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战神朱厚照 » 第二十四章 应州大捷

第二十四章 应州大捷

    大同总兵王勋接到朱厚照的命令后,立即派出小股精锐北上打探情况,得知鞑靼骑兵分道南下,一支骑兵约莫万余人从左道直插榆林,另一路大军由小王子亲自带队,企图经大同南下,劫掠太原,并在大同北面重镇孙天堡安营扎寨。

    了解完情况之后,王勋手书一道送往阳和,将敌军情况禀呈给朱厚照。另一面,会同副总兵官张輗、朱峦等人做好战前准备,寻机率领所部主动反击。

    大战将至,王勋心里直犯嘀咕,这将是自土木堡之变后的第一大战,谁的心里都没底。直至深夜,王勋和同袍们还在署衙推演战局,他们心里都明白,明军主要以步兵为主,主动去攻击鞑靼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皇命不可违,即便是舍了这条命,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身处孙天堡的小王子达延汗并没有特别在意大同守军,一如往常,准备以骑兵机动性灵活的优势,迅速拿下大同,劫掠一番之后,再迅疾北上,过个好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明军竟然会主动进攻。

    十月初一,明军三更造饭,四更出发,在大同总兵王勋的率领下,一万五千兵马在天色的掩饰下悄悄进发。

    清晨,时至辰时三刻,明军与鞑靼骑兵在大同城外的秀女村迎头相撞。两军一相逢,如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旋即厮杀到一处。这一次的明军与以往不同,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杀戮,也是鞑靼骑兵从未见过的恨意。

    王勋当即下令,命火铳营全发齐射。两轮击杀过后,鞑靼骑兵见识了明军火器的厉害,小王子作出战略调整,命骑兵分两路迂回,准备绕开明军火铳营,从侧翼发动攻击。然而王勋提前预判了小王子的意图,早就在大军两翼部署了盾牌兵。

    在盾牌兵的护卫下,明军率先发起猛烈攻击。王勋亲自率军冲锋在最前沿,朱峦统管后勤,留守大营。小王子是知道王勋这号人物的,向来比较保守,这次怎么会一反常态呢?经过两路骑兵的迂回进攻返回后,得知中军大营矗立着“朱”字旗,原来是这个朱寿来了。

    哎,真是个傻孩子呀,真正的朱寿还在阳和呢。这哥们儿,叫朱峦。

    小王子将朱峦当做了朱寿,误将小股明军当成了主力。于是,小王子下令,不要与明军主力打对攻,转而以守为攻,且战且退,企图绕开明军主力,调转枪头前往应州。

    这正是朱厚照的计谋。

    王勋自己都没想到,居然碰上了鞑靼骑兵主力,而且还莫名其妙的赢了。身在阳和的朱厚照接到王勋的告捷信,嘴上不由得扬起了笑容。这只是一次小小试探,就当是大餐的前菜而已。

    朱厚照旋即下令,命王勋紧紧尾随鞑靼骑兵,将敌军死死咬在应州。

    随后,朱厚照连下几道命令,分别发往驻扎在聚落堡的辽东左参将萧滓、驻扎在天城的宣府游击时春以及驻扎在威远的平虏游击周政等人,率军驰援应州,准备在应州打一场围歼战。

    此刻,那个嬉戏玩闹的青年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百里之外的小王子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他突然下令,命左道进军榆林的骑兵,迅速朝着应州进发。

    十月初二晌午,王勋率领的明军在城北之外的五里寨与鞑靼骑兵再次遭遇。为了防止鞑靼骑兵溜走,王勋下令率先发起进攻。小王子被尾随而来的明军袭扰,弄得心头十分不爽,当即决定,与明军展开厮杀。

    小王子深深感受到,这个神秘的朱寿,是一个可敬可佩的对手。

    既然如此,那就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对决吧。

    鞑靼骑兵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冲击明军阵营。由于得到皇帝的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把鞑靼骑兵拖住,王勋在厮杀往来之中,每次都身先士卒,以激发出明军“敢战、能战”的斗志。

    双方激战至黄昏时分,前后数十个回合,互有损伤。然王勋所率部仅有万余人,兵力上过于悬殊,不得已只好采用龟缩战略,坚守不出。等到晚上,趁着大雾弥漫之际,应州守备左卫城都指挥徐辅领军来援,才得以撤进了应州城。双方陷入对峙阶段。

    夜晚,小王子收到探查消息,明军主帅朱寿并未在应州,先前所见到的“朱”字旗,乃是后勤总兵朱峦的旗帜。小王子听后,气愤不已,命大军连夜围住了应州城,企图对明军实施围点打援的战法。

    十月初三上午,大雾还没散去,小王子为确保攻城万无一失,计划在雾散之后开始攻城。不料,辽东左参将萧滓和宣府游击时春率军及时赶到应州城外,王勋再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故伎重演,下令主动出击,前后夹击蒙古军。

    不过,他们的对手是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

    小王子是优秀的军事人才,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敌军虽然得到增援,但兵力还是不足。小王子冷静地下令,将骑兵分成两部,分头作战,并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明军内外合流。

    王勋率兵出城,很快便在在城外的涧子村与鞑靼骑兵撞上,又是一场恶战。这次战斗规模远超之前的秀女村之战和应州城北攻防战,王勋率领明军奋力冲杀,希望能够尽快与萧滓、时春两部汇合。

    一时间,小小的应州城外,汇聚了八九万人马,喊杀声、刀剑声,震得人们心神十分紧张,花草树木皆被血浆染成红色。双方激战半日,直至精疲力尽方才稍作停歇,以备午后接着战斗。

    小王子的分兵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自始至终未能让王勋如愿,明军始终没有能够形成汇合。直到一支奇兵的到达。

    阳和大营中,朱厚照叫来江彬,下令集合部队,出发增援王勋。江彬疑惑地望着朱厚照说:哪还有兵?

    朱厚照说出了答案。“我之前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作战,他们现已经到达。”

    江彬终于明白前几天朱厚照到底在等什么了。

    就在午休过后,双方皆已做好战斗准备,就要开启新一轮厮杀的时候,朱厚照率领的阳和预备队已经悄悄抵达涧子村。小王子只知道明军统帅名叫朱寿,却始终未见其人,心中隐隐生出几分不安。

    当小王子派出的侦察骑兵返回汇报侦察结果,表示已经没有明军的救援时,他当即下令,向王勋、萧滓、时春三部分别同时发起进攻。鞑靼骑兵不愧是久经战阵的草原之王,几番冲杀之后,完全将明军的阵型破坏。

    正当鞑靼骑兵和明军激战之时,朱厚照看准时机,缓缓举起了佩剑,朝着小王子的中军大帐。剑鸣声划破宁静的空气,一声冷喝“冲锋”从朱厚照的唇腔中蹦出,身后一万五千余兵马,如潮水般冲向小王子的大帐。

    事实证明,朱厚照绝对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在战场上,他始终保持镇定,来回狂奔为明军打气,还多次冲到交火线上和敌人直接对砍。在他这种无畏的精神鼓舞下,明军士气大振,始终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

    鞑靼各部见中军大帐遭到袭击,纷纷回撤救援。这令王勋、萧滓、时春等部得到了喘息之机,很快,几路大军融合到了一起。小王子听见帐外的呐喊声,心想不妙,奔出大帐瞧了个仔细,一杆绣着硕大的“朱”字旗正急速朝着自己靠近。

    “朱寿?”小王子惊呼,环视四周,手下皆慌乱不已。望着远处越战越勇的明军,且看着鞑靼骑兵不断后撤,眼见着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下令退兵。朱厚照哪里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即率军进行追击。

    鞑靼军且战且退,朱厚照一路狂追,一直追到了平虏、朔州一带,并且这一带是朱厚照设计的决战之地。但是,怎奈天不遂人愿,突然刮起狂风,吹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人马皆睁不开眼,再加上明军追击许久也疲惫不堪,江彬、张永、王勋等纷纷进言,此乃天象示警,朱厚照才不得已下令退兵。

    经此一战,鞑靼骑兵损失惨重,小王子带着剩下不到三万人的部队返回草原,心生郁结。不久之后,又听闻明军统帅朱寿实际上是大明皇帝朱厚照,顿感羞辱不堪,大病一场,从此一蹶不振。

    朱厚照亲率明军大胜鞑靼骑兵后,在草原上巡视一圈,兴高采烈地返回京城。

    大军班师回朝,内阁梁储、蒋冕、毛纪等率领百官在德胜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兼阅兵仪式,其中,回乡守孝的杨廷和三年孝期结束,已经回朝就职。进抵德胜门,见得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姓们夹道相迎,满足了朱厚照前所未有的迎接面子。

    朱厚照十分欢喜,行至杨廷和跟前,骄傲地炫耀道:“杨老师,你看朕今天帅不?”

    “怎一个帅字了得?”杨廷和躬身夸赞道,“简直是如天神下凡,神勇无比,老臣恭贺陛下,取得应州大捷。”

    话毕,群臣齐声高呼:“陛下神勇无比,恭贺陛下,取得应州大捷。”

    朱厚照得意地笑了,笑得前所未有的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并且十分得意地将缴获的鞑靼兵器展示给众人看。这时,兵科都给事中汪玄锡高声朗道:“前日应州之役,杀掳人民,难以计数。六军之众,折损亦多。寻失相较,实为悬绝,君臣动色相贺,不知丑类退还部落之时,亦有大贲如我中国之为乎?”

    什么?

    此言一出,本来热烈的现场氛围瞬间冷至冰点。朱厚照听后,脸色铁青,随即纵马往内宫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