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三十四章 一见如故,谈妥价

第三十四章 一见如故,谈妥价

    陈逸走到第三个房间门口,见坐在桌后看报的人向自己望来,就阳光地笑着开口:“领导,您好!”

    陈逸估计的正确,看报的人是西村煤矿行政科的科长沈西良,他今年四十七岁,是江南省人的标准身材,有一米七高,在煤矿工作二十九年,当上了中层干部。

    沈西良觉得自己在行政科的管理工作上是做得得心应手,矿领导也信任自己,工作很顺心,不过,也有烦恼不顺利的事,可说是唯一不顺利的事,这问题出在食堂用来办招待的食材采购上,就是买不到经常听到却见不到的那些东西,比如甲鱼,野鸡,野兔,麂子,穿山甲,野猪,野山羊等等,就是去水库求他们打网鱼,拉回来的也是死鱼,只能冻着,不能养着。

    翻来覆去,食堂采购到的食材尽是些猪肉和活鸡、冷冻的海产品、东北干货,再就是费老大的劲在老山冲里卖到的一只羊。

    县里的有关部门经常来检查,招待得好点,那是立竿见影的,容易过关,人情是自己做出来的嘛。

    唉!这也不能太责怪采购员,自己清楚,他们也是尽责的,只要听说检查人员要来,就大清早去集市去街上逛,看能不能遇上好东西,见到当天的新鲜鱼,都是要买回来的,也不能经常去水库求他们打鱼,若是见到只野鸡野兔,只要不臭,都会抢着买回。

    是市面上的东西太少了,沈西良想。

    明天,县工业局的安全生产会议要在矿里召开,县政府主管领导也来参加,可食堂还没买到一样稀罕的食材。

    矿领导很重视招待,每次开会回来都要说说其它单位的招待情况,自己是理解的,这是告诉自己,自家的招待工作不能落后于其它单位,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沈西良感觉自己看个报都走神,想的是明天的工作,正想着,有人对自己说话,抬眼一看,是个俊逸的后生,柳叶眉挺浓,眼睛黑亮,鼻子嘴巴都长得不错,配上鹅蛋形脸,脸还比较白,难怪一看就觉得俊秀,个子挺高,他虽说打扰了自己,但笑脸看着不讨厌。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沈西良冲陈逸点点头,决定摆出长者和领导的和蔼风度。

    陈逸知道自己冒然上门就不大让人待见,还吞吞吐吐就引人生厌,有话直说是明智选择,就微笑道:“领导,我在河里放虾笼,捉到了不少甲鱼,听说矿里需要,我就送来了。”

    这就是明了历史发展趋势的好处,现在,吃吃喝喝开始流行,陈逸说话就可以用肯定语气,让对方不必虚伪和推诿,或跟自己讨价还价。

    “真的?”沈西良忍不住地立刻发问,那喜上眉梢的惊喜表情不要太明显。

    “就在外面,请领导看一下。”陈逸微笑道,没进门。

    沈西良立即站起身,动作之快,让陈逸担心他大脑贫血。

    陈逸知道这笔生意做得成了,还会是个长久生意,这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会无往而不利。同理,自己去其它厂矿单位做生意,也做得成。

    陈逸让开身,待沈西良一到办公室门口,就指指自行车。

    看到自行车上的水桶,沈西良信了,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

    看到了,沈西良看到了水桶里伸着头的甲鱼,再走近一步,又认出了水桶里的黑鱼,活的!沈西良只感觉幸福来得好突然,又好及时。

    “小伙子,这真是放虾笼捉到的?”沈西良又确定地问一句,心里其实已相信陈逸说的,这小伙子一看就不是说假话的。

    确实,陈逸灵魂带来的成熟沉稳和潇洒大方气质,已在身上发挥出来。

    “是的,我昨晚放的,知道你们这些厂矿有需要,我就先送煤矿了。”陈逸用关心的语气说道。

    “呵呵,谢了,谢了。”沈西良也认了陈逸的人情。

    对陈逸说过话,沈西良喊了起来:“郭科长,王科长,你们快来。”

    这一喊,第四、五个房间里的人立刻走了出来,自然是沈西良喊的郭科长和王科长,而陈逸和沈西良,彼此还不知道姓甚名谁。

    见两人出来,沈西良马上说道:“你俩快来看,这小伙子给我们送来了好东西。”话一出口,才想起两人还没自我介绍。

    沈西良笑道:“小伙子,你真能干啊!我还没问你姓名呢?”

    见郭科长和王科长还没到车前,陈逸笑道:“我姓陈,叫陈逸。领导,您就是科长吧?您贵姓?”

    “呵呵,我姓沈。”见郭、王到车前了,就笑道:“怎么样?是不是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郭科长和王科长一到车前,自然就看清了水桶里装的甲鱼和黑鱼,也是一个激动,两人同样是行政科的负责人,行政科搞不好接待工作,两人也有责任。

    沈西良是忙将陈逸介绍给郭科长和王科长:“这是小陈,陈逸,这甲鱼和黑鱼是小陈放虾笼捉到的,能干吧!”

    又给陈逸介绍:“这是我们行政科的郭科长,这是王科长,他兼食堂主任,呵呵,这甲鱼和黑鱼就是他们食堂急需的。”

    两位科长也是四十多岁,两人比沈西良稍矮,王科长兼食堂主任,身体倒没发福,可能不是厨师出身。

    陈逸和两位科长握手,这时候的握手礼正流行,当然,也会一直流行下去,但陈逸感觉现今厉害些。

    王科长笑道:“小陈是送来了及时雨。”

    三位科长聚在一起看东西,引来了行政科的工作人员注意,三男三女也出来看热闹,他(她)们一见甲鱼和黑鱼,就忍不住发出赞叹或惊讶声,鱼在一年里能见几回,过年时说不定发条鱼,但甲鱼是真的难得看见一次,有的只见过图片。

    “小陈,到办公室坐。”沈西良邀请道。

    陈逸有成了贵客的感觉。

    进了沈西良科长的办公室,王科长给陈逸泡茶,陈逸有了熟悉感觉,这缘自上世记忆。

    王科长将冲上开水的茶杯朝陈逸推推,问道:“小陈,你家在河边不远吧?能不能经常捉到甲鱼?”

    “我家是在河边上。你们多久需要一次甲鱼?要多少?”这时不能客气,陈逸问得干脆。

    三位科长互相看看,这是协商。

    “一个星期要十只?”王科长是根据经验提议的,矿里一周至少要来一次上面的人,工业局,安全生产办,计委,物质,教育,卫生,警察,粮食,邮电,电力,交通,等等对口单位的人来了,矿领导大都是要招待的,矿领导也有九个,总之,矿里是麻雀虽小,社会功能却是样样具全。

    郭科长赞同地点点头。

    “就这么定。”沈西良拍板。

    “小陈,我们每星期暂时定十只甲鱼,越大越好,小陈,要是有鱼,我们也要,职工很有意见,说一年都难得吃到一次鱼,不管鱼的多少,有了,食堂就做了卖给职工,当然,先保证下井职工,谁先登记了,就谁先有分。”沈西良说道。话里两个意思,既告诉陈逸需求,又对食堂工作进行了安排。

    陈逸笑着答应后,又问哪天送。

    三位科长定下每周星期天送,特别强调后天就是星期天,后天就要,因为这次的甲鱼明天就吃完。

    王科长又问:“小陈,你的货怎么卖?”这是关键问题,太贵了,行政科也不好交待。

    “我照街上的价卖,甲鱼三块一斤,鲤鱼草鱼青鱼鲶鱼鲢鱼是七角一斤,黑鱼和鳡鱼少有,特别是鳡鱼,黑鱼就一块一斤,鳡鱼三块一斤。”陈逸将黑鱼涨了价,大家都清楚黑鱼鳡鱼比鲤鱼草鱼好吃又贵重。

    三位科长都点头同意,觉得陈逸挺诚实,不是无商不奸。

    双方各有需求,这才接触不久,就如同老熟人一样说话了。

    接下来,就是将陈逸送来的甲鱼和黑鱼过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