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闯主 » 第十三章 户部衙门

第十三章 户部衙门

    户部府衙。

    自大顺军入京之后,六部中除了吏部是在当日就开始正常运转以外,剩下恢复运转速度最快的就属这户部了。

    当李双喜换好官服来到这里之后,只见这个地方的人已经不少了,看起来几乎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

    说来也是,如今这户部其实也就郎中以上官员在家候旨,或者说所有四五品以上的原明朝官员都在等着,等吏部考核后在行录用。

    至于其他的底层官吏们,还是该干啥干啥,反正不管谁当家他们也还是干着一样的活儿,虽然改朝换代对他们这些人有些影响,但影响也不大。

    户部有十三清吏司,各管一省之户口、钱粮等事,另有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俸禄,边镇粮饷,并各仓场盐课、钞关等数个司局。

    不过现在嘛,最多也就北京、山西、陕西等几个司了,而且如今也就是个雏形,至于其他的,待建。

    很快,在一小吏的带领下,李双喜走到府邸最深处的一个房间内,见到了时任户部尚书的杨玉休。

    这杨玉休看起来高高瘦瘦的,莫约四五十岁,有一撮小胡子,颧骨凸起,一看就让人感觉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但这样的人坐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倒也是十分合适。

    昨日在大殿之中,他杨玉休的身影自然也在其中。

    李双喜还清楚的记得,昨日他在说他要去户部当侍郎的时候,杨玉休那副惊讶的表情,也不知他现在对此是何想法。

    李双喜率先拱手说道:“下官李双喜拜见杨尚书。”

    坐在上位的杨玉休在见到李双喜来了以后,稍显惊讶的笑说道:“没想到李侍郎你竟然这么早就来了,快快请坐,不必多礼。”

    说着便看向那小吏令道:“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去看茶。”

    杨玉休紧接着便起身离开他的位子,移步来到李双喜对面的位子缓缓坐下,轻声问道:“李侍郎,关于这借钱之事,你心中可有腹稿?”

    自来到这房间以后,李双喜就有感觉杨玉休一直在打量着他,而李双喜也一样在打量着他。

    对于杨玉休如今对他的态度,算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虽说现在官职比杨玉休低上一级,但毕竟还有个皇帝义子的身份在,在这里倒也勉强够用。

    户部应当有左右两个侍郎,但眼下就这几个司,此前甚至就连个侍郎都没有,所以目前自然也就不说左侍郎还是右侍郎了,等日后这司局多了以后,在增添也不迟。

    而且现在大顺刚刚建国,也不需要多派人来分权。

    李双喜微笑着回应道:“下官大致的章程自然是有的,只是不知杨尚书对于此事可有看法?”

    “我的看法?”

    杨玉休双眼一眯,盯着眼前的李尚书看了片刻。

    若是一般下官敢这样反问的话,那他可不会给这问话的人好果子吃,是本官在问问题呢,竟然还敢来反问本官,找死不是。

    但眼下杨玉休可没有这样的想法,毕竟眼前这李侍郎的身份不一样,并不是一般的侍郎。

    或许别的有些文武大臣可以不必太在意他的身份,但他杨玉休肯定不在这行列中。

    另外还有这借钱的事情,更是目前朝廷要事的重中之重,不敢有得半分耽误。

    至于说到对这借钱的看法嘛.......

    在杨玉休看来,这事儿本与户部没有太大关系,至少在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抄大户家还是抄什么勋贵家,反正他这户部就尽管等着收钱就完事了。

    现在好了,经过李侍郎昨日这一搞,搞钱这事儿就直接落到了户部的头上。

    这户部谁当家,不就是他这个户部尚书当家吗,此事到了最后若是搞不成,那他这个户部尚书自然是难辞其咎。

    所以要说他的看法,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些不太乐意,若非当时朝上的氛围不太对劲,他当场就想反驳抗议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侍郎不是当群臣面儿说了吗,以他脑袋担保,这样他也担不上什么责任了,可若是搞好了的话,那么好处自然也不少。

    故而如此,杨玉休便是今日这番友好态度,你李侍郎说怎么搞就怎么搞。

    于是杨玉休看向李侍郎微笑着说道:“李侍郎,实不相瞒,对于借钱之事本官实在没有头绪,甚至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李侍郎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整个户部上上下下都将全面配合李侍郎,绝不会有一丝怠慢。”

    杨玉休述说的时候,小吏已经将茶水拿了上来。

    “杨尚书言重了。”

    李双喜浅酌着茶水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借钱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给利息,难道还会怕借不到钱吗,这京里的人又不是没钱。”

    “愿听其详。”

    杨玉休说着也缓缓端起了茶杯,反正最近户部主要也就是干这事儿,有的是时间慢慢商谈。

    李双喜放下茶杯,看着杨玉休缓缓述说道:“杨尚书,下官以为,首先需要户部之下新设一司,名为银借司。”

    “银借司?”

    杨玉休若有所思的点着头嘀咕道:“银子,借钱,银借司,这倒是十分恰当,然后呢?”

    李双喜说道:“而后分为两步,第一步便是这银借司的人员,这些人需要精通算术,也就是清点银子的人,此事我会从宫中选一些太监来胜任。”

    “至于第二步嘛,便是将这借钱的消息传出去,那么此事就要拜托杨尚书你了,务必让要北直隶的所有富贾豪绅们都知道此事。”

    “只是传个消息而已,这自然没问题。”

    杨玉休先是点头应道,而后又疑惑的问道:“可是这消息传出去了,他们又会来吗?”

    “这就要看杨尚书是如何宣说此事的。”

    李双喜正声说道:“只要有好处,就不怕他们不来,所以一定要说明这是大顺朝廷给他们的好处。”

    “要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只要将钱暂时借给朝廷,将来就会有赚不完的利息钱。”

    “借得越多,赚得越多,子孙受益就越多,可堪比勋贵的世袭罔替。”