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这天晚上欣儿睡下就没有起来,身上越来越沉。每个骨头缝都透着寒气,她上下牙磕在一起。晚饭没有起来吃,当然也就没有烧炕,也是越睡越冷。

    一晚上折腾来折腾去的,按说卢平回来睡觉自己应该能知道,结果愣是不知道人啥时候回来更不知道啥时候走的。只是看到被子扔在一边,有人睡过的迹像。

    今天初二,是出嫁女回门的日子。

    她强撑着起来,没有先去烧水,用凉水洗了脸,人清醒些,就是走动起来有些发飘,觉得脚上没准好像找不到根基。

    这是她出嫁后第一次回门,按理说家里会派人来接的。

    刚成婚就分家,这话到哪都是好说不好听,而且现在她这里没有一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现在不指望卢平能为她撑场面,只要他不拦着自己回家就行。自从知道两个孩子喜欢进屋翻东西后,她把小包袱里的东西能揣身上就揣身上。

    身上就几十文,不知道路上能不能买得着东西,头一次归家也不能太寒碜了。

    缓了一会儿感觉好点,起身到外屋。婆婆还没有起来,她只得去抱柴火,想了想都是顺手的事儿,两个灶火都点了起来。

    早上左不过就吃那些东西,先把水烧上,婆婆想吃什么再下也来得及。

    她把昨天早上那碗粥放锅里蒸上,等到日头都到院子里了,卢平也没回来,婆婆也没起。

    无奈只得先把粥喝了,不知道今天几个大姑姐回不回来,用不用准备东西,婆婆没说,她也不好自做主张,只得等婆婆起来再做打算。

    回到屋里,她也在等。

    家里会派谁来接她,大哥还是二哥?大哥如今定亲了,今年又是头一年或许会去丈人家走亲戚,完了再把未过门的媳妇接过来住几天,那应该是二哥来接她。

    要是今天她回去下午再赶回来,二哥估计快到了。想到这里,她人也精神了些,用水把头发抿了又抿。

    可是太阳从照到院子里再到墙根下,又到窗台上,直到照满整个院子,也没见到自家任何一个哥哥的人影儿。

    反倒是东屋婆婆这时候起来了,她只得出屋。

    “娘,灶火我点着了,吃啥我来做吧?”

    “平去接你大姐二姐他们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把这些东西蒸上,再做一锅面鱼儿汤,中午吃这个就行了”婆婆看也不看欣儿,又从橱柜拿出些东西来。

    平,是卢平,她还是有些不适应。

    婆婆拿出来的东西不少,有过年那天炖的排骨。她记得好像是自己盛的菜,没见啥时候婆婆盛出来的。

    居然还有一碗扣肉,一大盆红薯丸子,一盆秫米饭,还有几样她没看出是什么来的菜。原来早上不起来不吃饭是为了推到中午,她表示有些不理解。

    想到卢平去接姐姐们,欣儿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自己那心里有些酸涩。

    快到午时,几个大姑姐姐夫带着孩子呼呼啦啦的挤进院子。这时饭菜已经得了,人到齐了就可以摆桌子吃饭,欣儿只得强打精神忙里忙外张罗。

    “弟妹,你是不是身子不舒服,看你脸色不对,要不你去歇会儿我来?”大姑姐看欣儿脸色不太好,也跟着打下手。

    “大姐,没事儿,你歇会,那能让你跟着动手,这就得了”大姑姐能上前帮把手,欣儿心里有些感动。

    “不是,你这才几天,人怎么瘦这么多,有啥事儿跟娘和平儿说,可不能自己憋着”大姑姐看了看桌子上摆的差不多了,把欣儿拉到一边悄声问道。

    “大姐,你磨叽啥呢?赶紧的。哟,弟妹这是受啥委屈了,也说给我听听”欣儿还没张嘴,二姑姐就横插过来大声嚷嚷道。

    “瞅二姑姐说的,你还不知道?咱家能有啥事儿,我能受啥委屈,比不得姐姐在家理事事多烦恼多”欣儿面对二姑姐每次都插话很是反感,不由自主的竖起小刺来,说话就有些不中听。

    “老大,瞅瞅你这小媳妇,一句都说不得。我们这真真是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回来也是招人嫌”

    “赶紧吃饭去,你还在这磨叽啥,吃完了赶紧走人,别在这儿碍了人家的眼”二姑姐说完拉着大姑姐直接进屋了。

    “你说话就不能过过脑子,说什么了让二姐大过年的生这么大的气”卢平刚从外面进来,手里提了两个酒瓶子。

    “我才嫁进来几天能说什么,你怎么不问问你二姐说了什么?”欣儿这会儿也是火大。

    “我问一句都不行了,真是没看出来你们家是这样的好教养”说完头也不回的直接进了屋。

    欣儿被气的眼前一阵阵发黑,连老二一家子都赶着饭点过来,这会儿也挤到饭桌子上去吃饭,她这忙活了半天的人愣是没人过问一声。

    不过就是现在让她去吃,她也没胃口。回到西屋擦干了手,靠在被子上,眼泪就悄无声息的流了一下。

    她知道,到这个时辰家里肯定是没让人来接自己,自己就这么被家人舍了出去。

    往后,那个门自己可能再也不会登了。

    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一声不响的就被亲亲的家人给扫地出门了。

    东屋什么时候结束的,一大些个儿人什么时候走的她一概不知,她只觉得自己身上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好像有人要把自己一点一点的拆开,每块骨头都疼的打颤。

    初二,欣儿彻底病倒了,不过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发现。卢平进来两趟,看她躺着,以为她在生气。没有理会,晚上也自去睡了。

    初三,欣儿一天水米没打牙,仍然没人在意。卢平看欣儿还在生气,自己一生气跟爹娘说了一声外头有事儿头也不回的走了。

    “真是晦气,简直是个丧门星。娶的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连男人都拢不住”

    看着儿子头也不回的走了,老太太气的在后面咬着后牙槽冲西屋骂了一阵,觉得没意思也躺炕上睡觉去了。

    初四,香头选了两块颜色不同的料子,拿不准配色,上门来找她讨主意。看到欣儿这样吓了一跳。本来昨天她就想来,她娘说让小婶子歇一歇,想着初二几个大姑姐都回来,她应该累够呛。

    今天早早的就过来了,叫了几声没人,到屋里一看整个人没有一点声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那里见过这个,吓的一路跑回家,跟奶奶和娘说小婶婶是不是死了。

    被她娘在院子里追着打了两三圈,还是婆婆觉得不对,把孙女拉过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我进屋后,看到小婶婶团在那里,一点声息都没有,叫她也不应,推她也不动,脸上还凉凉的,一害怕就跑回来了”香头还是有些后怕的跟奶奶说道。

    “老大媳妇,你放下手头的活儿跟香头去看看,但愿别出啥事儿。这才过门又是大正月里的”

    “这成婚才几天,应该不至于吧?”秋嫂子有些不可置信。

    “去看看再说吧”老太太这时反倒比较镇定。

    娘俩也不敢太露了痕迹,这毕竟是隔房的事儿。不过脚步不慢,好在离的不远。

    院子里还是静悄悄的,东屋也没有声音,两人就直奔西屋。

    这哪里是住人的屋了,和冷房屋也不差啥,就是好好的人在这屋里呆两天也得冻出病来。

    她径直上炕把人搬正,一看这脸色就不对,身上烫手,试了试倒是有微弱的气息。又摸了摸身下,炕是凉的。

    “香头,你出去找找哪儿有柴火,赶紧点火,烧点水。不行我得回家一趟”秋嫂子其实心里也是慌的很,这才两天三天没见?人怎么就遭禁成这样了。

    说着把人盖好,跳下炕又回了自己家。

    “娘,我看着那孩子真的快不行了”秋嫂子眼圈发红,她是真的很喜欢欣儿,那么温温软软的一个小姑娘,眼见就枯败了。

    “这么厉害?真是造孽呀,我过去看看吧”老太太回身把炕里一个小包袱拉出,从里面拿出顶针跟儿媳妇一起出了门。

    “家里还有红糖,带上吧”临出门老太太嘱咐道。

    “哎,有,我这就去拿”有婆婆在秋嫂子心里有了点底。

    她们到的时候,香头已经把火点着,锅里也烧上了热水。

    直到这时候,欣儿的婆婆才从东屋出来,看到她们进来,唬了一跳。她这么多年打遍村里无敌手,唯独对这个大妯娌不敢起刺儿。

    “嫂子怎么这么闲在,这时候过来了?”看到大妯娌那毫无表情的脸,心里有点发毛。

    “我们可不如你悠闲,心胸宽。老大媳妇呢?”大老太太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老大媳妇屋里歇着呢,我这去叫她出来”

    这人真是睁眼说瞎话,烧火的是自家孙女,她都能视而不见,也懒得答理她,直接去了西屋。

    这会儿屋里还没上来暖和气,虽说她们是从外面进来,可这屋也冷的太过了。

    “大媳妇,你上炕把她衣服脱了,把后背露出来。再去找个碗,加点盐用热水化开拿过来”老太太不管欣儿婆婆脸上变换来变换去的表情,直接吩咐自己儿媳妇。

    老太太掏出顶针,沾了沾用热水化开的盐水,一下一下的在欣儿背上刮。每刮一道都是紫红色,直到整个后背都泛起一层紫痕,才把人翻过来。开始刮前胸,那一道道紫红色的印子看的秋嫂子一阵一阵发紧。

    看着婆婆从胸前一个很旧的针袋里拿出针直接刺向欣儿十个指尖,只到指尖冒出血珠才罢手。她的心里就恨的不行,这要是自己闺女在婆家受这么大的委屈,她得直接打上门才能解气。

    心里也打定主意,自己闺女决不能远嫁。

    都收拾了一遍,老太太也累的不行,这么多年也没出手这么重过。可人还是毫无反应,她也有点冒汗。

    “你上炕把她后脖梗揪揪,再不行我也没辙了”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是尽力了

    秋嫂子把食指和中指叉开弯曲着沾了点凉透了的盐水,在欣儿的后脖梗处揪了十几下,也是下下见紫,人还是没反应。

    “娘?”她有点着急。

    “你把她放平,看最后这一下,成不成,是她的造化了”老太太拿针扎向欣儿的人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嘤咛一声。

    “这就有希望了,不过能不能挺过去还得看她自己,咱们能做的都做了,你去化了糖水给她饮下去”

    “娘,能喝下去”秋嫂子把糖水一点一点的引到欣儿嘴里,欣儿一开始没反应,试了两次才知道吞咽,把秋嫂子喜的什么似的。

    “行了,缓缓再喂吧”看了一眼欣儿婆婆,又对儿媳妇说道“一会儿你回去取几个鸡蛋来给她冲着喝了”

    “知道了,娘”

    两人就这么当着她面说话,欣儿婆婆愣是装听不见,秋嫂子摇了摇头,觉得心寒,摊上这样的婆家和婆婆,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能不能善终。想到这个秋嫂子把自己吓了一跳,希望这孩子走这一遭能自己撑起来。

    “行了,你在这里盯会儿,我先回去了”老太太捶了捶腿,转身下炕。

    “娘,让香头送您回去吧”

    “也行,一会儿让她把鸡蛋带过来。真是老了,走这两步路就吃力了”老太太挺了挺弓着的腰。

    “奶,我扶您”灶里刚添满了柴火,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灭,香头过来扶着奶奶出了院子。

    “嫂子,你这就走啊,再呆一会儿呗”三老太太追出来,在后面喊到。

    大老太太在前面摆了摆手,没说话直接走了。

    西屋里秋嫂子愁眉不展的看着欣儿,就刚才出了点声,喝了一碗红糖水,人还是没醒。

    不过好歹这会儿炕上热乎起来了,在屋里呆着人也能舒展开了。她轻轻的揉搓着欣儿的两手,好让她快点暖和过来。

    “娘,我回来了,要不你回去我在这儿陪会儿小婶婶?”香头撩帘子进来,手里攥着两个鸡蛋。

    “等会再说,怎么才拿两来?”看到闺女手里的鸡蛋,有些奇怪的问道。

    “奶说,一次就拿两,多了没准到不了小婶婶的嘴里”香头看了外面一眼,凑到秋嫂子耳朵边说道。

    “行,拿两就拿两,我去冲了,看看能不能喝下去,估计这肚子是没啥东西”

    “娘,我去吧,我知道碗筷在哪放着”香头说完转头出去。

    自大老太太走了后三老太太又回到了东屋没出来。

    喝了鸡蛋茶,香头娘俩又等了差不多有半柱香的时间,欣儿才悠悠的转醒。

    “嫂子”那低低的嘶哑的声音让秋嫂子一下看到了希望。

    “小婶子,你醒了,太好了,你差点吓死我”香头看着欣儿高兴的说道。

    “谢谢”嗓子出不了声,欣儿嗫嚅着嘴唇看向秋嫂子和香头。

    她知道是她们救了自己的命,她记她们这份情。

    秋嫂子看她醒了,也不多呆,让香头陪她自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