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不一样的南北朝 » 第十六章 诗以言志

第十六章 诗以言志

    今日天气晴朗,也适合出来游玩踏青,品评诗作,看着宛陵令,沈莹想了想说道:“天朗日晴,念起前朝曹魏邺下之游,曹丕曾在《又与吴质书》中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连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吾等今日再此欢聚一堂,何不让少年才子赋诗述怀,宴后把所赋诗篇录为一集,好不快哉?”

    “吾等也有此意,不知以何为题呢?。”

    “本官新到任,观宛陵县中少年皆雄姿英发,朝气蓬勃,不如就由安明兄作为东道主出题,吾等见一见文采如何?”

    “大人刚到郡中,正应多多熟悉郡中英杰,此题当由您来题,下官怎可越俎代庖。”县令说完连连摆手拒绝。

    几人退让一番后,终于定由沈莹出题,看着郡中少年,遥想自己当年也曾意气风发,他便说道:“少年人有少年志,不妨让众人以此为题各抒其志吧。”

    看到今天这么多人都来参加诗会,新任太守沈莹也兴致甚高,又置下奖品若干,诗作入选前十的都有奖,奖品无非是名家书画、以及笔墨纸砚之类,不过众人来此,原不为利,是求名尔。

    过了不多时,陆续有人从三楼下来,毕竟二楼都有点坐满了,更何况三楼,写诗虽然注重诗词本身的质量,但是如果写的字歪七竖八,可能见字如见人,再好的文章,也很难让别人看的欢喜,所以三楼的少年,不少找不到位置的,也纷纷下楼来写诗。

    看着二楼忙碌的众人,张安和不禁莞尔,虽然并没有准备写什么诗,但是看着别人手忙脚乱、抓耳挠腮的样子也别提有多欢乐了。

    当然有的人是写诗,有的人却是抄诗,环顾四周,也看着有几个人拿着丝帛在边看边写,估计就是在抄吧。

    虽然不知道太守今天会出什么题目,但是估计不少少年都提前叫了枪手多写一些诗词以备不时之需,看那些拿着丝帛在抄的估计就是如此。

    而且南北朝之时,衣服基本以宽大长袍为主,即便袖口内放很多丝巾估计别人也看不出来。

    环顾一圈之后再看了看边上的两个凑热闹而来的活宝,朱瞻左手执墨,右手执笔,牙齿咬着下嘴唇,好像遇到了难题,仿佛正在思考一般,但是眼前的纸张却是一字未动。

    而纪委的表现也不逞多让,手里拿着笔,倚靠在头上,不仔细看以为是思考,张安和把脑袋凑上去仔细一看,眼睛都已经眯起来了,嘴角微微露出笑容,应该是昨晚没睡好,早上又运动量超标,中午时间瞌睡劲到了,做起美梦来了。

    看着两人的表现,张安和拿起一张竹片在两人眼前摇了起来,一边摇嘴中还一边念念有词:魂去来兮,魂去来兮,魂去来兮!

    看着他的动作边上的朱瞻憋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不仅把纪委给笑醒了,边上的人也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汝何时学会招魂之事?”看着前面张安和的动作,朱瞻捂着嘴轻声笑问道;

    边上的纪委一脸懵的样子,一看就是刚刚睡醒,朱瞻就在边上解释了下刚刚张安和的动作。

    当然这个动作的确看起来就像古时的老道士一边拿着招魂幡一边喊着招魂咒的模样。

    笑骂几句之后,纪委看着还未动笔的张安和问道:“我两不学无术,写不出东西也就罢了,你这号称学堂第一的人怎么也没见落笔?可不能把桂冠让其他县的人拿走啊!”

    “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我这水平山中无老虎,还可以称称大王,如今这么多人在我就不献丑了,再说了我也从来没说自己文采第一,那是朱瞻说的。”

    “不会是露怯了吧?”虽然最近关系有所进步,但是纪委对于他还是有点不服,少年心性让他忍不住激了张安和一嘴。

    “我看肯定是这样的。”朱瞻也凑了上来,挤眉弄眼的对他说道;

    如果纪委是由些许不服的话,朱瞻纯粹是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作为学堂内有名的武二代,平时煽风点火的事情可没少干,不过也都还只是孩童间的嬉戏打闹,却也无伤大雅。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在边上双簧都演起来了,张安和心里偷偷一乐,想到了个鬼主意,然后对着两人说道:“你们也知道我刚大病初愈,今天一早又爬了这么高的山,脚有点痛啊!”

    “诗词用的是手,想的是头,跟脚有什么关系。”

    “何能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汝欲如何?”

    “如果有人这时给我按按脚、捶捶腿、顺便揉揉头,我感觉肯定能才思泉涌。”看着边上两人,张安和悠然自得的说道;

    “做梦!”平时可是偶有小矛盾的两人,这会到是没有商量就达成共识了,对着张安和异口同声道。

    “那你们可是要看到其他县中少年拔得桂冠了,也看不到我出丑了。”

    本着张安和出丑,那就是我们有所表现的心态,在做了一会思想工作之后,两人又在一边窃窃私语了一阵,终于一个上腿,一个上头,给张安和按摩起来。

    “脚是不疼了,脑子也不糊涂了,但是好像没人磨墨啊。总不能让我这大才子自己磨墨吧?”看着桌上的墨汁,张安和仰首看向横梁,好似上面有什么了不得的画作一样。

    纪委、朱瞻无奈对视一眼,又开始干起了书童的事情,两人估计不约而同的想着,今天张安和不拿个名次,高低得把他抬下楼去,打的动弹不了的那种。

    看着两人乖乖听话,张安和强忍笑意,也躬身坐稳了身子。

    右手起笔,左手继续磨墨,边磨墨边在脑子中想了一圈记忆中还有留存的诗句,少顷继续用习惯的楷书写了下去。

    叠嶂楼.咏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江北十二州。

    请君暂上云台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将其中几个不符合的词语改了改,“好了就这样吧。”张安和在下面注名,随手就将写好的诗句给了边上的“狗头军师”朱瞻和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