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最是无奈无情处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欣儿还了聘礼银子这事儿,在村里不大不小的又掀起了一阵风波。这阵风不是说欣儿怎么一下子有这么多银子,而是说卢家这事儿做的不地道。

    聘礼是当时男女双方达成婚约后,由男方向女方下聘礼,也可以说是婚约的保证金。就是向外表明,这家姑娘名花有主,别人不用再惦记了。

    当然成婚的时候有女方家里大方的心疼自家闺女的会把聘礼当作嫁妆带回来,不过这么一转手那就是女人的私人财物,也是女人在婆家最后的底气。婆家不得擅自插手,更别说伸手要了。

    如今人家欣儿真的兑现了几年前答应的,把聘礼还回来了,那你卢家是怎么个说法?就这么接了?

    这个大爷没往外说,只说银子是他们帮着凑的。

    几年前暴出欣儿的聘礼是十五两银子的时候,大家可没少说酸话过来瞧热闹,如今画风不一样了,到都是向着欣儿的。

    然后大家顺带着也知道了银子还是大爷一家帮着凑的,看卢老三一家的眼神就更不对劲儿了。

    这是怎么个意思?大家私下明面上怎么说的都有。不过欣儿没有出面解释也没有找人分说,农村的人就是闲的,等忙起来这事儿也就忘了。

    对于大家对她的同情,完全得益于欣儿这几年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所以人心都是向利的。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呢,就被卢家接下来的大戏给吸引过去了。

    听说老大媳妇真把聘礼的银子还给家里了,除子大大姑子,剩下那三个是轮番儿的回家跟卢老三两口子哭穷,不是要翻盖房子就是儿子要娶媳妇还有儿媳妇要生孩子缺银子,要不就是聘闺女没嫁妆。

    让姥姥姥爷多少给添点,要不到婆家被人欺负了去。

    本来因为没抢到银子心里就不痛快,这会儿把卢老三两口子烦的不行。说了银子自己一文没得着,全被白眼狼卢平拿跑了,奈何几个闺女没在当场当然不信,连带着姑爷、外甥外甥女都跟着有了怨言。

    就连多日不多过来的卢二一家五口子也是天天报到,说要点银子好给大丫治病,这话说的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经过这一出,卢老三两口与闺女儿的关系一下降到冰点。

    几年前大丫头被她爹踢了几脚从药铺抬回来,老先生告诉过村长这孩子一定仔细养着,孩子小还有可能养好,要不真有可能做下病根,将来可没几年好活头。

    村长原原本本的把话传给了他们。

    回来之后卢二两口子根本没当回事儿,不过到是没再动手。因为村长说了,要是见孩子身上有一点伤,就让他们这一家子滚蛋。这句话还是挺有威慑力,孩子倒是没挨打,可也没得着好。

    吃点好的那是不可能,甭管冷的热的每天能吃上一口就不错了。因为不能帮着带孩子干家务,挨骂是家常便饭。

    不过这孩子也的确是个不招人疼的,重活儿干不了,帮着照看眼孩子也行,大的带不了,小的在炕上躺着,拉了撒了的你叫唤一声人也行呀。

    她倒好任事儿不管,看见了也当没看见。有时候孩子拉了大人不知道,就抹糊到身上了。她就在一边也不言语一声,结果就是越发不得爹娘待见。

    如今都十来岁的孩子了,看着也就六七岁的样子。以前她不经常出来,欣儿没怎么见过,这几天天天被拉过来展示一番,偶尔看见真是吓一跳。要说同情,那还真没有。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小的孩子能有那么恶毒的心思,虽说是她娘教唆的,那她当时也没有任何畏惧之心,所以她还是敬而远之吧。

    可是那孩子吧,怎么说呢。

    东屋吵了几天,欣儿悄眯的看了几天热闹就带着孩子下地干活了。要是让公婆知道了,倒霉的还是她和孩子。

    这几天热的不行,山边陆续开出来的地本也不担旱。离水源到是不远,她这几天就挑水把地浇了一遍。能做的自己做了,剩下的看老天爷开眼不开眼吧。

    浇完地庄稼还没啥反应,䓍倒是长的快。浇完地还得薅䓍,地虽然不多,她一个人还是挺忙活的。

    这天太热,她不敢再带孩子们下地,看着家里也消停了点。就让乐儿带着弟弟在家睡觉,自己下地。

    “乐儿,要是弟弟醒了,就把晾着的水给他们喝了,你自己也喝点。娘亲把草再除一遍,一会儿就回来”

    “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乐儿知道娘没人帮,她是姐姐要照顾好弟弟,让娘少操点心少挨点累。

    “娘知道我们乐儿最懂事了,你要是困了就跟弟弟一起睡一会儿啊”孩子太懂事,她心里也不落忍。

    可这天儿把孩子再带地里去,万受了暑气就不好了。别说这么多年,她从不敢让孩子轻易的离开自己的视线,她赌不起。

    今天她也是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决定把孩子放在家里。看了看外面的天儿,这茬草不拔,过两天要是真下起雨来那地更得荒。

    也就个把时辰,孩子应该都没睡醒呢!

    欣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下地去了,快去快回吧。

    到了地里看着地不大,草不多,一猫下腰干起活来就忘了时辰。

    干的差不多了到了地头才发现时间有点长了。剩下点边边角角也不管了,匆匆忙忙往家里赶。

    到家孩子都醒了,两大的没事儿,小的见到她就哭着扑过来。

    “这嗓子怎么哭哑?”

    “娘,我醒了他早醒了也没哭呀?”

    “仁儿,告诉娘,嗓子疼不疼?”

    “娘,疼、疼”仁儿哭的抽抽搭搭抱着娘亲的脖子不撒手,只说疼。

    欣儿吓了一跳,别不是着凉了吧,中午睡热了出汗没换衣服?

    可摸了摸,头不热。又摸了摸衣服也没湿。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儿,衣服怎么可能没湿,每天中午睡觉都是一身汗,平时她都会给孩子们换一下。

    是不是她一走孩子就醒了?要不就是没睡着所以就没出汗。

    “乖,娘在呢。不哭,告诉娘,你没睡觉?”

    “呜呜呜,凉、凉”

    “嗯,娘在娘在呢”

    “凉、凉”

    “哦哦哦,不哭了,怪娘,娘不该没看着我们小仁儿”

    “?”

    “娘,弟弟说的是不是凉?”

    “凉,着凉了?”

    “呜呜呜,凉、凉”

    “弟弟不哭,哥哥带你去玩水”谨哥过来在一边仰着小脸拍着小手逗弟弟。

    “不,不”听到哥哥说带他玩水,哭的越发厉害。

    这是以往所没有的情形,以前只要说去玩水,啥都不顾了就往曳。

    欣儿心里越发不安,喂了点水,孩子折腾出一身汗可能也是累了,再有哥哥姐姐在一旁逗着,不再哭哭嘅嘅的。

    就是两手紧紧抱着娘亲的脖子不撒手,等把孩子彻底哄好做了晚饭天已经很晚了。

    夜里欣儿睡的也不踏实,几次醒了伸手摸摸孩子的头。前半夜还没问题,后半夜欣儿迷迷糊糊的听着孩子出气声好像变粗,猛的惊醒,再一摸孩子的头,已经是烧了起来。

    家里是没有退热的药,以前备的烧酒前几天为了还聘礼银子的时候也给他们喝了。欣儿当时还心存侥幸,孩子都这么大了一直没啥事儿,也没急着再买点备着。

    这会儿只能开了门,烧锅热水兑温了给孩子上下擦擦。

    又晾点水加点点盐给孩子慢慢喝下去,折腾到天亮,欣儿又摸了摸了孩子的头,这会儿温度好像是下去了。

    欣儿不安的心稍稍缓了一口气,给两大的做了口吃的,又给小的熬了点面糊糊汤,喝了几口就不喝了。

    虽然不烧了,但小人儿没啥精神,又睡着了。

    “乐儿跟谨儿,你们看着弟弟,娘亲去找点草药,一会儿就回来”欣儿想了想还是想再多做些准备,万一一会儿再烧起来再用温水擦的方法不见得管用。

    自己虽然生了三个孩子,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出现过发热。她一时能想到的草药就是田间地头的马莲菜和婆婆英子,原来在家的时候听大人们说过把马莲菜揉碎了搓身子也能解热。

    婆婆英子洗干净了熬水喝也行,只是她现在不知道孩子怎么突然就发烧了,这两种草药能不能一起用,现在也只能试试,不行一会儿就到镇上药铺让老先生给瞅瞅。

    她到现在也不明白,怎么好好的就一下发起热来。要说先前玩的累着了或是玩水着凉了,可也没有,这是让她最不安的地方。

    马莲菜和婆婆英子河道里就有,不过河道边就是道,欣儿觉得天天人来人往还有大家平时也都是把垃圾扔到河道里,那野菜估计也不太干净,还是往远走走,到山跟前自己开的那几分地边儿。用小铲子铲了有半笼子,感觉差不多了就急忙回来。

    回到家看看仁儿还在睡,摸了摸头,还是有点热,把搭在身上的小被单欣开,只用一角搭在肚子上。

    “娘亲,弟弟一直没醒,用不用把他叫醒喂点水”乐儿看着娘亲,轻轻的问道。

    “让弟弟再睡一会儿,要是看他嘴皮干了,拿小勺子沾点水点上去就行”看着闺女和大儿子,欣儿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她不在家,两孩子就那么乖乖的守在弟弟身边。

    “你们俩到院子里玩会儿,这会儿弟弟还睡着,娘亲也在院子里”欣儿摸了摸闺女和大儿子的脸说道。

    “娘,我就在屋子呆着吧”

    “没事儿,娘在呢,去玩吧”

    两孩子看了看弟弟悄悄的下了炕,到院子里去玩了。

    欣儿也到外面把挖来的马莲菜和婆婆英子捡好的择了,婆婆英子还得稍微晾一下再熬效果最好了。剩下的扫把扫把都扔到猪圈喂了猪,这头猪还是过完年抓的,到年底又能卖个七八十文。

    刚才洗菜的水都撒在院子里了,她拿起扫帚准备把院里顺手扫一遍。这几天天热,都连着几天没扫了。

    “娘亲,我来扫”

    “我也要我也要”她刚拿起来,乐儿和谨儿就跑过来抢走了扫帚。

    “好好,你们扫,慢点扫,别扫的到处都灰”说着把扫帚给他们,自己去屋里看看仁儿。

    仁儿还是没醒,摸了头,感觉比刚才又热了点。

    欣儿忙把手巾放在凉水里浸透,拧干放在仁儿头上。又把灶火点着,先把婆婆英子熬好,晾凉一会儿醒了就能喝。

    看了看天也快中午了,把饭做好,让两个孩子先吃,她也吃了一口,觉得仁儿出气的声音变得越来越粗。

    放下饭碗,把孩子抱起来,轻轻的摇着,孩子微微睁开眼看了看是娘亲抱着,又闭上了眼。

    “仁儿乖乖,咱们先醒醒,来喝点水。乐儿,把那个碗往娘这边移移”

    欣儿抱着孩子坐在炕沿上,拿了勺子一点一点的喂儿子喝。

    婆婆英子的水并不好喝,孩子喝了一口就不愿意再张嘴。

    “弟弟,快快喝,喝了病就好了,姐姐带你去下河道捞鱼”

    “哥哥给捞一条大鱼玩,好不好?”

    两孩子在一边帮着哄,又喝了一口,再怎么哄都不喝,又哭了起来。

    昨天的嗓子就有点哑,这会儿,那声音听着就有点不对。

    欣儿不敢再喂,只得抱着他起来一边走一边哄。

    直闹了一个多时辰,出了一身的汗也是哭累了才停下来。把欣儿也累的够戗,混身的汗可看着孩子又心疼的不行。

    一边检讨自己,这几天怎么照顾孩子的。可她实在不明白,孩子怎么好不样样的就发热了,她对孩子照顾的一向仔细,先前是一点征兆都没有。

    秋嫂子听说仁儿病了,下午用手帕包了几个鸡蛋过来。

    “怎么就发热了,这大夏天的发热最不容易好”

    “我到这会儿也是没弄明白,先前都好好的,突然就发热了”

    “要不你拿铜钱给他刮刮,去去火”

    “再看看吧,不行再刮”欣儿嘴上说着,心想她可舍不得用铜钱给孩子刮,那个太疼了,大人还能挺住,这么小的孩子那里禁得住。

    “行,再看看。呆会儿你拿那个筷子和扫帚请请神,万一是撞客了呢”秋嫂子在一旁给出着主意。

    不过在乡下,孩子生病了可不就这几招。

    “我一会儿弄。嫂子,你说这要是撞客了,可这几天我们也没去哪儿啊”

    “没出去兴事别人来了身上沾啥了孩子小受不住,你也别着急,孩子发热怎么着也得二三天过过劲儿。等好了,这孩子就长本事了”

    秋嫂子看欣儿一脸愁容忙安慰到。

    “这三孩子你历来照顾的仔细,这头一回你难免有些着急。多喂他点水,让他多出出汗”

    “看看你小叔他们那两孩子多磨人,那还是她自己多多少少知道点先生还老闹毛病呢”

    “嗯,就是以前没经过,他这一闹我就心里慌的不行”

    “他想睡就让他多睡会儿,估计晚上还得有的闹。地里还有啥活儿,明儿让你大哥去看看去?可你一个人儿有得累呢”

    “嫂子,不用了,地里这会儿没啥事儿了。累点不怕,就怕不知道怎么照顾他”

    “要不让乐和谨跟我去吧,一时半会儿你这也撒不开手”

    “大娘,不用,我们在家陪娘”两孩子一听让他们跟着过去,立马表示要在家里陪娘亲。

    “行,你们陪娘”欣儿知道仁儿生病,这两孩子心里也慌慌的,离开她估计得上火,忙说道。

    “你说你怎么养的这孩子,这么懂事儿?”

    “对了,嫂子一会儿回去跟柱子媳妇和小嫂子说一声,这两天有啥事儿先别过来了,她们回去还得带孩子,别沾了病气儿”

    “行,我回去跟他们说一声,你也别着急,有啥事儿让乐儿她们跑一趟”

    秋嫂子走了,欣儿看着又睡了的仁儿,才觉得自己这会儿困得不行。

    “你们两在院子里玩,别出去哈。娘眯一会儿”

    “娘,你睡吧,我们看着弟弟,不出声”两孩子懂事儿的坐在一边。

    欣儿也实在是困的不行,就挨着仁儿身边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