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前半夜欣儿睡的挺还凑合,可后半夜就混身不得劲儿起来,她有点害怕,可千万别来毛病。这大过年的,让婆婆觉得她晦气,以后的日子自己就更难挨了。

    可人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早上起来,头昏昏沉沉的,嗓子干拉的疼。看卢平还睡的实,也不好叫他,只得自己起来到门口舀了瓢凉水喝了。

    缸里的水凉的渣牙,喝下去舒服多了。

    穿上衣服,婆婆也起来了。

    “昨天晚上还剩下菜汤子,那瓮里有玉米面,以后你们就自己做吧。这一瓮你们就留着吃,回头我再称出些秫米来给你,紧巴着点能赶上秋收”看她出来,婆婆一阵噼里啪啦的交代。

    “娘,我这啥都不会,要不咱们还是先一起吃着吧,有啥事儿我还能给您搭把手”欣儿不知如何应对,男人没交待,也不知道是个啥章程。

    “我们如今还没老的靠你们,现在能利手利脚的就自己先吃着。你们也过过自己的日子松散几天,等我们真到那一天再说这话”婆婆不接她这茬。

    欣儿没办法,只得自己去抱柴火烧火,等她这都收拾得了,卢平才起来。他们这屋也没个吃饭的桌子,她只得把两个碗端进来。

    “你端碗过来干啥?我这收拾好了马上就过去吃”

    “娘说让我们自己吃,放外面一会儿就凉了”

    “娘说让咱们自己吃就自己吃,你就这么实在?”卢平突然提高声音冲欣儿嚷嚷到。

    “我说了想跟娘搭火的”欣儿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下意识的反驳到。

    “我说你一句还不行了,你吃吧。看着挺机灵的没想到脑子这么轴”说着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端着两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一大早上的那来的邪火,这大正月初一成心是让我不痛快呐?”婆婆在东屋喊了一声。

    “还不让我松散松散,伺候你们老的又要伺候你小的,我是该你们的?”

    “娘,我不是这意思。这不是想在您跟前多尽尽孝心吗,刚进门应该让她多在跟前伺候伺候你们吗”卢平拐到东屋坐在桌子前,拿起碗直接吃了起来。

    “嗯,还是娘做的饭香”

    “你个没脸没皮的,有什么不能好好说,非得大早上的嚷嚷”虽然是指责,婆婆声音明显透着高兴。

    “娘,我知道了,赶紧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这是昨天留的鸡腿,赶紧吃了”

    “还是娘疼我,你也吃”一家子亲亲热热吃起来,没有人问欣儿一句。

    合着分家是把她一个人分出来了,她这才成婚第二天。

    收了泪,恨恨的把那碗粥全都喝了,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给谁省?又不是我哭着喊着求着你们娶我的,想磋磨人,也得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接招不是。

    东屋的人虽说说的热闹,其实一直听着西屋的动静,结果什么动静都没听到。几个人心里微微有些失落又有些生气,想斗法的人没人接着是很挫败的好不好。

    一碗饭下肚,这回到好,只洗了一个人的碗就直接回屋了。剩下那碗自己啥时候饿了啥时候吃,还省得做饭了呢。

    你对我好,我千百倍还你,你对我不好,我远离你就是了。

    她不知道别人成了婚是什么样子的,她觉得自己成了婚的日子怎么这么拧巴。

    “你还在这干戳着做什么,怎么不去洗碗?”看她这边没动静,卢平掀开门帘来进来没好气的说道。

    “我洗完了已经收拾好了”欣儿无动于衷,还没嫁过来的时候,她忐忑不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未知和害怕,可这也不是她委屈求全的理由。

    “你到是想的开,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娶你来是做媳妇的,不是当主子的”

    “你还知道是娶我来做媳妇?不是当主子那是做奴才?当下人还能赎身呢”后面这句话说了一半欣儿就有些后悔,可卢平说的太难听了。

    她不想这么忍下去。

    “终于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你要是不愿意嫁当时为什么不跟你们家人说,嫁过来整天没个欢喜气儿,你什么意思?你要是心里有人,我成全你”

    “你是不是人,我这么小怎么可能。你自己想的龌龊还冤枉别人”欣儿气的两眼发红,这会儿却没有眼泪。

    “三婶在家吗,过年好哇!”这时秋嫂子的声音从院子里响起来,两人都不再说话,卢平气的摔开门帘转身出去了。

    “嫂子过年好,我娘在屋呢。哟,大侄女也来了,赶紧的进来,外头冷”

    “娘,秋嫂子过来了”卢平带着秋嫂子娘俩到了东屋。

    “侄媳妇来了,过年好!大孙女出落的越发水灵了。你娘他们过年都挺好的?看看我这儿都还没收拾,真是人老了不中用”老太太没下炕,把桌子往旁边推了推。不知道从哪摸出一盘南瓜籽,往前推了推。

    卢平看见错身过来,连着碗筷一起端出去放在外屋地上又折身回到屋里。

    “来,吃几个瓜籽,刚炒得的”

    “三婶炒这个颜色真好看,金黄金黄的”

    “这东西越嚼越香,来抓一把慢慢吃”

    “三奶奶,我自己来,小婶婶呢”

    “你这孩子性子怎么这么急,吃完饭就要过来,真是犟不过她”

    “孩子还小,别管的太紧了”老太太慈祥的看着两人。

    他们家很少有外人来串门,更别说来拜年的,以往都是他们偶尔过去跟别人拜年。

    卢平进屋找了半天才找了个茶盅,想了想家里好像也没有热水。也不再忙活,坐在炕沿上陪她们聊天。

    “在屋呢,我去给你叫,你坐着”听孩子说找自己的小媳妇,忙站起来,他怕小媳妇在屋有个不好,大过年的传出去又是一场官司。

    “嫂子来了,嫂子过年好”还没等卢平出去,欣儿自己掀了门帘进来,脸上没露出什么来。

    还算懂事,卢平心里哼了一声。

    “孩子非吵着过来,没打扰到你吧?”秋嫂子看了看欣儿神情说道。

    “大过年都闲呆着,正没意思呢,可巧你们来了,正好聊聊天”

    “小婶婶,我自己画了个花样子,总是不满意,你帮我看看,行不行?”

    “香头这孩子就是聪明,你自己画的?”老太太瞅了一眼香头手上的纸插话问道。

    “别说了,一天到晚就知道钻屋里画这些东西,你说咱们谁会这个?”

    “这不听说欣儿妹子会,这两天天天磨着我要过来,你说大过年的谁不忙,哪有功夫陪她玩”

    欣儿接香儿递过来的纸,两人站在炕沿边上研究起来。老太太在炕上坐着,她们就不好盘腿上去坐。

    “我把桌子放西屋炕上,你们上西屋坐着看吧”卢平看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让她们去西屋自己玩去,自在些。

    欣儿没意见,香儿很是高兴。有卢平和老太太在身边,她有点拘谨,也确实不熟悉。听卢平这么说,拿着纸屁颠屁颠的跟着过去了。

    “娘,你先回去吧,画好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临走还不忘跟她娘说。

    “这孩子真是没规矩,别累着你小婶婶。那我就先回去了,家里一大堆的事儿”说着就往外走。

    “嫂子再坐会儿,我大爷他们在家还用你操心?”卢平送秋嫂子出来,顺拐就跟着一起去了村长家拜年。

    本来听到这边热闹的老二两口子,磨蹭着过来结果人已经走了,老太太也把炒好的南瓜籽收起来了,屋里光剩下瓜籽皮和炒南瓜籽的香味。

    “娘,你炒南瓜籽了,还有吗?”老二没皮没脸的问道。

    “没有了,就那么一把,都吃了了”老太太眼睛都没抬,回了一句。

    看着老太太确实没有往外拿的意思,老二两口子干坐了一会儿没意思,起身出去串门去了。

    两个孩子这几天都不怎么着家,也不知道都去谁家看饭桌子去了。去谁家赶饭点,谁家也不好意思让孩子干看着。多少给那么两口,孩子东家串完串西家。两人也不管,到睡觉点回来就行。

    西屋的两人研究的正起劲儿,已经完全忘了身在何处。

    “忘了问你,你画这个是想做啥?”欣儿改了几处,这个花样子好看是好看,就是不好搭配。

    “我奶奶二月初的生日,想给她做个抹额”

    “要是给老人戴,又是过生日,这个样子就有点不太合适”

    ”那怎么办,别的我画了半天,都不成“香头听欣儿这样说,有点着急,时间上也有点紧。她现在的手艺是二把刀,到了二月份能不能完成还是个未知数。

    关键是娘亲那意思是想在奶奶的生日宴上让自己亮亮相,她知道娘亲想干啥,所以比较看重这个抹额。是给奶奶的一份心意,也承载着自己的未来。

    ”可惜我这没有纸笔了,用仙鹤灵芝或者富贵牡丹的最好“欣儿想了想说道。

    ”小婶婶能画出来?“香头不确定的问欣儿。

    ”这个好画,抹额上的图案不能太繁杂,越简单越好。这样绣起来纹路清晰,看着一目了然才会让人记忆深刻,要是花团锦簇反倒是顾此失彼了“欣儿斟酌着说道,怕香头听不明白。

    ”等我一会儿,我回去一趟马上回来“香头急急的说着下炕穿鞋就跑出去了,又折回来”小婶婶你不去拜年吧?“

    ”好像不需要我去拜年,我等你就是了“欣儿笑道,真是年轻。好像自己曾经也是这么风风火火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可又一想,听秋嫂子说,她闺女好像跟一样大,这才几天自己的心境竟变得如此老了。

    按说新媳妇过门第一年是应该在本家上门认认门的,既然婆婆和卢平都没提,她也就不操心了。

    闭上眼睛,想想是画仙鹤灵芝还是富牡丹好,或者蝙蝠,寓意都很好。再说这是香头第一次做抹额,又是老太太生日宴,没准还有亲戚上门,这不就是现成的招牌。

    画两个让她自己选吧,只要她针脚没问题,绣出来应该都不错。

    没过多一会儿,香头气喘嘘嘘的跑回来。手里拿着纸笔,连墨都是磨好了的。

    ”急什么,我又不会跑了,没出汗吧“

    ”怕你被大叔拉出去拜年,就赶紧回来了“说着把纸笔放在桌子上。

    ”咱们画一个富贵牡丹再画一个福寿绵长,到时候你觉得那个容易上手就用那个行不“欣儿拿接过纸笔在桌子上铺好。

    ”听小婶婶的“香头高兴的使劲儿点头。

    ”听你叫我小婶婶,好像自己老了不少”

    “啊,那我叫你姐,大叔也不干呐“

    ”少贫嘴,就是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不少,不说了,咱们开始画吧“

    “毕竟抹额用料少,面积小。画上去的物什神似就可以了,要是形似就显得乱,明白不?”欣儿一边画一边给她解释。

    虽然画的简单,但每下一笔都要仔细斟酌。还要配合抹额的形状,确定纹路的走向。

    一个花样子的完成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一但确定好也可以衍生出很多幅出去,那今天她们画这个就是母本。

    揉着发酸的脖子,欣儿指一幅说“这是富贵牡丹,这一幅是福寿绵长,记住了?”

    “等一下,我直接写上,这样就不会忘了”

    “那最好了”

    “我先回去拓样子,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我再来找你,行不?”这会儿香头说话也没了先前客客气气的感觉,欣儿却觉得这样两个都舒服。

    “行,有啥问题你只管过来就行”欣儿难得在离开家后,好像又找到一个好伙伴,自是满口答应。

    送走了香头,她才觉得身上越来越沉,只得回屋躺一会儿,反正还有一碗粥,想吃了呆会烧炕的时候热一下就行。

    香头回到家里,已经没有串门的人了,直接到爷爷奶奶屋里,娘亲也在。

    “溜溜一天,画好了?”看到她进来,娘亲望着她问道。

    “嗯,小婶婶重新给我画了两幅更适合做抹额的花样子”香头一边拿出画样子一边高兴的说道。

    “我虽看不大懂,但是看着比你画的那个顺眼多了”秋嫂子接过来看了半天来了一句。

    “娘,你真是的”香头被她娘的气的不行,她觉得自己画的也挺好的,虽然没小婶婶画的好。

    “我看看”老太太伸手接过来,眯缝着眼睛端详了一会儿。

    “不错,是有点功底的”

    “爷爷,我觉得小婶婶应该是认字的”香头神秘兮兮的凑到爷爷跟前说到。

    一般会画花样的不见得认字,同样认字的也不一定会画花样,两者不是必需的关系。

    “怎么说?”老爷子好奇的看着孙女问到。

    “画完了,婶婶让我记住名字,我就直接写在上面了,婶婶没有任何惊奇的样子,所以我觉得她应该是认字的”

    “也有可能,听说她们那里比咱们这儿可富裕多了。你大叔就是跟她哥哥在私塾的时候认识的”

    “你们知道就行了,别往外吵吵,都知道了不是啥好事儿”老爷子沉吟了一下说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农村大家都平庸相安无事,但凡有个出类拨萃的总会被说三到四,况且她一个没有根基的小媳妇。婆婆家要是个好的维护她日子还好过点,但凡有点龌龊,她在村里可是举步维坚。

    香头不知道爷爷的话是啥意思,大家不是都羡慕认字的吗,怎么小婶婶认字就不好了。她想问问,结果被自家娘亲瞪了一眼睛就不吱声了。

    “我在哪儿呆了小一天,都没人去三奶奶家拜年,而且我觉得小婶婶好像不是很开心”香头看了看爷爷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自己的疑惑。

    “你三奶奶他们这么些年把家里哪点人情全都算计没了”

    “你跟孩子说这些干啥,以后你要是觉得你小婶子能处就去找她,别的不要听不要问就行”老太太抢白了老头一句,又转头嘱咐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