女人的头部轻轻的抬起,把她瀑布一般的头发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温情的抚过她光滑的后背,自然而然的说了一句法语“我爱你”。

    女人这一辈子,其实是很需要正反馈的。夫人羞涩的转过脸去,听完浑身发烫,心里想这个男人真好。

    艾飘渺当然知道,法国女人天性浪漫,无非是花花世界露水姻缘,图个新鲜。就像学校里隔壁班的一个漂亮姑娘,她总是出现在你视眼中,不过这只是一种好感。里昂相对于巴黎还是一个保守的小地方,有钱人的圈子很小,尤其是这种养在笼子里面的金丝雀,生活尤其平淡;现在的她不过是平淡的渴望些一些刺激,他正好出现了。但是婚姻不是仅仅是爱情啊,两个成熟的男女逐渐交往,慢慢投入了感情,时间,成本。婚姻是两人一起付出,不是一个人,单方面努力。

    现如今,两口子结婚就是一次小公司的资产重组;一次婚姻失败就是一次企业结构性重组,是伤筋动骨的。尤其在法国,现在离婚率太高了,很多人选择同居不结婚,合则两利,不合和平分手。据说,近年来法国有超过50%的新生儿属于非婚生子,并且70%的法国人可以接受在不结婚的前提下同居生活,且生育孩子。在法国,男人想吃软饭,难。三十好几的男人如果还要图人家的啥,就有点胡闹了。

    。。。。

    时间过得好快,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天亮了,他把这个法国女人安顿好。又和来接应的林清雨一道,带着俄罗斯哥们,三人开着一辆奔驰轻卡,前往西班牙拉货去了。

    另一单生意又开始了。

    艾缥缈不愿意回到1629年,那边生存条件还是太苦了。以住为例,大家确实做到了每人一间,但是住宿条件还没有标准化,每次回去住宿安排如同买彩票一样,有时房间小的只能放下一张小床;有时运气好可以分到一室一厅,客厅还放置了一台二手旧沙发;有时也可以分到一个标准间,就是那种小型集装箱大小的房间。吃的话,当然是集团全包,烟酒津贴里面另算;但是食堂厨师的水平是飘忽不定的,或许有很多厨师干了两天受不了,拿起枪去干法国人去了。

    因为海拔比较高,山地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10度以下。白天的温度已经够低了,到了晚上有时候会降低到零度。山里不缺木材,每间房子里都有一个小小的暖气片,物业暖气服务是24小时不断的,屋里面可以达到10来度,但比起21世纪20度的室内高温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野外工作的人都生了冻疮。北方人都知道,冻疮这种病只要第一年得上了,以后每年都躲不过去了。

    工作也很辛苦,没有周末,24小时三班倒。像电工组武家三兄弟已经连续工作一个多月了,每天工作至少14个小时。精神上的自由驱使武家三兄弟这样的小伙子们宁愿苦点也要待在17世纪,毕竟人生充满了希望嘛。

    最开心的应该是难民们。如果没有穿越集团,在这个糟糕的秋季,阿尔卑斯山的难民恐怕要死一大批。如果在德国老家,这些人秋天的当然是在避风卧室,放上一个火热的炭盆,暖和舒服。如今情况是差了些,可也有的吃有的喝,还有得住,能活下去。难民的地窝棚里没有床,可以割黄草打地铺,躺在冰冷的地上;房里没有火盆,晚上能喝点热汤暖暖身子;没有多余的被子,盖上草毡子和衣而睡、大家挤一挤也可以了。

    总而言之,艾缥缈宁愿在欧盟国境线上拉黑货,冒着被法国警察抓捕、驱逐、失去国内公务员职务的风险,也不爱去1629年,爽一天是一天。他就是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他从小就吃不得苦,也不爱闯荡,人生理想也不过是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罢了。九十年代,中国人的客厅条幅最爱挂一个字“忍”,这个字放在艾缥缈身上最合适不过,在单位兢兢业业、谨小慎微,是忍;在家庭、邻里也是稳稳当当、和和气气,也是忍。这种忍是一种躺平、认怂,是一种小人物的窝囊生存法则。如果不是孩子得了脑瘫,老婆离他俩而去,他还要继续忍下去;如今的他已经无路可退,如果法国警察真的把他抓住、遣送,回国之前他会解下腰带上吊自杀。至少他死了,孩子可以名正言顺留在法国了。对于一般人家来说,移民仍然是一次隆重的投胎。

    。。。。。。。

    在卡车上,司机林清雨望着艾大哥脸上还没有搽干净的口红,忍不住调侃:“大哥艳福不浅,闻着香味,应该是高档香水啊。大哥可以啊,为国争光”。

    想得却不可得,替自己感到悲哀。老艾苦笑一下,不置可否。他不想把自己的负能量传递给这个刚进入社会的小伙,掏出手机,放几张她facebook的照片。开拔前,杜勒斯专门给艾缥缈去过电话,特意强调,对小孩林清雨要照顾,出了事情老艾要一个人顶下来;至于他的孩子,组织不会放弃。

    “这颜值漂亮,一看就是一个韵味十足的女人,可以长期约呀”。林清雨说话没轻没重,口水都喷到了屏幕上。

    老艾的心情久久还不能平息,还在回味。他很诧异小兄弟怎么隔着屏幕闻到韵味的,明明是个良家妇女啊,于是他忍不住要和小老弟探讨下自己的观受。

    男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就靠一个女人,两个混不吝初次见面、迅速的热络起来。

    卡车外面暴雨,湿冷的气候并不影响了两人的谈话气氛。越是这种糟糕的天气越适合拉黑货,因为警察不方便外出执勤啊;因此两人今天分外的放松。林清雨也活的很洒脱,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的管教,让他对于现在这种混不吝的“好汉”生活充满了向往,而不是正常人那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于男人来说,人生的第一次真的很重要。这句话放在林清雨身上分外合适,上次和麦兜那段经历,让他不费吹灰之力赚取了第一份佣金,正好买了一辆二手车。年轻人啊,一旦尝到了做好汉的滋味,就很难回头搬砖了。

    今天,两人的活是去西班牙拉一批黑市军火。穿越集团的第一座城堡还没有打下来。最普通的炮弹,一炮下去炸死半个足球场的人没多大问题;但是去打一座砖混建筑却是另回事,即使是152/203mm级别的高爆弹也无法对砖瓦结构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二战之后,柏林还留下那么多建筑。看来如果真下决心在17世纪混,想打下更大的地盘,还需要在21世纪铤而走险、获得更多的物资,甚至获得军火持续生产的能力。

    两人的目标就是一个私人地下小作坊。最近几年,西班牙是全球第六大军火出口国;但是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欧洲里面,西班牙却是禁枪禁毒国家里面最严格的;社会治安也非常的好,上次的马德里地铁爆炸案,也都过去差不多20年了。不过,越是官方压制,黑市枪支交易越发达;反倒是像意大利,随着枪支管控的放宽,质量低劣的小作坊货不见了踪迹。

    在西班牙加那利郊外一座破旧的谷仓里,两人看到了作坊主。本以为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没想到是一个二十多岁戴着眼镜的斯文人。双方可以用英文交流,尽管有些戒心,但是每一个地下工作者见到同行后都有一种本能的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喷薄而来,完全不受个人理性的控制。这位西班牙人也三言两语之间,基本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小武器的喜爱,参加过叙利亚的国家志愿者,在中东的经历让他萌生一个念头,为自由民创造保卫自己的工具。

    造枪这玩意其实不难,枪也只是一种十几个零件的机械而已,不说八路时代的黄崖洞只有一台精密机床、三台蒸汽机;现在的****、菲律宾等地一些机械小厂,只要有图纸和材料,很多修鞋匠出于生存压力不少也学会了造枪。西班牙和非洲隔海相望,那么多难民都选择了以西班牙为首站,然后转移到其他国家。小型枪支对于这些没有安全感的人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

    在仓库里,他俩看到了至少7台3D打印机、13套打印机灯丝线圈,用于制造枪管的金属管、5个用于切削枪管膛线的工具、6套用于制作枪部件(枪杆、瞄准具、扳机、弹簧、击锤...)的模具和30多本武器制造手册;很明显,老汉不是一个人在工作,他们有一伙人。老汉在地下车库里开了两枪现场演示了一把自己复制的AR-15突击步枪的威力;可惜车库太小了,枪上作坊自产消音器、多功能滑轨配件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功效。

    艾缥缈已经已经打过两次仗,也算是行家了。他对AR-15并不感兴趣,现在他需要的是猎枪,最简易的猎枪。造枪不难,难在子弹,下料-引长挤口-二次引长挤口-平底-尺寸校量、去油、酸洗、退火、抛光等小工序,这些工序大多需要专业设备,一个普通小作坊是绝对搞不定的。

    他现在要求的是最适合土法上马、尽量保证加工难度符合较低的工业水平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性能简易后装拉大栓枪。否则的话,那些复装子弹或者凑合着造出来的手工卷的黄铜子弹随时会在自动步枪里面哑弹、走火、卡弹、蹿火、炸膛等等。可惜这个作坊里面没有。

    退而求其次,穿越集团看中了这个西班牙作坊里产量最大、最畅销的产品,3D打印左轮手枪,采用了ABS材料加钢制衬套以提升强度,枪体的弹簧、撞针等部件还是钢制的。8发弹舱可以枪框当中取出,打光了可以与另外一支弹舱互换。林清雨看到如此孱弱的枪支,忍不住吐槽这玩意也只能用来自卫了,换弹舱是不可能换弹舱了,打光这八发子弹之前,早就已经炸膛了。双方讨价还价异常激烈,艾缥缈威胁说大不了不买这破烂了,西班牙人这才作罢,双方最后以100百欧元的价格成交了五百支。至于子弹,前期林清雨在肉联厂已经搞了30万发,现在终于排上了用场。

    看到中国人如此挑三拣四,西班牙人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大杀器了:两支从阿富汗流出来的M249班用机枪,10支M24美军狙击步枪,;子弹很少,也就一千发吧。还有三辆退役的裁掉必要零件的军用悍马。

    就这?艾缥缈分外失望,以后还得继续和专业军火贩子卢卡斯合作,这种家庭作坊还是少招惹为妙,风险大,还没什么东西。对于穿越者武装来说,他们的轻武器已经不少了;将来真正打仗的主力还得是一直当治安军来建设的规划民武装。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务之急是多买点刺刀了,将来和燧发枪配合使用。

    至于悍马也没什么用。这种大车耗油不说。无论在明末的中国大陆还是在欧洲使用,反而会拖慢进军速度,原因前文也说了,此时的欧亚大陆各个国家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到处是小河和木桥,没有任何一条河上有能让你安然通行的桥梁,那些木桥根本不能承受那么重的车辆。~~~~还不如四轮马车实用机动灵活。二战的时候,日本人在东北华北一直很顺利。可进入华中就玩完了,没有现代化的公路,连三四吨的豆坦克也不能在中国腹地驰骋了,于是接连在河网密集的华中吃瘪。甚至连攻城都用处不大,除非是里昂、北京这种大城市,如果是松江府,恐怕在县城里也是寸步难行,因为街道太狭窄,除了府衙门口那条大道,其他狭窄的城区,恐怕是挤不进去了。

    如果还需要的话,那应该是电动拖拉机。缥缈觉得除了无人机,新能源车也是必选项,现在法国山区不缺电,将来也会在新地方建立小水电,完美避开了内燃机和石油的问题。再就是整理几个无尘机房:看来有必要搞无尘、低湿度的机房,无尘其实好弄,我们现在用的空气净化器原原理其实很简单。通风口弄简易的带空气过滤片风扇即可。

    回来的路上,司机林清雨精神高度集中,早就没有了来时的俏皮话,生怕压上一个小水坑。而押车的艾缥缈,则放松了很多,刚才那个法国女人又和他联系,说是请他父子俩去女人家参加一个party,遇上这么一个善良热情的女人,老艾的眼泪都会快流出来了。他自己的目标从来也不是什么皇图霸业、位极人臣之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目标其实就是当地主老爷,但凡他的现在有资本成为他和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也根本不会再追求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