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三十六章 谁该提拔?

第三十六章 谁该提拔?

    陈逸听了大家的话,觉得也该参与下话题,这才让人重视,否则就是土财主。

    “沈科长说的是大趋势,现在的大力宣传,就是让干部们有思想准备,不是马上要开大会了吗?我估计,提拔干部将要求‘四化’的事情会定下来。”陈逸从容说道。

    “干部‘四化’?”这个新名词让在座诸人听得耳目一新。

    沈西良连连点头,说道:“小陈说得对,就是这个意思,报纸上讲的干部,实际上指的是当领导的干部。”

    “这提拔干部怎么个‘四化’法?”卢富民不懂,也不喜欢看报纸。

    陈逸笑道:“就是首先看你有没有文凭和文化,再看你年龄大不大,是不是学以致用,做的本职工作,比如莫姐,现在你做的是财会工作,如果你有财会方面的文凭,加上你年轻又有足够的工作经历,只要上面按干部‘四化’的标准选拔晋升干部,组织部门一看档案,呵呵,莫姐,你就可能当领导,当分管财务的领导,让内行领导内行,不是外行管内行。而且,组织上历来是重视提拔有能力的女干部的。”

    陈逸这一说,行政科几人看莫昭秀的眼神就有一丝异色,因为陈逸分析的很有几分道理。

    “小陈,你知道小莫是财校毕业的?”郭科长问道,因为陈逸的分析太贴切莫昭秀的情况了。

    陈逸摇头笑道:“我今天才认识各位领导,哪里知道莫姐情况,是我见莫姐的工作岗位可能是干部,年龄也比较合适,若是有文凭,就符后‘四化’要求了。莫姐,你真是科班出身啊!你在政治上向组织靠拢了吧?加强和提高业务水平,我相信组织上是慧眼识人才的。”

    听了陈逸的话,众人也对陈逸另眼相看起来,这多有见识,心头没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藐视心理,不再当陈逸只是个农村有钱的青年或农村学生。莫昭秀起始看得上陈逸,心里也是农村人配妹妹这个农村人的想法多,想的是妹妹嫁个有钱的农村青年也不错而已。

    莫昭秀被说得心里蠢蠢欲动,但也明白做人得谦虚谨慎,可不能真当回事,忙摇手说道:“你们可别相信小陈的比喻,我哪有当领导的命。”

    沈西良摇摇道:“小陈说的并非无理,小莫,你进了预备期,是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世界,终归要年轻人接班。”

    沈西良与莫昭秀是两代人,胸襟自然开阔得多。

    其实,从恢复高考,又召开科学大会,到大讲发展科学技术和开展科学管理,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整个社会都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都清楚没文化的人没什么发展前途,这就是大学生金贵的根本原因:学而优则仕。

    陈逸心头一笑,自己来卖个甲鱼,与这些人倒有了共同语言,这也是自己经历奇特,真要是原来的陈逸,即使煤矿需要甲鱼,也不会这样与之坐而论道,估计原来的陈逸就是得个他们的笑脸,或许,莫昭秀仍会想当她妹妹的介绍人,毕竟自己能挣钱是事实,任何农村姑娘嫁自己都会过上富裕生活,女人嫁对了人,才会真的幸福,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错了就难改。

    “小陈这一说,小莫真的大有前途,我以后要讨好小莫。”卢富民半真半假地开玩笑,他是工人,坐稳食堂采购员的位子就不错,谁都心里有数,这位子多多少少有油水,他与王才甫的关系不错,同年参加工作,是师兄弟。

    “你就乱说吧。”莫昭秀没好气地说道。当大半年后,县工业局直接任命莫昭秀为西村煤科财务科副科长时,众人对仍经常来送野味的陈逸是真心的佩服,佩服陈逸对社会进程的准确判断,后来莫昭秀当矿领导,升局领导,成为县领导,这些当年在场的人说起这件事,都为陈逸翘大拇指。

    对这种佩服,陈逸只是一笑,这是大势,是社会发展趋势,而后几十年,世界上哪些人成为国家领导,自己都知道呢。

    在大家笑声中,陈逸喝两口凉下的茶,说声家里有事,要走。

    行政科几人自然是不会挽留,只是提醒每个星期天别忘了送甲鱼,有鱼也送鱼。

    陈逸走了,但行政科的几人一时没散,大家议论了一番本矿的干部成员,数了数谁是从专业学校毕业分配来的,这一数,吓大家一跳,科班出身的干部只有六人,其中包括莫昭秀两口子。

    行政科的人真的有些相信陈逸说的话了。

    莫昭秀中午回家,与丈夫杨国民说起干部“四化”的相关话题,杨国民是省机械学校毕业的,学的机电修理,在煤矿干的工作专业对口,尽管他年年是先进工作者,但修理厂的位子是满的,提拔还看不到希望,现在莫昭秀将陈逸的话一重复,两口子内心都有了期待。

    煤矿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五十岁以上的多,因为这是座老煤矿,在岗位上去世的老干部都有十来个了,这主要是给老干部恢复工作后,多设了很多位子,真的人浮于事。所以莫昭秀和杨国民看到了希望,才有所期待。

    陈逸骑着载着空水桶的自行车返家,心想此行一于自己的判断,对煤矿来说,甲鱼比较高档,销量受限,而鱼反而不成问题,但甲鱼好养活,不易死去,只要找到销路,也会供不应求,只要历史趋势不变,自己的水产和下一步收获的猎物只会更抢手,自己的这点点东西,对县城,对地区的清水市,对省城江中市,连杯水车薪都说不上。

    有了这个创收的手段,家里的境况是会立竿见影地变好,起码煤矿的相关人员就清楚。

    陈逸对莫昭秀要当介绍人的事情惦记上了,不为自己,是为陈辉,那姑娘,嗯,女出纳莫昭秀的妹妹,看样子,也就十七岁左右,这年纪配大哥正合适,有莫昭秀这样能干的姐姐,她妹妹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句老话,叫:娶坏一门亲,生坏三代人。老一辈的说法都是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说明娶妻要慎重,尤其是自家,自家兄弟姐妹多,大哥找个懒婆娘,全家人都会恶心。所以又有个说法,叫:宁要富家一块疤,不要穷人家一朵花。这是讲男人娶妻宁可娶富家相貌平平的有教养的女孩,也不要娶那些好吃懒做,心中充满欲望却没教养的漂亮女子。这都是祖祖辈辈的智慧所形成的真告。

    陈逸想得一笑,在莫昭秀知道自家的发展情况、收入情况和父亲的情况、见过大哥后,这门亲事很可能说得成,自家也是工人阶级的后代啊!根正苗红。最主要的,作自家亲戚的对象也得是通情达理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