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战神朱厚照 » 第十九章 好大一棚烟火

第十九章 好大一棚烟火

    朱厚照跑呀跑,拼命地跑。

    你以为他是害怕火了吗?并不是。

    朱厚照跑得比谁都快,只是因为他想跑到地势高一点的地方,方便观看这一壮观的火景而已。朱厚照一溜烟跑到了午门,发现有点不对劲,万一没有人救火,烧到了豹房怎么办?于是,朱厚照大声喊道:“快来人哪,救火呀!”

    宫中太监和值守的锦衣卫纷纷赶去救火。在江彬和钱宁等人的护卫下,朱厚照被迫赶回豹房。在赶回豹房的途中,朱厚照回过头一望,正瞧见那乾清宫已成一片火海,浓烟滚滚,那些五颜六色的花灯和金碧辉煌的梁柱早已经被淹没在火海之中。

    所有人见着这一幕,无不瞠目结舌,焦急地祈祷,希望火甲(大明设立的消防队伍)勇士们能够尽快平息这场火灾。就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朱厚照说了一句话,令在场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厚照笑道:“好大一棚烟火呀!”

    此话一出,令所有人当场惊掉下巴。话说,这乾清宫不是你家吗?朱厚照的这句话,第二天便经各种小道传了个遍,各大版的娱乐头条纷纷刊登“好大一棚烟火”,而且还被史官如实记录在了卷宗里。朱厚照同志想赖也赖不掉了。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一场大火?杨廷和在办公室大发雷霆,众人只能是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道怎么办。花灯哪里来的?宁王朱宸濠进献而来。花灯可有纰漏?没有一丝纰漏。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到宁王朱宸濠头上。最终,经过一番讨论,定论为:圣上无德。

    既然无德,那就下罪己诏咯。杨廷和率领百官向皇帝施压,必须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罪过,祈求上天原谅。朱厚照一开始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无德这件事,但是见群臣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朱厚照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群臣的要求。

    朱厚照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朝堂之上大声地朗诵着罪己诏,堂下众臣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在他们眼中,朱厚照没有了刘瑾,依旧还是那个羽翼未丰的孩子。而这封罪己诏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如今还收藏于中国第一档案馆。

    终于念完了罪己诏,朱厚照心里面已经将写诏书的杨廷和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最最最气人的是,诏书里面还写着祈求诸位大臣们勇于直言。

    因此,罪己诏过后不久,杨廷和就率领同僚们一起上书,开始劝诫朱厚照每天要早朝,要时常去祖庙祭祀先人,要对两宫太后更加孝顺,要每天勤于学习,要多和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交流,要关闭皇店,要遣散豹房内的僧侣和漂亮妹妹,要减少工程用量,要裁削织造等项目,一共十多条,每条都切中要害。

    但是,朱厚照漫不经心地将奏疏扔到了一边。

    “钱宁,江彬,走,豹房伺候!”朱厚照墨镜一戴,谁都不爱。

    朝臣们连番上书,但没什么作用。他们还天真地以为罪己诏能够约束住朱厚照,事实证明,全是他们的自作多情。

    不久之后,朱厚照正在豹房内和漂亮妹妹打扑克,杨廷和不顾卫队阻拦,非要面见皇帝。朱厚照看在帝师的面子上,也没有将杨廷和怎么样,只是接见杨廷和的时候脸色颇有几分不大好看。

    “杨老师,今天是怎么了?非要见朕不是?”朱厚照整理好衣服,说道。

    “陛下,老臣今天特来请辞。”杨廷和低着头,神色之中明显有几分哀伤。

    “杨老师,这是怎么了?”朱厚照一听杨廷和要辞职,随即便挽留道,“是朕哪里又做错了吗?”

    “陛下,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懂得克制自己,要学会纳谏才行。”杨廷和说道,“臣此次请辞,无关其他,而是家父于昨日大行,臣悲痛不已,无法继续理政,故而特来辞行,回家为父守孝。”

    “杨老师,您节哀!”朱厚照轻轻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安慰道,“没有父亲的滋味,我懂!可是,您要是走了,内阁一堆事情,谁来处理呢?”

    “陛下放心,臣已经物定人选,吏部左侍郎蒋冕为人忠正宽厚,可入内阁。”杨廷和提议道,“内阁有杨一清、费宏和蒋冕主持,可保陛下高枕无忧。但是,陛下要铭记‘亲贤臣,远小人’之嘱托,别忘了刘瑾的前车之鉴哪!”

    朱厚照还是舍不得杨廷和离开的,有杨廷和在,朱厚照睡觉都要踏实一些。可是谁也没法保证一个人的自然寿命啊!朱厚照挽留了数遍,但杨廷和去意已决,最终留给朱厚照一句“三年守孝期满,若老臣尚在人世,再回来继续服侍陛下吧!”

    就这句话,让朱厚照不得不放开了手。朱厚照派遣武官护送杨廷和回乡守孝,后来多次邀请,杨廷和都上书推辞。直到三年后,杨廷和才重回朝廷赴任。杨廷和是一个重信重诺之人,一言九鼎。

    杨廷和走了,朝野上下似乎失去了主心骨。以前有杨廷和在的时候,遇事不决都去找他,可人一走,仿佛整个大明失去了掌船的舵。不过,朱厚照并没有因杨廷和的离去而悲伤许久,转身又开始玩去了。

    看着杨廷和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视野之外,朱厚照火急火燎地换上了寻常百姓的服装,准备趁着天黑之后,到大街上去溜达溜达。没有了杨廷和的束缚,朱厚照变得肆无忌惮,白天在豹房玩,晚上就去大街上玩。当然了,朱厚照也不是随便玩,听说每次都是给了钱的,从来没有赊过账。

    有一天,朱厚照带着江彬走在大街上,那时候已经夜深了,街坊们都已经鼾声四起了。朱厚照觉得挺无聊的,寻思着整点事情出来。这念头一起,旋即朱厚照便撬开了一户百姓家的门。

    朱厚照和江彬两人偷偷摸摸地进了门,然后悄悄地上了楼。可巧了,那晚,夜已过半,楼上却还亮着灯。朱厚照悄摸着溜了上去,只见得一女子独坐窗边,对着窗外的月亮莫名的感叹。

    “月亮啊月亮,你能否告诉我,我心爱的人儿在哪里?”那女子自顾自的说道。

    “傻瓜,月亮是不会回答你的。”朱厚照瞧着女子的身形,苗条之中却是有料,声线优美且带有几分婉转,觉得此女子甚是有趣,便不由得出声回应道。

    “你休要胡说,月亮上面住着一位仙人,名叫月老,他会托梦告诉我。”那女子双手托腮,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顿时好像感应到了什么,才回过神来,惊讶地问道,“你是何人?怎会在我家?”

    见到了女子的正脸,可谓是倾国之色。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朱厚照怦然心动,芳心暗许,心想着一定要拿下这个女子,只有和她在一起,这辈子才没有遗憾。

    “姑娘莫怕,我是好人!”朱厚照连忙摆手示意,旋即从怀里取出一块令牌,解释道,“你看,这是我的身份,可你千万不可往外随处乱说。”

    那女子带着怀疑且谨慎的目光死死盯着朱厚照,随即接过令牌,瞧了个仔细,上面写着“镇国大将军——朱寿”。见到这几个字,女子不由得诧异道:“你看起来也不过二十来岁,怎么可能是镇国大将军?”

    “这就不懂了吧,你再仔细看看,我可姓朱。”朱厚照一脸得意,咧着嘴笑道。

    女子又细细看了一遍,果然是国姓,这才半信半疑。

    “即便你姓朱又怎样,那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别人的家。”女子将令牌扔给了朱厚照,旋即从桌子上捡起一把蒲扇,假模假样地驱赶着朱厚照。

    “喂,你这姑娘怎么如此不礼貌?”朱厚照一把抓过蒲扇,说道,“你宁愿相信月亮会给你托梦,也不愿相信我是个好人呀!说不定我就是月老给你牵的红线呢。”

    “大半夜偷偷摸摸地闯人房间,能是什么好人?”女子见蒲扇被朱厚照夺了过去,旋即又靠到了窗边,心想着只要朱厚照敢伤害自己,就从楼上跳下去,誓死也不从。

    “哎呀,姑娘,我真的是好人呀!”朱厚照不知道怎么解释,看那女子一副要跳楼的架势,随即就心软了下来,“姑娘,你别犯傻。月亮不会实现你的愿望,因为许愿的人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这样,我给你一样东西,万一哪天你遇到麻烦了,拿着这东西到镇国府,我一定会帮你的。”

    说完,朱厚照摘下腰上的玉佩,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步一步退了下楼。

    那女子见朱厚照走远了,才放下心来。

    看着桌子上的玉佩,那女子心里面直犯嘀咕:此人究竟什么来路?难道真是镇国大将军?大明朝有这么年轻的大将军吗?

    带着一个又一个疑问,女子逐渐睡意上头。而朱厚照自从见了女子一面,从此那容颜便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上。可惜的是,朱厚照走得匆忙,忘记问人家名字了。到了外街,朱厚照吩咐江彬,说道:“你记住这个地方,咱们改天再来。”

    回到豹房之后,朱厚照脑海里只有那女子,其他的任何女子都成了庸脂俗粉。吃饭时,想她。睡觉时,想她。开会时,想她。玩密室时,还是在想她。朱厚照感觉自己像是中了魔,不论做什么,都会想到那个不知名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