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一九八二 » 第三十七章 落实了果园地和宅基地

第三十七章 落实了果园地和宅基地

    陈逸出了八里村,到石桥供销分社花4.50元买了许多零食,是小孩和女孩子爱吃的花生瓜子和桃苏、麻花、雪枣这些好饼干与水果糖。陈逸不敢买多了,姐姐陈敏唠叨起来,会没一个完。

    陈逸买的东西多,花的钱不少,供销社售货员忍不住问陈逸:是不是家里有喜事?要招待贵客。陈逸顺水推舟地答是,农村的习惯,有稀客贵客来家了,是要摆上糕点干果盘待客的,以示尊重。

    回到家,家里就三姐妹,陈辉与陈成划船去了街上卖鱼。

    陈逸买回的几大包零食引起陈欣和小丫头的欢呼,好多呀!

    陈敏见了,拉拉陈逸,自己就往屋后走,明显要责怪弟弟的大手大脚。

    一到后面,不待陈敏说话,陈逸就从裤兜里拿出大把钱递给姐姐:“姐,这是二百二十块,卖了二百三十六块,买了四块五的零食,我留十来块钱压压身。”

    陈敏看着弟弟递过来的大把钱,知道买零食的钱是小数目了,而且让两三年没吃零食的妹妹好好吃一顿,也是应该的,心里一下子想通,陈敏气恼弟弟乱花钱,要责怪陈逸的想法就无形中消了。

    陈逸也不和姐姐多说话,立即返身回了厨房,免得敏感的陈欣多想,让弟弟妹妹快乐,是自己最应当做的事。

    “二哥,好吃,你也吃。”小丫头剥了颗糖,伸手垫脚要往哥哥的嘴里塞。

    陈逸心都要化了,忙蹲下用嘴接了糖,抱着小丫头坐在桌旁。

    “小欣,小玟,石桥这里没蛋糕,让大哥在街上买。”陈逸解释没蛋糕的原因,知道陈欣心里会想到这个糕点,小丫头可能记不得了。

    陈欣笑看着陈逸点头,心想二哥就是心细,二哥好。

    陈逸看眼摆在八仙桌上的闹钟,上午九点四十六分,心道自己往返一趟煤矿,没花太多的时间,接下来,是去山里砍楠竹,扛回家来编晒垫,想来,剖篾和刮篾是最主要的活,还有正式编晒垫时,理篾片也是很枯燥的事,一上一下反复地重复,嵌入新篾片,就是编晒垫的主旋律。

    自家没全套篾匠工具,得借,嘿嘿,国兴哥不大好说话呢,经常称篾匠工具是他“吃饭的家伙”,就差说“概不外借”了,意思就这样,但自己得厚着脸皮借,知道他刮篾的刀具有旧的,就借他不用的旧刀具好了,自己有敏锐的感觉,新旧刀具都一样。其实,自己的木匠手艺也应当不差,脑海里有模拟功能,这功能就当在练习,这一来,自己木匠活也拿手,得买齐木匠篾匠的全套工具,需要用时,就不用借别人的“吃饭的家伙”。

    “小玫,你猜猜,二哥接下来要做什么事?”陈逸问小妹,这样问,既培养小丫头的观察能力,又加深兄妹之间的感情,小孩子也是知道谁谁对自己重视的。

    小丫头仰身,陈逸托着她的背,不拍摔,黑油油的晶亮眼睛望着陈逸,问道:“二哥你要去哪里?”

    小丫头不猜反问,省事。

    陈逸笑道:“二哥要到我们家的山里去砍竹,我们家晒垫不够,要自己编一些。”

    小丫头懂事,记得昨天说过的,就自己从陈逸腿上下来,小大人似的说道:“那你去吧。”

    陈欣在旁看着,忍不住笑起来。

    陈逸走在路上,心头仍为小丫头的可爱感到喜庆,这小小年纪,也懂得要以做事为重,不纠缠哥哥陪着自己。姐姐有些欢喜过头,自己跟她说话都只点点头,唉,这钱只会越来越多,习惯了就好了。

    最好是上午把楠竹都砍回家,自己劲大,动作也很快,上午把楠竹备齐自己做得到,但每次扛的楠竹根数多了重了,就怕大家理解不了,因为普通人做不到。

    自己有发现了,自己只要凝神看东西,比如看甩出去的石头,哪怕石头飞得很快,自己也看得清楚,这就是相对论了,自己神经感知快,自己就会感觉身外之物的运动速度慢,而自己的神经和动作都快,普通人跟不上节奏,那自己做事,给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快了,如果快得让普通人感觉离谱,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神鬼上身,自己就成了异类,这是不允许的!呵呵,自己只不过是从肉身到灵魂都进化了。

    到了冲口。

    大伯家的走廊上没人。

    二伯家的人正忙着,父子三人分工负责剖篾刮篾编晒垫,对陈逸的招呼,只是应付下,都忘了问虾笼的事。

    陈逸明白二伯家是要趁这波家家要晒垫的热潮,抓紧赶制出几十张晒垫,按4.50元一张晒垫算,这样就有一两百块的收入,所以忙得不愿分心说题外话。

    这次陈逸叔叔陈世久在家,陈世久坐走廊上抽烟,陈家老辈几兄弟,就他抽烟。柳平县不是烟草生产区,种烟的人家不多。

    陈世久当过兵,复员回来后被公社重用,当支书都快十年。

    见陈逸拿着柴刀,陈世久就问:“小逸,虾笼做好没有?”晚上乘凉,就是交换白天信息的时候,陈逸要自己做笼子笼鱼,陈逸的亲叔伯亲堂兄都当笑话说。陈世久不大相信这自家侄儿会做篾匠活,会读书不等于会干活,知道陈逸书读得好,会是个大学生,陈家的叔叔伯伯都看重陈逸。

    “叔,做好了,昨晚就放河里了,进了几条鱼,大哥去街上卖了。等进了大鱼,就给叔和伯送来吃。”陈逸微笑答道。

    “真的进鱼了?”听了这话,陈世久往嘴里送烟的手都停了,要知道,小河两边的两个大队里的人打这条河的主意的人挺多,明知河里东西多,大鱼的背脊都有很多人看到,可就是水太深,都只有望河兴叹,陈逸放虾笼真弄到了鱼,说不定又会兴起一阵放虾笼的风潮。

    “不多,十来条吧,十几斤,能卖十来块钱。”陈逸先吹吹风,自家开始挣小钱。

    “要是天天十来块钱,小逸,你家就发大财了,你二伯家这次编这么多晒垫,都赶不上你放虾笼。”陈世久都要羡慕侄儿家了,三哥三嫂去世后,自己是挂念侄儿侄女的,只是自己有两儿一女,也帮不到多少,但三哥三嫂留下的子女有志气,宁肯自己不花钱,这一两年,把借的钱还了个差不多,现在,知道他们情况的哪个不夸奖?陈辉一时找不到堂客,那是那些有女儿的人家眼皮子浅,原以为侄儿侄女要个八年六年才能翻身,现在让陈逸这么一搞,岂不是马上就能翻身?

    陈逸笑道:“承叔的吉言,做到了,我姐就每月给你送三条清水牌香烟。”清水牌香烟是清水地区卷烟厂的名牌卷烟产品,三角钱一包,是递得出手的香烟。

    “哈哈!”陈世久大笑,“有一条都行,小逸,用心做,你读书读得好,聪明人做是容易成功。呵呵,这下好了,你哥找堂客就容易了。”

    “叔,我们有不少想法,为了更好找嫂子,也想发家致富,我们要在菜园外面的空地上栽果树,这地要定给我们,还要在靠公路的空地上盖几间房,让大哥大嫂住,叔,要请你帮我们说一声,合理合法给我们,免得以后麻烦。”陈逸把自己想法说了,让亲叔帮忙也心安理得。

    陈世久想想陈逸说的地形,说道:“那地鸟不拉屎的,谁还要?你们占了就占了。”

    “叔,现在是没人说,要是我们弄好了,话就多了,要事先做得让人没话说,还有刘世贤三家后面河边上的空地,我们也要栽上果树,总比现在空着好,这要是没手续,别人就更有话说。”陈逸点明厉害关系。

    陈世久心想这侄儿聪明,知道办事要办得板上钉钉,说道:“你家写个东西,让各家各户的家长签字按上手印,就表示大家集体同意了,再让生产队写个东西,大队也盖上章,就更加明确那地属于你们,这让你世宁叔帮你们牵头就行。还有,宅基地分开写,你们是三兄弟,宅基地多些好说。”

    陈世久口中的世宁叔,就是陈逸的堂叔陈世宁,是陈世久共爷爷的堂兄弟,他当陈逸家所在生产队的队长。

    陈逸放心了一件事,这盖房栽树的地落实了,陈逸其实也明白,乡里乡亲的,没什么利益冲突,各家都会同意自家的要求,自家这么办,别人会给个自家通情达理、办事不霸蛮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