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战神朱厚照 » 第十八章 镇国大将军

第十八章 镇国大将军

    前文提到,刘六、刘七起义被平定之后,江彬来到了皇帝朱厚照身边。而不久之后,李东阳又提出了辞职。朱厚照原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急忙挽留李东阳,并表示:朕有什么错,你明说,不要动不动就辞职嘛。

    李东阳表示:陛下,老臣真的是累了,已经六十五岁了,您就放过我吧,我是真的想回家休息呀!

    朱厚照眼珠子不听地转动:原来不是我的错,既然你想休息了,辞职就辞职吧。但是先说清楚,辞职可以,你自己推荐一个人来接任工作哦!

    李东阳笑笑说道:这不劳陛下费心,人选我早已经想好了,杨廷和非常合适。

    就这样,李东阳放心地走了,杨廷和接替李东阳成为了内阁首辅。除此之外,杨一清也成功入驻内阁,成为次辅。费宏担任内阁三辅。

    有了杨廷和主持朝政,即便朱厚照玩得天昏地暗,也动摇不了大明的根基。朱厚照放心大胆地将朝政问题丢给杨廷和等阁臣与六部九卿等人,自己偷偷地溜出皇宫,钻进豹房,后来又偷偷地溜出豹房,钻进广大的民间。

    江彬很快就成了朱厚照的义子之一。江彬也十分乐意成为朱厚照的义子,旋即改名为“朱彬”(为了便于区分,咱们还是称之为江彬吧),他每天把朱厚照哄得十分开心,给他讲兵法、讲战略、讲战场上的奇闻轶事,不断勾起朱厚照对战争的向往。

    有了江彬的到来,朱厚照仿佛真正领会到了当将军的快乐。他期望着有一天能够离开京城,去到边关真切地感受战场。

    朱厚照广收义子的行为,令文官们十分反感。

    你自己生不出儿子,就到处认儿子,成何体统。这样的话慢慢传开,传到了朱厚照的耳朵里。二十岁的朱厚照,差点就要emo了,怎么就生不出儿子了呢?难道真有什么问题吗?朱厚照不禁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有一天,江彬来到了朱厚照身边,悄声说道:“陛下,您想要儿子吗?”

    “纳里?”朱厚照一顿震惊。

    “陛下,您听我细细道来。”江彬一五一十地说道。

    原来,是一名参将名叫马昂,因为犯了事被罢免了官职。马昂曾经和江彬是同袍战友,为了能够恢复官职,他花重金去巴结江彬,又将自己的妹妹送给江彬,希望通过江彬向朱厚照说说好话。

    马昂的妹妹当时已经怀有身孕,江彬不愧是朱厚照身边最懂事的跟班。知道朱厚照为子嗣问题发愁,便主动给他送上一个儿子,这才有了前文的一段对话。

    朱厚照听后,非常高兴,这不是捡来的儿子嘛。于是,朱厚照当即命江彬将这名孕妇送到豹房。接下来,咱们权且称这位孕妇为马姬(主要是查不到真名)。

    马姬到了豹房。朱厚照一见,其人虽怀有身孕,但自小长在边关,具备中原女子没有的独特气质,身材矫健而大气,朱厚照一见倾心。朱厚照高兴了,就把马昂的罪给免了,顺便还送了他一套北京城二环内的别墅一套。马昂一下子从戴罪之身变成了京城的大户之家,顿时引起了朝臣们的注意。

    很快,朱厚照引孕妇入豹房的事情暴露了。杨廷和一听到这消息,顿时觉得五雷轰顶,这还怎么了得?

    堂堂的皇嗣,岂能儿戏?若是真的允准了这个孕妇生下孩子,那以后大明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与外姓之人?杨廷和当即联络朝臣们上书,劝诫朱厚照。明朝的言官可不是吃素的,全靠一张嘴皮子吃饭。

    大臣们纷纷进谏,要求罢免马昂,将马姬清逐出宫。可皇帝是朱厚照,他怎会听!朱厚照将所有的进谏全当耳旁风,吹过了就当没听过。

    被言官们一遍又一遍的口诛笔伐,朱厚照心中郁闷,跑到马昂家喝酒,江彬陪同。席间,朱厚照喝得迷迷糊糊,与马昂兄弟相称。马昂也是不懂事,皇帝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居然自称为兄。

    朱厚照喝得开心,也不管他是兄是弟,千金难买一醉,就是个喝。

    突然,朱厚照迷糊着眼睛,仿佛看见了一个美女,随即上前一把抱住。马昂连忙将朱厚照拉开,解释道:“老弟,你喝多了呀,这是我小妾,可不能乱整哦。”

    “小妾?”朱厚照打了个酒嗝,睁了睁眼睛,才将马昂的小妾瞧个仔细。

    这小妾生得婀娜多姿,既有江南女子的婉约柔雅,又具备羌胡女子的豪爽恣意。朱厚照一把推开马昂,喝道:“老马,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哈,我对你不够好吗?把你小妾借给我玩几天怎么了?”

    “哎呀,老弟呀,世间女子千千万,不多这么一个!”马昂急忙端起酒杯,说道,“来,咱哥俩接着喝酒!”

    朱厚照仿佛并没有喝得太醉,一怒之下,便将酒杯砸在了地上,挥衣而去。一旁的江彬不禁摇了摇头,心想:哎,可真是不懂事!

    随即,马昂被免职流放,马姬也被清退出了豹房。文官们还真以为是自己的苦口婆心劝得朱厚照迷途知返,殊不知,只是朱厚照自己吃了瘪而已。

    朱厚照将自己关进了房间,三天不出门,冥思苦想。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一个真心实意待我之人吗?若真有这样一人,她在何处?

    三天之后,朱厚照出门了,因为他实在想不出待他真心的人在哪里,还是先出门吃口饭吧,毕竟人是铁饭是钢,饭还是要吃的。这时,江彬给他出了个主意,成功地转移了朱厚照对于寻找真心人的注意力。

    “陛下,你听过鞑靼小王子吗?”江彬说道。

    “小王子?”这个名字被朱厚照掩藏在心底好多年了,当年还差点就御驾亲征去会一会这个小王子的,奈何那帮文臣口水如海,不得不望而却步。

    “是的,陛下,小人和这个小王子交过手,他远远不及陛下您的神威。”江彬十分生动地描述道,“陛下,咱们大明和鞑靼时常有摩擦,您不是想有一天能够亲身去边关吗?那咱们何不从今天起,就开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将来遇到了小王子,也好应对呀。”

    “你说得有道理,朕要和这个小王子单挑,就要练就一身好武艺,不然那会吃亏的。”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可是,朕出不去呀!”

    “陛下,您身为皇帝肯定是出不去的。但是,如果您不是皇帝的话......”江彬一脸贱笑,说道。

    “啪!!!”朱厚照一记耳光,五个指印落在江彬的脸上,“你说啥?”

    “陛下,您误会了!”江彬一手捂着红肿的脸,一边说道,“我的意思是,您贵为皇上,肯定不能随意出去。但是,您可以给自己封个官呀,皇上出不去,将军总是可以出去的呀!”

    “哦......”朱厚照心领神会,“那我要好好想想,给自己封个什么官呢?”

    想了许久,朱厚照决定给自己封一个“镇国大将军”的名衔,而且还另外起了个名字,叫做朱寿,希望这个名字能够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健康长寿。有了头衔,也有了名字,还差一样东西,那就是办公场地。于是,朱厚照下诏工部,在豹房旁边再修建一座宅子,叫做“镇国府”,内设点将台、校场、马场、兵营等设备设施。

    之前调边军入京,搞得是劳民伤财,现在还要修什么镇国府,又要劳力,又要钱财。工部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是用工成本太大,紧接着户部也跳出来高喊“没钱”,随后吏部也说“没这个编制”,搞得朱厚照脸上一点都挂不住。

    嚯,这些问题怎么能难得住朱厚照呢?

    朱厚照灵机一动,你们说劳民伤财,没有编制。那么,将旁边闲置的太平仓稍作修改总可以了吧,这不劳民伤财了吧,至于编制,沿用边军,全部统归到镇国府去,不都解决了嘛。

    还是朱厚照聪明呀,脑壳灵光,办事效率高。

    各部门忽悠不了朱厚照了,只得照办。镇国府很快就落地了,朱厚照以“镇国大将军”之名,入住镇国府内,整天窝在里面练兵备战,希望将来能够和小王子一决高下。

    朝臣们也不管朱厚照如何折腾,只要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就行,心想着他只是图个新鲜,应该过段时间就没有热情了。没想到,朱厚照这一次玩真的,竟然在镇国府折腾了大半年,丝毫没有半途而废的信号。就连正德九年的春节,都是在镇国府和士兵们一起过的。

    很快就到了元宵节,杨廷和率领朝臣们好说歹说,终于是将朱厚照从镇国府里拉了出来。这春节不露面就算了,在乾清宫举办的元宵节花灯展总要露个脸吧,不然你让那些外使怎么想,难道一国之君说不见就不见了?

    朱厚照没有办法,只好听了杨廷和等人的话,乖乖露个脸,和中外使者齐聚一堂,共同欣赏元宵花灯。其实无非就是,看看花灯,然后吃吃饭,喝喝酒而已。折腾到了戌时,才各自散去。朱厚照想着宴席结束后,还要去镇国府款待士兵们,就没敢多喝酒。

    中外使者逐渐散去,朱厚照才离席。不料,没过多久,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地跑来,尖声喊道:“陛下,您快走吧,宫里走水啦!”

    “什么?走水了?”朱厚照一听到这消息,不禁没有一丝害怕,反而更加兴奋了,“哪里走水了?”

    “乾清宫呀!”小太监焦急地跺脚,嚷道,“陛下,您还是赶快出去避避,此处危险呀。”

    乾清宫?不就是这儿嘛!

    原来,是乾清宫的花灯,由于没有挂好位置,不慎掉落,从而引发了大火。花灯易燃,很快就蔓延开来,好在中外使者和群臣大多散去,不然还真是要出大事。朱厚照听后,随即撒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