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二章

第二章

    娥头那句“从根儿上就没出个有出息的”是不对的,所以她奶奶才追着她打。

    “你说是不是,啥都往我头上赖,我才不背这个黑锅呢。别看咱们都姓张,可往上导几辈,我们这支就没出过啥有出息的人物”

    她这句话倒是实话,她们这支都是老老实实扒拉那一亩三分地儿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也就胡噜个圆打圆。

    欣儿有时候挺羡慕他们家里这种打打闹闹相处的方式,像他们家都太正经了,什么事儿都有商有量的,都没有大声嚷嚷的时候。感觉不像是过日子,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

    说说笑笑这一片的药材基本被她们俩给清了,把新刨出来的药材择好了放在一边晾着,转过头来把先前晾好的收拾起来装在袋子里。后面晾的也差不多了,都收拾到袋子里,墩了墩,拎了拎两个小袋子份量都不轻。她们两个小姑娘背着袋子走回去路程可不短,所以也不轻省,俗话说远载无轻物。

    抬头看了看天,时辰不早了,凭她们俩的脚程赶到家怎么着也得戌时初了。可娥头还是放不下那片山葱,欣儿只得把东西放下随着她往上爬了一段一起把山葱攋下来捆成捆,到下面拿上药材往回赶。

    “你可真行,这山葱怎么就非攋不可,还扛的动吗?”没走一会儿娥头就有些撑不住了,直哼哼。今天药材挖的也有点多,又多攋了这么两捆山葱。

    真是眼大肚小,当时看着没多少,可她们也将将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这会儿是越走越吃力。

    “这不是走这一趟不容易吗,真要是不攋,估计这几天心里都得闹的慌”娥头还嘴硬的说道。

    “咱们这么着不行,今天我也是有点贪心,没想到这些东西这么沉”欣儿也有点后悔当时没阻止娥头,如今她的脚步也有些发沉。如果一下把腿走炸了,四、五天都缓不过劲来不说,听老人们说如果小孩子走炸了腿还不容易长个。

    眼看天也越来越黑,说不害怕是假的。

    “先把东西放下,得想个辙,这么着咱们明天别想起得来炕了”欣儿说着把东西放在道边,看了看左右。拿起镐,冲着不远处一簇杏树走过去,轮起镐咂下来三四棵杏树簇。在地上放平了,又把支棱着的树枝相互交叉着编在一起,在旁边又攋了几把葛条。

    “你这是要干啥,咱们可实在是拿不动了”娥头疑惑的说道。

    “把东西放都到这个上面来,这样咱们能轻省点“

    “真的假的,这能行?”

    “你就信我的吧”

    说着接过娥头递过来的东西一个个放在上面又用葛条一起捆好,抽出一根长一点的葛条把杏树枝子根部捆紧,拿起自己的镐把从中间穿过去。

    “你拿着这头,咱俩一起拉着,是不是轻省点?”

    “还别说,这么着轻省不少,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再放点东西咱们也能把他们拉回去”娥头兴奋的说道。往回走是一路下坡,所以她们两小姑娘拉起来没那么费劲。

    “你这心可真是大的没边了,咱们俩能把这点儿东西整回去就阿弥陀佛了”

    “也是咱们今天挖的药材都是压称的,要是像以前五花八门的,就没这么沉”欣儿喘着气道。

    两人的速度明显快起来,就这样快到村口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看到有个身影往这边移动,两人不敢吱声,站在原地。

    人影看到他们停住,远远的问道“是欣儿吗?”

    “是我二哥接咱们来了,二哥,是我们”欣儿高兴的冲着来人高声叫道。

    二哥一边往她们这边走一边说“你说你们两个小姑娘也敢贪这么大的黑,胆子真不小,我都不敢这么晚回来”

    “往回回的时候看着还早,越走天儿是越黑,没成想一出溜就这么晚了,二哥你咋地来接我们了?”

    “家里饭都熟了,看你们还没回来。妈说你们可能去大冰沟里头去了,不放心,在家也没啥事儿就过来迎迎你们”

    “你们真进大冰沟里头去了?”二哥往她们身后望了一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今儿没去成,本来今天我们出来的就晚。不过我们运气不错,发现一个窝子,等挖完了就没时间进去了”娥头抢头说道。

    “给我吧,你们俩真是还挺能格儿的,用这个办法可省劲儿多了。哟,今天你们挖的不少哇!还攋山葱了?”二哥上前接过他们拉着的树枝,把镐抽出来顺手插到后面。

    “这还得说是欣儿聪明,我可想不出这法子来。要不说今天碰巧遇着那窝子了,没怎么动地儿就挖这么多,看来以后还是多往远处走走才行”

    “行了吧,你们俩小姑娘家家的跟前儿挖挖就行了,真往远处走那哪儿行?”

    “还看不起我们小姑娘家家的,我们可比你们能干多了,屋里屋外我那儿下不去手?”娥头直着脖子嚷嚷道。

    “没说你们不能干”二哥有些无奈的说道,跟女孩子吵嘴他真是来不了,再说自己家妹子从来没这么碎嘴子过,一时心疼起娥头的哥哥栓子来。

    家里有这么个碎嘴子的妹子,这一天天的可真够他受的,要是自己妹子高低得给她板板这臭毛病。

    还是男的力气大,二哥拉着毫不费力,没多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娥头取下自己的口袋和山葱,镐还有笼子准备回去。

    二哥转过身跟欣儿说道“你先等我一下,我给她送过去”说着提溜起口袋拿起山葱朝娥头家走去。

    “你二哥对你可真好,你看看我那个哥哥,到现在都不知道出来寻我”娥头走前还有点酸酸的道。人人都说哥哥好,可自家哥哥对他们这两个小的永远都是爱搭不理的劲儿。家里要是有好东西都是可着哥哥先来,也从没听他让过一次两次的,永远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德性。

    “行了,赶紧回去吧”欣儿把树枝上的东西拿下来,把树枝散开放到自家柴火垛上,等她归置完了二哥也回来了,两人拿上东西一起回了家。

    “你这是挖着啥宝贝了,贪这么大的黑还得让人去接你,真是功劳山似的”大哥看到他们回来,从屋里出来说道。

    “可不就挖着宝贝了,那么大的棒槌刨了一口袋”欣儿难得的开着玩笑,已经习惯了自家大哥说话拿腔拿调的。

    “你就吹吧,真要是挖着棒槌了,咱家可就发大发了”虽嘴上说着不信老大还是抻着脖子撇了一眼二哥放在外屋地上的口袋说道。

    欣儿没再跟大哥说话,拿起脸盆舀了水,跟二哥洗了手自己又换了水洗了洗脸。脸上痒的难受,出了好些个汗再加上阳光一晃,脸上都是带着汗咸的绺子,蜇的慌。

    饭菜早都摆好,平时这个点都吃完了,今天因为等她都还没吃。就着昏暗的灯光,一家人围坐下来准备吃饭。

    “你们真去大冰沟了,见着人家了没有”娘亲一边给大家舀饭一边问道。

    “没去成,把那一片刨完时辰就不早了。娥头说上面有一片山葱,又放不下只得攋了就耽搁了一会儿功夫”欣儿咽下口中的饭菜说道。

    “吃完饭得把那山葱收拾出来腌上,要不明天失了水分再腌就不好吃了”

    “嗯,今天攋这个山葱挺嫩抽的”。

    “那个药材今天晚上恐怕来不及收拾,也得先倒出来刺棱着(摊开了晾着),捂了也不行”二哥插话说道。

    “今天挖的都啥药,我背着都挺沉的?”又抬头看了欣儿一眼问道。

    “有串地龙、大叶芦小叶芦、桔梗,串地龙和桔梗多些”欣儿说道。

    “嗯,现在就桔梗最值钱了,往后你就可着这些值钱的挖就行。听栓子说再往前走一个沟渠子的西北面有苍珠,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东西也老值钱了”大哥听了嘴里含着饭咕囔着说道。

    二哥白了一眼大哥没说话,一家人聊着天用完了晚饭也都归置完了,这边就开始收拾欣儿挖的药材。

    欣儿有三个哥哥,大哥、二哥都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了,三哥比自己大了一岁了,如今在姥姥家的村子里上学堂,平时就住在姥姥家不怎么回来。大哥、二哥也上过一阵子,奈何不是那块料,早早的就回家务农。

    看着一小布口袋不大,等倒出来却是一大堆,一看收拾的都差不多了,只有串地龙和桔梗麻烦一些,需要去皮才行,而且还要就着这湿乎劲儿才好去皮儿。

    “我说怎么这么沉,你都收拾的这么干净了吗这?还分的这么细致,这活儿干的真是没得说,要不说还得是我妹子,干啥像啥”二哥一边往外倒一边打趣的说道。

    “背那些个枝枝叶叶的回来多费劲儿,还不如当时麻烦点择了呢”欣儿接道。

    “听栓子说娥头每回背回来的都是杂七杂八的,她妈老骂她也不改”老大接了一句。

    欣儿无语的看了一眼大哥,这么大个人天天这么八卦,也不知道随了谁?爹娘好像都不是这么碎嘴子的人,真的服了气了。

    这会儿除了娘亲拿着山葱去收拾,其他人看着干净整齐的药材都拿了小板凳坐过来帮着给桔梗和串地龙去皮,顺便把分好的药材放到浅子里。

    浅子是他们这里用荆条编的圆圆的,没有盖,平时用来晾晒一些东西。有大有小,有的地方叫笸箩。都是找村里人帮着编的,荆条是自己家每年秋天大哥二哥上山的时候顺带着嘠回来的,等攒的差不多了泡好了,跟编筐编浅子的人说好了,就着那天天不好不能下地了就到家里来编,管一顿午饭。

    长言说:编筐织篓养活一家八口,打鱼摸虾饿死一家。这只是受条件所限,大家对水的畏惧。

    自己家也能编,就是没人家编的光滑,花样多。平时用的筐都自己家编的,那个技术性不强。筐也都是自己家用,没那么多讲究。

    收拾完药材,时辰也不早了,大家洗洗准备睡觉,农家晚上为了省那点灯油一般没什么事儿,都是早早的就睡了。

    欣儿喜欢这样的氛围,一家人坐在一起做事情,俏皮话话最多的二哥偶尔会插科打诨或是讲些外面的趣事儿给大家听。大部分时间是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有这个家,都在为这个家的未来努力着、打拼着。

    二哥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经常不着家。娘亲经常说他说屁股上长刺了,在哪里都坐不踏实。

    这段时间正是地里䓍长的茂的时候,地又湿,干起来有点费劲,关键是家里也不缺劳力,基本上用不到欣儿。她又约着娥头和凤头进山去挖了几次药,转眼就到了打杏的时候。

    山杏可是好东西,杏仁可以入药,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榨出的杏仁油还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的功效。当然还可以当头油,可欣儿不喜欢那股黏糊糊的劲儿。山杏仁还可以做成杏仁霜,那可是馈赠佳品,一般人家自己是舍不得买的。

    要说欣儿最喜欢的还是杏仁豆腐,把品相好的杏仁挑出来卖钱,剩下的一些碎的就留着自家磨豆腐吃。要是家里年景好,也会留下一些整齐的,泡杏板儿。没了苦味,把白菜心切成丝或是红萝卜、芹菜一起冷拌着那味道更好吃,不过这样的吃食基本上家里来了亲戚,或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弄。

    打杏儿这几天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就连三哥的学堂也要放假,先生家也要打杏儿的。这些都是天生天养的,只要自己出点力,打的多就卖的多。

    哪一天开山都由村里统一放话,开山就是开始可以上山打杏了。原来有些人夜里会偷偷上山提前打点,没到时间杏仁不饱满,再说这样做对其他人家也不公平,所以抓到了一般都会惩罚的。最后大家也认可了统一开山打杏,如今各家各户都铆足劲了。

    像欣儿家,劳力多,打的杏儿自然也多。所以农村的人为什么没有男孩会被人看不起,就是自己都感觉低人一头。各家各户都呼啦一下都上山了,人口多的一条沟都不够他们家占的,还得到处窜着打杏儿。

    家里劳力少的可不就得干瞪眼,那眼见着到手的东西就这么白白的便宜了别人。

    山杏打回来是带着青皮的,还得捂几天再把青皮晒掉。筛掉青皮干把杏核晾干才开始砸,再把杏仁挑出来。所以打完杏近一个月都不得闲,不过这时候天也是最热的时候,大家都闷在家里砸杏核、挑杏仁。

    今年雨水均衡,也是老天爷赏脸,山杏大丰收。欣儿他们连着奋战了五六天终于把自家山上的杏打完了,她又约着娥头、凤头跟着哥哥们推着手推车往沟里踅摸了两三天,这就差不多了。

    院子里堆的满满的,绿的红的黄,煞是好看。

    就着现在五黄六月的天气捂上两三天那青皮差不多就熟了,用耙子来回扒拉两趟,再摊开了晒几天用簸箕一簸,青皮就去了七七八八。接着再晒两天,就可以开始砸杏核了。

    欣儿最喜欢砸杏核,可以一砸一整天,不用说话,什么都不用想,整个人都可以放空了就干这一件事儿。

    这时候除了中午为了不影响干体力活人的休息,其他时间整个村里都是女人们砸杏核的声音。

    砸完了簸,簸完了再挑就快的多。今年家里的杏核多,估计比往年要多费些时候。

    所以晚上的时候欣儿就着油灯砸,因为看的不是特别清,不敢太用劲儿,这么较着劲儿就比白天还要累。赶上下雨天,不能下地老少爷们齐上阵,炕上摆个桌子,把簸过砸碎了的杏核放在桌子上,一点点的挑,这样方便两个手同时操作,速度也更快。

    挑剩下的杏核皮冬天夜里用来闷灶膛最合适,禁烧。

    一个伏天就这么忽忽悠悠过去,等到蝉起来的时候,又进入另外一番忙碌也是另外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忙着收地里庄稼的时候,欣儿和娥头他们又开始约着上山打饽椤叶。饽椤叶像男人的手掌一样张开着,晒干掐成扇(shan一声),用来垫东西、盖东西非常方便。

    家家户户到了秋天都会打一些,晒干了晚上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掐扇子。手快的一晚上能掐个几十个扇子,家里用不完也可以拿到大集上去卖。

    像镇上、县里人家没地方去打饽椤叶,就只能买现成的。这也就方便了像欣儿他们这样的小丫头们,每年秋天她们都能打上一阵饽椤叶,换点零钱补贴家用,也是每个乡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