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双殊美食记 » 第一章千玺十三年

第一章千玺十三年

    烬州大陆,战火连天。

    直至天降奇石,云荒帝这才统一烬州大陆,成立昭国。

    云昭荒便是昭国的开国皇帝,后帝位落在了明宣帝的手里,后来又落在了千禧帝的手里。

    千禧元年,岁末之时,天上飘着大雪,一女子抱着一个襁褓来到港口,上了一艘商船。

    商船行至香纱江,一个木桶从船上下来。飘飘荡荡的来到一个乌篷船边,一个人抱起孩子就喜滋滋的回家了。

    时至今日,已经是千禧十三年。

    春风习习,香纱江上一个十二岁少女,撑着下巴看着面前的鱼竿。

    今天晚上能不能吃上鱼肉,就看她运气好不好。

    旁边炉子上咕嘟咕嘟的煮着大骨头汤,赵海歌摇着船桨,看着撑着下巴的妹妹摇了摇头。

    这香纱江的鱼有什么好吃的,一股腥味,还没有野菜窝窝头好吃。

    只是不知道妹妹在大骨头里放了什么,味道这样的好,勾的他馋虫都要出来了。就算是回去被祖母揍一顿,他也觉得值了。

    “鹿儿,咱们快到了,要不你就收了鱼竿吧!”赵海歌大喊了一声。

    赵鹿儿看着自己鱼竿上跑掉的鱼,深深的感到绝望。幸幸的收起鱼竿,决定晚上的骨头汤定不会给三哥吃。

    乌篷船晃晃悠悠的来到岸边。

    赵鹿儿就看见她爹,叼着一根草,像是没骨头一样靠在牌坊的柱子边上和人聊天。

    没等赵鹿儿开口,赵银元就跑到了船边上,不等之赵海歌把船停好就跳上了船。

    “鹿儿这是你做的,真香。”赵银元闻着锅里的肉香,嘴里的哈喇子差点没有掉下来。顾不得锅盖烫不烫,直接掀了锅盖,拿起一边的碗,就要喝汤。

    “爹。”赵鹿儿掐着腰,脸色黑黢黢的。

    “嘿嘿!爹就是尝尝味道!”

    赵银元快速的舀了半碗汤,顾不得烫不烫,三两口喝下去。

    香,真是香。

    这半碗汤一点儿都不过瘾,赵银元眼珠子转了转,讨好的看向自己的女儿。

    就看见,小小的闺女,掐着腰,气鼓鼓的站在船头。

    尴尬的摸摸鼻子,赵银元只能把手里的碗放下,想着回家自己一定要多喝一碗汤。

    “回家,回家。”赵银元灭了炉子上的火,拿起一边的抹布,端着汤就朝家里去。

    这一路上不知道馋哭了多少的孩子,到了赵家门口,就有三个孩子冲了出来。差点没有撞上赵银元,要不是刹车快,就要酿成惨剧了。

    赵海歌抱着碗碟进来,身后跟着的就是抱着鱼竿的赵鹿儿,看见孙女儿噘着嘴赵老头就知道为什么。

    那鱼竿还是孙女儿求着自己做的,说是无聊的时候钓鱼回来吃,可五天过去了,不要说大鱼就连小拇指大小的鱼都没有。

    “祖父,这是我今儿挣的钱。”赵鹿儿把身上的荷包交给赵老头儿。

    赵老头颠了颠里面的银钱,诧异的看向自己的孙女儿,就听见孙女儿在一边掰手指。

    “小碗的面两文一碗还加一个鸡蛋,卖了三十碗就是六十文。鸡蛋一文钱两个,都卖完了,一共是四十文。大碗面三文一碗也加一个鸡蛋,一共卖了四十五碗一共是一百三十五文。我的面好吃,有客人多给了二十文,那二十文我买了些大骨头。剩下的二百三十五文都在这里了。”

    “很累吧!”赵老头儿伸手摸了摸孙女儿的头,不用想,他就知道这活儿是干的多累。

    置办东西,买东西一共花了一百文,这都是老二媳妇儿自己出的钱。

    赵老头儿当着众人的面儿数了一百文给了赵银元,拿了六十二文起来,剩下的六十三文给了赵鹿儿。

    想了想又对赵婆子道。“老婆子,明儿我跟着鹿儿去,顺便问问穹落学院什么时候再收学生。”

    “好。”赵婆子喜滋滋的收起钱,又想到什么对赵鹿儿道。“需要什么东西就找我拿。”

    “知道了祖母!”赵鹿儿拿着荷包也十分高兴。

    锅里的骨头还在咕噜噜的响,赵鹿儿坐在赵老头儿身边说着自己明天的打算。

    听赵鹿儿说明天还要鸡蛋,赵老头儿就坐不住了,如今三个鸡蛋一文钱。卖出去六个鸡蛋他们就能挣一文,赵老头儿哪里有不愿意的。

    不等赵鹿儿把自己的计划说完,就揪着正在偷吃的老二出了门。

    “明儿早上你多睡一会儿,和面的事儿就交给你大伯母他们。”赵婆子正在洗藕,她准备放在大骨头汤里一起煮。

    “可不,鹿儿你早上多睡一会儿。”三婶高兴的见牙不见眼,不管赵鹿儿挣多少钱,总是有他们一份儿的。

    赵鹿儿没有说话,在想带着哥哥回娘家的娘,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晚饭的时候,赵老头儿带了一百二十个鸡蛋回来,吃了饭每一个鸡蛋都认真洗了准备第二天用。

    一般清水洗鸡蛋能放一两天。

    如今这鸡蛋是散养的鸡蛋,上面也不干净,要是拿出去卖只怕是卖相不好,别人会嫌弃。

    晚上,赵婆子怎么都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你在烙饼吗?”其实赵老头儿也睡不着。

    他们赵家世代居住在这香纱江边上,虽说这些年没有什么大灾,但江水蔓延的时候遭殃的总是他们。

    这香纱江东富西贫,江东边地势高,又精心修建。即使江水暴涨也不会淹到东边,因此有钱,有手艺的人都想去东边。

    他们西边地势低不说,河水蔓延的时候,他们几乎颗粒无收。平时只有那些小商船落脚,同对岸的人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我在想鹿儿那孩子怎么突然变聪明了。”以前那孩子会做饭,但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好吃,难道是鬼门关走一遭变聪明了?

    “你想多了,鹿儿聪明不好吗?咱们家这样·····哎!给鹿儿的嫁妆你可别薄了。”赵老头儿心中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我知道,我知道,别的孙子都是捡的,只有鹿儿是你最喜欢的孙儿。”赵婆子翻了一个白眼,更加睡不着了,想了想又道。“要不我明儿去帮鹿儿卖吧!那孩子我看着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