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乱世有情天 » 第九章

第九章

    夕阳下,一高一矮的二道身影,步入了众人的视线,叶家娘子这个时候正好端着一碗鱼汤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到了走近的这一老一少,这不是庄子西头的李家大哥和小玉莲吗?快快的进来,正好的,我们开晚饭了,一起吃。只见牵着孩子的是以为看上去憨厚老实的庄稼汉子,一只手拎着几尾鱼和一条猪肉,还有一直粗糙的大手牵着一个有些怯生生的小姑娘,,李二爷看了正好是白天落水的那个小姑娘。小姑娘躲在那汉子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时不时的偷偷的探出头,朝着前面看上几眼,面孔上带着陌生的好奇,也带着出门访客的小小的喜悦。叶家大娘子一边呼唤着这父女俩赶紧进来,一边转身回屋去拿凳子。这位李大哥看上去结实粗壮,说话却是切切诺诺的,有点和他家姑娘一般的怕生。回头看看自己的女儿,顺着女儿的眼神大概知道了正坐在那里的李二爷父子是自己女儿的救命恩人,赶紧低头鞠了一躬,这位老爷少爷是我家小莲子的救命恩人,听孩子说,恩人歇在叶老夫子的家里,我就赶紧割了点肉,买了几尾鱼,过来致谢,仓促了些,过于寒酸了,恩人先收着。说完就要跪了下来。李二爷赶紧起身跑上前去,扶着不让弯腰下身。这是什么话,孩子落水,哪儿能看着不管,又不是什么打紧的事情。这个时候叶家娘子从屋里搬了二张矮凳,走到了桌前,安排妇女二人坐了下来,添了二副碗筷,又是引来一阵的客气。李二爷是个爽快的人,晚了,一起饮上二碗,解解这入秋的寒气,生疏什么,都是一个地界的,又是本家。这位李大哥依旧还是不停的客气,庄户人家,饭吃的早,您这太客气了,看到自己女儿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却又忍不住的咽着口水,忍不住的笑了,那我就陪着老爷吃些酒,改日请老爷去我的草屋,粗淡的也吃上几碗。说着端起碗来敬了叶老父子和李二爷。李凤栖看着小姑娘还是坐在那里不敢起筷子,夹了块鱼肉,放进小姑娘的碗里,吃啊,不吃待会他们喝起了,就没我们什么吃的了,看着儿子第一次这么的主动招待人,李二爷又开心了起来,不由得打开了话匣子。看看我家这小子是个热心肠吧,当时你家的小姑娘落尽水里,我可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我家这小胖儿子就噗通的跳进水里,那个不顾安危的,他可不会水哦!听着李二爷的话,这个憨厚的李大哥呆住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李二爷拍了拍他的手,不妨事,有我在呢,他俩现在不也好好的吗!来,再干一碗。本来呢,孩子上岸就上岸了,我也不打算说个什么,看着你家孩子懂得礼数,又是这样的眉清目秀的,我瞧着投缘,喜欢,心里就忍不住说了老夫子这儿,不是为了图你的谢,就想着有一日,能再遇上这小姑娘,李二爷为了维护儿子那张薄如蝉翼的脸面,主动的把事情揽到到自己的身上,李凤栖自然听得懂自己父亲的意思,憨憨的笑着,低头扒饭,还时不时的夹着点肉食到小姑娘的碗里,他想着,现在的农户,平日里舍得吃肉的日子可不多。孩子的亲近友爱,感染了身边的大人们,一边轻声的笑了起来,一边的频频举杯,叶大娘的孩子不在身边,再加上这些年的亲近,早就将李凤栖视如己出,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晚饭吃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叶老夫子和李二爷目送着李大哥的父女俩离去的身影,真是个好孩子,乖巧,懂事,还真和我的儿子有缘,从来没见过他对谁这么的上心过,要不是孩子几乎天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都怀疑他俩是不是之前就认识了!李二爷感慨道。叶老夫子笑了笑,可能这就是这俩孩子的缘分吧,凤栖虽然平时话不多,喜欢一个人,但是这孩子我觉得他什么都懂,都知道似的,不像个孩子,而像个成人,不是我的儿媳妇亲自接生下来的孩子,有时候,我也会产生疑惑,这个孩子是不是哪位先贤投胎转世,哪有这么安静,这么爱读书的孩子。小莲这孩子也算是我们公媳俩看着长大的,命苦,从小没了娘,有个弟弟比她小二岁。五岁的时候她娘染病走了,就这么大点孩子,平日里李大在外面卖力气,收拾他那几亩薄田挣粮食过日子,家里全靠小玉莲支撑着过日子,这么点的孩子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她爹钱交到她手里,一个子都不敢乱花,说过二年,再存多一些,让弟弟去私塾拜个先生,学点字将来好有出息,她特别的羡慕那些能读书的孩子,有次来我家里,帮我的儿媳妇送些东西回来,我给了她点吃食,孩子不肯要,就跟我提了一个要求,让我教她,她的名字怎么写,我就在泥地上,拿了根柳枝写下了李玉莲三个字,这孩子愣是练到了天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我留她吃晚饭都是不肯,你别看她今天送了的那点肉,几尾鱼,那可真是他们家过年都舍不得买的,一条鱼都会犹豫了很久,才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奢侈一次。今日里可是真的上了心意,不比东主不缺这些。说完看看李凤栖渐重的睡意,眼皮子都开始抬不起来了,捋了捋胡子,人老了,话就多了,东主,想来我那儿媳妇已经收拾好房间了,东家就在寒舍屈就一晚吧。您老到底是读书人,说话就是这么的斯文,我还不困,咱爷俩再说会话,聊聊天。东家,你嫌我老头子酸气就说酸气,别说什么斯文,叶老夫子呵呵的笑道,我俩聊聊没问题,你看看凤栖。李二爷这才注意到儿子来,一脸的困意。喊了声,凤栖,你婶婶应该收拾好房间了,你先去睡吧,我和你叶爷爷再说会话。李凤栖哦了一声朝着房间走了过去。看着儿子的背影,李二爷叹了口气,看来以后田庄和府里要时常来回跑咯,儿子高兴了,我这老子可要累坏了。叶老夫子拿过一个凳子,让李二爷坐了下来,自己叶跟着在边上挨着坐了下来,轻摇着蒲扇,驱赶着飞虫。东家也没必要这么的劳累,你就把凤栖放在我这里,这孩子进学读书倒是没必要操心,一来我老头子也懂些经文,二来这孩子一向的自觉,读书从不需要人勉强,他就喜欢。你这么每天的接来送去的,既耽误时间,又给自己增加了疲惫。我和凤栖这孩子也处得来,你跟在身边,他就是想去找小莲这孩子玩,估摸着也抹不开面子,你就是主动的带了过去,他也是放不开,不自然。不如就留在我这里,顺其自然吧,说不定日子久了,这孩子就变得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内向无语,像个古板的教书先生一样。变得活泼些也未可知啊。李二爷点了点头,话是这么的说,但是孩子一直都在身边,就是舍不得,就算我舍得,家里的老太太,夫人时不时还是会经常的念叨,想念。回去也交不了差啊!有什么不好交差的,叶老夫子说道,你是个明白人,这十里八乡的,哪有什么事情是你理不顺畅的,老太太年纪大了,最想看到的是什么,看着李二爷疑惑的眼神,叶老夫子娓娓道来,开枝散叶啊,我的东家,小凤栖有了心仪的女孩子,老太太高兴还来不及的,怎么会阻止你把孩子放在外面。李二爷点点头,孩子喜欢毕竟是孩子喜欢,这么小他懂什么呢,虽然我看着那个小姑娘也是乖巧懂事,虽然我李二也是个草莽寒门出身,现在说起二个孩子的将来也为时过早,毕竟老太太能让姑娘嫁给我,虽然有开明的意思,但是中间也有逼不得已的成分,再加上夫人的坚持,这才成的事情。但是这个李家的小姑娘未必还能让老太太再次开明啊,恐怕夫人那边未必就能过关,再怎么知道持家照顾人,夫人对这个孩子还是有所期望的,估摸着还是愿意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即使这些退一万步说,都不是问题,那么孩子呢?他们毕竟今天第一次刚见面,就算再怎么投缘,以后还有久日子呢!谁有能够说得准呢!东家,你想的还真细致,叶老夫子给李二爷树了树大拇指。能不细致嘛,李二爷叹了叹气,这么多年就这么的一个儿子,指望他继承家业,开枝散叶,光宗耀祖,前程似锦呢。我今儿一个下午都在琢磨这个事情,想想也就是图个孩子高兴,但是这个高兴也是有限度的,估摸着夫人和老太太肯定会有所拿捏的。叶老夫子点头说道,那是肯定的,不过东家你是当局者迷啊,你说这样的一个寒门的小丫头,你怎么就老想着她能做你家未来的大娘子,正房夫人呢?就是你愿意,李大他们一家也没这个胆量啊,再说了人家未必不知道进退,你想的有点过了,能让凤栖少年有个人照应,开心些,你再平日了多些贴补,将来收个如夫人,不是皆大欢喜吗,我也有些私心,你回去帮我和老太太和夫人说说,我年纪也大了,人到七十个古来稀,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虽然也会些卦术算计,但是到了自己的事情也就不敢算了,孙子离我去奔了前程,他也沉迷于官场权术,对我身上的这些也没兴趣,就是教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致,反倒是小凤栖,性格恬静,波澜不惊的,我也想着孩子爱念书,喜欢博闻强记,说不定能喜欢我身上的这些个,在我这里留些日子,我也不会耽误他的学业,我和这孩子也有缘分,就留在我这里,陪我老头子些日子,你看呢,东家。说的也是,老夫子,这孩子还是您和叶大娘子给我们家送来的,没遇着你们之前,我们还真是不敢想,哪天能有这么个孩子来我们家降生,你俩的缘分还真是天赐的。行,明儿我就回家说去,孩子我也不带走了,我送些行李吃食过来,啥时候你让带回去我再接,老太太想来我就接回去住二天,夫人想了我就带着一起过来,这事您就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