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第一反贼 » 第19章 成功的最大阻碍

第19章 成功的最大阻碍

    回到住处之后,陈景元眼睛精光一闪,之前完全醉得不成样子的模样荡然无存。

    他有些忧心忡忡,经过今天的接触,他发现这群人十几个头领,居然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说了一大堆以后的打算,可是根本就没有说到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他们只是因为被逼得没了办法,活不下去了才起事,目标就是掠夺到足够的粮食和土地,不再面临被饿死冻死的危险,可是究竟要怎么做到这一点,他们却没有清晰的规划,只觉得一直杀就可以了,只要手中的刀足够锋利,就能杀到那些欺压他们的人胆寒。

    就连陈景元原先最看好的李自成,现在也是如此,现在的他还没有经历十几年的征战,没有经历失败又复起,再次失败又复起的磨炼,只看得到眼前,却看不到未来。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这些义军头领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古往今来众多农民起义的缩影罢了。

    阻碍农民起义成功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身份的限制,而是跨越阶级的眼界。

    古代不像现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快捷,哪怕不是刻意的去学习,仅仅是书本和平时上网时的浏览,都能极大的开拓人们的眼界。

    古人,尤其是底层的人民,可能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接触到的最高层次的人物,可能只是县衙的小吏,就连县令都接触不到。

    每天一睁眼,便是耕田种地,就是为了生计发愁。

    这样的一个人,在起事之后,骤然体验了上层阶级的骄奢淫靡,纸醉金迷的生活,很难不沉醉其中。

    在打下一片土地之后,聚集起来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迷茫之下,一部分开始驻足不前,安于享乐并以极其夸张的速度腐败。

    另一部分只知道瞎打一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没有什么战略规划,以至于地盘是大了,人也越聚越多了,可是战斗力却没有多少提升,在面对精锐官军围剿的时候,很容易就被击溃,然后被镇压。

    纵观历史,从底层人民起义成功,建立大一统国家政权的只有两个人,刘邦和朱元璋。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从起义的初期,就获得了贵人相助,帮助他们完成了眼界的提升,思想阶级的跨越。

    刘邦的贵人就是张良,张良身为正儿八经的韩国贵族,祖辈更是经历过多任宰相,家学渊源,眼界非凡。

    在他的劝说下,刘邦才成功跨越了农民起义中最难的一道关卡,成功从纸醉金迷的生活之中醒悟过来。

    而朱元璋的贵人便是马皇后,马皇后的家族,在宿州也是富庶的人家,更是北宋名臣马默的后人,家学同样不凡,眼界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正是因为有了贵人的相助,两位农民起义军领袖,才能更早的完成眼界的开阔,最后完成阶级的跨越。

    然而想要跨越阶级的眼界限制又谈何容易。

    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的起义军领袖倒在了这一步。

    远的有陈胜吴广,张角黄巢,方腊,王小波,近的有高迎祥,王嘉胤,张献忠,再到后来的有洪秀全,张念......

    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

    是他们没有才能,不能领导好军队吗?

    自然不是。

    但最终受限于眼界,还是没能完成阶级的跨越,倒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

    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王敢来到了陈景元的住处,设宴邀请陈景元前往王嘉胤的大帐中一叙,随着王敢前往王嘉胤的大帐,帐内还有王嘉胤底下的一众亲信,高迎祥,张献忠等人赫然在列。

    “贤弟快来,大家伙就等你了。”见陈景元到了之后,王嘉胤起身上前,亲切的握住了陈景元的手。

    他知道陈景元是打算来投奔他之后,他心里好不高兴。

    从王敢那里得知的消息,王嘉胤知道了陈景元善于练兵,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比那些穷酸腐儒强太多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起事至今,麾下还没有一个有大才的读书人,那些读书人要么看不起他这个叛军头领,说他是逆贼,泥腿子,要么投奔他的都是些没有多少才能的投机者。

    他王嘉胤虽然没有多少见识,但也知道造反起义要想成功,绝对是少不了读书人的。

    就拿太祖朱元璋来说,他从起事之后就一直有李善长辅佐,才能以一个乞丐之身,打下偌大的江山,最后还成了皇帝。

    而陈景元这样一个有大才的读书人来投奔自己,不正是自己的“李善长”吗?

    “这几位都是我的亲信,咱都是一家人,贤弟不必拘礼。”

    “其实也是昨天贤弟的问题我也好好想了一下,咱们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了,今天邀请贤弟来呢,是想让大家一起聚聚,一起思考一下咱义军接下来的打算。”王嘉胤直言不讳的说道。

    昨天陈景元的问题,也让他明白了,现在的义军好像确实没有什么规划,大家都浑浑噩噩的,能过一天就过一天。

    王嘉胤一想,这可不行啊,这样迟早要被官军剿灭,可是在宴席上,他也不好说这些丧气话,坏了欢乐的氛围,于是就想着私下里询问一下陈景元的意见,看看这个大才有什么想法。

    陈景元听到王嘉胤的话,就知道了重头戏来了。

    陈景元也愁啊,他可是记得的,王嘉胤没两年就被明军剿灭了,这可不行。

    只有他名义上的大哥王嘉胤的势力越大,声势越大,才能更好的吸引明廷的目光,给他更多的发育时间。

    现在知道了王嘉胤的想法之后,陈景元微微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带头大哥并不是完全的短视,也是有一点大局观的。

    “兄长有什么打算吗?”

    陈景元想先听听王嘉胤的发展计划,看看他一晚上想出了些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