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荆州霸主 » 005 霍峻之子霍弋

005 霍峻之子霍弋

    行进途中,刘表见一十五六岁少年,紧跟在庞山民身侧,此子眉目星朗,龙行虎步,气势非凡。方才救援冲杀之时,也是气势浑厚,刘琦当即心生爱才之意。

    “山民兄,不知这位壮士,如何称呼?”

    那少年奉手道:“公子,在下霍弋。”

    霍弋?

    刘琦心下思索一番,便知此子乃是名将霍俊之子。当即大喜,道:“竟是霍俊公子,失敬失敬在下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真虎父无犬子。”

    “公子谬赞。在下一介武夫,如何当得起公子这般称赞。公子之才名,谁人不晓。”

    刘琦拉住霍弋之手,附耳道:“霍俊将军乃是忠臣良将我知矣。”

    霍弋神情恍惚,心下却是大为震动。

    其父霍俊常言,如今蔡瑁奸臣当道,若想自保,只得委身于贼,同流合污尔。

    如今刘琦却是这般出言,虽有收买人心之举,却是中肯之言。

    刘琦又道:“待得明日,定要与君彻夜长谈。”

    鹿门山乃是庞德公精挑细选之地,乃是一处群峰中央广阔山谷,几处茅庐各自坐落山间,炊烟袅袅,白云相间,自有一股仙意。

    庞德公已早早在山下等待,见刘琦身影忙快步而来,甚是关切。

    刘琦心下感动,如今最疼爱自己的长辈,可能只有庞德公了吧。

    一行众人来到谷中,刘琦顾不得其他,询问一番,便在霍弋的带领下来到庐中看望黄英和一众受伤的家丁。

    今日若非这群人舍命相护,刘琦必死无疑。

    刘琦拿出身上全部金银,交给门童,让其采购些上等药材,为各人疗伤。

    刘琦在众人心目之中的形象,再次高大了不少。蒯峰、霍弋等人也折服于刘琦的为人。

    看望过诸人之后,庞德公设宴宴请刘琦,刘琦却是婉言推辞,今日发生诸多事情,刘琦必须有个周密的计划才是。虽说离开的南阳城,脱离了蔡瑁、蔡夫人的压制。但是出门在外,却也给了蔡夫人和蔡瑁动手暗杀的机会。

    今日之事,不用调查,必是此二贼之谋。

    今日若非蒯峰杀伤了多位蒙面人,只恐自己在劫难逃。也是蔡瑁、蔡夫人小瞧了自己,同样的,今日二人密谋不成,日后的危机就会更加隐蔽、危险。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刘表这个便宜老子并不关心自己的安危,不过前几日诗魁之事,却也让刘表对自己有所改观。若想让刘表看到自己的实力,除了名声之外,也要有属于自己的力量。

    综合刘表整个麾下的势力图来看,黄祖被孤立于江夏,霍峻却是深谙自保之道,同蔡瑁混和一处。而霍弋却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鹿门山附近,这乃是一个信号。

    再说蒯良派出的蒯峰追随在侧,刘琦知晓,霍、蒯两族,还是对自己有着一番期待的。

    但是,如果想就此依靠这两个势力,同蔡瑁分庭抗礼,还是稍显不足,盖因蔡瑁手掌军马大权,一旦撕破了面皮,便是开战之日。便是陷入鏖战之中,消耗的也是荆州的力量,白白给曹操、刘备做嫁衣。

    再说,这些人只是表达了善意,并不以为着会举族之力,压在自己身上,自己还需要展示出绝对的争储优势才行。

    诗词歌赋的能力已然得到展示,今日之战,想来也让霍家、蒯家知道自己的品性如何,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剩下的,便是最后一环——硬实力!

    所谓的硬实力,便是经济实力。

    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最为宝贵的便是一脑袋的智慧,目前初期,必须要先抢人!

    奈何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之尴尬,若想广招贤才,可以说还不够格。一些大能,如何看得上一个半大小子,上面还有个老的押着,下面还有个小的盯着。

    当日晚间,霍弋来寻,说是外面有一名唤黄寇之人求见。

    因白日刺杀之事,霍弋加强了鹿门山的安保,故而黄寇前来,需要禀明。

    刘琦大喜,忙亲自出门来迎。

    几日不见,黄寇憔悴了许多,但还是不负所望,查到了黄忠的消息。

    原来黄忠在不日前,因其子黄叙的病情,四处求医,黄寇只得一路寻问,紧追慢追,方才找到黄忠。并将刘琦的话带到:公子之病,只有神医华佗能医治。

    黄忠却是不知华佗之名,但知刘琦之名。庞德公爱徒,词赋天才的名气,黄忠不觉得刘琦会欺骗自己,当即答应跟着黄寇,前来寻刘琦。

    黄寇让黄忠将其子送至鹿门山,便先行赶回,向刘琦汇报。

    刘琦很是开心,拍了拍黄寇的肩膀,道:“辛苦了。快快下去洗漱一番,好生用饭休息。”

    黄寇应下,便跟着霍弋离去。须臾,刘琦找到门童刘秀,求见庞德公。

    庞德公得知来意,思索一番道:“华佗和水镜先生乃是好友,我前往南阳赴宴时,华佗尚在鹿门山为水镜先生调理身体,他喜云有四海,孤身一人去,边走边医,必定走不远。”

    刘琦当即唤上霍弋,请其帮忙一块寻找华佗。

    霍弋、庞山民当即应允,三人各自携带十多人,分散而去寻找华佗的消息。一连寻了五天,也许是运气使然,刘琦在襄江边上的一个山寨之中,寻到了华佗。

    华佗约莫四十多岁,却是白发童颜,身形颇为健壮,并不是想象中的佝偻着身体的模样,想来是长久锻炼五禽戏。刘琦言明来意,并请华佗随着他返回鹿门山。

    华佗却是摇头,道:“悬壶济世乃是华某毕生之念,如若返回鹿门山,此地病人,又该如何?”

    刘琦暗骂一声:告非!

    看来今日不得不和华佗论道了,否则这家伙死脑筋,怕是转不过来。

    “先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如何?”

    华佗并不搭理,只顾收起药箱,便要起身离开,并无和刘琦争论的心思。

    刘琦心下暗怒,黄忠可是自己乱世保命的一大本钱,无论如何也要将黄忠收入麾下,而其子黄叙的病情,便是极大的诚意。

    “来啊,请先生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